小石榴聯結豫川人民情

2020-12-11 河南頻道

「真的要感謝劉娟、劉歡姐弟倆,讓我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裡的農民,靠種植河南軟籽石榴致了富。蓋起了樓房、買上了小轎車,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新發鄉河心村的康德榮感動地對鳳凰網河南工作人員說。

事情要從河南滎陽劉娟、劉歡姐弟倆千裡迢迢來四川會理種植河南「河陰軟籽石榴」說起,劉娟、劉歡的家位於鄭州滎陽高村鄉,這裡是河陰軟籽石榴的主產區,而劉歡家也和當地不少農戶一樣種植軟籽石榴,並且有著不小的規模。姐弟倆自小幫助父親打理家裡的石榴園,生意平順穩定。但不料2009年,河南地區突降大雪,一時間,自家果園裡的石榴樹全部凍死,一家人不得已離家尋找更加適合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種植的地方,一路詢問考察,來到了以青皮石榴聞名的四川會理縣,2009年,弟弟劉歡從鄭州一所高校建築專業畢業後,也從老家來到這裡和姐姐一起種植石榴,成為縣裡第一個河南「河陰軟籽石榴」種植戶。

剛到會理,姐弟倆克服了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遭人質疑等諸多困難,從租別人5000顆石榴樹嫁接河南「河陰軟籽石榴」開始,到後來租地種植,將河南「河陰軟籽石榴」發展種植到1300多畝。2011年8月,嫁接的軟籽石榴第一次結果了,並且口感上並不差,甜度比在老家種的軟籽石榴還要甜上幾分,當年一共收穫了2萬多斤軟籽石榴,其中一部分銷售了出去,還有一部分則是送給了當地人品嘗,很快這種不用吐籽的石榴就在會理當地流傳開了。

嫁接軟籽石榴村民年收入百萬

河南「河陰軟籽石榴」嫁接在當地試驗成功後,很多當地人想不明白,河南人跑這麼遠來嫁接,還賣這麼貴,差不多是當地石榴價格的10多倍。

河心村的村民康德榮展示他裡的軟籽石榴。

新發鄉河心村村長李美雲的外甥康德榮,當時看著嫁接軟籽石榴收益不錯,就主動說要來幫幾天的忙,不要工錢,臨結束時劉娟送給了他一些枝條,康德榮每年發展一點,現在已經超過3000棵樹。2015年,當地有籽石榴最低價五毛錢一斤,康德榮在銷售渠道還不是那麼暢通情況下賣8塊錢一斤,當年收入就超過50萬元,如今更是成為了當地軟籽石榴的種植大戶。

愛民鄉愛民村,劉娟和來的石榴種植戶陳玉順的妻子交流種植技術。

康德榮說,他很感激劉娟把軟籽石榴帶到會理。2016年,康德榮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像康德榮這樣的本地種植戶,有幾十家進行了嫁接並且達到一定規模。

軟籽石榴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劉歡所種的軟籽石榴銷售價格差不多是當地石榴價格的十多倍,看到這一情況,當地一些石榴種植戶便開始到他的果園裡偷樹枝嫁接,很多人發現剪回去的樹枝按照當地的嫁接方法進行嫁接後卻很難成活,隨後便有當地農戶主動上門幫工學習嫁接技術。

劉娟指導種植戶對石榴進行正確套袋,防止病蟲和避免紫外線過強石榴皮炸開。

無獨有偶,在會理縣富樂鎮富樂村,譚清萬的石榴園緊挨著劉歡承包的石榴園,如今受到劉歡的影響,他已經將家中的數千棵石榴樹都進行了軟籽石榴的嫁接,並且去年的時候又種植了1200多棵軟籽石榴苗。「以前種傳統的硬籽石榴,銷路是比較難的,不好的時候,一斤才賣幾毛錢,好的時候也頂多能賣到兩塊多錢。」譚清萬說,對家裡的石榴園進行軟籽石榴嫁接,他一開始是有擔心的,怕萬一嫁接失敗了果樹就毀了。

劉歡在查看石榴後期生長情況。

「我也是先嫁接了一批石榴樹,去年的時候上市了,銷量還不錯,就又把果園裡餘下的1200棵石榴樹都改了,並且又種了一些軟籽石榴樹。」如今村裡除了他之外,還有9個農戶也都跟著劉歡改種了軟籽石榴,目前收益都比以前好了。

助力脫貧攻堅受當地政府讚揚

談起種植軟籽石榴後的變化,張遠奎感觸頗深,早些年他一直在外地打工,2009年的時候開始回到會理種植傳統的硬籽石榴,「雖然每年能賺一些錢,但因為石榴價格低,一直沒存住啥錢。」

