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間也使用語言? 科學家破譯動物交流密碼(圖)

2020-12-25 央視網

動物間也使用語言? 科學家破譯動物交流密碼(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1日 12: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資料圖片)

    當鸚鵡說起了英語,當大猩猩比劃著手語,我們自然而然地想要回應,與它們進行一場對話。多數野生動物彼此之間都有交流,要破解它們的語言密碼並不簡單。

    即便有合適的字典,我們就能明白它們的意思嗎?動物之間是否擁有和我們人類語言一樣的交流方式?

    蜜蜂的舞蹈是用抽象的語言在交流嗎?

    幾百年來,養蜂人一直驚訝於工蜂在蜂巢上表演的舞蹈。科學家認為,蜜蜂是在使用一種符號語言,告訴同伴在哪裡能找到食物。如果一隻蜜蜂發現附近有食物,它會返回蜂巢、跳起快速旋轉的舞蹈。

    依據普遍理論,蜜蜂的這種舞蹈代替詞語,表達了距離和方向。不過,事實果真如此嗎?現代教科書依然支持這一理論,但如今,科學家對蜜蜂的舞蹈提出了一種驚人的新觀點。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艾德裡安·威納博士出生於養蜂人家。起初他也相信蜜蜂使用了符號語言。威納博士不否認蜜蜂會跳舞,但他的實驗對蜜蜂的表演提出了全新的解釋。他相信,這種舞蹈與傳遞氣味有關,而不是在通過什麼抽象的語言進行交流。將一種沒有氣味,但有甜味的液體放在蜂巢附近,飛過來的蜜蜂不多。使用同樣的液體,但這一次加上一根浸過丁香油的棉花棒,蜜蜂聞香而來。第一批帶著少許丁香氣味的蜜蜂返回了蜂巢,過了幾分鐘,其它蜜蜂飛向盤子。半小時後,盤子裡擠滿了蜜蜂。

    威納說:「仔細觀察這些蜜蜂,你會發現,它們都在注意跳舞的同伴,側著身子朝向它;這說明蜜蜂在搖擺時,可能把氣味分子散落在了同伴們的觸角上。」現在,科學界正逐漸接受威納博士的觀點,蜜蜂的舞蹈,或許根本不是什麼語言。威納說:「科學家奧卡姆提出過一種將論題簡化的原則:如果對某種行為存在著兩種可能的解釋,我們應該選擇最簡單的解釋。蜜蜂的腦子只有草種那麼大,不是用來思考的。」

    黑長尾猿的叫聲能分出「蛇」「花豹」和「老鷹」嗎?

    大部分動物使用某種通用的警告信號通報危險的臨近。但「救命」或「逃命」之類意思籠統的詞,卻可能給黑長尾猴帶來一場災難。因為黑長尾猴以家庭為單位共同生活,它們會受到各種天敵的襲擊,因此必須知道威脅來自何方才能有效逃避。

    黑長尾猴看見一條蛇的時候,會發出一種警告聲,並一直緊盯著這個入侵者;聽到花豹警告信號,它們急急忙忙地衝向樹冠層上最纖細的樹枝,花豹是不可能爬到那裡去的;如果來的是老鷹,它們便會找到最茂密的樹叢,躲在裡面,直到危險過去。三種不同的警報,使得黑長尾猴的自我保護系統更加有效。那麼,這些叫聲就是「猴語」中的「蛇」「花豹」和「老鷹」嗎?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一群科學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但也有些科學家,例如馬克·豪瑟爾博士,對此仍持保留態度。豪瑟爾博士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動物交流的專家。

    豪瑟爾說:「這是第一個跡象,表明動物有可能具備某種類似說話的能力。但是,仔細看看黑長尾猴的警報系統,就會發現這同人類的語言系統相差很遠。如果二者的語言系統真的相似,它們就不該只會形容環境中的個別事物而應當有完整的語言。」

    靈長類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擁有語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基思與凱薩琳·海斯用一隻名叫維基的黑猩猩開始了一項語言實驗。

