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親子教育,很多父母會存在種種困惑,就拿母親與兒子分床睡這件事來說,究竟是越早分床睡越好,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對於大部分父母而言,自然是更希望男孩早一點分床睡,幫助他們學會獨立。尤其這一點在西方還得到了科學認證,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西方父母與他們兒子之間的情感糾葛往往到男孩成年後就會"割裂",但中國父母與兒子的情感關係的糾纏往往伴隨一生。
"養兒防老"這句話只有中國有,在西方國家卻不存在這樣的觀念。這就導致中國父母與兒子分床卻分不開羈絆,也就自然談不到分床能讓男孩變得更獨立。強行"硬分床"有可能給男孩的心靈帶來傷害,可若男孩常年與父母同睡又會怎樣呢?男孩若有這幾種表現,就要儘快分床。相反,則要根據男孩的具體情況,確定分床的時間。
男孩身體矮小竟然是性早熟"惹的禍"
表姐帶著小外甥去醫院檢查,想知道孩子為何不長個。只是表姐回來後臉色陰沉,後來才知道醫生告訴表姐,外甥之所以不長個是因為外甥屬於性早熟,嚴重影響到了他的身心發育,所以如今上到四年級的外甥身高竟和一年級的小朋友身高差不多。表姐不得其解,最後找了一份學心理的朋友了解後才明白,自家的兒子為何會性早熟。
母親的三種日常習慣會催生男孩性早熟
在生活中有三種習慣會催生男孩性早熟。第一種習慣,就是父母和兒子同床睡,尤其一些男孩還喜歡被母親摟著睡,這樣的男孩在沒上學時還好,可隨著孩子上小學後就會慢慢地產生性別意識,而母親與孩子的接觸卻會令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性早熟。
除了上述這一點之外,還有一種日常習慣對於養兒父母來說應該注意一下,那就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尤其毫無避諱的脫光衣服,這會讓男孩子從最初的羞澀變得習以為常,這個無形的心理演變過程會促使男孩過早的性成熟,甚至小小年紀就對異性身體產生好奇。
最後一點,那就是夫妻生活應該避諱一下孩子。很多父母在晚上進行夫妻生活時就在兒子旁邊。以為孩子睡著了,什麼都不知道。殊不知,男孩子睡覺通常很輕。即便男孩子真的睡著了,但在潛意識層面會感知到父母在做的事情。如果不頻繁還好,若頻繁在兒子旁邊進行夫妻生活,會容易從潛意識上催熟男孩,讓他們性早熟。
男孩幾歲與父母分床睡最適合?
母親不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並不難做到,甚至等兒子睡覺後與丈夫換個房間、避開兒子進行夫妻生活也並不難。難的是不知道該幾歲讓孩子分床睡?如果男孩屬於性格外向型,而且對分床睡並不懼怕,可以考慮在5歲到8歲之間分床睡。初期可以給孩子開一點小燈,讓孩子跟更容易適應獨自睡覺的環境。
如果男孩性格相對內向,建議可以放緩與孩子分床睡。初期父母陪伴孩子可以時常對調屋子睡,讓孩子熟悉他們的房間。其次也可以在父母睡的大床旁邊給孩子支一個小床,讓他們慢慢熟悉分床睡的感覺,同時又能睜眼後第一時間看到父母,這能極好的保護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讓他們在熟悉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過度到自己分床睡覺這個環節。一般而言,這個環節在孩子三年級到五年級時完成,最晚不要拖到初中畢業。
男孩有哪些表現時一定要立刻分床睡
如果男孩子性格上表現的過於細膩、嬌氣,或是遇到力氣活總是躲躲閃閃、偷奸耍滑,一副"我不想幹"很任性的樣子,這時候母親需要與男孩分床睡,因為這個男孩在性格特徵上更需要父母的介入。
另一種情況則是男孩過於黏著母親,甚至一見面就要求"抱抱",這種依賴常常讓母親很享受,但是這樣的男孩長大後會存在很多心理隱患。男孩的榜樣,男孩與父親的關係在後期的發展中極為重要。如果發現缺失了這一點,又或者男孩對母親過於依戀,就必須立刻分床睡。
男孩若一直與母親睡一起"後果"很嚴重
男孩若一直與母親睡一起,除了像是性早熟可能給身體帶來的影響之外,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的抗壓力。更準確地說,男孩子可能會生出一顆"玻璃心"或"半玻璃心"。為什麼這麼說呢?當一個男孩受挫折後,他們會下意識地找一個"躲藏的地方"。如果男孩子一直和母親睡一起,他們就會本能的靠近母親。可問題是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孩子長大後難道還擠在母親的床上,一受到壓力和挫折就躲進母親的懷裡嗎?顯然不可能。
當孩子突然發現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後,會莫名的煩躁、焦慮、彷徨,甚至有些男孩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縱食、縱慾、自暴自棄等情況。這是因為男孩子在長久的與母親同床後形成的依賴關係被打破,尋找不到那隱形的"安慰"後所壓抑的情緒。
反映到婚姻上,就是如果女方能安慰男孩,能給他們帶去心靈的慰藉自然這個女孩會替代母親在男孩心目中的位置,成為他們新的依賴和寄託。但是,現代社會又有多少女孩能給予男孩母性般的溫柔呢?戀愛時可以,婚後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時恐怕更會反過來需要男孩的安慰。所以,兒子的婚後生活會出現不和諧。因為男孩想要從妻子那裡得到回報,但妻子卻未必能讀懂男孩的心思,造成彼此之間有愛卻少了一份"相懂"。
此事回看整個過程,會發現男孩子性格脆弱是他自己的問題,兒子與兒媳感情不和、彼此缺乏默契是小兩口的問題。但追溯本源,其實是母子同窗惹的禍。所以,能不同窗儘量不同床。如果家裡房子小,儘可能給孩子準備一張單人床或者換一個上下鋪,父母可以睡下鋪,讓孩子睡上鋪,儘量做到不同床。這並非說男孩與母親同床就一定性格脆弱,但是現代父母有太多生活的壓力,沒辦法時刻關注孩子、了解他們內心的變化。與其如此,不如分床來的更保險。了解這個"後果",你會決定在兒子幾歲與他們分床睡?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