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寫了20年的「黃色小說」,死時身邊無人陪伴,痛苦撞牆

2021-01-09 奈奈姐姐

當我看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那隻「豬」越來越具象為王小波,在一個特殊年代,敢於反抗一切的豬。這種靈魂上的特立獨行與反抗精神也融刻在了王小波的骨子裡,這也是他作品能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原因所在。

有人說王小波是文痞,因為他的文字談不上華麗唯美,在《黃金時代》中,更有著大量對情慾的描寫。在那些年代,自然無法被世俗接受,國內出版是不可能的。哪怕後來在香港出版時,書名也被改名為《王二風流史》,收入「風月系列」,由此可見,世人對這本書的定位都離不開一個「性」字。

很多人認識王小波都是通過他的小說,所以都覺得王小波擅長文學,卻不知道他其實還是一個理科IT男。

01 理工IT男王小波

1978年恢復高考後,只有初中學歷的王小波硬著頭皮參加考試,結果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錄取,畢業後留校任教。之後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人民大學會計學系,直到1992年9月才辭職成為一位自由撰稿人。

王小波雖然在文學上有很深的造詣,也特別喜歡寫作,但他同時也具有優秀的理工思維,這也許利益於他父親是國內有名的邏輯學家。王小波解決數學題特別來勁,一道又一道,行雲流水,可是解一段時間後覺得無聊,又開始繼續寫小說。

工作的時候王小波也在研究著計算機編程,為了寫小說,利用閒暇時間編寫了一套DOS下的獨立中文輸入法和中文編輯器,也是國內第一套用調整字模發生器方法輸出漢字的系統,也為他賺了不少錢。

正因為這樣的成就,有不少中關村老闆想邀請他入股,但王小波拒絕,因為他覺得影響自己寫小學,而那個時候,馬雲還在當英語老師、馬化騰還在深圳大學上課,張小龍還在電信局上班。

王小波有個外甥名叫姚勇,在清華大學主修編程,曾開發過一款遊戲叫《QQ炫舞》,成為騰訊關鍵轉折遊戲之一。姚勇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因為愛好搖滾,曾加入過一個樂隊「水木年華」,當時的主唱叫李健。

有句老話曾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當年我對這個論斷嗤之以鼻,難道就學好文科也不行嗎?但後面我才理解,學會數理化,只是為了掌握背後的邏輯思維模式,而這種模式對於文學創作、藝術構圖、個人事業發展規劃各方面均有極大幫助,王小波也正是一個例子,古人誠不欺我矣。

02 「粘妻狂魔」王小波

78年考上大學的王小波,與當時的女友李銀河已經談了一年的戀愛。

李銀河這位中國著名的性學家,曾被自己暗戀的帥哥以「欣賞不了你那情調」而拒絕,結束了「初戀」,失戀的痛苦甚至讓她想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臂,用肉體的痛苦來緩解心裡的疼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初戀」的李銀河,卻遇到了心靈相通,真正理解她的撩妹高手王小波。王小波一句「「你有男朋友嗎?你看我怎麼樣?」就綁定了彼此的一生。

1980年,雖然大學規定不允許結婚,正在讀大二的王小波卻秘密與李銀河結了婚,同年在《醜小鴨》雜誌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代表了對自己婚姻的一種祝福,這個作風果然很王小波。

1984年,為了能與妻子「膩歪」在一起,王小波自費到了妻子所在的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的東亞研究中心讀經濟學研究生,導師是許倬雲,而許倬雲有個外孫叫王力宏。

許倬雲很欣賞王小波的寫作天賦,留學期間非常支持王小波繼續寫作,至於學業嘛,過得去就行。於是在美國留學的時間裡,王小波專業沒學多少,回國時卻帶回了一箱書稿。

03 王小波之死

1996年,王小波在機場與妻子告別,卻不知這一別卻是陰陽相隔。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病逝,因發病時身邊無人,疼痛撞牆,牆上有牙齒刮過的痕跡,可見當時的痛苦已經讓他無法控制住自己。

王小波逝世後,過了幾天,張曉舟才在《南方都市報》豆腐塊見方的位置發表《著名作家王小波逝世》,版面編輯還就此問過張曉舟:「他真的著名嗎?」

生前的王小波確實不怎麼出名,所寫作品多次被拒絕出版,常常收到的回答是:「小說很精彩,但現在不敢發。」

千裡馬終遇伯樂。1994年當時華夏出版社會的部門主任趙潔,在讀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之後,堅持要出版這部小說集,偷偷趁總編輯外出之際,讓《黃金時代》在國內正式出版。

