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字是如何從「聽覺」發展成「嗅覺」的?

2020-12-16 鹹魚讀書

1.

先考察一下幾個字的本義。

首先是「聽」字,這是個形聲字。

左邊的「壬」表聲,「耳」表意,就是耳朵聽見聲音。

右邊的「/悳」,按傳統說法,從直從心,表示「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

其次是「聽」字,在繁體字裡,「聽」和「聽」是兩個字,所以要分開講。

「聽」是個形聲字,「斤」表聲,「口」表意。

「聽」一開始是笑起來的樣子,司馬相如《上林賦》開篇「亡是公聽然而笑」,這裡的「聽然而笑」就是從容地笑。

捎帶說一下,上面兩個形聲字,它們的讀音和聲旁不一樣,這是今古音變遷的問題。

此外,「聽然而笑」裡的「聽」,有的詞典標作「yǐn」,這也是有傳承的。

清代段玉裁就說「聽」字是「宜引切」,就是「宜」的聲母(y)加「引」的韻母(ǐn),所以讀「yǐn」。

接下來說「聞」字,還是個形聲字,「門」表聲,「耳」表意。

當然,形聲字裡的聲符往往也帶一點表意的功能,所以「聞」字不妨理解為門裡的聲音。

這就是「聞」和「聽」的不同,「聞」更慎重,有辨別的意思,所以有「心不在焉,聽而不聞」的說法。

2.

「聞」字何時從「聽覺」發展到「嗅覺」,學者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討論過這問題。

張永言有一篇《再談聞的詞義問題》,說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因為《尚書》裡有一篇周公寫的《酒誥》,裡面有一句:

弗惟德馨香祀,登聞於天。

不過,這個例子有爭議。

張永言覺得這裡的「聞」對應「香」,讓天帝聞到香,這「聞」自然是「嗅」的意思。

但也有人覺得,聞不對應香,「登聞於天」就是「使天帝聽到」、「使天帝得知」的意思。

但是,再往下,《韓非子·十過》裡說「聞酒臭而還」,《史記·滑稽列傳》裡說「微聞香澤」。

「聞」在這兩處肯定是「嗅」的意思,所以「聞」字發展到「嗅覺」還是很早的。

3.

寫到這,想先交代一下「嗅」的造字邏輯。

而要說明白「嗅」,得先說明白「臭」。

「臭」字,上面一個「自」,下面一個「犬」。

甲骨文裡的「自」

這個「自」其實是「鼻」的本字,它是鼻子的象形。

因為人們說話指自己總是指著鼻子,所以後來「自」就被借去表「自己」了,要表示鼻子,就得在「自」下面加一個聲旁「畀」。

「犬」嘛,就是狗的象形。

狗的鼻子很靈,古人用狗的鼻子追蹤獵物,於是就造了「臭」字,既可以用作名詞表示氣味,又可以用作動詞表示嗅。

《易經·繫辭上》說「其臭如蘭」,這個「臭」就是名詞氣味;

《荀子·禮論》說「三臭之,不食也」,這個「臭」就是動詞嗅。

後來,「臭」字更多的用作名詞,甚至成了形容詞,於是人們另造了一個字表示動作嗅。

那個字是「齅」,左邊一個鼻子,右邊一個臭,用鼻子湊近氣味,很講道理。

但這個字寫起來實在太麻煩了呀,於是人們用「嗅」取代了「齅」,口鼻相通嘛,意思一下得了。

4.

講完這堆沒用的,可以聊聊「聞」字為何會從「聽覺」發展到「嗅覺」了。

用一個詞來回答就是「通感」。

所謂「通感」,就是把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它既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修辭現象。

因為有通感的存在,表感覺的詞可以互相借用,中外語言史上都有這個現象,表視覺的拿來說聽覺,表聽覺的拿來說嗅覺。

下面到了舉例時間:

看君話王室,感動幾銷憂。(杜甫《西閣口號呈元二十一》)從茲耳界應清靜,免見啾啾毀譽聲。(白居易《重題》)

這裡的「看」和「見」都是聽到的意思。

其實,「聞」字也不只是嗅覺:

王郎才見公主面,聞來魂魄轉飛揚。(《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杜甫《曉望》

這裡的「聞」都是看見的意思。

當然,「聞」字也確實有點特殊。

在口語中,它已基本放棄聽覺,全面攻佔嗅覺,我懷疑這和我們的文化不重視嗅覺有關。

人們總想不起「嗅」的本字,總想借別的詞來說「嗅」。

在唐山、威海等地的方言裡,人們還會用「聽」表示「嗅」,他們聞到一個氣味,會說「你聽聽這是什麼啥兒」?