劉歡在查看石榴後期生長情況。

張遠奎說,一開始看到劉歡在當地種植軟籽石榴的時候,他是有質疑的,「主要還是怕賠了,但想著劉歡這樣的外地人都不怕賠,我們本地人也能做。」如今靠著種植軟籽石榴的收入,張遠奎家去年蓋起了兩層樓房,一家人也從之前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裡搬了出來,並且今年還買了一輛麵包車。下一步準備再擴大一下規模,再多種一些軟籽石榴。

如今靠著種植軟籽石榴的收入,張遠奎家去年蓋起了兩層樓房,一家人也從之前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裡搬了出來。

不僅如此,在劉歡所承包的石榴園中做工的當地農戶也獲得了不少收入。宗國華和妻子是2014年開始到劉歡所承包的果園打工的,平常妻子倆人吃住都是在果園,石榴園日常的除草、澆水、施肥、修枝等都由他們負責,最終工資結算則是按整個果園的產量進行核算,一斤能提1.1元錢。在宗國華和妻子來果園打工的第一年就賺了10多萬塊錢,為了外出方便,去年他們還買了一輛小汽車。

據悉,劉歡姐弟在會理縣種植軟籽石榴帶動當地不少農戶脫貧致富,幫助當地農民剩餘勞動力300多人,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關注。鳳凰網河南工作人員了解到,近年來,當地也把石榴種植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產業大力扶持。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更是因地因戶積極引導群眾進行石榴品種改良,讓眾多貧困群眾走上了增收致富路。日前,會理一個鄉鎮更是向滎陽市委市政府發來了感謝信,對劉歡將滎陽軟籽石榴的種植技術帶到會理,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為會理脫貧攻堅提供助力表示感謝。(盧鵬 魯義偉文/圖)