    維基與海斯夫婦的孩子一起長大,它接受了語言訓練,但進步非常緩慢;四年之後,維基只會說「爸爸」「媽媽」「杯子」和「起來」。實驗的結果讓那些期待突破的人倍感失望,但同時也證實了另一項重要發現:猿猴的外貌和動作或許和我們相似,但由於喉的位置,它們不具備說話的生理條件。

    如果說話是我們特有的能力,這是否表明,只有人類擁有語言?潘妮·帕特森博士投入多年心血,希望證明動物雖沒有說話的發聲器官,但同樣具備語言能力。1972年,她與大猩猩可可開始了一項實驗。她知道可可不可能開口說話,因此選擇了美國手語。這些年來,可可不斷成長,詞彙量也不斷增加;如今,它能認識一千個手語,聽懂兩千個口語單詞。

    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黑猩猩研究中心,薩莉·博伊森博士建立了一所靈長類動物學校。她將教學推進了一步,向黑猩猩傳授各種認知技巧。研究人員用英語同黑猩猩交談,這些黑猩猩的詞彙量遠遠超過了其它動物。黑猩猩研究中心的課程不只是閱讀、寫作和算術。博伊森博士的研究小組也在探索黑猩猩彼此之間用聲音交流的能力,想看看它們實際上交換了多少信息。

    博伊森說:「我們跟黑猩猩玩一種非常簡單的遊戲。我們播放叫聲的錄音,比如,看見它們不喜歡的生菜時錄下的叫聲,然後讓它們選擇圖片——叫聲可能代表的圖片。我們非常驚訝地發現,它們真的能指出具體的食物。我是說,它們不僅能指出這是一種好吃的東西,還能具體指出是哪一種好東西。」

    動物們是否擁有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

    在法國南部的海洋世界,逆戟鯨在學會表演之前,必須了解基本的語法規則。訓練人員用一套複雜的手語同逆戟鯨交流,這些鯨認識數十種手勢。

    逆戟鯨擁有敏銳的視覺和高度的智慧,它們會對最微妙的指令做出反應。海洋世界的動物學專家喬·克爾肖非常熟悉這些逆戟鯨。

    克爾肖說:「訓練人員能想出多少種手勢,就可以用多少種手勢。凡是我們教的,逆戟鯨都能一一掌握,它們的記憶空間似乎是無限的。我相信,它們完全有能力了解一種語言,它們有能力接收信息,使用語言,但這離不開我們的教導,因為它們必須有需求,才會去學習複雜的語言。其實,它們的觀察能力足夠用了,並不需要語言。要是問我,野外的逆戟鯨有沒有語言,我會說,它們沒有特別發展出來的語言。」

    而豪瑟爾博士則說:「作為科學家,我們並不聰明,我們無法了解逆戟鯨叫聲的含義,因為我們使用的方式很原始。所以,這一切都還有待研究,到底有沒有其它和語言一樣有力的表達方式。但我認為,經過一百年的研究之後,比較合理的結論是:很多動物擁有豐富的感知力,但是不具備足夠的探討精神生活的能力。這是相當矛盾的———動物有豐富的思想,但缺乏表達這些思想的工具。」

