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學生都聽過這樣的話:「高中讀書又苦又累是正常的,熬過去就好了,等上了大學就輕鬆了,有你玩的時間!」因此,一旦進入到大學,有的學生就開始放飛自我,考試的時候求老師「手下留情」,混個及格萬事大吉。
但日前,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清考」制度將被取消,高校也將嚴把畢業出口關。基於這種現實,很多人都建議,中國應該像美國一樣,在高等教育上搞「寬進嚴出」。目前,也已經有不少高校相繼爆出清退本科生、碩士生的新聞。
似乎大學生的日子也真的不好過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部分人就打起了留學的主義,國內大學不好混,混個國外的文憑。
12天短期培訓拿博士學位?太荒唐
據韓國教育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來韓國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共計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幾乎翻了一倍,而且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是碩士文憑的中國大學教師。因此,有媒體斷言,韓國大學就快淪為中國的「學歷工廠」。
語言不通,能到韓國讀博?資訊韓國方面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得知,由於留學入學門檻較低,連與教授正常溝通或者聽課都困難,根本無法保障以短期培訓形式來韓國攻讀博士課程的留學生的學習質量。去年一所地方大學被查出招來的中國讀博的留學生,12天就能修完一學期的課程,這樣的文憑還能讓人相信嗎?
急功近利讀博,當心文憑成一張廢紙!
有需求就有市場。目前國內正在推動「雙一流」政策,國內不少高校都致力於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博士學位」自然成了部分大學教師的目標。
反觀韓國,大學數量多達190多所,但學生生源卻在逐年減少,導致一些地方城市的大學陷入招生困難、財政收入少的困局。
瞄準這一局面的留學中介就應運而生,他們去韓國找到某大學的研究生院招生處,表示能夠一次性輸送超過10名留學生生源,但希望能夠針對中國留學生專門開設短期培訓課程,「韓國大學淪為學歷工廠」的現象就出現了。
但另據正在韓國延世大學攻讀博士的留學生王某表示,這種「博士速成」學位在韓國首都圈內的大學很少出現,如果有的話大多是地方某些大學跟多內一些機構成立的速成項目,但通過這種途徑拿到的博士學位,在中國辦理博士認證很難通過!
當下,確實不少企事業單位「唯文憑至上」,導致這類急功近利的負面事件出現。然而,不管是大學生,還是高校教師,比起一紙文憑,真憑實學更為重要。另外,我們的社會也應該重新定義一下「人才」,改善人才評定機制,否則,除了韓國,將來也許會有更多的國家淪為「中國學歷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