因為沒有正規發行渠道,書印出來了,卻無人問津。王小波只能與趙潔平一起推著自行車到書攤、國書批發市場推銷。直到王小波去世前,整整3年,當時定價12.80元《黃金時代》還沒賣完。

然而在王小波死後,以《黃金時代》為代表的「時代三部曲」卻突然變得異常火爆,到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了約10多次,印數約20萬冊。

高曉松看完「時代三部曲」後直言:「我個人覺得王小波是所有的,以白話文寫作的作家裡,在我心目中是排第一的,我覺得是神一樣的存在。」

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封神。

如果你想了解王小波,體會他的文學魅力,進入王小波一開始不被世俗接受的「情慾世界」,看到背後對人性的解剖與深思,那推薦你一定要看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一頓飯錢,進入王小波的世界,享受一次精神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爆紅
    憑藉一篇「黃色小說」,抱得美人歸1952年5月,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年幼的他非但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反而因為家庭的變故,對王小波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所有出版社都不願意出版他的作品,有人甚至還嘲諷他的作品為「黃色小說」,但王小波自己卻非常清楚,他的作品只是以「性」為主題,但是並非膚淺的「黃色小說」,宣揚的其實是精英化的價值理論,出版社並不在意他的解釋,也沒有改變對他的作品是
  • 王小波:寫了29年的「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1980年1月,王小波與李銀河正式成為夫妻,二人的命運從此刻被緊緊的拴在一起,3年的愛情長跑中,有很多情詩寫的太美了。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王小波的起步是比較晚的,40歲開始寫作,45歲卻離世了,而且去世時是死在了寫作臺上,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王小波的作品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被裡面的欲望搞的暈頭轉向,他的作品以「欲望」為主題,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小黃書,但他宣揚的卻是精英化的價值理論。
  • 王小波生時寂寞,死後成為「教父」,流氓小說卻在23年後登上神壇
    這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的一句話,他愛生活,愛自己,愛李銀河。王小波的一生,活過,愛過,寫過。他是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真正用力活過的人。王小波生時寂寞,死後成為「教父」,流氓小說卻在23年後登上神壇。臧克家在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時候曾經寫過《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王小波也是這樣一個人。王小波在文壇封神也是21世紀的事情了。
  • 45歲王小波痛苦離世,葬禮無一同行送行,死後2年被無數人追捧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45歲撞頭離世,葬禮無人死後文壇封神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性愛"與"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然而,卻有一個男人,用他的小說告訴我們:這是一門藝術,不骯髒,無需避諱。人們認為最羞恥、最該隱諱的東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恥、隱諱的東西。 "——王小波他就是王小波。
  • 王小波:寫了20多年的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獲得了認可
    生前寂寞,死後紅火,王小波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生前滯銷的作品,在死後成為一版再版的暢銷書,自己也成為眾多青年的思想導師。1997年以前的王小波並不出名,他的作品很少在內地出版,出版了也成為滯銷貨。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最先是在港臺地區出版,出版時的名字也不叫《黃金時代》,而是叫《王二風流史》,可見當時王小波的尷尬,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只能以靠玩這種噱頭來與世人見面。直到1997年的4月11號這天,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他的那些只在朋友、文學編輯、部分高校學生等小圈子中流行的作品才逐漸被人們所認知。
  • 王小波專題王小波寫的是色情小說嗎?
    王小波的書之所以出版不了,是因為其中寫的很多東西都越界了,最主要的是,他在性描寫方面嚴重越界了。他的作品之中,有許多性描寫,並且這些描寫無不特別細緻。譬如說,在小說《似水流年》裡面,他描寫小轉鈴的乳房,就特別詳盡,從那乳房的形狀一直寫到世界乳房大賽。再譬如說,在《黃金時代》裡面,寫陳清揚和王二做愛的時候,說她就像是一隻考拉熊。
  • 王小波不忍痛苦撞牆而亡、牙齒留有白灰額頭撞破皮,沒活成個樣
