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江市警牽頭髮起「颶風229」專案收網行動,斬斷一條涉及7省15市的集「產、供、銷」於一體的假冒知名品牌皮包犯罪鏈條,搗毀生產工廠14個,抓獲涉案人員155名,查獲假冒成品手袋6400個、制假機器143臺,涉案價值約5億元。
目前,該案涉及陽江市的犯罪嫌疑人施某某、劉某某、藍某某等3人已被刑事拘留,其餘18名涉案人員依法作其他處理。134名涉及其他省、市的涉案人員分別由屬地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偏遠山村小工廠牽出造假產業鏈
今年4月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接到一條舉報線索,陽春人劉某某等人在陽春市三甲鎮轄區私設廠房生產假冒名牌皮袋,涉案價值達數百萬元人民幣。根據有限的信息和一張並不清晰的廠房圖片,辦案民警深入三甲鎮對線索進行核查。民警發現了一個位於三甲鎮某村的廠房,該村離三甲鎮10多公裡,廠房就設立在縣道旁的農田邊上,廠內的工人多為附近的村民。
辦案民警進一步偵查發現,該工廠經常進購大量製作手袋用的物料和配件,出貨頻繁且數量較大,成品都發往福建泉州一個叫做施某某的男子,而施某某是一個假冒商品案件的前科人員。民警綜合研判分析,初步梳理出犯罪團夥的各個鏈條,理清了案件脈絡。
制假售假團夥涉及7省15市
因團夥利益鏈條涉及多個省市,跨區域作案特徵明顯,市公安局高度重視,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要求徹底查清制假售假犯罪鏈條,及時進行查處打擊。經查,該團夥層級明確、分工細緻,主要由施某某從全國各地搜羅仿製原料、五金配件,交給劉某某等人在陽春、茂名的工廠加工生產仿名牌款式的商品,最後銷往全國各地。
據警方透露,施某某是一個長期在皮具製造行業摸爬滾打的「老手」,為了逃避公安機關的偵查,經常變換聯繫方式,通過遠程遙控的方式操縱整個集團的運作,利用朋友、親戚的銀行帳號運轉資金。
經過四個多月的縝密偵查,一個涉及福建、湖北、遼寧、江西、河南、廣西和廣東廣州、東莞、茂名等7省15市的生產、銷售名牌假冒偽劣皮具配件和成品的犯罪鏈條被徹底摸清。
多地統一收網155涉案人員落網
7月23日下午,收網時機成熟,在公安部的協調指揮下,7省15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統一收網行動。在陽江主戰地,該市警方共出動100多名警力分成7個抓捕組,分赴陽春市春城鎮、三甲鎮和福建省泉州市等多個涉案地點展開統一抓捕行動,成功搗毀陽春市三甲鎮生產假冒知名品牌皮包生產窩點2個,抓獲劉某某、藍某某、施某某等涉案人員22名,查獲女士成品斜挎、手提袋209個、半成品366個,以及一大批生產原材料,涉案金額約500萬元。
經審查,該案涉及該市的犯罪嫌疑人施某某對其為牟取非法利益,夥同劉某某、藍某某在陽春設立地下加工廠生產假冒名牌皮袋,通過粵閩專線將成品手袋運送至福建省泉州市、銷往境內外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共搗毀生產工廠14個,抓獲涉案人員155名,查獲假冒成品手袋6400個、皮料200卷、五金配件11萬個、制假機器143臺、制假模具32套、其他半成品及輔料和銷售單據一大批,涉案金額約5億元人民幣。
【全媒體記者】楊世華 張琪琪
【通訊員】陳醒
【作者】 楊世華;張琪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