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十而立,如果三十歲你還是單身,沒房子,沒車子,你會做何感想?
前兩天,公司的財務小秦提了離職,聊起離職的原因,他說:「馬上就30歲了,月收入才5000塊,感覺要廢了。每個月為了房租和生存活著,太累了,想回家了踏踏實實的生活了。」
小秦是91年,來自山東一個三線小城市。早些年考上了北京的一個不錯的二本院校,之後就留在了北京。小秦是個保守派,沒有好機會,絕對不會隨便跳槽。也正因為如此,在這一做就是四五年。新人來舊人走,人員更替,無意中,小秦發現新來的大學生月薪都有7000多了。
小秦也找過領導談話,不過談來談去都是那一套。前兩天,小秦終於作出了決定,回家。
生活不易,財務賣藝。小秦的經歷絕對不是個例,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不過也有不靠「拼爹」還混得風生水起的。前兩天一個28歲的華為員工公布了自己的工資明細,在網上爆紅。明細顯示,他月薪高達六位數。
他的職位是華為的銷售總監,本科畢業後在華為工作了6年,月薪最高的時候包括年終獎和股票分紅就有18萬,其他月份基本是4萬多。總收入那一欄顯示著100多萬的工資,令人羨慕不已。
同樣都是打工,對比一下銀行卡裡的數目,真是讓人自閉。
然而想賺那六位數的工資,就要有相應的本事、經驗,成長速度也要比其他人更快。華為的員工收入,一般包括三部分,工資、獎金、分紅。職位等級越高,分紅佔比越大。
之前有個HR就看過一位華為高管的簡歷,級別為21級,月薪為27萬,嘆為觀止。而華為令人羨慕的績效福利背後,還有極其嚴格的考核機制:
評級越高福利越好,但相反,也有相應的懲罰機制。如果長期不合格,就會被末位淘汰。想拿高薪酬,先想一想,你能拿到高評級嗎?
有時候不是機會太少,而是我們沒有能力把握。很多公司的員工待遇很好,那麼你有能力勝任那份工作嗎?
拿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舉例,以2017年普華永道和畢馬威的諮詢部門薪資為例,應屆畢業生7K-8K,研究生8K-9K;畢馬威的GSG本科薪資為8.2K,研究生9.2K,都是一年15薪。
雖然比不上銷售月薪六位數,這個收入對於普通公司來說已經算不錯了。
那麼四大的招聘條件是什麼呢?
四大會從院校要求、個人能力、證書要求等幾個方面對招聘者進行篩選。
優先考慮985、211院校學生,但是也會重點去考慮財經相關專業的學生。ACCA證書、CPA證書等都是加分項,個人能力和情商也是面試時很重要的一部分。
面對這樣的層層篩選,你「活」到第幾輪呢?
想獲得好工作好待遇,自己想要擁有一份優秀的簡歷。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簡歷足夠強大,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才不會措手不及。
面對誘人的機會,你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