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國大蒜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2021-01-15 網易

  艾格農業第1697期

  

  作者:柳平增 山東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副院長、教授

  

  原標題:我國大蒜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出口額佔世界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組織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對山東金鄉、蘭陵、萊蕪,河南杞縣,江蘇邳州等大蒜主產區進行了實地調研,對近5年我國大蒜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

  從生產看,2014年至2017年,我國大蒜總產量呈穩步增長態勢,2018年總產量有所下降。從消費看,大蒜主要以鮮食和初加工為主,功能性產品需求呈上升趨勢。從市場運行看,大蒜價格頻繁大幅波動,市場穩定性差。從貿易看,中國大蒜出口量額呈波動上升趨勢,出口規模佔絕對優勢。從未來發展前景看,大蒜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將給大蒜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一、大蒜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產現狀分析

  1. 種植面積相對穩定,種植區域相對集中。我國大蒜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000-1200萬畝之間。從近5年走勢看,2014-2016年我國大蒜種植面積平均約1170萬畝(見表1)。我國大蒜種植區域分布廣泛,但面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和江蘇三個省份,種植面積佔總面積的50%以上(圖1)。各主產省內大蒜種植區域也相對集中。

  

  

  圖1 2018年大蒜主產省種植面積佔比

  2. 產量先增後減,穩居全球首位。近5年我國大蒜產量在2100萬噸左右,呈先增後減態勢。自2014年的2008萬噸,上升至2017年的2222萬噸,2018年總產量下降至1966萬噸(圖2)。自2010年以來,大蒜總產量始終佔全世界總產量的78%以上,國際競爭力較強。

  

  圖2 2014-2018年全國大蒜產量

  數據來源:FAO、布瑞克資料庫

  3. 經營模式以自產自銷為主。我國大蒜種植區域分布廣泛,大多以小而散的農戶生產種植為主。主要有大蒜與玉米輪作、大蒜與水稻輪作,以及大蒜與辣椒、棉花套種三種模式。生產組織模式有農戶自產自銷、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其中農戶自產自銷為主,其他經營模式為輔。

  (二)消費特徵分析

  1. 消費量快速增長。按照表觀消費量(總產量減去庫存量和出口量)簡單估算,我國大蒜消費總量由2001的735萬噸上漲至2018年的1757萬噸,增2.39倍。國內大蒜人均消費量從2001年的5.76公斤增長到2018年的12.63公斤。

  2. 南北方消費差異性明顯。南北方大蒜消費存在差異,北方以食用鮮蒜為主,南方將大蒜作為佐料。從消費來源看,多數城市消費者會選擇從超市或者農貿市場購買大蒜,鄉村消費者一般是自產自用和集市購買。

  3. 大蒜深加工消費需求潛力大。隨著快餐業發展,調味蒜泥、蒜粉等產品需求量大增;隨著醫藥保健業興起,蒜汁飲料、蒜素微膠囊等保健品需求量快速增長,同時以大蒜為原料的美容美髮產品也將有很大市場需求。

  (三)加工與流通情況

  1. 國內大蒜以初加工為主。當前國內大蒜產品以原料和初級加工品為主,初級加工品包括蒜粉、蒜片、蒜泥、蒜米等;還有以大蒜中功能物質為主的深加工產品,如大蒜素、蒜油、蒜氨酸等。

  2. 流通主體和環節較多。大蒜流通主體包括蒜農、農民經紀人、批發商及企業、合作社等,流通環節包括蒜農-農民經紀人-大蒜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等。

  (四)進出口情況

  1. 大蒜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80%以上,並呈波動上升態勢。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蒜出口國,出口市場相對穩定。2004-2018年,中國大蒜出口量額呈波動上升趨勢(圖3)。

  

  圖3 2004-2018年出口量及出口額

  數據來源:商務部網站

  2. 出口市場需求增長較穩定。我國大蒜主要出口東南亞、巴西、中東和歐美等地區,國際市場需求相對穩定。2018年我國大蒜出口排名前六的國家分別是印度尼西亞、越南、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巴西,出口量佔出口總量的68%。2004-2018年出口量見圖4。

  

  圖4 2004-2018年中國大蒜出口量分國別情況

  數據來源:商務部網站

  3. 出口以初級產品為主。我國出口大蒜主要以鮮或冷藏大蒜、幹大蒜、醋蒜及鹽水大蒜等初級產品為主。2018年鮮或冷藏大蒜出口量佔出口總量的89.2%,幹大蒜出口量所佔比重是10.1%(表2)。

  

  (五)市場價格波動明顯

  1. 大蒜價格先漲後斷崖式下跌,逐步趨於理性。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各主產區的產地批發價持續波動上漲,至2017年5月達最高點,之後斷崖式下跌。至2017年6月達價格最低點,之後價格一直處於低位運行態勢(圖5)。

