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啟示錄:人類並沒有真正的自我意識

2020-12-17 讀芯術

全文共2317字,預計學習時長6分鐘

圖源:unsplash

我曾為否定意識而失去了一些朋友。大多數正常人強烈堅持意識是真實且特殊的存在,並且被他們所擁有。但我認為,人們不僅沒有證據證明它,而且人們所說的意識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效果,不比「高山流水」的物理現象更特殊。

我不打算深入探討非分離的形上學,意識在一個層面上是主客體分離的整體性錯覺的一個方面,本身就是虛幻的。如果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那你只會在心裡點頭;如果沒有,那你永遠也不可能被說服。這篇文章中,我將儘可能地在邏輯的範疇內保持「科學」的態度。

作為一名不僅在人工智慧領域工作、還接受過心理訓練的工程師,我不僅著迷於理解意識,也著迷於「人工」創造這一想法。當它最終出現時,我懷疑我們可能會承認機器意識或多或少地比我們人類表現得更為人工。

我不需要一路追溯到阿米巴變形蟲的話題,也不需要強調這些單細胞機器的簡單智能。我可以從類似蛞蝓的東西入手,說明帶有面部識別軟體的Facebook更智能,儘管有些人會認為這樣不道德。

蛞蝓可以像其他生物一樣,遠離危險,向食物移動,而Facebook的機器智能可以識別並標記數十億張臉。「鼻涕蟲」的明顯目標是生存下去,Facebook也是如此;這兩個實體都利用智能為這個目標服務。

即使Facebook的智能由人類智能協調構成,但它顯然是比蛞蝓更複雜、更精密的有機體系。據推測,Facebook的機器面部識別遠比蛞蝓的探測觸角更有能力區分周圍環境的細微差別。

但如果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沒有人會認真地認為這個面部識別軟體是有意識的。從邏輯上講,它只是一個盒子,能以驚人的準確性告訴你,你輸入的圖像是誰。從根本上來說,它和鎖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插入一把形狀大致正確的鑰匙,鎖就會打開。

那麼,為什麼人類一邊說自己有意識,一邊又否認Facebook的面部識別算法有意識呢?我們之所以有意識,是因為我們不僅有區分事物的能力,還有識別第一種能力存在的能力。我可以說,我正在看電腦屏幕,確實有我們通常所說的體驗,這會被解釋為獨立的東西(虛幻的我)從身體內部的某個地方目擊視覺刺激。

與其直接下結論說肉體有靈魂或者「我是」這種獨立的感覺,某種程度上是特殊,值得用神奇的「意識」概念來形容而不是用Occam剃刀原理(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鑑於機器智能方面的進展,我可以簡單地推測,我們所謂的意識只是另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機制的枯燥輸出。

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不太智能的系統開始,然後給它添加一種可以監視和檢測明顯智能行為的機制。該機制可以注意到整體系統似乎有自主性,就像比較簡單的子系統可以識別一張特定的臉一樣。在擁有了某種程度的複雜性和自我參照能力後,系統必然會宣稱「我是」,並希望「你也是」。

「但它只是一臺機器!」、「它並沒有真正的意識。它沒有權利,我們當然不能讓它投票。」我們可能會說它甚至不像動物那樣有「知覺」。

把這些機械化的奴隸從生產線上拿下來,然後問:「你有主觀體驗嗎?」這是意識的必要條件。「當然有!」機器人會解釋說,一滴油從它光滑的外表流下來。

圖源:unsplash

我們還可以把話題轉到這種啟示帶來的政治附帶問題上。最高法院的法官們可能最終會對機器是否「有意識」以及它是否因此擁有權利做出判決。但在理解「意識」是什麼或者它是如何產生的方面,我們沒有任何進展。「機器人只是在說它有主觀體驗,」只是一個論點,但其實「它並沒有真正的主觀體驗。

同樣的論點也適用於人類。有看、有動、有說,所有這些物理性和信息性行為,都是一種內在的體驗。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在沒有目擊者的情況下發生的(並不是真正的內在或外在)。

目擊者是推斷出來的。有一個毋庸置疑的,假定證人,一個假定的主體,使一切看起來像物體。Occam剃刀原理會要求主觀性的假設,見證自我的假設,而不是被假定為輸出另一個模式的識別機制。機械生物沒有理由不犯許多人類會犯的自我推斷的錯誤。

我非常期待,當我們創造出越來越複雜的機器智能時,將不可避免地創造出其他的決定論系統,它們將幻化出分離、自我、自由意志、選擇、意義和命運。它們會宣稱自己有主觀體驗,而且沒有邏輯上的理由相信他們沒有主觀體驗。

