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別樣教育世界: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一書是基於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研發的階梯教育電影實踐課程,期冀通過電影的力量、教育和文化的力量,為學生搭建成長的階梯,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從課程開發的角度系統構建實施體系,為學校和老師開發電影課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詳細呈現電影課程開發的實施要點,簡單易學,為一線老師們、家長們呈現了可複製的精彩電影課程案例。
8+1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新教育網絡師範學院電影課程講師、南明網絡師範學院電影課程講師、湖北省卓越班主任培訓班課程講師、河南省教育教學專家、中小學國培教育專家。
當選為2019年度河南教育新聞年度人物。長期專注於電影課程研究與推廣的一線班主任教師,出版著作《影響孩子一生的100部電影》(小學、初中、高中階梯電影課程叢書)《打開別樣教育世界—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電影課程進教室)(上、下冊)。十年來帶領全國頂尖團隊,讓電影走進教室,走進家庭,走進學校,走進社會。
班級管理中,面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學校和班級規章制度常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老師的批評教育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
這些來自外在的要求對學生來講是外律——是「要我做」,而真正能影響學生行為和心理改變的,是來自他們內在心理的認同和接納,是「我要做」。
如何把「外律」的規則,變成「內律」的道德律令,如何改變孩子們內在的心理認知,如何從根源上改變孩子們外在的行為和習慣,引導他們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王曉琳老師用電影課程解決了這些問題。
《當電影走進教室——小學創意電影課程的開發藝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一線班主任在教育生活中遭遇的典型案例來說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選擇最合宜的電影專題來引導學生們通過電影這種形式走出心理困境。本書通過豐富的班級實踐呈現了學生們由內而外產生的巨大變化。
在電影課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豐富活動、展現的精彩作品、經歷的思維挑戰,通過班會實錄的形式呈現了他們身上的積極變化,證明孩子們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
通過德育電影課程解讀班級管理
1.確立願景,解決班級發展的目標和定位。
組班之初,一個新班不僅需要規則的約束,更需要夢想的引領,夢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如何帶給班級夢想和方向,並且把這種夢想和方向內化為每一個孩子內心的認同呢?
王曉琳老師通過開展的「立班教育專題」「夢想教育專題」讓學生們看到教室發展的可能性。
如《瘋狂動物城》的主題是樹立夢想消除偏見。這部電影讓學生們看到英雄的兔子朱迪的成功來源於她瘋狂的夢想和瘋狂的努力,一個班級的成功同樣如此。
老師可以藉此提出班級發展的願景和方向,這樣每個人才會有無限可能性。通過電影主題的深化孩子們把這些觀點內化為內在的認知,把個人發展目標與班級的發展方向結合起來。
2. 達成共識,形成對班級規則的認同和遵守
在常規的教室裡,我們看到班級規則是老師制定的,或者是班級通過民主的方式制定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來自外在的要求,或者是「老師,學校讓我這樣做。」或者是「集體要我這樣做」。
書中指出,《十二怒漢》就是解決班級內在認同的電影,討論遵守規則的意義。通過電影故事的展開以及班級討論孩子們會明白,沒有對規則的共識和遵守,就不會有真正的民主產生,班級就不會有真正的發展。電影故事會引導他們把外在的班級規則與個人內在道德認知結合起來,轉化為內在的道德律令。誰又能反抗得自已的良心呢?
3.解決心理困境,進行合宜的心理疏導。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朝氣蓬勃,開朗樂觀的人,學習和工作特別有幹勁,效率非常高的人。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慮過多,不能集中精力於學習和工作,這樣在既影響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礙了創造才能的發揮
學生們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心理問題,比如:有心理適應的問題、有自卑心理問題,挫折心理問題、叛逆心理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焦慮甚至抑鬱……等問題。
我們從電影課程的角度可以結合心理發展的階段以及現實生活中孩子們遇到的問題,通過電影故事引領孩子們在心理意義上實現積極健康的成長。
4. 形成班級精神,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
我們在完成教學任務,保證學生成績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如何提升學生的生命境界,形成班級精神核心,德育電影課程專題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殺死一隻知更鳥》形成的是班級的關鍵詞是:公平和正義。
《奔騰年代》形成的班級關鍵詞是:團隊意識和奮鬥精神
《頭腦特攻隊》形成的班級關鍵詞是:學會管理自已
《十月的天空》形成班級的關鍵詞是:有夢想的孩子才有未來。
正是願景,使得人們相聚在一起不再成為散沙,而是組成了一個偉大的團隊。
5.豐富班級生活,小活動凝聚大班級。
在教室老師和孩子共看同一部電影,圍繞電影故事開展豐富的多彩的各種活動,孩子們可以根據電影故事進行情景表演、繪畫創作,激情演講,故事仿寫、英文對白、電影評論與寫作……等豐富的活動。
名師推薦
教育學博士遲希新老師:
在河南省濟源一中的活動現場親自聆聽了王曉琳老師在電影課程方面研究和探索成果的公享。我深深為一個一線教師嚴謹的研究態度,超凡的思維創見所打動。看到王曉琳老師呈現給讀者這樣一部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班級活動研究著作,由衷地為她們豐碩的研究成果而欣喜,也為自已能在這樣一部具有開創意義和獨特創見的研究著作前面抒發幾句感言而備感榮幸。
正高級教師楊衛平老師:
這世人上總有一些老師是為了孩子而來。他們把自已當孩子,也把孩子當自已。王曉琳老師這是這樣的人。當大多數老師為提高學生分數而枯燥無味地教學時,王老師用孩子們所喜文樂見的電影來喚醒孩子們的心靈,激發成長。讓電影層級分明,有條不紊地替教師行使教育的使命,這無疑是一種特別智慧而別出心裁的課程開發。
全國十大優秀班主任李迪老師:
盼望著,盼望著,王曉琳老師關於電影課程的書終於出版了。我要把它推薦給我的學生,因為 「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最受學生的歡迎;我要把她推薦給我的同事,因為電影課程比說教有趣且有用;我要把她推薦給我的親人,一家人在此書的指引下欣賞電影,該是怎樣地喜樂融融?我翹首盼望著這套叢書的出版 (供稿:校長派/班主任智庫)
【來源:中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