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嘉興安慶兩地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N文 慶華 圖片由學校提供
近日,嘉興市實驗小學與安慶大橋中心學校兩地小學生一同在網絡上開展了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課。
雲養殖STEM這一課程整合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心理等多個學科知識。這一次的課程,師生們將通過養殖螳螂,解決蔬菜棚、小區蚊蠅多的問題。
為了讓兩地的孩子更好地合作,在活動前期,老師們精心設計了破冰活動,孩子們快速熟悉起來。通過溝通,兩地的孩子增加了合作的默契度,接下來就該實際操作啦!
學生小組圍繞前期的觀察和需求分析,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3D建模設計圖紙,製作螳螂「棲息地」,並學著用編程控制硬體,不斷改進螳螂「棲息地」。
螳螂喜歡這個新家嗎?它們會怎樣生活呢?螳螂是如何捕食的?螳螂的模樣會有變化嗎?參與項目的孩子們每天都興致盎然。「小壞蛋趁我不注意,居然悄悄地要蛻殼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螳螂身體的顏色在漸漸加深,不像剛蛻殼完時的樣子了。」餘欣怡同學設計了觀察日誌,並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用心記錄每天的觀察。
「孩子們對這種學習方式表現出來的熱情讓我們很欣喜,他們不僅會用文字、照片、微視頻等方式寫下觀察日記、撰寫小論文,還會用詩朗誦等藝術表現形式,展示在勞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嘉興市實驗小學徐德亮老師說,「我們引導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開展自主探究,並在線上為他們提供全程指導。這樣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對多學科知識的理解、運用和遷移,從而培養他們跨學科領域的綜合素質。」
疫情發生以來,嘉興市實驗小學提出雲上STEM構想計劃。深入探討學校系統在公共危機中,如何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在精心策劃下,老師們把STEM教育搬到了線上,開展了大規模的雲上STEM學習,用來探討災難與疫情中的課程與教育,提升學生心理彈性,構建健康的情感模式,獲得在困境中積極生活的能力。「儘管暑假課程種類繁多,但STEM課程仍是最受家長關注和孩子歡迎的。」徐老師說。
嘉興市實驗小學的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課程,也吸引了今年7月初前來實驗小學考察的安慶市校長、主任、骨幹教師考察團,他們對這個課程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學習,在此期間,嘉興市實驗小學還和安慶市大橋中心學校、大龍山中心學校結為幫扶學校,在暑假期間通過雲端同時開展活動。嘉興市實驗小學張曉萍校長說:「我們將藉助網絡的橋梁開展形式多樣的STEM教育活動,互學互鑑,共享智慧。」
來源:南湖晚報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