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情報分享如何演變為「五眼聯盟」?法國和德國為何沒有參與?

2020-10-18 天親館

「五眼聯盟」是一個信息情報共享組織,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五個國家,名稱的寓意很直白,就是五隻眼睛,相對「澳加新英美情報聯盟」這種稱謂簡潔了很多,所以一般都採用「五眼聯盟」這個稱呼。

對於各國情報組織而言,「五眼聯盟」是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因為五眼的情報共享機制雖未正式公開,但通過蛛絲馬跡總是能把他們聯繫到一起,某些國家更是能通過強大的諜報系統直接了解他的存在與工作方式甚至五眼所觸及的具體目標。

造成「五眼聯盟」被迫走向前臺的是震驚世界的「斯諾登事件」(稜鏡門),或說震驚世界普通民眾的「斯諾登事件」,世界上知道「五眼聯盟」的政要很多,只是攝於美國的淫威不想多嘴平添麻煩而已。

到底是被挖掘,還是配合挖掘,這不得而知,反正涉事公司全部予以否認,其中包括臉書、谷歌、雅虎、蘋果和微軟等一系列網絡巨頭,但真正能夠撇清關係置身事外的恐怕只有推特而已。

事件引發眾怒,美國官方對內的解釋是,為了安全這是非常必要的,而對歐盟的解釋是,這是必要且正當的,把歐盟國家氣得不行不行的,又是譴責又是問責涉事公司的,但這都是表面現象,其實內心充滿了無奈,他們並不能把美國如何,也不可能通過手段終止美國違反國家法的霸權行為。

總之,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後的世界各國還在美國的監控之下,只不過拔起蘿蔔帶著泥,而所謂的「陽光」則直接照射到了「五眼聯盟」這個組織上,左右不能因為暴露解散是吧,乾脆正式浮出水面好了,反正該丟的臉已經丟了,該挨的罵已經挨了,該暴露的也已經暴露了,不如破罐破摔,不但公開「五眼聯盟」,還公然宣稱五國情報共享。

美國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其他四個小夥伴就有點興奮了,抱住大粗腿的形象深入人心,也算是變相增加國家軟實力?美國可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也是第一軍事強國,想揍誰揍誰那種,估計其他四國想想就有面子吧,悲哀。

其實這只是假象而已,他們的共享權限也分三六九等,美英各自審核本國的分享,加拿大的地位僅次於美英,澳大利亞在地位上奮起直追,從近期表現就能看出他追求「進步」的熱情。

這讓我突然想起乾隆帝訓政時期的場景,乾隆坐龍椅,顒琰坐板凳,還有仨奴才跪立侍奉,這還不算,要命的是,還有一群連自稱「奴才」都沒有資格的人拼命往前擁,以期抱住彌足珍貴的強壯大腿,換句話說,只要美國願意,「五眼聯盟」隨時可以變成十眼十五眼,但限於條款限制,恐怕不會再有新成員加盟。

這個聯盟本身就不存在什麼公平,美國可以監聽、監控其他四眼的一切部門一切政要一切個人,四國所有的情報也要和美國分享,但是反過來四國監聽監控美國,那就是自尋死路,在這方面,美國能容忍的也就只有以色列而已,即便知道了也得壓下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五眼聯盟」聯盟是在二戰中應運而生的,由英國提議,美國準許同意合作,但是,雖然英國參戰較早,但是在諜報技術和工作水平上,還不如高掛免戰牌悶聲發大財的美國,而且美國對自己的能力也比較自負,所以初期美英的信息合作項目進行的並不怎麼順利,組織誕生伊始就存在著歧視。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正式宣戰,情報工作也相應提升到了最高級別,自此美英兩國的合作才在磨合中漸漸趨於默契,至於其他小弟,都是二戰結束三年後才加入聯盟的。

這涉及一個問題,為什麼是美英加澳新五國而非其他搭配呢?