相關焦點

  • 「聞」這個和耳朵有關的字什麼時候和鼻子扯上關係
    漢字(古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很多文字都可以通過結構組合去理解其所表達的意思,如題目中的「聞」,外面一個「門」裡面一個「耳」,很容易讓人到「一個人站在門外聽」的畫面,而「聞」字在古代最主要的意思也正是「聽」,即和耳朵有關的聽覺動詞,例如:「聞城鼓聲而伍後上署者斷」——《墨子·號令第七十》「我聞吉人為善
  • 心理學:聽覺、嗅覺、味覺對我們起到什麼作業?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聽覺,聽覺是我們非常非常重要的感覺。也是有適宜的,並不是什麼聲波我們都能聽得到的、都是舒服的。16-20000赫茲的聲波是我們的適宜刺激,也是我們能聽到的合適的刺激,其中對人耳來說最敏感的區域是1000-4000赫茲。什麼是適宜刺激什麼是敏感區域這個我們要記住。
  • 神經科學家:胎兒有嗅覺,遵循「兩多一少...
    文|全文共1705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胎寶寶的嗅覺如何發育? 胎兒的嗅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的呢?
  • 電影竟然可以聞! 深圳首例氣味電影《毒液》揭秘宇宙的嗅覺
    深圳新聞網11月10日訊(記者張玲)嗅覺會不會提升你的觀影感受?日前,在博納國際影城(皇庭店)5號氣味電影廳舉辦了「深圳首例氣味電影廳業內看片會活動」,活動主辦方是深圳思考力,許多受邀的業內人士抱著好奇走進影院,都想知道什麼是「氣味電影」?
  • 聞臭變香,新冠患者不止失去了嗅覺!
    ,他們聞不到正常的氣味。 耳鼻喉科醫生Nirmal Kumar教授說,這種「倒置的嗅覺」症狀非常奇怪和獨特,似乎正在影響年輕人,尤其是醫務人員。 庫馬爾教授還是英國耳鼻咽喉科協會主席。他是3月份首批使用「氣味」或氣味消失作為新冠狀病毒指示劑的醫學科學家之一。
  • 王建鋼析釋甲骨文「聞」字與人體關係(1212)一一學習「聞」字成語
    「聞」 的本義是聽到。《說文》: 「聞,知聞也。」 甲骨文象一跪坐 的人在扯耳諦聽,特別突出耳朵的形狀。甲骨文耳旁加三劃表示聲音,聞 聽的字義十分生動明顯。金文將耳朵進一步放大置於人側,以示耳在聞中的 重要性。金文及 「說文古文」 的聞字已成假借字,即表示婚姻的 「婚」 。 古時婚娶在黃昏進行,光線昏暗,視覺功能減退,聽覺器官愈加重要(詳見 「婚」釋)。
  • 思維導圖解讀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在古典詩歌中的表現
    ——李清照《如夢令》二、聽覺花氣襲人之晝暖,鵲聲穿林喜新情。——陸遊《村居書喜》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陶淵明《歸園田居》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一起來激活顧客的感覺,讓情緒燃起來
    包括廣告和導購員說話聲音的語氣和語速,都會讓顧客產生不一樣的聽覺。最終影響到顧客的態度改變和對信息的理解。所以,我們要充分地利用音樂、廣告和說話的聲音,給顧客一個好的心情,讓顧客的態度轉變,讓他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產品,認可我們的產品。所以,營造一個美妙的聽覺,很重要!如何營造?
  • AI四小龍排隊上市,AI嗅覺為何還沒有獨角獸?
    中國科學院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企業TOP20榜單》中,幾乎全部都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或自主無人技術為發展重心,至今尚未出現AI嗅覺領域的獨角獸公司。 人工智慧嗅覺研究起步原本就晚於AI視覺和語音,技術上的困境讓AI嗅覺研究更加遲緩、不受重視,直至近年才逐漸「開花結果」。 別聞了,還是用看的吧 為了讓氣味更直觀更形象,研究者們腦洞一開,讓氣味「看的見」不就好了?
  • SEASON HILL香薰來科普——嗅覺對人情緒的影響
    現在越來越多的積極心理學家都發現嗅覺對人的積極情緒和心態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SEASON HILL香薰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朋友理解芳療為什麼能處理多種身心問題。SEASON HILL香薰 果醬瓶香薰氣味有情緒調節能力,影響腦部活動我們總覺得視覺、聽覺很厲害,幫我們分辨很多信息,其實我們潛意識處理了很多嗅覺信息
  • 孩子靠「鼻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嗅覺體驗
    文|凝媽孩子出生以後,我們會重視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但幾乎不會關注他的嗅覺。我們都知道,鼻子肯定是用來聞氣味的。聞到飯菜香味,吃飯會有胃口。如果鼻子不通氣,飯菜也吃不下。聞到好聞的氣味會感到心情愉悅,聞到不好的氣味會掩鼻而去。
