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是水中的精靈。每至夏秋季,水面上滿是碧澄澄的菱葉,按照某種精確的角度完美地在水面上蔓延開來。菱葉長勢很旺,擠擠挨挨地,一大片一大片的,總也望不到頭似的。「欲採紅菱趁晚風,塘西採遍又塘東。滿船載得雁來紅,不愛深紅愛淺紅。」每當我吟起這古老的《採菱歌》,便想起家鄉的老菱來。那稻浪翻滾、碩果纍纍的金秋,真是成熟可愛。令人陶醉的採菱場面,是我神往已久的風景。曾聽有人說:「泰州城河的菱好。」殊不知有句俗話:「溱湖老菱出水鮮。」溱湖出水鮮的老菱,具有鮮、嫩、脆、甜、香等特點。「門外南湖菱最美,勝它風味鴨餛飩。」就是對老菱特殊風味的贊詠。生吃嫩菱,皮脆而肉嫩,質鮮爽口;熟食老菱,其肉質雪白如玉,粉而不膩,噴香撲鼻。因而老菱成為秋季搶手走俏的佳品,也是饋贈親友的好禮品。
說起老菱的古老,由來話長。菱,今水中芰。《本草綱目》謂菱為芰實,雲「其角稜峭,故謂之菱,或呼之菱,或呼之為菱角。」從屈原《離騷》的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中可知,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已經有菱了。夏秋時節在江蘇泰州常見到採菱。水鄉湖河眾多,寬廣的水面有一片片菱塘。採菱的婦女把橢圓形的長木澡盆拖進水裡,人輕輕坐入盆裡划水,就可以摘菱了。菱的品種不少。關於菱的角,著名作家秦牧曾在《菱角的喜劇》一文中寫到:「一向只知菱是兩角,可是沒有想到還有三角、四角和無角的……」菱有青、紅兩種,如姑蘇紅菱遍體呈寶石紅色。嘉慶《黎河志》云:「有釅紅可愛者,曰雁來紅,總名紅菱。」溱湖老菱是青色帶白的四角菱。
溱湖的四角菱是江淮地區四大名菱之一,「四角菱」形狀奇特,味道香甜,是「溱湖八鮮」之一。每到農曆八月,河面菱香四溢,採菱的季節,碧綠的菱塘裡到處是婦女們的笑聲,偶爾還時不時飄來《茉莉花》、《採紅菱》的歌聲。採菱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但需要技術的支撐。採菱人劃入湖塘間,需要配備一個專門的木澡盆,不同於傳統的澡盆,採菱的木澡盆更長一些,幫子也加高了。下水前須得掌握技巧,不然可是會有翻船的風險。採菱人坐在一隻只菱桶裡,蕩漾於碧波上,穿梭於菱葉間,飛手翻動著,新鮮的菱角就進入桶中。採到興致高處,旁人在岸邊走,也能聽見採菱姑娘的歌聲,飄蕩著豐收的歡樂。
有人說,泰州城河的菱好。清代泰州鄉賢朱餘庭《海陵竹枝詞》:「城河菱好種東門,斜日西風欲斷魂。」如今,城河菱泰州人怕是吃不到了。還有俗話說,「溱湖老菱出水鮮。」「門外南湖菱最美,勝它風味鴨餛飩。」也是對老菱特殊風味的贊詠。生吃嫩菱,皮脆而肉嫩,質鮮爽口;熟食老菱,其肉質雪白如玉,粉而不膩,噴香撲鼻。溱湖的老菱,燒、燉、煮、煨等無一不可。生菱剝去殼後成為菱米子,於是就誕生了一道道美味佳餚的菜,如菱米燒雞、菱米紅燒肉、菱米豆腐湯等。如果把菱米子貯進冰箱,待到冬天拿出來與白糖一起煨,竟是一道風味獨特、色香味俱佳的甜菜,令人讚嘆不已。菱角那不盡的美味,是每個人永遠不能忘卻的兒時的記憶,是遊子心中牽掛的家鄉的滋味。小夥伴們,溱湖菱角,香甜軟糯,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溱湖籪蟹,蟹黃飽滿,蟹肉細膩甘甜,你吃過嗎?
溱潼魚餅,鮮嫩柔滑,你吃過嗎?
溱潼魚圓,是泰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江陰特色美食「蟛蜞螯」,鮮甜肥美,你吃過嗎?
邳州人的家常美食「辣椒炒小魚」,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