加拿大,白人並非原住民,原是法國殖民地,後來法國割讓給了英國,同時也是英國最早的自治領。

澳大利亞,白人並非原住民,是英國的殖民地、自治領。

紐西蘭,白人並非原住民,是英荷組團佔據,後來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自治領。

由此可以看出,包括美國在內,其實他們都是同一群人,同樣的母語,同樣的文化,同樣的膚色,同樣的制度,甚至在經歷上也非常相似,而對於英國來說,這些都是自己曾經的小弟,抱團入盟可以增加自己的「集團」實力,增加話語權。

可惜一切都要以實力說話,其中聯盟的終極BOSS還是美國,雖然最初的陣營是英加澳新VS美,但後來又演變成了英澳新VS美加,再後來變成美加澳新VS英,並在最終演變成了美國領導下的英加澳新,當然,哪國政客都不傻,他們不斷通過分工不同的策略,逐步增加本國在聯盟中的地位,自此不多贅述。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簡單說,英國和加拿大處於同一梯隊是美國攥拔加拿大聯盟內地位的結果。

澳大利亞的地位也在提升,逐漸將會演變為: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這也是美國攥拔澳大利亞的結果,原因很簡單,澳大利亞參加了伊拉克戰爭,雖然加拿大和紐西蘭因為質疑證據沒有參加,但加拿大在美國心目中的地位你懂的,紐西蘭則受到了美國的警告,大意就是如果存在感一如既往的低,你就沒有存在於聯盟的必要了,再想想紐西蘭某些敏感時期的站隊舉動,某些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分工上,簡單說有地域型分工,也有領域型分工,無論怎麼分工,僅次於美國的另外兩個軍事大國都備受五眼矚目,是他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地域型分工,仿佛把世界地圖分為若干塊,每個聯盟國都負責其中一部分情報收集工作,但在重點地區,情報網是有重疊的,出於重要性考慮,對重點地區的情報,他們始終秉承寧濫勿缺的準則,生怕放過任何一條情報,以美國為例,中俄中東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採集點」。

領域型分工,項目繁多,比較複雜,比較經濟領域,網絡領域還有各國都非常重視的反恐領域等等等等,太多太多。

至於法國和德國,他們早就希望加入,驕傲如法國,捏著鼻子同意了若干項苛刻的條約內容,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被歐巴馬批准,而德國也是如此,雖然提出了申請,但遲遲不見回應,當初五國締約的時候就有過條款約定,不能隨意增添成員國,因為舉世皆知的秘密將不會再是秘密,實際上,五眼聯盟各國都出過反骨仔,比如稜鏡門,這已經夠讓他們頭痛的了。