  

  圖5 2014-2018年大蒜主產區產地批發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布瑞克資料庫和http://www.garlicbigdata.cn/

  2. 流通環節價格與產地批發價變化趨勢一致。大蒜主要流通環節價格與產地批發價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北京新發地、河北石家莊、山東壽光、浙江金華等地大蒜市場批發價變化趨勢如圖6所示。

  

  圖6 2014-2019年大蒜主銷區批發價格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布瑞克資料庫和http://www.garlicbigdata.cn/

  3. 價格波動受供需和資本等多重影響。大蒜價格波動主要受供需變化和資本炒作影響。2015年大蒜種植面積與往年相當,但遭受寒潮影響,大蒜價格大幅上漲。2016年不少經銷商「圈地」控制蒜源,部分批發商故意囤貨,導致大蒜價格持續上漲。

  (六)成本收益分析

  近年來,大蒜種植成本呈上升態勢。調研組於2019年前往山東金鄉、蘭陵、萊蕪,江蘇邳州,河南杞縣等大蒜主產區進行成本和收益情況分析調研,以2019年10月上旬調研數據為例。兗州、金鄉和巨野等地2014-2019年種植成本與收益見表3。

  

  1. 大蒜種植成本包括原材料、土地、勞動力和能源等成本。原材料成本主要包括蒜種投入、肥料、覆膜和農藥成本;土地成本主要指大蒜生產過程中耗費的土地租賃成本;勞動力成本是僱傭務工人員的費用;能源費用主要指耕地和水電費等(見表4)。

  

  2.大蒜收益遠高於小麥。在北方區域,同一地塊種植大蒜後不能種植小麥,大蒜和小麥屬於競爭性作物。2019年山東省金鄉縣每畝大蒜淨收益6597元,每畝小麥淨收入500元,大蒜效益遠高於小麥效益。但受種植習慣、種植機械化程度及種植風險等影響,農民不會大幅減小麥、擴大蒜。

  二、貧困地區大蒜產業發展情況

  (一)總體情況

  通過金融扶貧、電商扶貧、外貿扶貧及技術扶貧等有效方式,大蒜主產區80%以上貧困戶通過大蒜產業脫貧。

  (二)主要經驗做法

  1. 大蒜優勢產區綜合施策助力脫貧。山東省金鄉全縣80萬畝耕地,其中70萬畝用於種植大蒜。通過產業扶貧、務工扶貧及外貿扶貧等形式,助力貧困戶脫貧,成效顯著。

  2. 技術扶貧。河南省杞縣政府為全縣69個貧困村派駐了帶動能力強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進行大蒜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引導貧困群眾種植大蒜,並從選種、施肥、管理、銷售上給予技術指導和幫助。通過土地流轉和託管增加收入、增設收購點以及電子商務等方式脫貧成效顯著。

  (三)典型案例分析

  山東省金鄉縣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山東省萬興食品有限公司採用「政府補貼+龍頭企業+貧困戶」的扶貧模式,著力解決貧困戶自我「造血」問題,土地流轉收益提高了3倍,村集體每年還可獲得10多萬元的管理費用。

  三、大蒜產業存在問題和面臨風險

  (一)主要問題

  1. 種植具有盲目性,種植風險高。我國大蒜種植主要以小農戶為主,容易導致「一哄而上」現象,跟風種植往往導致蒜農受傷。生產資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進一步加劇了種植風險。

  2. 精深加工產品品類少,加工能力不足。我國大蒜產品主要為鮮蒜和初加工品,缺乏適合市場需求的蒜素、蒜氨酸、大蒜風味食品、休閒食品等精深加工品,加工能力明顯不足。

  3. 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品牌建設重視不夠。組織化程度低、分散經營的大蒜中小企業面對產業市場化、國際化挑戰,暴露出規模小、效率低、品牌建設重視不夠、競爭力缺乏等突出問題。

  4. 缺乏權威科學的產業信息服務平臺,產業信息不對稱。部分大蒜貿易商利用信息優勢進行運作,以及遊資的注入,助推了大蒜價格的頻繁大幅波動,產業信息不對稱弊端日趨顯著。

  (二)風險分析

  1. 價格大幅波動,產業可持續發展風險大。蒜價頻繁大幅度波動,蒜農利益嚴重受損,企業和中間商也面臨極大經營風險,對大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