    但王小波先生作為在1968至1970年的雲南農場知青,我很懷疑這篇文章裡包含的抱怨和無奈比我們這些新一代所想的更多一些。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在知青下鄉時期遇到的一隻無視他人設下的規則,我行我素並成功闖破限制的豬的故事。(我不清楚這篇文章是否來自作者真實經歷,望指正。)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在一次王小波作品研討會上,白燁直接說:王小波寫的性一出來,把以前所有寫性的小說全斃了。這是他的原話。他為什麼這樣說呢?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是這樣說的,因為小波寫性寫得非常非常乾淨,一點兒也沒有那種淫穢的感覺,或者煽情的感覺,簡直就像外科大夫的手術刀。
  • 作者已死:王小波小說的闡釋語境
    在我看來,一個有趣的人不可能積鬱,更不可能長年積鬱。不過,所有的人都會被不同程度地誤解、誤讀,因為每個人都不過是憑藉自己的內心去猜度他人的內心罷了。寫了好幾年「王小波」,就不再想繼續寫了。把論文《緒言》中的一部分拿出來,算是紀念吧。羅蘭·巴特說:作者已死。
  •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王小波
    同樣滑稽的是軍代表讓她倆寫報告交代罪行的時候,王二寫完後,軍代表看了說,不夠詳細,王二想著天天困在這裡也沒事幹,就是十分詳細地交代了倆人如何「犯罪」,寫得像小說。軍代表後來檢閱的時候,連連稱讚。這份報告甚至在生產隊的領導幹部裡傳閱開來,大家看得不亦樂乎。這兩件事描寫得十分巧妙,製造了一種衝突:感情與體制的衝突。
  • 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寫的是90年代,實是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莫過於王小波,他出生時發育不良,經常生病,卻長成了184的大高個;他又窮又醜,卻憑一本小說追到了"白富美"李銀河;他45歲猝死,死前籍籍無名,葬禮上無一同行送行,卻在死後第二年被封神,作品暢銷23年。
  • 「嫌棄」男友長得醜,李銀河提分手,王小波一句話俘虜她的芳心
    畢竟,知夫莫若妻,這世上還有誰比李銀河評價王小波和他的作品,更有發言權的。一次沙龍上,李銀河在談到王小波作品時說:「小波的東西裡有一種真正的幽默感。而不是現在那種無釐頭、搞笑。」說來,李銀河可是王小波的頭號粉絲,他們的媒人是那本叫做《綠毛水怪》的小說。
  • 王小波辛辣的1句話: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雖然王小波只活了45歲,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精神上的遺產,他的犀利觀點與深邃的思想等等。王小波生前寫了許許多多精練的語錄!比如疫情期間被公司裁員,痛苦吧?為什麼痛苦呢?因為覺得自己沒本事,所以才被公司裁掉了呀。比如你看上了一個非常仙的女生,但是追了1年也沒追上,痛苦吧?這也是因為自己沒本事,所以追不上,才痛苦。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王小波寫了29年的小說,他用文字向大家傳遞了一種新的思想:性是一門藝術,它並不骯髒,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看待。在他的作品中,將「性愛」與「人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修飾地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 海子決定去死的那一年,王小波37歲,賈宏聲22歲
    所以對於那些獻身於警醒他人思考生命意義之人,我始終保持敬畏之心,每每迷茫時、痛苦時、一蹶不振時,總會想起他們的故事,想念他們的作品。他們生前窮困潦倒,寂寂無名,與現實對抗,為理想掙扎,而死後卻成為傳奇,獲得巨大名聲,受萬人敬仰。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知道王小波的,另一種則是不知道王小波的。知道王小波的,又分兩種人,一種喜歡他的要死,另一種雖然喜歡王小波這個人,但是覺得這個「臭流氓」,寫得東西顛三倒四的,什麼鬼?王小波曾經說過:「我寫《黃金時代》,寫了很長時間。現在這篇小說已經寫完,從此屬於讀者。」可以說《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在這上面上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小說,從構思到成文一共十多年。在王小波短暫的一生中,耗費心力最多的作品就是《黃金時代》。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高曉松說: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著名作家。王小波在雜文、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影響深遠。除此以外,他的代表作品還有中篇小說《黃金時代》、長篇小說《萬壽寺》《紅拂夜奔》等。
  • 黃色小說的魅力
    喝酒席間,幾個男人偶然談起女人,繼而聊到黃色小說,又想起英語老師問我的關於想像力的問題,內心慨嘆:黃色小說乃想像力最豐富的小說,作者不僅要有想像力去寫出來,讀者更是要有想像力去還原文中的情景。我是男同胞一份子,又對黃色這種顏色比較坦然,因此我可以說,黃色小說這東西,我是看過了的。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王小波走了,走得很落寞。被人發現時,王小波身邊還有未完成的著作,牆壁上還留著牙齒刮過的印跡,看上去死得特別痛苦。著名作家周國平如此惋惜地說:正值創作盛年的王小波突然撒手人寰,我們為他的早逝而悲哀,更為文壇的損失而惋惜。
  • 王小波談「黃色小說」:當我們談論性時,沒必要裝神弄鬼
    我在報刊上看到一些統計數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過「不良」書刊或者黃色錄相帶,但是這樣立論是錯誤的。實際上有效的立論應是指出有多少看過「不良」書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論上這是兩個不同的反驗概率,沒有確定的關係,也不能夠互相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