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課題:衣服怎麼幹不了
課程內容介紹:首先通過情景設置的方法,給學生創造情景,在日常生活中,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導致晾曬的衣服一直幹不了的現象。隨後讓學生針對問題衣服怎麼幹不了進行合作探究,以期最終在實踐中去解決問題。通過學生的學習,可以掌握多學科知識,學到的這些多學科知識可以指導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綜合能力。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衣服除水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烘乾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構造。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設計除水方案並製作簡單烘乾設備進行實驗驗證,能夠根據得到的證據交流討論得出最佳方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能夠在活動中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實事求是,樂與分享。
課程組織設計
課程組織採用基於問題的模式設計這個課程
實驗器材:小風扇、小電爐、木條、橡皮筋、布料等
衣服幹不了的可能原因:
1、 衣服掛在外面又淋雨了
2、 衣服太厚,裡面的水太多
3、 天氣太冷,水一直藏在衣服裡
此時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不要限制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和範圍,讓學生頭腦風暴,根據出現的問題去尋求解決的方案。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讓衣服幹的目標就是讓衣服和水分分離。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知道水的狀態分為固態(冰)、液態(水)氣態(水蒸氣)。學生會分析讓衣服快速幹掉就要把水分變消失,就要以氣態的形式揮發到空氣中,於是就會用身邊的試驗器材想辦法:
1、 用手把衣服中多餘的水分擰出去
2、 用小風扇吹衣服,儘快脫水
3、 用小電爐來烘乾衣服
4、 最終衣服變乾燥了
然後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增加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評價:
課程的教學評價同樣採用多元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從方案設計能力、探究技能的表現、對概念的理解方式、是否能與他人合作交流討論等。
看完小坦克展示的課例,是不是感覺stem教育其實並不難,也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工具儀器,探究的也不是多麼深奧的科學問題,就是和人類生活中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相關的內容。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用心探究,可以慢慢培養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