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單位的領導基本上到了55歲左右這個年紀都會退休,
這種情況不由得讓人感覺很奇怪,明明我們國家的法定的退休年齡並不是這樣,為什麼到55歲左右都需要退到二線去了?
實際上這個情況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已經都是不成文的規定了。
領導幹部有任職年齡的限制,但一般都很難當到退休。
其實,這些退居二線的年齡界限早已在各地存在著,只不過年齡段不一致。
眾所周知,我國公務員法第九十三條,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為什麼要採用這種辦法,有以下原因:
人在年紀大了之後,身體機能已經下降,畢竟55歲了也快步入老年階段,很多人已經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身體毛病,
各方面的精力已經完全無法與年輕人媲美了,即使他們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也不一定能夠做好工作了。
比如說:工作量很大,即使身為領導不用做,也難免要盯著,要是任務緊,一起跟著加班,身體就會各種吃不消。可以說這個年紀在一些工作上已經會力不從心了。
到了55歲,基本人的思想上、思維上已經固化了。
學習能力上與接收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上肯定沒有年輕人要快,因為在年齡各方面已經比較大了,
所以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相對較弱,有些東西即使想改變也很難去改變,已經很難再跟得上目前新的形勢。
國家單位也好,企事業單位也罷,都是要不斷去接收新事物,不斷去創新的,畢竟只有創新才能有動力。
如果說思維固化,沒有了創新能力,是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過了55歲的年紀,再過幾年就會退休了。
這個時候職場邏輯已經固化,畢竟在長期的職場工作中,形成了成熟的職場工作習慣和職場價值觀,
在個人行為和團隊相處上都會不自覺的遵循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很難有大的改變。
要是有創新的事物在用老的辦法難免會有些風險,在辦事情的時候,憑藉自己過往的經驗和老的辦法去處理,可能會出現一些紕漏或者是出來不完善的情況。
職場也是存在金字塔的,越往上走,空缺機會越少。
對於大部分的單位來說也是一樣的,領導崗位數量都是有限的,如果說原來的領導不退下來的話,年輕的這些領導就無法晉升到他們的崗位上,也不利於年輕人的工作積極性。
舉個例子,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搜索人事專員,一搜一大把,但搜索人事經理或人事總監,就少的多了。
所以說領導崗位是少的,超過了55歲的領導退居二線是為了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畢竟年輕人才是主力軍,如果看不到希望,難免會打擊年輕人的積極性,從而就沒有動力。
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給年輕人機會才能為單位帶來動力,才能讓單位更好的運作。
之所以存在超過了55歲就要退居二線這樣的現象,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
但是國家有自己的規定,單位和個人必須要嚴格遵守規定,
所以就採用了這種既符合國家規定,又能讓單位運作更好的折中辦法。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