責編:尹強

相關焦點

  • 讓我們了解一下,動物們自己的語言和蜘蛛網的粘性
    大多數野生動物互相通信。要破譯他們的語言密碼是不容易的。動物之間的交流有他們自己的語言,但我們人類不理解它。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所以貓和狗,狗和狗,鳥和鳥,鯨魚和鯨魚可以互相交談。狗不懂鳥的語言。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動物都通過電話來傳遞信息,例如當它受到其他動物的威脅時,等等。
  • 昆明動物所等破譯山羊和綿羊基因組
    在「973」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領導的團隊繼2013年解析山羊基因組揭示羊絨生長的基因基礎之後,近日再次攜手華大基因研究院、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國內外機構「破譯」了綿羊基因組。至此,所有重要家畜動物的基因組密碼全部告破。  山羊和綿羊是反芻動物的典型代表動物,而瘤胃是反芻動物獨有的消化器官。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現在,通過密碼子找對應胺基酸,就直接破譯了遺傳密碼。於是,聰明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就是一種硝酸纖維素濾膜,這種濾膜能結合核糖體。再通過上面的多聚核苷酸實驗確定的胺基酸密碼子的範圍,科學家們驗證了這個方法是可靠的。這樣編碼胺基酸密碼子都被破譯了,那個GGG的密碼自然也就被破譯了。但是,科學家們只破譯出了61種密碼子,三聯體密碼應該有64種,還有三種找不到對應的胺基酸。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那三種是終止密碼,但是,當時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那麼終止密碼是如何破譯的呢?
  • 解析十大動物語言,你聽的懂動物說的話?
    解析十大動物語言,你聽的懂動物說的話?人類有自己的語言,在動物世界中也有獨特的語言方式,究竟會有什麼樣的交流方式呢?貓對人類喵喵叫進行交流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貓之間不主要通過喵喵叫交流,它們之間使用其它通訊方式,例如:身體語言和嘶嘶叫聲,只有對人類主人才發出喵喵聲音。不同的情景下,喵喵叫聲表達為問候、關注或者乞求食物,或者希望主人知道它所想的,例如:帶它出去玩耍等。
  • 遺傳密碼的破譯
    破譯遺傳密碼實際上就是要找到基因中DNA的鹼基順序與其編碼的蛋白質胺基酸順序的對應關係:幾個鹼基決定一個胺基酸?哪幾個鹼基決定哪種胺基酸?1955年,科學家發現一種稱為多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生物大分子,它能在試管中催化合成RNA,而不需要DNA模板。1961年,尼倫伯格(M.W.Nirenberg,1927-2010)和馬太(J.H Matthaei,1929—)利用大腸桿菌的破碎細胞溶液,建立了一種利用人工合成的RNA,在試管裡合成肽鏈的實驗系統,其中含有核糖體等合成蛋白質所需的各種成分。
  • 科學家建立節肢動物種群間關係
    節肢動物門的動物種類多達百萬計,包括所有的昆蟲、甲殼蟲、多足蟲、蜘蛛和眾多的其它動物,是所有具有堅硬外殼和多足的動物的集合。至今,單純從種類而言,它們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種類最廣的動物群體,沒有其它動物種群能與之匹敵。在人們已記載的180萬至190萬個動物種類中,節肢動物佔了大約160萬種。
  • 動物們用超聲波來「交流」?
    很多動物都可以發出特定的聲音進行交流,我們每天也都能聽到各種動物在「說話」。不過,由於人耳結構的原因,我們只能聽到頻率在20赫茲-2萬赫茲之間的聲音。對於頻率大於2萬赫茲的聲音,我們是聽不到的,所以,雖然有很多動物在我們面前表現得非常安靜,但實際上這些動物卻一直在喋喋不休,只是我們無法感受到它們的喧囂而已。它們就是那些能夠發出超聲波的動物。眾所周知,海豚和蝙蝠能夠通過超聲波進行定位和尋找食物。不過,隨著對動物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科學家發現很多動物都能發出超聲波,其作用也是千差萬別。
  • 熊貓「咩咩」叫表示「我愛你」 科學家破譯其13種語言密碼
    長期從事大熊貓人工繁育的中國保護大熊貓中心的專家們研究發現,大熊貓至少會用13種不同的聲音來表達不同的意思,而「破譯」了這些「貓言貓語」無疑將幫助專家們進一步了解大熊貓生活習性和心理,走進他們的世界。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介紹,在2010年,來自音樂之鄉奧地利維也納的專家和中心合作,已經通過錄音和頻譜分析,破譯了部分大熊貓的語言密碼,聽懂了它們在採食、求偶、照顧寶寶等不同情景下的「喜怒哀樂」。近年來,中心繼續與其他國內外的學術研究機構合作繼續「破譯」工程,到目前已初見成效。
  • MIT科學家開發機器翻譯新算法,專為破譯消失的古語言
    相反,許多科學家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去探索已經消失的、幾乎成為謎底的滅絕古老語言。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簡稱 CSAIL)的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一種計算機算法,旨在幫助語言學家破譯歷史上已消失的語言。