  2. 連作生產,產量和質量風險大。大蒜主產區的連作生產影響大蒜的生長發育,導致產量不穩,質量下降,產量和質量風險不斷加劇,嚴重的導致大蒜死苗。

  3. 出口過度集中,存在反傾銷、貿易配額風險。我國大蒜對外貿易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亞、馬來兩亞、印度、中東、日本等國,出口過度集中,易受國際貿易政策影響。

  四、政策措施建議

  (一)合理引導農戶,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種植。大蒜產量是市場供給的基礎,應合理引導農戶,提高大蒜生產種植規模化和專業化水平,提高大蒜產品供給和保障能力。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動大蒜產業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大蒜精深加產品附加值高,需加大科技投入,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加大產業轉型升級力度,提高新產品開發能力。

  (三)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規範市場秩序。需加強惡意囤積和遊資炒作監管,引導大蒜種植大戶與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和超市建立穩定合作,引導和完善生產與市場間的流通設施,優化產銷銜接。

  (四)建立產業監測預警機制,提高數據服務能力。建立覆蓋大蒜全產業鏈的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建立有效的大數據運行機制和高效的大數據服務模式,引導大蒜產業健康、高效、平穩及可持續運行。

  艾格農業:投資、投智、融商

  艾格農業、艾格資本擁有20年農業食品業諮詢、戰略規劃、股權投資、財務顧問等服務經驗,是國內農業食品業綜合服務提供商。如果您對大農業泛食品領域有相關需求,歡迎致電010-64402118或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18年我國特種紙產業發展現狀及分析
    2018年我國特種紙產業發展概況1.1 特種紙產業產銷形勢2018 年我國特種紙及紙板總生產量為695 萬t,同比增長3.73%,增長放緩。特種紙及紙板生產量佔全國紙及紙板總生產量的比例為6.67%。2018 年我國特種紙企業的總體開工率84.90%,產銷率95.68%。開工率和產銷率均有所下降。
  • 我國LED檯燈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
    LED的出現給我國檯燈行業注入了新的能量,它極大地豐富了檯燈的功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在綜合國內外檯燈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和預測了我國檯燈產業發展趨勢。  概述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水平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 我國電力發展與改革形勢分析
    能源電力行業屬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發展水平直接關係國計民生。2018年,我國電力行業快速發展,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公報顯示,2018年能源消費總量46.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3%,其中電力消費量增長8.5%。2018年,我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社會用電量增速加快,電力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力行業向著綠色低碳高質量方向發展。
  • 產業提升推動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焦作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
    這五年,我市產業轉型升級邁出了新步伐。市「三大改造」投資額佔工業投資比重由2017年的15%,提高到2019年的40%。近三年累計入庫項目1226個,完成投資1106.1億元。2020年全市三大改造入庫項目數量、已完成投資、已開工項目數量分別位居全省第二位、第二位、第三位。
  • 這所頂尖高校近五年辦學收入增加近百億人民幣!
    【摘要】本文對兩所中美頂尖高校的辦學收入、來源結構及變化趨勢進行了簡要對比分析,清華大學當前辦學總收入約為約為同期哈佛大學一半左右,但近五年增幅明顯高於哈佛大學。本文對清華大學和哈佛大學這兩所世界一流高校公布的年度財報進行整理,簡要分析了兩校的年度辦學收入、資金來源和變化趨勢等情況,以供參考。
  • 明年,鄉村轉型發展!釋放三大紅利?產業五年規劃帶來就業增收
    除此之外,我國為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過去五年,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也達到了新的水平,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加強,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許多村莊也煥發出新的氣象,村民的生活水平和五年前相比明顯提高了。
  • 經濟躍上新臺階 發展站上新起點——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經濟躍上新臺階 發展站上新起點——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新華社記者劉紅霞、陳煒偉、甘泉國務院1日公布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的落實「對帳單」,各項指標都達到甚至好於預期。
  • 2014年度我國蛋雞產業技術發展報告
    生意社03月10日訊   本文對近幾年國際及我國蛋雞產業生產和貿易的情況,對雞蛋的產、供、銷的整體情況及進出口貿易進行了概括性的闡述。重點介紹了2014年我國及國際蛋雞產業技術發展狀況,並從蛋雞生產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上分別介紹了2014年蛋雞產業技術發展的概況,並就2014年雞產業技術的發展在蛋雞育種、疾病防控、營養、生產與環境控制、雞蛋加工與檢測等方面對蛋雞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進行了探討。
  • 我國環保行業發展歷程及產業鏈研究分析
    隨著國家「綠色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大氣十條、水十條的推進實施,以及土十條即將出臺,大量企業和資金紛紛湧入環保市場,環保產業或將迎來發展「黃金期」,正催生一個約10萬億的巨大節能環保市場。   致金研究院針對環保行業進行了綜合的調研分析,本文從環保產業鏈及行業發展歷程為切入口,講解了環保行業的綜合情況。
