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沒有在適當的年齡及時和父母分床睡,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限制。當然,有些寵愛小孩的長輩,認為孩子年齡太小,沒有足夠勇氣一個人睡,不過這樣時間一久,不僅會影響孩子成長,還對其性格養成形成一個阻礙。所以當孩子有這3個表現的時候,應該給孩子安排分床睡了。
1、孩子開始害怕面對他人,不能夠獨立解決難題時
不少家長表示,自家的孩子太過於害羞、膽小,連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耍都會感到害怕,更不會獨立的完成爸爸媽媽交代的任務。雖然造成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與孩子自身的性格有關,但是更多的是因為家長在日常教育中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將自己的孩子完全保護起來。
因此孩子便會在沒有父母陪伴時產生害怕的情緒,從而導致不能離開父母做任何事情。
當出現這一類問題時,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單獨在房間裡睡覺,體驗一個人做某件事的感覺。當然,在起初孩子會感到害怕,不過家長要給他們足夠的信心,相信他們在沒有自己的陪伴下也可以安心入睡。久而久之,他們便會養成獨立的性格,擺脫依賴長輩的壞習慣,同時還能給父母減少許多負擔。
2、孩子開始萌發隱私意識時
父母通過對孩子日常表現的觀察,發現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段後,開始有樣學樣,注重自身的隱私,這時候的他們開始向父母表現出自己希望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而滿足他們的要求不僅是對孩子隱私的尊重,更是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在此階段沒能和孩子分床睡覺,很容易導致孩子無法養成隱私意識。
3、當他們表現出對父母非常依賴時
不少家長非常享受來自孩子的依賴,認為自己能夠成為孩子依賴的對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可是許多案例表明,孩子過度依賴父母,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發展出獨立的性格,還嚴重影響孩子在社會中的為人處世能力。
因此,家長需要在孩子成長到適當年齡的時候讓他們獨自睡覺,不再和爸爸媽媽一起,這樣便可以讓他們減少依賴父母的時間,長此以往,當適應一個人睡覺時,他們會產生成就感,也能夠知道在以後的生活中,父母並不會永遠的陪伴在自己身邊,更能養成他們獨立的性格。
分床睡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階段,父母教導孩子分床睡,也有很多的好處,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相應的性別意識,並且能夠養成他們獨立的性格。當然,要做到這些還需要父母在背後默默幫助,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下,形成良好的習慣。
雖然,在孩子成長階段,不分床睡可以帶給他們更多安全感,但是過度依賴父母時,父母就要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出現以上3個問題時,便應該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否則孩子很難養成獨立的能力。
我是萌娃小包子,也是4歲包子的媽媽,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