他們的溝通程度高,溝通效果也令五國滿意,情報負責人每年都要會面,內容無非總結和計劃,電話溝通更是必不可少,慢慢的,他們也在由組織合作轉變為國家層面的配合,雖然隊列整齊,其實內部也同樣存在分歧,雖然較低,但各聯盟國並非沒有下限,有合作和分歧將會是這個組織的常態。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痛批「五眼聯盟」,五眼聯盟究竟是個什麼組織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痛批西方情報組織「五眼聯盟」,認為西方媒體歪曲事實的報導屬於西方反華攻勢的組成部分。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被痛批的「五眼聯盟」到底是個什麼組織,為何會如此遭人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五眼聯盟」。
  • 看看五眼聯盟,才知道美英其實才是一家人
    實際上,情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美英之間並非簡單的依附與被依附關係。看看五眼聯盟,才知道美英其實才是一家人。五眼聯盟,源於二戰,英國縮寫為FVEY( Five Eyes),是由美英組建的一個國際情報分享團體,其成員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五個國家。五國全是英語系國家,確切的說都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後裔。
  • 5G技術卡位戰,五眼聯盟圍堵中國製造!
    該組織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美英兩國籤署大西洋憲章(1941年)和通信情報協議(1943年),共同抗擊德日等法西斯國家。二戰後與美英兩國關係最緊密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三個英語國家相繼加入英美協定,經過七十年左右的發展,五眼之間的合作領域已經覆蓋信號情報、軍事情報、人員情報以及地理信息情報等各領域。而現代各種情報搜集,無疑要依靠網際網路軟硬體技術。
  • 針對朝鮮等國,「五眼聯盟」升級為「五眼聯盟+」
    日本共同社1月26日消息稱,日前獲悉,作為情報共享框架「五眼聯盟」成員的美國、英國、加拿大等5個英語圈國家情報部門為抑制朝鮮的「挑釁行為」,啟動「擴大版」框架,加上了日本、韓國、法國。各方將不局限於現行日美韓「彈道飛彈分析」的情報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合作。
  • 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是指哪5個國家,未來將如何發展?
    「五眼聯盟」是指哪些國家,是美國主導嗎,未來形勢如何?近年來,在國際上流行一個詞,這就是「五眼聯盟」。那麼什麼是「五眼聯盟」,「 五眼」是指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很多人或許不太了解。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五眼聯盟」的歷史及發展。
  • 五眼聯盟擴容,非英語國家首次入選,此國確認:已成第六眼
    日本的戰略是,不僅僅是經濟大國,也應該是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在很多外交問題和軍事問題上,日本人越來越強勢。在8月15日日本天皇表態要繼續反思歷史的當天,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接受媒體採訪,在談及五眼聯盟時,日本防衛大臣坦誠,事實上,日本已經是五眼聯盟的第六隻眼睛了。
  • 「五眼聯盟」是什麼?它的起源是什麼?如何看待英美特殊關係?
    前幾天,五眼聯盟又上熱搜了,它從不為國人所知到現在幾乎家喻戶曉,似乎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現在隨便問個人大概都知道五眼聯盟是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個國家的情報網絡,但是它僅僅是情報網絡那麼簡單嗎?五眼聯盟,是指二戰後美英多項秘密協議催生的多國監聽組織「UKUSA」。
  • 日媒文章:日本應慎入「五眼聯盟」
    全文摘編如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英語圈五國結成共享情報的「五眼聯盟」,並出現了主張日本也應該加入的聲音。「五眼聯盟」是成員國共享監聽到的通信、郵件和電話等情報並有效用於外交和安保的框架。可以說,「五眼聯盟」是「間諜同盟」,是「竊聽俱樂部」。多年來,五國甚至不曾承認「五眼聯盟」的存在。
  • 日媒:日本加入「五眼聯盟」是條險惡之路
    全文摘編如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英語圈五國結成共享情報的「五眼聯盟」,並出現了主張日本也應該加入的聲音。「五眼聯盟」是成員國共享監聽到的通信、郵件和電話等情報並有效用於外交和安保的框架。可以說,「五眼聯盟」是「間諜同盟」,是「竊聽俱樂部」。多年來,五國甚至不曾承認「五眼聯盟」的存在。
  • 日本將入「五眼聯盟」成為「第六眼」?
    在地區和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當下,報告內容再次引起輿論關注。新報告將美國和日本定位為平等的夥伴,擁有共同的價值觀,需要調整各自的戰略,以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據報導,阿米蒂奇在報告的在線發布會上說,如果日本能夠建立一種像美國那樣的機制,讓國會議員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聽取情報簡報,那麼「五眼」願與日本分享更多有關安全、經濟和技術問題的情報。
