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2020-12-10 格物斯坦機器人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課題:衣服怎麼幹不了

課程內容介紹:首先通過情景設置的方法,給學生創造情景,在日常生活中,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導致晾曬的衣服一直幹不了的現象。隨後讓學生針對問題衣服怎麼幹不了進行合作探究,以期最終在實踐中去解決問題。通過學生的學習,可以掌握多學科知識,學到的這些多學科知識可以指導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綜合能力。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衣服除水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烘乾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構造。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設計除水方案並製作簡單烘乾設備進行實驗驗證,能夠根據得到的證據交流討論得出最佳方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能夠在活動中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實事求是,樂與分享。

課程組織設計

課程組織採用基於問題的模式設計這個課程

實驗器材:小風扇、小電爐、木條、橡皮筋、布料等

衣服幹不了的可能原因:

1、 衣服掛在外面又淋雨了

2、 衣服太厚,裡面的水太多

3、 天氣太冷,水一直藏在衣服裡

此時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不要限制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和範圍,讓學生頭腦風暴,根據出現的問題去尋求解決的方案。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讓衣服幹的目標就是讓衣服和水分分離。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知道水的狀態分為固態(冰)、液態(水)氣態(水蒸氣)。學生會分析讓衣服快速幹掉就要把水分變消失,就要以氣態的形式揮發到空氣中,於是就會用身邊的試驗器材想辦法:

1、 用手把衣服中多餘的水分擰出去

2、 用小風扇吹衣服,儘快脫水

3、 用小電爐來烘乾衣服

4、 最終衣服變乾燥了

然後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增加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評價:

課程的教學評價同樣採用多元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從方案設計能力、探究技能的表現、對概念的理解方式、是否能與他人合作交流討論等。

看完小坦克展示的課例,是不是感覺stem教育其實並不難,也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工具儀器,探究的也不是多麼深奧的科學問題,就是和人類生活中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相關的內容。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用心探究,可以慢慢培養綜合素養

