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單位不重視了,咋辦?人生有無限可能,別給自己設限

2020-10-19 老夏分析師

公司裡的老王,工作了20多年了,從基層做起,很不容易已經做到了中層領導,近幾年來,也一直是公司看中培養的對象,老王的工作能力也是越來越強,頻頻為公司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但今年老王剛過完50歲生日,領導就找老王談話,說為了響應中層領導年輕化的號召,公司決定,從下個月起,老王就要退居二線了,今天正式通知,希望老王能夠理解這個決定,站到最後一班崗,做好交接班工作。

老王不愧是公司裡培養多年的幹將,馬上表示,願意服從公司領導的安排,站到最後一班崗,馬上開始進行交接班工作。

但回到辦公室裡,老王不禁難受起來,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多年,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現在這個水平上,職務也很不容易才爭取到現在這個位置上,工作剛剛開始順心沒幾年,就要退居二線了,內心實在是不想接受。

因為這情況見得太多了,很多同事,退居二線以後就開始混日子,等退休了,難道自己難道也要這樣過嗎?

讓老夏來說說吧,根據目前國家的法律是60退休,是幾十年前修訂的,現在已經好多年沒有修訂過了,與現在的實際情況有些不同步,我們應該抓住機會,千萬不要混日子,等退休。

千萬不要有這種混日子的想法呢?

現在的社會環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特別是醫療條件有了極大地改善,個人的壽命有了很大的延長,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

1.現在人的壽命變長了。

過去,人們的平均壽命比較短,說年過七十古來稀,所以一退休就離開世界不遠了,退休以後主要就是給自己準備後事了。

現在不同了,很多地方平均壽命達到80多歲,九十以上的老人屢見不鮮,退休以後的時間和上班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三十年左右,要是天天躺在床上準備後事,那也太浪費時間了。

2.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過去,人們出行主要靠走,通信主要靠吼,幹什麼都需要健壯的體魄,人們到了60以後,體力明顯下降,做什麼都會力不從心。

現在的生活水平就高了很多,網絡化都不算什麼,現在已經越來越智能化,連汽車都快要自動駕駛了,出門,通信,等很多事情,只需一部手機即可,那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不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多可惜。

3.學習的時間也增長了。

過去的幾百年,科技的進步是很緩慢的,很多事情,幾百年都不會變,學習的知識也是這樣,所以,只要幼年時期學好了,以後就是不斷地重複使用。

現在,大家生活環境變化得很快,最近短短的二十年,通信就換代了五次,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停地進步,這些還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學習就跟不上生活的變化。既然不能停止學習,那就正好多學一些,一邊賺錢一邊學習當然更好。

如何才能提高生活的質量呢?

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生命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我們的前途建立在學習之上,所以在努力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是我們日常要做的事情。

1.堅持鍛鍊身體。

說得再好,身體是所有可能實現的基礎,沒有了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所以堅持鍛鍊是延長生命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且鍛鍊身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2.保持開放的心態。

從生理學上來講,人過了35歲,就願意開始專注的積累專業經驗,這是個好事情,但也有副作用,就是開始慢慢得不願意接受新生的事物了。

而現代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快,三四年新的手機就出來了,功能也就換代了,也就成了新生的事物,別的行業也是如此,變化的速度讓人目不暇接。

所以,過了35要有意識地接受新鮮事物,保持自己年輕時的那種開放的心態,這樣既能適應社會的變化,又可以讓自己進步,還能學到更多的內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堅持不間斷的學習。

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生事物是學習的第一步,然後就是堅持學習了,學習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誰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堅持長期認真的堅持,對50以上的人來說,學習相對就容易得多,因為以前學過了很多東西,基礎都有,而且理解能力比年輕人又強很多,所以更要多多利用這種對自己有利的能力。

總結。人到五十,單位也不重用了,也不要氣餒,加強身體鍛鍊,為自己新的生活做好準備,打好基礎。聯合國都把55歲以下定義為中青年,說明現在的人普遍發展成功的趨勢是年齡越來越大了,60歲以後,正是發展自己的黃金時間,我們當然要珍惜人生職業第二春,單位裡不重用了,正好利用起空閒的時間,發展自己,為將來更成功的生活做好準備。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相關焦點

