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寶媽群裡都在討論孩子的分床問題。
一位寶媽表示:她最近正在訓練4歲的孩子在自己的屋子裡睡覺,但是孩子一會就說害怕,一會就說身上難受,自己也就不忍心了,但是就怕耽誤了孩子的分房教育時間。
還有寶媽表示,為了分房天天都得聽孩子大哭一場。
不得不說,寶媽對於分房這件事很重視,從她們的話語中就能看出來:
「都說三歲分床,五歲分房,不想錯過了分房的最好時機」
「孩子整天太嬌氣了,讓她分床獨立一下」
「我家兒子都這麼大了,還要抱著我睡,得給他建立性別意識」
「每天的晚上都得陪孩子,和孩子爸爸交流的機會都變少了」
從家長的這些焦慮中,不由想問,那麼到底有沒有準確的分房年齡呢?「3歲分床、5歲分房」到底有沒有依據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告訴你關於和寶寶分房的那些事!
其實3歲分床,5歲分房確實可以作為一個標準。但是分房睡這件事不應該盲目的聽從什麼年齡,一到時間就讓孩子離開。
很多分房睡的小朋友,不理解父母的意圖,只覺得父母是不要和自己一個屋子了。從而很容易喪失安全感,如果家長強制孩子獨立,孩子後期可能也會變得敏感,導致和父母的交流減少。
1、當孩子可以獨處的時候
如果你發現孩子可以獨自玩玩具,或者醒來以後不哭不鬧自己玩耍的時候,說明孩子已經可以享受自己的個人時光了,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獨立。
2、孩子開始有性別意識的時候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時,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為什么爸爸(媽媽)有的我沒有?」
這個時候說明孩子已經有了性別意識,我們家長可以適當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可以著手為孩子提供保護隱私的空間了。
1、分房先分床
如果孩子一直和寶媽睡一張床,突然直接分成兩個房間,寶寶也會不適應,所以可以在房間裡放置一張小床,從分床開始。
2、讓孩子自己動手裝飾
孩子如果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裡,才能睡的更好,所以分房前,家長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動手裝飾房間,比如喜歡什麼樣的床單、窗簾,想要放置什麼樣的玩具。
3、分房睡的儀式感
我們可以給孩子舉辦一個分房慶祝會,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自己住在自己的小屋了。這樣孩子會覺得分房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4、爸爸媽媽的陪伴
但孩子剛剛住到自己獨立房間裡的時候,可能還會有些不適應,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睡前給孩子分享睡前故事,陪伴孩子一段時間。
出門前告訴爸爸媽媽就在你的身邊,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叫我們,這樣孩子才能更有安全感。
【兒醫通·溫馨提示】
每個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都不同,每個寶寶的膽量、獨立性都不同,每個家庭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分床睡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不能急於求成。千萬不要在寶寶還在恐懼的時候就把他們推出去,這樣對寶寶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比起年齡,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寶寶的感受。
好啦,今天的科普先到這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有其他分床睡的困惑或者難題,都可以留言繼續探討噢!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家孩子幾歲了,你打算跟孩子分床睡嗎?】
- END-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關注「兒醫通在線」,
持續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