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深海魚油」經常出現在人們贈送長輩的禮品中——人們大都認為魚油有利於心血管健康。然而關於魚油的功效,近來在學術界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醫學專家表示,飲食和心臟健康的關係密切,與其寄希望於魚油等保健品,不如健康飲食。
最新研究
預防心血管疾病?
魚油功效有爭議
「一天兩粒魚油丸,心血管醫生遠離我」。在眾多保健品中,魚油一直被認為是「管」心血管健康的。人們普遍相信,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血管清道夫」之稱,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障心血管健康。
可是關於「吃魚油有益於心血管健康」的傳統說法,美國心臟協會最近傳出一些不同的聲音。
據報導,在聯邦政府的資助下,以麻省波士頓布萊姆婦女醫院為基地,研究人員對服用魚油和維生素D的實驗對象,進行了長達5年的追蹤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在「魚油丸小組」中,患上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的比例,與沒有額外補充魚油的對照小組相差無幾。
關於魚油的功效,目前在學術界還有不少爭議,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結果。負責這次研究項目的曼森醫生表示,如果你正在服用魚油丸,並不需要立馬全部扔掉,因為它們不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所有深海魚油會對心血管疾病有好處的認知來源,都來自於上世紀70年代的一項研究,研究稱,以深海魚類為主食的因紐特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很小。專家建議人們,為了更好攝入Omega—3脂肪酸,與其依賴魚油膠囊,不如一周吃兩次魚,而且至少保證一周吃一次富含油脂的深海魚類,如鯖魚、金槍魚、鮭魚等。
專家聲音
關愛心臟 健康飲食最重要
葷食以魚蛋類為主,紅肉為輔
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除了與壓力相關之外,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與我們的日常飲食結構同樣密不可分。如果給你一個「放肆吃」的機會,你會選擇牛排,還是鱈魚?對於「肉食動物」而言,在不同口味偏好的人們體內,也流淌著「不一樣」的血液。一篇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關於飲食幹預的新研究發現,與白肉或非肉類蛋白質來源的飲食相比,以紅肉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的飲食,會顯著升高循環中TMAO的水平,而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已被證明是預測未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風險的有力工具。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郭軍介紹說:「TMAO即氧化三甲胺,是一種在食物中產生的膳食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心臟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通過影響脂質及激素的穩態,從而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血漿中TMAO濃度升高」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存在一定相關性。
「目前已被證實,TMAO是磷脂醯膽鹼及L—肉鹼的代謝物,其中富含膽鹼的食物來源包括紅肉、魚、家禽和蛋類,其中魚和蛋類中的L—肉鹼含量很低,紅肉中膽鹼和肉鹼均含量豐富。」郭軍表示,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所攝取肉類的種類不同,會令我們的心臟健康略有差異。比如說,如果單純進食紅肉,就會通過一系列代謝過程增加體內TMAO水平,從而使得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而進食魚和蛋類則其風險相對較低。因此關於在日常生活中的肉類搭配,郭軍建議大家可以採取「魚、蛋類為主,紅肉為輔」的方式。
盲目減肥可能會毀了心臟
這些年來,膽固醇和心臟病一直都被關聯在一起,而肥胖又與高膽固醇相關聯,因此不少人認為,只要體重超標,就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與其要去煩惱「怎麼吃」才更有益健康,有人索性就選擇「少吃」或者「不吃」。其實這是得不償失。有研究指出,相對於肥胖的人,體重大起大落的人易患心臟病。
若按著夢想中的「劇本」走,「節食」本應該讓人變得更加輕盈、並可以改善心臟功能的,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在改善之前卻先惡化了。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卡路裡攝入的突然降低,會導致身體不同部位脂肪被溶解後進入血液循環,然後被心肌吸收。心肌從脂肪或血糖中吸收動能,但是如果吸入的脂肪過多,則會損害心臟功能。直到身體適應了大大降低的卡路裡攝入量之後,心臟的脂肪含量和功能才會得以改善。」
「通過嚴格控制飲食減少熱量攝入來減肥,這樣是不可取的。如果體重經常變化,會因為神經體液調節及血流動力學改變,對心臟產生不利作用,影響心室重塑,導致心室結構和功能改變,包括舒張功能障礙和心力衰竭。」郭軍介紹說,一項由22位美國科學家參與並發表在《肥胖症評論》的研究表明,飲用含糖飲料會增加與肥胖相關的疾病風險,而攝入相同熱量的澱粉則不會。因此,「對減肥人群來講,應更加關注所吃的食物種類及營養價值,而不是只盯著它所含有的熱量。因為某些飲食成分或模式,可能會通過額外的機制,來促進人們變得肥胖或者患上心血管代謝疾病。」
體重超標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可能性,這樣講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郭軍同時指出,「多項研究表明,心臟病與腹型肥胖更密切,也就是說,腹部肥胖者比臀部肥胖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想要減肥不傷「心」?郭軍的建議是——控制總進食量,採用混合的平衡飲食,如含有適量的優質蛋白質、穀類、新鮮蔬果、適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少吃甜食。
新年美食多 取之要有度
那麼面對春節期間各種誘人的美食,如何既飽口福又不至於損害心血管健康呢?
1.在新年飯局上,對大魚大肉等肥膩食材應「取之有度」。在烹飪方式上,儘量不要選擇油炸,因為研究發現喜歡油炸食品的人,患心力衰竭的風險更高。
2.目前地中海飲食已被證明可以減輕甚至預防心血管疾病,飲食模式主要包括魚、橄欖油、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堅果、適量飲酒。這種飲食還可以改善腰臀比、血脂、炎症標誌物等。因此節日餐桌不如就多採用這些健康食材。
3.飲食固然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新年假期期間,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吸菸、少飲酒、規律作息、不熬夜、加強有氧運動等。
據《廣州日報》 黃嵐 張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