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科大成為了新聞的焦點,因為該校在2018年有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從本科轉為專科,其中11人已在6月按專科畢業。華中科技大學是985名校,而且是中央直管副部級的全國重點大學,一向以教學嚴謹著稱,據統計,華中科大3萬多名的本科生中,僅在2017-2018學年,就有210人因學分偏低受到黃牌警示,另有34人未達到培養計劃學分最低要求受到紅牌警示。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2018年的6月21日就曾經在成都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
在當天於四川成都舉行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指出,要推進本科教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把「培養人」作為根本任務。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一、本科和專科的分界是否會進一步加大?眾所周知的是,現在社會上對於本科學歷的認可度往往比大專學歷要高很多,例如很多職業資格證書都要求本科起點,如果是專科畢業則要求有更長的工作年限。而政府公共部門或是事業單位的招聘門檻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提高到本科了。甚至現在的但凡好一些的民營企業,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那麼,今後隨著學校資源、教學條件等資源如果進一步向本科傾斜,那是不是會進一步增大本科和專科的畢業生素質,進而影響社會的認可他,從而使得大專生就業更加困難?
二、中國大學是否會參照歐美,執行寬進嚴出?對於華中科大的「本轉專」事件,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10月17日給予肯定。並稱「適度增加學生不能按時畢業是應該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此前,若學生在期末考試、補考及重修均未能通過,國內的部分學校會在畢業前安排統一的「清考」幫助學生畢業。但根據教育部上月印發的《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清考」制度將被取消,高校們也將在今後嚴把畢業出口關。「中國高校袋口應扎得更緊些」已經成為高校和教育部門的共識。
另外一方面,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優質教育資源都是稀缺的,高水平大學不可能放寬對學生入學條件的要求。例如在美國,頂尖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史丹福大學等學校,入學標準都是十分嚴苛。所以今後優質的中國大學在抓緊「嚴出」的同時,是不可能「寬進」的。
三、「嚴出」絕對不是在畢業季才執行的簡單粗暴的「淘汰率」,在校方而言,對於學習跟不上的學生應該有制度配套,可以讓他們的大學四年更有意義,而不是直接讓他們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可以說執行「嚴出」政策,對高校的要求更高,國內的部分高校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