  • 解特殊語言「密碼」
    實際上即便是大至2-4歲的幼兒,大多也很難用準確的語言表示自己的情緒和意願。鑑於此,熟悉嬰幼兒的特殊語言並揭開其中隱藏的「密碼」,成為一些科學家的願望。    嬰兒不同的啼哭方式表達不同的信息    嬰兒常常會哭個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們為何而哭,因而總是被鬧得精疲力盡。
  • 揭秘通用機器翻譯:未來能夠破解外星人語言?
    這種技術已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開始被投入實踐,雖然效果還無法達到人類專家翻譯的水平,但機器翻譯已經可以在很多場景裡使用。本文將重點探討通用翻譯機對未知語言的破譯過程。現實中的語言破譯不管多麼複雜,所有的破譯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將未知的語言與已知知識進行匹配。
  • 揭秘動物語言翻譯器:打著AI幌子的娛樂產品
    早在2013年時,就有國外動物行為專家表示,未來5到10年,動物語言翻譯器或將面市,人類與動物溝通從此不成問題。經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手機APP和網購平臺上已有多款動物語言翻譯器APP,其中更是有付費產品,售價可達388元。莫非國外專家預言實現了?還僅是掛著AI幌子的娛樂產品。
  • 中國專家破譯大熊貓部分語言密碼
    中國專家破譯大熊貓部分語言密碼Can you imagine giant pandas baa like sheep to say "I love you" and warble a cheerful "I do" when wooed by a suitor, and bark like a dog
  • 【活動設計】《破譯情緒密碼》
    可以說,情緒就像是住在我們大腦裡的特工,不斷地為我們收集、傳遞著各種訊息,只是這些訊息通常都是加密的,不那麼容易被我們直觀地讀懂,這便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對情緒密碼進行破譯,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情緒,接納情緒、發揮情緒的力量,不斷地促進劑生命的進步與成長。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情緒密碼的破譯員,一起破譯情緒密碼。
  • 科學家破譯老鼠「語言」—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首次破譯了老鼠在追逐、打鬥等社交行為中發出的這些超聲波。相關成果2月17日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   老鼠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與同伴交流。科學家很長時間裡都在嘗試解釋這些人耳無法察覺的超聲波「吱吱」聲,但卻一直未果。部分原因在於,將一隻老鼠發出的聲音與另一隻老鼠的行為聯繫起來存在技術挑戰。
  • 從果粉眼裡的破譯明星池步洲談談常凱申手下的密碼破譯
    李直峰是破譯專家,但是並不懂日語,所以才能凸顯池步洲的用處。但是問題是,霍實子不僅僅是組長,而且聰明過人,更麻煩的是霍實子精通日語,池步洲在他手下只能打下手,凸顯不出這位破譯珍珠港密電的長處了。破譯密碼來說,懂不懂被破譯一方的語言並不是必要條件,比如英國的圖靈,德語就不怎麼靈;美國的羅切福特倒是去日本進修過日語,深入學習了好幾年,還在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幹過翻譯。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演化的?動物的叫聲能算語言嗎?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發現平均每人每天用於說話的時間大約為1小時,按照漢字來計算,正常語速為每分鐘80到160個字,意味著你我每天會說4800到9600個字不等。這些字組成句子,句子匯成語言,語言用於溝通,也讓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人類語言究竟是如何而來?動物界是否存在語言呢?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發言人孫全輝:人類健康離不開動物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發言人孫全輝來到現場發言。 孫全輝說:「健康離不開動物,同一個地球,沒有動物的健康,就沒人類的健康。新冠是危機,也是契機,危機給每個人巨大的影響,但也讓我們每個人對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更大的重視,對一些社會的惡俗,比如食用野生動物,有了反思。」
  • 農婦繪畫解說密語 「達文西密碼」驚煞專家(圖)
    農婦繪畫解說密語 「達文西密碼」驚煞專家(圖)   李德昆仔細用放大鏡觀看後說,一些圖案很微妙,既像動物又不像動物,既像人又不像人,卻一個個活靈活現,像蛟龍翻騰著進入茫茫的宇宙,還有一些是像文字的表述,很形象逼真,各種圖案交錯在一起,卻雜而不亂,而且似乎都有關聯。一個一個細節地看,或者將它們連在一起看,會讓人聯想翩翩,讓人聯想到「麥田怪圈」現象,還讓人聯想到「達文西的密碼」。
  • 印遇龍帶領團隊破譯豬的營養密碼—新聞—科學網
    功能性微量元素螯合物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