  • 我國NB-IoT市場的發展情況分析
    我國NB-IoT市場的發展情況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7 10:47:17 近日,關注NB-IoT的人,都會給一則新聞所吸引。
  • 我國非通用語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一、我國非通用語產業發展現狀  非通用語是人類語言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單個語種在國際交往中的使用範圍有限。與以英語為代表的通用語種相比,非通用語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且各業態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極不均衡,不同語種的發展水平也相差懸殊。
  • 2021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預測,近五年研究生報名錄取情況分析
    在答案揭曉之前,讓我們分析一下近五年的研究生報名和錄取情況,一起預測下2021年的研究生報名人數吧。歡迎在文末參與投票。2016-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本文數據來源:報名數據來源於研招網,錄取數據來源於教育部統計數據(2020年官方數據尚未公布,根據教育部新聞發布內容以及錄取擴招情況匯總得出的大概數據)。
  • 汨羅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汨羅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一、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商貿物流產業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多方投資、多家共建,取得了較快發展。
  • 精深加工讓大蒜「破繭成蝶」—新聞—科學網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產國和出口國,我國在世界上享有大蒜定價權。 2016年我國大蒜出口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大蒜原料價格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出口量沒有大幅下滑。2016年我國出口大蒜及製品總量為171.36萬噸,同比增加11.56%;出口額35.01億美元,同比增加49.57%;單價為1728.11美元/噸,同比增長了63.96%。以出口價格來看,出口情況處於良好狀態。
  • 山東金鄉大蒜機械化有了產業平臺
    從將信將疑,到完全認可機械種大蒜,金鄉縣蒜農王賀用了一年時間。2019年12月31日,旨在提升大蒜產業全程機械化水平,推動大蒜產業動能轉化的金鄉縣瑪麗亞村村通大蒜產業平臺在金鄉縣啟動。來自全縣的107位村村通大蒜產業平臺合作站點負責人參會,王丕街道康橋站點負責人王賀也在其中。王丕街道康橋村村民王賀家有8畝地,幾乎年年種大蒜。「種蒜幾十年,一直僱人。」王賀說。2019年播種季,在金鄉縣僱人種蒜,一畝得300多塊錢。即便人工費高,可王賀仍對於省時省力省錢的大蒜播種機瞧不上。「蒜瓣有頭有腚,機器咋能分清?蒜種歪了,這一年可就毀了。」
  • 2020年版中國黑蒜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隨著近幾年大蒜產業的充分發展,其發展空間和增值能力已經十分有限,尤其是大蒜市場價不景氣的年份,廣大蒜農往往增產不增收,嚴重製約著大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現在不同了,黑蒜產業項目有效地延伸產業鏈條,大大增加大蒜產品的附加值,產品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  黑蒜屬於新鮮大蒜的深加工產品,是用新鮮的生蒜,帶皮放置於高溫高溼的發酵箱裡自然發酵而成。
  • 2020年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發展現狀與出口情況分析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
    中國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稀土永磁產業在全球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稀土永磁材料已經步入第四代研發階段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為釤鈷永磁材料(SmCo5),經過多年的研發和生產工藝的改進,目前第三代釹鐵硼(Nd2Fe14B)永磁材料基本替代了第一、二代釤鈷永磁材料,成為應用範圍最廣、發展速度最快、綜合性能最優的磁性材料,是支撐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礎材料之一。
  • 中國醬油產業發展概況及未來趨勢分析
    2015年,中國調味品行業發展呈平穩增長的態勢,市場需求不斷釋放,人均消費量隨著餐飲業的變化而逐漸提升;產品結構調整加速,集中度逐步提高,產業升級速度也在進一步加快;龍頭企業規模效應持續顯現,中小企業優勝劣汰趨勢明顯,企業國際化和專業化併購重組相繼上演。這一系列的發展變化促進了我國調味品行業的持續發展。
  • 我國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類型分析及經驗啟示
    我國臺灣地區的文創發展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較早的,自九十年代發展以來,已經深入到臺灣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文創與不同產業融合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表現形式,文中主要對臺灣地區文創發展類型及經驗展開分析。目前,兩岸文創既競爭又合作,同時交流頻繁,兩岸文創的發展與交流成為兩岸華人傳承和創新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總結和研究臺灣文創設計發展的類型及經驗,為兩岸文創發展提供借鑑和啟示意義。
  • 這所高校近五年辦學收入增加近百億人民幣,期待科研成果大幅增加
    通常而言,一所學校的綜合實力和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辦學經費的充裕程度。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先後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學校重點建設項目,初步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顯著提升,與此同時,部分高校的辦學經費也獲得了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