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媽媽們經歷了早孕反應的不適,挺著大肚子的辛苦,整天擔心胎兒發育正常與否,左側臥位帶來腰痛及孕期下肢腫脹,連鞋也穿不進的憂傷等等,終於順利的分娩下一個健康的寶寶。
原本以為卸貨了就輕鬆,結果發現產後的日子依舊不好過。因為產後的護理更是關鍵的一環。
今天,就來「從頭到尾」的學習一下產後護理的小技巧吧~
頭部
先說說頭部吧,現在是科學發達的時代,所以摒棄傳統坐月子方式尤為重要。很多媽媽們產後馬上就戴帽子,冬天還可以理解,夏天就有點過了。
大熱天裡還得頂著一個熱帽子,很多媽媽婆婆說是,她身體可虛了,特別愛出汗。
其實,媽媽產後出汗非常正常,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把孕期集聚下來的液體逐漸排出,所以媽媽產後和正常人一樣,只要注意不要直接對著吹風,預防感冒就OK啦。
戴帽子出汗反而更容易感冒。
乳房護理
接下來就是乳房護理了,這是個非常艱巨和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對實現母乳餵養的媽媽,清潔肯定是要注意的,但是不是絕對的。有些媽媽經常說,我還沒洗下乳頭,怎麼給寶寶吃?
這裡請大家記住,母乳餵養是有菌餵養,寶寶餓了隨時吃就好啦,不需要額外的清洗。
傷口護理
剖宮產的傷口在腹部,很多人覺得這麼大的傷口護理起來不容易。其實很簡單,如果醫生判斷可以出院啦,傷口沒問題了,這樣產婦就不用擔心了。
大概在術後一周就可以洗淋浴了,但要注意淋浴後及時擦乾傷口,避免水長時間停留在傷口處。
那順產的傷口如何護理呢?
比起剖宮產,順產的傷口更容易,會陰部的血運很豐富,傷口雖痛,很快就會癒合啦,所以你可以大膽的去小便,不用擔心觸痛傷口。很多媽媽因為懼怕傷口疼痛不敢小便,最後還得辛苦的插尿管,那就沒必要了。
一般傷口3-4天就痊癒,痊癒不代表不痛,那麼大的口子,不痛是不可能的,一般一周左右就沒問題了。
另外內衣褲每天清潔,剖宮產的內衣最好蓋在傷口以上,如果在傷口上摩擦也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如果在家中發現傷口有滲液,流血或者裂開,這種情況是傷口癒合不佳的表現,需要回醫院進一步處理。
在這裡提醒大家一下,產後我們應該保持正常飲食,而且要有足夠蛋白質的攝入,保證傷口足夠的營養需求。
子宮護理
產後排惡露是子宮復原的一個表現,一般是42天左右,但也不是絕對的,有些人相對早一些,有些人晚一些,只要42天複查子宮裡面乾淨了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你在產後如果發現開始惡露逐漸乾淨了,過幾天又來了,是正常的不要擔心,尤其是剖宮產的子宮,開始惡露很千淨,隔段時間又出血了,這個時候子宮縫線在吸收或胎盤附著部位在修復,就會有一定的出血,只要出血不超過月經量都是正常的。
女人真的很辛苦,生孩子、帶孩子,生孩子還要過鬼門關,所以要好好愛護自己。
因此,科學的坐月子很重要,根據自己身體發出的倍號來加強護理,而不是按照老一輩的傳統來約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