相關焦點

  • 案例|嘉興市實驗小學:「土壤改良STEM」勞動教育課程開發與實踐
    為了促進行業的進步和提升,我們會不定期展播全國各地中小學老師、校外機構的STEAM教育案例,供各位老師學習參考。願意分享展播的老師請聯繫小編微信hooooger,謝謝~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近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正在讓勞動教育越來越實至名歸。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青島朝城路小學STEM課題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立項(組圖)
    2018年12月15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課題開題會議於北京順利召開。「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是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面向全社會提出的行動倡議,在提出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即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全國各地STEM協同創新中心的推薦,共有180 項課題通過初評,進入開題階段。「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課題開題會議的召開,將促進STEM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
  • stem教育課程是如何發展的
    STEM教育本身的定義就是跨學科的整合式教育。科創教育近幾年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頭戲,由機器人和3D列印引發的創新科技教育熱潮一直引領著創新教育行業,細分歸屬STEM教育的範疇。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課程的發展。
  • 別樣的德育課程《打開別樣教育世界: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
    《打開別樣教育世界: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一書是基於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研發的階梯教育電影實踐課程,期冀通過電影的力量、教育和文化的力量,為學生搭建成長的階梯,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從課程開發的角度系統構建實施體系,為學校和老師開發電影課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詳細呈現電影課程開發的實施要點,簡單易學,為一線老師們、家長們呈現了可複製的精彩電影課程案例。
  • 海洋教育|青島市「海洋教育+STEM,VR課程研討活動」舉行
    、市北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史文輝、市南區、李滄區地方與學校課程教研員和各區市海洋教育骨幹教師參與了現場研討。此次活動是青島市小學首次舉行以「海洋教育+STEM,VR」為主題的課例研討,正是因為這兩個關鍵詞,吸引了很多線下老師積極的參與,線上老師認真的學習,全市近500人參與釘釘平臺線上直播觀摩。青島濱海學校李慧執教VR海洋課程教育課例《走進南極》、青島東川路小學李璐璐執教的《尋覓沉睡的寶船》、青島嘉峪關學校劉群進行的《魚骨妙想》海洋教育+STEM案例交流。
  • 鄉土課程開發 教育科研引領
    四川新聞網雅安8月20日訊 由滎經縣青龍小學申請,經教研室同意,8月18日上午,在青龍小學舉行了滎經縣教育科研課題《山區小學鄉土課程案例開發研究》結題評審會。縣教研室副主任楊明勇、王家榮,兼職教研員李元華、附城小學副校長徐洪全組成評審小組,參加了課題結題評審會。
  • 例談STEM教育中的「E」
    寶華小學的這個案例,為我們展示了E在STEM教育中的角色,以及如何藉助工程設計,學習科學、數學和技術的概念、技巧和思維習慣,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STEM教育以及課程開發提供了思路。 案例介紹 來自濟南市寶華小學的「海綿家園」案例是為解決濟南市雨水四季分布不均導致泉水停湧、雨季積水成「海」這一現實問題提出的STEM學習項目。
  • 別樣的德育課程《打開別樣教育世界: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薦讀
    精彩導讀《打開別樣教育世界: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一書是基於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研發的階梯教育電影實踐課程,期冀通過電影的力量、教育和文化的力量,為學生搭建成長的階梯,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從課程開發的角度系統構建實施體系,為學校和老師開發電影課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探索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的有效實施途徑,建立基於學科教學的跨學科學習課例及應用案例。  (4)初步構建符合區域特點的中小學跨學科學習實踐模式。  (2)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研究。分析研究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科學」、「品德」、「綜合實踐活動」及地方課程「安全教育」、「環境教育」等的基本框架和內容,以國家課程為主體,梳理出若干個圍繞某個主題的知識模塊,形成主題式STEM課程的內容體系。根據課程目標和內容,組織做好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  (3)區域中小學跨學科學習課例開發與教學實踐研究。
  • 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課程融合STEM 學科論壇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陵城區教科院王治國主任,陵城區STEM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富華校長,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王海新主任,德州市東風東路小學陳春雪主任,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姚桂芳主任,夏津縣課程融合學科中心肖光磊主任,禹城市委工委副書記、教體局黨組副書記徐敬泉,禹城市教體局研究室主任王孟利。
  • 剖析STEM教育模式,探索STEM教學實施
    來自深圳的兩位STEM專家對STEM教育理念的剖析,讓現場的我們對融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課程設計有了全新的認知和思考,使得長期身處教學一線中的我們 ,有機會跳出「分數」來審視現實生活情境下的真實科學問題,也引起了我們對單一學科教學和多學科融合、埋頭刷題拿分和解決現實問題、傳授知識和生涯規劃、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等問題的深度思考。
  • 美國潔成教育集團小學初中On-Line線上STEM課程:涵蓋3D設計、編程和開發
    、學習和生活將發生空前的變化。   為培養未來高新科技的開拓者,激發小學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對STEM課程的興趣,美國潔成教育集團隆重推出STEM數字設計線上On-line課程,為廣大小神獸們提供既動手又動腦的學習機會,課程內容包括:3D設計、MakeCode編程、數字檯燈開發等。分為小學組和初中組。
  • 幼兒stem教育學習
    現在社會正處於科技發展飛速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人一生最快樂純正的一個時間段,但隨著國內職場競爭內捲化的日趨嚴重化,格物斯坦表示孩子在幼兒期間也應掌握一些stem教育模式,為以後成長路上的學業打下紮實的基礎。
  • 幼兒園stem教育課程模式如何
    全面的愛不僅僅是給於好的物質條件,更是應該注重心靈的學習和培養。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提倡stem教育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真正貫穿孩子成長始終,讓孩子越早接觸到全面的stem教育,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 開發傳統文化課程 提升綠色教育內涵
    原標題:開發傳統文化課程 提升綠色教育內涵 山東省龍口市潤新小學以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為辦學宗旨,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整合、開發傳統文化課程,探索傳統文化教育策略,全面實施「綠色教育」。
  • 中小學教育如何融入stem教育
    STEM教育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STE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並有可能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用。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在中小學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 紅色文明兒童核心素養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
    [江蘇新聞]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海安高新區孫莊小學《指向兒童核心素養的紅色文明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項目如期舉行。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包括市教育局南通處副處長華卜泉,南通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呂亞梅,海安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和特級教師徐金貴,南通市中小學德育領導小組研究室主任錢建國,海安市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曹陽,海安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何春光,調度員,高級教師。
  • 從興趣培養到全校普及,樂高教育這樣整校落地STEM基礎課程
    嘉興市實驗小學,自2004年開始引入樂高教育課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國家基礎學科課程、年級走班選修拓展課程、校級社團拓展課程以及主題綜合學習課程為主的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樂高教育創新課程體系。從嘉興市實驗小學全校布局樂高教育STEM課程的案例中,我們能否看到未來全校普及性開展STEM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 和雅•教師 | 房山區特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2016年10月27日下午,房山區「十三五」規劃課題——「特色課程建設」工作坊第一次活動在北京小學長陽分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