相關焦點

  • 鄭州高新區錦豫川美食匯上市了!
    今天,我們創辦錦豫川美食匯,目的是為了深入挖掘美食文化資源,弘揚豫菜飲食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飲食文化需求。高新區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鄭州特色商業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周邊商圈的逐漸形成,錦豫川美食匯的創辦必將有力地推動高新區餐飲、旅遊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必將成為高新區餐飲服務業發展的一個新亮點;必將成為領航高新區餐飲美食文化的航標燈。
  • 豫哈少年手拉手 融情築夢新時代
    可巧,今年哈密的小夥伴們到河南來參加夏令營啦!媽媽和我一起參加了8月初以「豫哈情融石榴籽青春出彩新時代」為主題的2018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鄭州分團活動。我們和來自哈密市和十三師的80多名小夥伴們手牽手暢遊鄭州,在自己家裡接待遠方的親人,感覺別提有多親切了!少林寺、塔溝武校、觀星臺、嵩陽書院,小夥伴們在嵩山腳下學功夫、知天文、誦經典。
  • 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暨「中原驕子·澳門行」開營 豫哈情融石榴...
    河南日報訊(記者 馮芸)7月29日,由省委省政府主辦、團省委等單位承辦的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暨「中原驕子·澳門行」開營儀式在鄭州舉行。600名來自新疆哈密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青少年,在6天的時間裡將和我省100名青少年結對分赴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商丘,尋訪中原厚重文化,領略河南發展魅力,增進豫哈兩地情誼。  受省委書記王國生委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喻紅秋在開營儀式上致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河南省情。
  • 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商丘團走進永城
    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商丘團走進永城 時間:2019-08-02 08:31       字號:[ 大 中 小 ]   7月31日,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商丘團走進永城,開展以「豫哈情融石榴籽
  • 2019豫哈青少年夏令營鄭州分團活動啟動
    原標題:豫哈青少年夏令營鄭州分團活動啟動7月29日,以「豫哈情融石榴籽共慶新中國70年」為主題的2019豫哈青少年夏令營鄭州分團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哈密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和鄭州市的120餘名青少年手牽手共同暢遊鄭州,一起學習成長。
  • 淅川的軟籽石榴:紅了山川,綠了田野,富了鄉民
    從豫淅紅軟籽石榴基地到丹亞湖軟籽石榴基地,再到仁和康源軟籽石榴基地、果然出色軟籽石榴基地,處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處處都有難忘的瞬間。張建偉 攝劉玉克 攝李珂 攝在岵山腳下的豫淅紅軟籽石榴基地裡,滿眼都是石榴,火紅的、金黃的石榴掛滿枝頭,與不遠處的丹江碧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田園圖畫。
  • 鄂豫川黑聯合春晚總有一款適合你
    鄂豫川黑聯合春晚總有一款適合你 2019-02-01 14:53:參與互動    專治你的「選擇困難症」  鄂豫川黑聯合春晚總有一款適合你
  • 這裡是馳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有中國最危險的房子!
    塔雲山,位於陝西鎮安縣城西南35公裡處,是馳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2015年12月,塔雲山景區入選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之美譽。這裡是馳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有中國最危險的房子,看到如此險峻的建築物,你敢往上爬嗎?
  • 豫川高鐵今日聯袂 燴麵「約」火鍋最快5小時可達
    豫川高鐵今日聯袂 燴麵「約」火鍋最快5小時可達 2017-12-28原來,這是豫川高鐵聯袂後,鄭州東至成都東首趟列車發車前的一幕。而從今後,鄭州燴麵與千裡外的四川火鍋往來「相約」,最快只需5小時時間。  記者當日從鄭州鐵路方面獲悉,鄭州東至成都東每天共開行9對高鐵,用時最快的是北京局擔當的G89次,運行時間5小時09分。
  • 「豫哈手拉手」融情夏令營
    近日,由河南省紅十字會指導,鄭州市紅十字會與哈密市伊州區紅十字會共同承辦的第三屆「豫哈手拉手」融情夏令營活動在鄭州舉行。
  • 陳留:紮根執教廿餘載聯結東西情滿懷
    (原標題)紮根執教廿餘載聯結東西情滿懷——記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第二小學教師陳留 □本報記者 農豔芳生於上海、長於上海,可以重回上海時卻選擇紮根西南邊陲;聯結東西,鑽研課改,帶有邊境地域特色的德育課程結合東部開發經驗在崇左開花
  • 晉豫咽喉犁川鎮,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 / / 在澤州縣的十七個鄉鎮中 是地域最小 自然村最少的一個鎮 東西大道的一部分 西起今天的青海一帶東至山東泰山 碑記稱「豫雍孔道」 百姓們都叫它官道 犁川鎮正是這條官道上的必經之地
  • 輕壯勞力外出 川豫鄂種田農民「老齡化」現象突出
    新華網成都12月13日電(記者楊三軍)記者最近在川豫鄂三省產糧區了解到,由於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老齡化」現象突出,農業生產面臨「後繼乏人」的窘狀。  遂寧市是今年四川大旱的重災區,在這個市安居區常理鄉酒店埡村5組,組長張元洪已70歲了。
  • 川豫鄂種糧農民老齡化調查:十年後誰來種田
    記者最近深入川豫鄂三省產糧區調查發現,儘管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然而,由於種糧仍未走出「比較效益低」的怪圈,如今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老齡化」現象突出,農業生產面臨「後繼乏人」的窘狀,一些農民和基層幹部甚至發出「十年後誰來種田」的擔憂。
  • 老子對話巴菲特之「豫兮若冬涉川」投資茶話
    豫兮若冬涉川  老子:聽巴菲特和芒格先生介紹了許多,尤其是上回聊完價值投資之後,我感覺接觸到了投資的核心。除了這些之外,兩位還有什麼投資箴言可以分享?  巴菲特:再有的話就是安全邊際吧。  老子:什麼是「安全邊際」?  巴菲特: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
  • 「2019會理石榴營銷暨資源推介會」在杭州舉行
    本報訊(劉輝 記者 張豔玲)日前,由四川省涼山州商務局、會理縣政府主辦,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石榴分會等單位協辦的「2019會理石榴營銷暨資源推介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活動邀請了鮮豐水果、十薈團、百果園、明康匯等50多家優質新零售渠道以及優秀涉農企業等參加,在推進石榴產銷對接的同時,還圍繞會理石榴產業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 【中國夢·黃河情】「豫」見黃河之美 盛世治水譜華章
    中國張掖網 >> 新聞中心 【中國夢·黃河情】
  • 挑選石榴有誤區,這五個小技巧讓你買到清甜飽滿的好石榴
    終於又等到了石榴上市的季節,愛吃石榴的小夥伴們有福了。石榴外形討喜可人,撥開外皮,裡面是猶如瑪瑙般的顆粒,飽滿多汁清甜。榨上一杯石榴汁,一飲而盡,實在讓人大呼過癮。可是挑選石榴卻有幾個反常理的誤區,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五種挑選石榴的小技巧。
  • 《道德經》:豫冬涉川,猶畏四鄰,你知道是在講什麼嗎
    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上一章老子主要講了道的狀和象,所謂無狀之狀,無形之象,若有若無,無物惚恍之態。在此章,老子接著要講善為士之人的狀和象。
  • 平涼市文化旅遊產業考察團赴豫深川地區學習考察綜述
    平涼市文化旅遊產業考察團赴豫深川地區學習考察綜述 2020-09-29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