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關注,新的一期色譜學堂又跟大家見面了。
首先回顧一下上一期留下來的問題,六通閥上面的泵過來的入口管線和去到色譜柱的出口管線的位置是否可以對調?
有不少同學都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有些同學還給出了相當詳細的解釋,我們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作為我們的正確答案吧:(掌聲鼓勵!!)
我們上期說到,自動進樣器有不同的門派。大體上來說,分為傳統派和另類派。傳統派就是仍然以六通閥作為進樣核心設計的自動進樣器。另類派,就是拋棄六通閥,另闢蹊徑地設計其他進樣方式的自動進樣器。
我們沿著手動進樣閥的思路,如果我們要做一個自動進樣器,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個,不能再讓人去用手掰進樣閥了,需要用一個馬達,按照程序要求來轉動進樣閥,自動切換流路。這個事情不是很複雜。
第二個,需要用一種自動的手段去把樣品瓶裡面的樣品轉移到樣品環裡面。這個就不那麼簡單了。
第一種自動進樣器應運而生,原理如下圖,將六通閥廢液口連接一個注射器(Syringe),樣品口連接一根管子和取樣針(Sampling Needle/Probe)。一般來說,取樣針的位置固定不變,由樣品盤將小瓶轉動到取樣針下面,取樣針深入瓶內,由注射器往回抽取(Pull)樣品到樣品環內。接著馬達帶動六通閥轉動,樣品就被流動相帶動到液相系統中了。
這種設計非常直觀簡介,我們姑且把它稱為」拉拉派」,因為樣品其實是被注射器拉入到樣品環裡面的。
但是拉拉派設計有比較嚴重的缺陷:
1.如果你觀察仔細,會發現樣品其實是經過了取樣針、管路然後才進入到樣品環的,這樣對樣品來說比較浪費,不適用於樣品量比較少的方法。
2. 一次進樣以後,整個取樣針和管路裡面都是上一針的樣品,要將裡面全部清洗乾淨,不影響第二次的進樣,需要比較複雜的洗針程序才能完成,而且比較容易產生交叉汙染。
3.只能進行滿環進樣,要更改進樣體積,需要更換不同體積的樣品環。
然後又有了下面這種自動進樣器,它將取樣針和注射器結合到一起,即用這個針來取樣,也用後面的計量泵帶動針杆來取得精確量的樣品,而且這個時候,一般都把針設計成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針走到指定的樣品小瓶上方,紮下去,計量泵往上提針杆,取樣。取樣以後,針回到六通閥處,直接扎入到樣品孔,將樣品注入到樣品環。接下來就跟之前一樣了。我們把這個起名叫」推推派「。
這樣進樣的好處是:
1. 省掉了那一段管子。可以用於樣品量很少的進樣。
2. 樣品可以全部轉移到樣品環,相對來講,洗針的壓力較小。
3. 即可以滿環進樣,可以用計量泵來控制需要的體積。
「推推拉拉」這兩種進樣方式設計原理都很直接易懂,也是最被廣泛採用的進樣方式,大多數品牌的自動進樣器採用類似設計,包括部分島津、戴安和眾多其他的自動進樣器。
但是,不管是推派還是拉派,都沒法很好的解決交叉汙染的問題(雖然推派要比拉派在這方面要好些)。因為在取樣的時候,取樣針、管路等等地方都會有樣品的殘留,所以在樣品在色譜柱進行分離時,需要用洗針溶劑將這些地方清洗乾淨,避免在下一針進樣是造成殘留和交叉汙染
所以,接下來又有新的自動進樣器出現了,我們把他們叫做」集成派」,關於集成派的設計和原理,等我們下一期給大家細細道來吧。
關於我們:
色譜學堂是一個希望與大家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分享色譜方面技術、知識的一個地方。
關注我們:
1.可以點擊文章標題下方的"色譜學堂"加關注。
2.可以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加關注。
3.可以搜索"色譜學堂"加關注。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您點擊右上角,趕緊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