  • 加入「五眼聯盟」,分享大陸情報?臺灣要「飄了」!
    導讀:據媒體報導,前些日子,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史達曼秘密前往臺灣進行「訪問」,但美國和臺灣方面都沒有對此消息進行回應,到現在外界仍然不知道史達曼「訪臺」的真實目的。對此臺灣國際情勢專家賴嶽謙分析表示,對於臺灣加入「五眼聯盟」一事,美國是不可能同意的,最多把臺灣納入「五眼聯盟」外圍組織。而至於會不會跟臺灣進行情報共享,還有待觀察。史達曼「訪臺」 臺灣或加入「五眼聯盟」針對美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史達曼「訪臺」一事,民進黨當局相關部門並沒有做太多回應,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 五眼聯盟有多恐怖?曾多次推翻小國政權,只因和他們利益相背?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世界情報組織——五眼聯盟。五眼聯盟(Five Eyes),是世界上最大的諜報組織。五眼是哪五眼呢?分別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五個國家。在聯盟內部,每份情報不僅分機密等級,還標明了哪些國家可以閱讀而其他國家則不行。
  • 美國情報高官「訪臺」,臺專家:疑將臺灣納入「五眼聯盟」外圍
    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少將11月22日抵臺密訪3天2夜,目的為何,仍是個謎。臺灣國際情勢專家賴嶽謙等認為,美方不可能將臺灣納入「五眼聯盟」,最多就是「五眼聯盟」的外圍組織,是否願意與臺灣共享情報,日後可再觀察。
  • 日本追逐「第六眼」之夢
    「五眼聯盟」是二戰後由美英多項秘密協議催生和演變而來的跨國情報聯盟機構,其成立初衷主要是監控和搜集與五國利益相關國家的情報。作為一個成立了近70年的「情報聯盟」,「五眼聯盟」無論是在情報資料庫的建設,還是在情報搜集渠道和手段上,都有豐富的經驗和積累,對日本情報工作構成了極大的吸引力。
  • 五眼聯盟國家分布圖——五眼聯盟是個什麼組織?
    紐西蘭此舉使其成為繼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之後,「五眼聯盟」國家中又一個要暫停與香港引渡條約的國家。五眼聯盟是個什麼組織?五眼聯盟國家分布圖五眼聯盟是指二戰後英美多項秘密協議催生的多國情報共享組織。該機構由美國、英國發起,後來大英國協的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的情報機構先後加入。其英文名 Five Eyes,簡稱 FVEY。
  • 美英等國家組團對付中國?外媒:五眼聯盟正密謀替澳大利亞報仇
    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Five Eyes)的成員。「五眼聯盟」是一個與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和美國一道運行已久的情報聯盟。據NewsCorp報導,「五眼聯盟」國家正在就如何回應中國的制裁進行初步討論,一位消息人士稱聯盟內的合作「目前處於異常狀態」。
  • 環球深觀察丨「五眼聯盟」假報告 德英澳:拒絕陪演甩鍋戲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由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和英國組成的情報共享聯盟「五眼聯盟」,向西方情報部門提交了一份所謂的「調查報告」,指責中國掩蓋新冠肺炎疫情,聲稱「新冠病毒可能來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質疑和反對。德國政府說不信!
  • 五眼聯盟將變成六眼了,八眼九眼我們也不怕,財狼來了有獵槍
    近期以來,「五眼聯盟」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得非常活躍,這給我們的發展帶了不小影響。所以在今年6月29日的時候,我外交部就對其展開了譴責,稱「五眼聯盟」的合作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該組織長期以來,就在對他國政府、企業和人員進行監控,這是不爭的事實。
  • 「五眼聯盟」多一眼,日本求加入成第六個成員
    相信大家對「五眼聯盟」並不陌生,由五個英語圈國家所組成的情報聯盟,在英美協定下組成的國際情報分享團體,成員國包括英國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眼聯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期間,五眼聯盟的監視系統用於監視蘇聯及其東歐盟友。
  • 五眼聯盟到底是眼盲還是心瞎,是正義還是邪惡,是人道還是獸性?
    在美國的串聯、唆使、攛掇和慫恿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五眼聯盟」成員,也亦步亦趨,緊密相隨,「抱團取暖」,在涉藏、涉臺、涉港、涉疆、南海等事關中國主權和核心利益等問題上,無中生有,粗言爛語,滿口噴糞,對中國展開胡攪蠻纏蠻不講理的圍堵和打壓,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五眼聯盟成員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兩個最不可理喻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