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裡的老王,工作了20多年了,從基層做起,很不容易已經做到了中層領導,近幾年來,也一直是公司看中培養的對象,老王的工作能力也是越來越強,頻頻為公司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但今年老王剛過完50歲生日,領導就找老王談話,說為了響應中層領導年輕化的號召,公司決定,從下個月起,老王就要退居二線了,今天正式通知,希望老王能夠理解這個決定,站到最後一班崗,做好交接班工作。
老王不愧是公司裡培養多年的幹將,馬上表示,願意服從公司領導的安排,站到最後一班崗,馬上開始進行交接班工作。
但回到辦公室裡,老王不禁難受起來,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多年,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現在這個水平上,職務也很不容易才爭取到現在這個位置上,工作剛剛開始順心沒幾年,就要退居二線了,內心實在是不想接受。
因為這情況見得太多了,很多同事,退居二線以後就開始混日子,等退休了,難道自己難道也要這樣過嗎?
讓老夏來說說吧,根據目前國家的法律是60退休,是幾十年前修訂的,現在已經好多年沒有修訂過了,與現在的實際情況有些不同步,我們應該抓住機會,千萬不要混日子,等退休。
千萬不要有這種混日子的想法呢?
現在的社會環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特別是醫療條件有了極大地改善,個人的壽命有了很大的延長,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
1.現在人的壽命變長了。
過去,人們的平均壽命比較短,說年過七十古來稀,所以一退休就離開世界不遠了,退休以後主要就是給自己準備後事了。
現在不同了,很多地方平均壽命達到80多歲,九十以上的老人屢見不鮮,退休以後的時間和上班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三十年左右,要是天天躺在床上準備後事,那也太浪費時間了。
2.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過去,人們出行主要靠走,通信主要靠吼,幹什麼都需要健壯的體魄,人們到了60以後,體力明顯下降,做什麼都會力不從心。
現在的生活水平就高了很多,網絡化都不算什麼,現在已經越來越智能化,連汽車都快要自動駕駛了,出門,通信,等很多事情,只需一部手機即可,那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不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多可惜。
3.學習的時間也增長了。
過去的幾百年,科技的進步是很緩慢的,很多事情,幾百年都不會變,學習的知識也是這樣,所以,只要幼年時期學好了,以後就是不斷地重複使用。
現在,大家生活環境變化得很快,最近短短的二十年,通信就換代了五次,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停地進步,這些還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學習就跟不上生活的變化。既然不能停止學習,那就正好多學一些,一邊賺錢一邊學習當然更好。
如何才能提高生活的質量呢?
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生命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我們的前途建立在學習之上,所以在努力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是我們日常要做的事情。
1.堅持鍛鍊身體。
說得再好,身體是所有可能實現的基礎,沒有了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所以堅持鍛鍊是延長生命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且鍛鍊身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2.保持開放的心態。
從生理學上來講,人過了35歲,就願意開始專注的積累專業經驗,這是個好事情,但也有副作用,就是開始慢慢得不願意接受新生的事物了。
而現代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快,三四年新的手機就出來了,功能也就換代了,也就成了新生的事物,別的行業也是如此,變化的速度讓人目不暇接。
所以,過了35要有意識地接受新鮮事物,保持自己年輕時的那種開放的心態,這樣既能適應社會的變化,又可以讓自己進步,還能學到更多的內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堅持不間斷的學習。
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生事物是學習的第一步,然後就是堅持學習了,學習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誰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堅持長期認真的堅持,對50以上的人來說,學習相對就容易得多,因為以前學過了很多東西,基礎都有,而且理解能力比年輕人又強很多,所以更要多多利用這種對自己有利的能力。
總結。人到五十,單位也不重用了,也不要氣餒,加強身體鍛鍊,為自己新的生活做好準備,打好基礎。聯合國都把55歲以下定義為中青年,說明現在的人普遍發展成功的趨勢是年齡越來越大了,60歲以後,正是發展自己的黃金時間,我們當然要珍惜人生職業第二春,單位裡不重用了,正好利用起空閒的時間,發展自己,為將來更成功的生活做好準備。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