  • 夜闌心語|人生不設限,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都有無限潛能。區別在於,你是選擇困住自己,還是願意給自己機會去接受挑戰。不設限,是一切開始的前提。無所畏懼,勇敢地去跨越新的高度,人生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心有多大,舞臺才能有多大。面對同樣一件事,喜歡給自己設限的人,會找到無數放棄的理由,而對於敢於嘗試的人而言,卻可以在不斷地突破中持續精進,讓腳下的路越走越寬。2當你打算放棄夢想時,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
  • 《無限可能》:如何打破自我設限,擁抱無限可能?
    「我們不一定能意識到這種信念的存在,但它們對我們想要什麼以及能否成功達到目標至關重要。」——卡羅爾·德韋克《終身成長》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名叫《無限可能》,「無限可能」四個字,讓我想起身邊很多優秀的小夥伴,他們時常把「突破自我,擁有更多可能」掛在嘴邊。
  • 【夜讀】不給自己設限,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
    我覺得即便如她所說,生活非常疲憊,我也仿佛看到她的未來,一定是光芒萬丈。  看到這裡,連我都誤以為這是一個學霸故事。不過,我上高中的妹妹立馬跟我說:「我們學校今年的高考狀元,以723分的總分榮膺省榜眼之後,對自己的成績居然各種不滿,分數出來沒幾天就回學校上自習學英語了……這才叫學霸好不好!」  所以,我講的並不是一個學霸故事。
  • 一旦給自己設限,人生可能就會黯然失色!
    愛情有喜有悲,不要因為一時的傷心難過,而對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專屬於你的那份感情,遲早會到來。人生不可以依靠什麼預測,有種觀點是很錯誤的,那就是三分靠努力七分靠算命,要珍惜自己所有的努力,相信自己。人生短暫,善待自己!
  • 自信的人生,從不給自己設限
    人生遇到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了與困難搏鬥的勇氣,不敢去突破去超越自己。02、奇蹟總存在於突破自我設限跳蚤能跳自己身高的100倍,約1.5米左右,當生物學家給跳蚤頭頂上方1米的位置放上一個蓋子,跳蚤跳起來就會撞到蓋子,次數多了,把蓋子拿開,跳蚤終其一生也只能跳一米高度,再也無法突破,這就是著名的跳蚤效應。
  • 突破自我設限,實現無限可能,埃隆·馬斯克的大腦教練教你這樣做
    你曾經有過怎樣的夢想?這個夢想是否依然鐫刻在你的腦海中?去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能過上別人無法過上的生活。但是在真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被現實所打敗,有太多太多的人認為「我不行」,更是有太多太多的人放棄了自己曾經追求的夢想。
  •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餘生不長,換一種活法,心不累,非常有道理
    人到五十,人生已經走完一半,在社會上沉浮,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外有壓力,內有推力。上有老,下有小,前有房貸,後有人情,最不耐花的就是錢。人到五十,有一千個心累的理由。然而,這是大眾的活法,總有少數漏網之魚,能跳出這個禁錮,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活得明白,豁然開朗。
  • 殘疾人勵志電影《盲舞》,敢於追夢,不設限的人生有無數可能
    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世界上除了自己屬於自己,沒有什麼東西事物是專屬的。一般認為盲人只能從事音樂方面的藝術,並不認為盲人除了音樂之外,還可以去做很多有意思的事。其實我們在默認,潛移默化地認同現狀,並用正常人的眼光限制了他們。
  • 湖南盲人女孩自學考入英國名校,不設限的人生才最精彩!
    人生選擇很多,不需要為自己設限《人生不設限》的作者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然而不幸的是他天生沒有四肢,是別人眼中的「怪物」。尼克也曾三次嘗試自殺,直到10歲那年,才第一次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他開始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 中國大學MOOC春季開直播 倡導追求不設限人生
    &nbsp&nbsp&nbsp&nbsp「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是電影《阿甘正傳》中最著名的一句臺詞,傳遞著一個簡單的道理——人生充滿了未知和無限可能,你可能永遠也預估不到今天的一個小決定會對未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所以不要對人生自我設限。