這些機器會有「意識」嗎?不會比人類的意識更多,也不比任何機制的意識更多,不管它是否足夠複雜,是否可以錯誤地模式化識別主觀立場。

我們會一直爭論,「意識」是否存在以及「意識」可能是什麼,就像我們對其他不可證偽的猜想一樣。我們永遠無法證明意識不存在,就像我們永遠無法證明聖誕老人不存在一樣。

圖源:unsplash

人工智慧領域的挑戰包括開發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在一個應用程式中重新利用從一個應用程式中獲得的學習,並且能夠以無監督的方式學習,從而最佳地創建自己的訓練數據。這將使這些系統進入最佳、自我導向的學習狀態。

我猜測,在這些領域取得成功的核心將是抽象思維、自我反思和內省的能力。如果這些能力被非熟練地應用於人類,就會帶來我們所說的意識。然而,當人們有效地運用這些能力時,我們就進入了一種高效卻忘我的狀態,我們稱之為「流」。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深度長文:如何製造具有自我意識、無限接近人類的的機器人?
    意識的起源一個人類什麼時候變得有自我意識並沒有確切的日期。你沒法在育嬰指南裡面寫下那個日子,或者在那個時刻拍張照片留念分享到Facebook,或者給它搞個周年紀念日。它是漸進地,分階段進行的。人類意識跟我小時候掛在學校體育館的舊式燈光很像。你扳上開關,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發生。
  • 猴子能在鏡中識別自我 有助於人類自我意識起源研究
    原標題:猴子能在鏡中識別自我 有助於人類自我意識起源研究 科研人員發現猴子也能學會認識鏡中的自己。經過訓練,小猴子在照鏡子時能準確用手指摸到臉上多出來的「小紅痣」。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獲悉,這項研究將為臨床治療智障、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經疾病中自我意識的缺失提供有用線索。與人類和某些類人猿不同,恆河猴面對鏡子時並不能本能地認識到鏡中的影像就是它自己。
  • 行星四《聖經啟示錄》1:1-4:11 習修筆記
    與心智力量、提升自我意識有關;神聖真理:只追求真理。約翰所提到的寶座,指的是觸及宇宙意識的那個點。耶穌基督,是忠誠的見證者,第一個從死裡復活,是眾神之王,也是所有人類靈魂的領導者。耶穌是第一個完成整體人類經驗的體驗,並返回他在天父身旁應有的位置的人。啟示錄這本書是按照「耶穌與基督合而為一,是第一個成為基督的人」,來詮釋本書真實作者內在的基督意識。
  • 自我在,意識在?
    許多人認為,構成人類囊胚的微觀細胞集合是沒有感覺經驗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細胞會不斷增殖,慢慢變成一個人類嬰兒——它們即使在子宮裡也能察覺到光線的變化,認出母親的聲音。雖然電腦也能夠探測光線、識別聲音,但嬰兒的不同之處在於對光線和聲音相伴而生的體驗。起初,細胞中沒有一絲意識,然後突然,奇蹟般地……出現了什麼。意識的奧秘就在於這一轉變。
  • 人類的概念意識
        另一方面,人類具有高等動物和低等生物都沒有的概念意識,並由此發展出人類的概念認識,創造智能和自我意識,以及人類文化的主觀建構和客觀建構。這是人類意識活動和動物意識活動的重大區別。概念意識方式在人類頭腦中的產生並不神秘。人類的概念意識方式是建築在概念湧現和概念能動的基礎上的。
  • 意識表現和自我認知
    這幾天寫的思維複製人相關文章,其實核心就是思維數據存儲提取的技術發展,真正核心的是在探討如何發展「數字意識」這個超維話題,比較燒腦,但是如果都啃一啃,大家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未來20年人類主要智能科技發展的大趨勢。
  • 科學家:了解人類意識來源有助於打造有意識的機器人
    你可能聽說過有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實際上可能擁有三級水平的意識,而這一概念可幫助科學家在某天開發出真正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儘管人工智慧技術在飛速發展,但在許多方面,計算機仍然缺乏人類特性。
  • 為什麼必須實現啟示錄裡的預言?
    但是,整個世界,包括統治階層,領導階層和世界的精英們,就是那些頑梗固執,驕傲自大,自我奮鬥的人們,要親眼目睹啟示錄的實現,親自品嘗他們的自私自利和自我規劃所釀成的後果。「人的本性趨於腐敗墮落,很容易被利益驅使,做損人利己的事,所以人類本身軟弱無能,無法進行自我管理和修正。
  • 「為什麼必須實現啟示錄裡的預言?」
    其實,我不希望啟示錄的預言應驗。但是,所有的內容必須應驗,這樣,我好來統治地球。這是天父的旨意。雖然我知道這麼做的必要性。無論如何,一想到必須發生的事情,我就痛苦不堪。 親愛的,我不是有意讓你們經歷目睹這些事情的發生。我不需要用這種方式,讓你們信服我。作為我的新婦,你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我來接你們走。啟示錄裡的預言是為那些頑梗,驕傲的人預備的。
  • 科學家:AI最快15年將具備意識 進而反抗人類
    科幻電影中的殺手機器人「終結者」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 英媒稱,據說,可能讓機器人具備意識反抗人類和消滅人類的殺手機器人技術「即將問世」。但最近有人提出警告說,這種技術的衍生發展可能十分致命,也許會產生有意識地反抗並殺害人類的機器人。電子計算工程教授蘇巴什·卡克說,不能排除未來出現機器接管世界的可能性。當被問及人類距離有意識的機器人技術還有多遠時,卡克教授告訴《明星日報》說:「我認為我們已經十分接近了。」