  • 淺談擴香機在嗅覺營銷中的重要作用
    時代在進步,很多人都認為,視覺和聽覺已經佔領了部分,但是,不要忘記了,視,聽,味三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在這舞臺上,又怎麼能少了嗅覺的參與呢?唐美世家帶你淺談擴香機在嗅覺營銷中的重要作用隨著思維形態的塑造和識別,氣味開始被更多人們所關注。或許有一日,在我們逛街購物時只需聞一下味道,便知道自己踏入的是什麼品牌的商店。在人類全部感官中,嗅覺是敏感的,也是同記憶和情感聯繫最密切的感官。科學證明,每個人的鼻子可以記憶一萬種味道,而嗅覺記憶的準確度比視覺要高十倍。
  • 深度長文:如何讓機器人擁有像狗一樣的嗅覺?
    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已經在機器視覺和聽覺上取得了進展。但是嗅覺卻依然是個未解之謎。直到1991年,科學家才弄清楚哺乳類動物嗅覺的基本遺傳與生物建構塊是什麼。但是我們對嗅覺的機制依然毫無頭緒。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開發出機器嗅覺,讓它有朝一日具備像狗一樣的能力呢?
  • 沉香選購之84問:沉香嗅覺訓練如何快速入門?
    沉香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對嗅覺的訓練,建立起自己的嗅覺認知體系,最終形成條件反射一樣的記憶。但沉香的味道之複雜,學習之路並非一日之功,必須大量的實踐。記憶的沉香味道是錯誤的,鼻子聞壞了,習慣形成了,後面比較難調整了,往往需要很大的努力。之前一直說,沉香的學習,尤其是嗅覺的入門,最好是從小薰料開始,專門有一篇文章《沉香入門的7個小建議》,沒有看過的香友,建議去認真讀一下。至於嗅覺如何訓練,今天分享常用的方法。
  • 一位隱士寫的詩,描繪畫面太美,視覺、嗅覺、聽覺都真實可感
    第一句中「忽」、「漸」二字,用得極為精妙,看似不露痕跡的描繪夏天傍晚的景色。一個「忽」字,忽然將夕陽西沉的景象添加上詩人主觀上的感受,那是對灼灼炎熱快速退去的欣喜,一份十分含蓄而隱晦的快樂。緊接著,一個「漸」字,漸漸緩慢上升的月亮,將夏夜帶來的涼爽徐徐送來,讓乘涼的人得以盡情享受這漫漫夏夜的涼爽舒適。詩人沐浴後,披散著溼漉漉的頭髮,臨窗而臥。
  • 它的嗅覺和聽力都有什麼作用
    它的嗅覺和聽力都有什麼作用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動物的眼睛是只能看黑白的,而狗狗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也都知道狗狗的視力是非常差的,主要是通過嗅覺來判斷一些事物。你把某個東西扔到它們面前,它們的第一反應是先過去聞一聞,明明就在眼前,還非先去聞聞,看著也是很不解。但是為什麼狗狗視力那麼差卻可以訓練成導盲犬陪主人等紅綠燈過馬路呢?其實狗狗不是色盲,它只是色弱。
  • 嗅覺也是有記憶的!人的嗅器是如何傳到腦並為腦感知的呢?
    原來我們的嗅覺也是有記憶的!就像記憶裡的春天是那個季節特有的野菜味兒;夏天則是荷葉雞的香氣;秋天是桂花糕的清甜;冬天是烤紅薯濃鬱的、散著熱氣的甜蜜味道(等等,為什麼都是吃的)。總之,嗅覺總是會和我們記憶裡的某個時間或者事件勾連起來,讓你一聞到某種味道就能想起某段時光,或者是在某時發生的某件事。的確,嗅覺是無所不在的。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什麼味道,這電影讓你聞得到
    8月5日至6日,杭州、上海兩地各有三家影院試點推出了可以「聞」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觀影者不僅能一睹淺淺和夜華的三世情緣,更能在觀影中聞到場景中的7種味道,比如老鳳凰釀的桃花酒香,十裡桃林甜到化的桃花香,甚至還有淺淺和夜華kiss的味道。「Kiss的味道是什麼味?」 看電影竟然可以「聞」到場景裡的味道?這讓觀影者好奇無比。
  • 這個動用到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和聽覺的英語親子遊戲,你玩兒過嗎?
    ↑ ↑ ↑點擊直接關注看繪本、分級閱讀、磨耳朵、看動畫…這些都能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階段激起孩子們對英語的興趣~今天長頸鹿夫夫要為大家分享一個簡單又好玩的親子遊戲運用好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和聽覺也能幫助到孩子的英文學習哦!
  • 原來胎兒有嗅覺
    很多人都認為寶寶只有來到這個世界後,才開始出現嗅覺。事實上,當寶寶在娘親的肚子裡面時,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嗅覺哦~閨蜜葉子是個小吃貨,雖然已經懷孕7個多月,但好吃的依舊沒少吃。確實是這樣,當準媽媽進入孕晚期後,胎寶寶的嗅覺已經開始發育,所以能聞出味道也是非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