  • 人到五十歲,這四個心路歷程,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你有嗎?
    人生從天真爛漫的童年,到風華正茂的青年,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從不會感到時間的短暫和威脅,那時候還會感覺到人生漫長,生命有無限可能,有太多的理想和野心,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大放異彩。如果你到了五十歲,還能夠豪氣幹雲,躊躇滿志,就是自不量力,甚至就是自己的一個笑話,五十歲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自知之明,變得成熟沉穩,也會對自己的人生能夠有更現實的認知和打算。人到五十歲,更多的是對生活的一份責任和擔當,人到五十歲,正在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個心路歷程,原因很尷尬,很扎心,很無奈。
  • 人生最大的阻礙,就是自我設限!突破自己,你比你以為的更優秀
    生命最大的不幸是,沒有千萬人阻擋,自己卻先繳械投降!人生千萬不要自我設限,殺死自己的潛能力。在遇到挫折或者挑戰時,不要畏懼,不要躊躇不前,不要自己否定自己,退縮和放棄很簡單,但只有前進才能讓我們成長的更快!
  • 使人生充滿無限可能:是這些
    孔子偉不偉大,不用再質疑,他身上就擁有一份自律。自律的對立可以說是拖延。現代普遍人的心理症狀都有拖延症。能踩點到教室就絕不提前十分鐘到。能在期限最後一天完成任務就絕不第一天開始動手。想減肥卻管不住自己的嘴。想鍛鍊邁不開自己的腿。
  • 佛教:人到五十,這2件事別再做了,有損福報!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
  • 學長忠告:別給自己的學歷「設限」
    各位學子意氣風發,經過十多年的苦讀,順利通過高考的檢驗,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將會站在新的起點上,迎接全新的人生。在大學生活中,同學們可以展示自己的青春風華,為了夢想去努力;「學業有專攻」,通過幾年的學習,大家也會掌握一門專業技能,為將來的生活做足準備。同時,國家對學生提供的政策支持,即便是專科生一樣可以爭取和享受。
  •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你我無需設限
    也不用輕易給自己設限,畢竟生命有限,未來無限。或許大多數人的確沒有阿基米德、牛頓優秀,但這不是逃避的理由。很多人都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可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希望。我們也無需突破誰,突破自己就可能創造奇蹟。
  • 你有沒有進入「跳蚤效應」的人生模式?不要輕易給自己的人身設限
    你害怕表現失常,從而導致慘敗,害怕周圍人對你的能力產生懷疑,害怕失敗後自尊和自信受到打擊,於是你躡手躡腳行動,畏畏縮縮地思考,在不知不覺間你已經給自己設限了。這樣你的潛力怎麼可能爆發出來呢?其實只要你有成功的野心,你就能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
  • 人到五十正當年 作者:崔國棟 甘肅武威
    該規定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未成年人: 0至17歲;青年人: 18歲至65歲;中年人: 66歲至79歲;老年人: 80歲至99歲。姑且不論有無道理,但五十歲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節應該是能夠達成共識的。人生無限好,五十正當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並不是上天的命令,而是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不過如此。
  • 老人說:「人到五十歲,應懂五句話」,才能迎來人生第二春
    原因是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去跳廣場舞有點年輕,在單位卻是不折不扣的老一輩了。昨晚和老師視頻聊天,又說到了這個問題,老師說,這個年齡段其實是人生中比較複雜的一個階段。孩子也該成家立業了,自己如果幫不上什麼忙,感覺好像欠了孩子;在單位人才輩出,很多年輕人都覬覦你的位子,想著這個老傢伙怎麼還不退休?
  • 跨境「她」力量NO.2| 保持對生命的熱情,不設限的人生輕舞飛揚
    探索更多可能,讓人生從不設限 對萬事萬物飽含好奇與熱情,熱衷於探索無限可能的性格,讓Helena的人生不再設限,充滿驚喜。 談及自身的工作經歷,Helena坦陳,自己是一個工作經驗豐富且「雜」的人,也是一個充滿好奇心,想要了解不同行業,打破既定框架,不斷突破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