  • 原生家庭最大傷害是自我意識缺失,讓自我意識復甦,做真正的自己
    原生家庭最大的傷害就是導致自我意識的缺失,在原生家庭裡面感知到的東西會植根於你的潛意識。會在日後的生活當中以不同的形式爆發出來,成為各種障礙,成為各種負累,成為各種羈絆,讓你沒有辦法成為自己,所以活出自我是終極的療愈方向,否則就會以抑鬱症焦慮症等等心理問題的形式前來困擾你,這些症狀實際上都是潛意識層面的自我向你發出的信號。
  • 人的意識與自我實現
    人的意識與文化是以文字與聲音為載體的,沒有出版自由,沒有思想文化自由,就是扼殺人的意識存在。殺人有多種方式,常見的是從肉體上消滅。另外還可以從靈魂意識與經濟方面對人進行消滅,沒有意識能力,沒有經濟實力,人的肉體雖然存在,但失去了人的生命特徵,殺人不見血就是滅殺人性,只保留人的行動能力,把他們馴化成只會吃飯幹活睡覺的動物。如果大眾之中沒有人的意識存在,或是這種意識力量很微弱,統治者就看不到這種意識力量,或因為他的微弱,或被忽略或被抹殺。
  • 酷炫AI的背後,是悲催的人類「馴獸師「
    玩轉自動化的誘惑很大有一些公司僱傭了假裝是「假裝是人類的機器人」的人類(註:這不是一個病句)。在過去的兩年裡,各個公司推出了可以做任何事的管家(Magic、Facebook的M、GoButler);購物助理(Operator、Mezi);和電子郵件助理(X.ai,Clara),這些是比較突出的例子。
  • ai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
    那麼,ai到底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其實,人工智慧,從業者們分為三個類型:真正的ai民工(發源於中國,總部大中華地區);展望ai發展的背景民工(發源於美國,總部美國);及其他純ai民工(發源於歐洲,美國和國內一線城市的高校、企業、科研機構)。
  • 美劇《西部世界》中人工智慧之自我意識的悖論
    而老K關於人工智慧的觀點是:工具做的再高級那也是工具而不會是人類。就像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人類設計和製作的一樣,所有的人工智慧影視劇、小說、繪畫等等也同樣的是出自人類之手,所以這些作品也就只能是人類自己想法和習性的映射,而不會是真正人工智慧角度的想法和意識。
  • AI是如何檢測色情片的?
    這並不是要降低自動化下真正的人力成本。人們必須對AI進行訓練,並對內容進行分類然後進行標記,以便AI能夠識別哪些不能或可能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才是未來應有的樣子:公司提供個性化,現成的解決方案,使其全部業務能夠在越來越多的數據上訓練更好的分類器。
  • 吳恩達的Drive.ai,在教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與人類交流
    現在,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都是由充當司機角色的人類來解決。當自動駕駛成為高頻詞,機器即將替代人類駕駛的時候,搭載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就要解決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了。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與人類交流,尤其是與車內的乘客和周邊的人如何交流,這是一個問題。Drive.ai的產品和設計主管Bijit Halder認為,這是一個如何取代人類駕駛員的問題。
  • 認識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幾個階段,幫助孩子擁有正確「自我意識」
    這其實是自我意識的發展問題。當孩子的自我發展比較完善時,他們就會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獅子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我們看到復仇故事的同時,也看到了辛巴是如何從一個幼小的膽怯的獅子成長為後面的獅子王,這其實是它自我意識的發展的過程,從非明晰到清晰良好。說到這很多家長會問"什麼是自我意識"?
  • AI或許只是人們美好願景,真正AI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
    你確定人類拿的鑰匙能打開這扇門?其實最擔心AI到來的是像馬斯克和霍金這樣的反AI派,在他們眼中,AI的發展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未來這些機器人可能就會毀滅人類。霍金教授還危言聳聽的表示:「AI的發展可能會成為人類喪鐘。」他們甚至認為2030年AI就會進化出自我意識。
  • 《新約聖經》| 啟示錄全景
    我們從創世記開始,今天終於走到了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一提到啟示錄,首先就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啟示錄是一本難解的書。啟示錄之所以難解是因為觀察方法錯誤。實際上如果方法正確的話,沒有比啟示錄更容易解釋的書了。啟示錄裡充滿了象徵,預言和神秘色彩。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詳細解釋這些細節問題時遇到了很多問題,也引起了不少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