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想法,那趕緊看看這28個精心收集整理創意課程吧,都是國內外大中小學很有意思、很有想像力的創意課程,值得借鑑。
(先說說美國的吧,前8個創意課程,都是美國大學開設的創意課,後面的20門課程,都是國內學校開設的,一個都不要錯過哦。)
1爬樹課
體育部給學生提供爬樹課,這門課程將教會學生: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一棵樹,並在上面自由移動,甚至在樹木之間靈活穿梭。——康奈爾大學
2星際迷航與哲學
《星際迷航》是一部充滿哲理的系列劇,學生們觀賞《星際迷航》,閱讀哲學並仔細討論這其中的聯繫,思考這樣的問題:時間旅行究竟有沒有可能?如果現實與我們的認識徹底相反會怎麼樣?——喬治敦大學
3楓糖汁,原裝貨
學生們和老師探討楓糖汁是如何製作的以及這個製作過程自從美國原住民時代就沒有改變過。學生們還有機會進入當地的製造廠、餐館參觀製作過程,甚至親手製作,當然也有許多試吃的機會。——阿爾弗雷德大學
4向Youtube學習
傳媒研究教授AlexandraJuhasz開設的這門課程由學生們觀看、討論、評論YouTube上的視頻組成。課程的教學大綱和課程的視頻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匹茲學院
5垃圾的樂事
從技術角度探索垃圾的分解和處理過程,尤其專注於兩類垃圾:腐化的和不腐化的垃圾。同時,學生們也探討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社會公正問題,例如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總是位於比較貧困的社區,美國印第安人部落就是美國政府處理核廢料的理想場所。——聖塔克拉拉大學
6哈利波特與科學
物理學教授George Plitnik帶領學生們去檢驗J·KRowling的小說中出現的魔法事件,並試圖通過物理學原理來解釋。——霜堡州立大學
7行走的藝術
當代語言學教授Ken Keffer帶領學生探索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批判力之批判》,他設計了這門3個星期的特別課程。在戶外漫步而不是在教室正襟危坐,Keffer帶領學生們穿越自然保留地、戰場、墓地,在完全自然地情境下討論康德的哲學。——森特學院
8iPhone應用程式編程
對學生和正在創業的企業來說,蘋果的應用程式商店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商業機遇。這門課最酷的事情是,他們有一個直播版本,可以在iTunesU上下載。——史丹福大學
9閒暇教育課程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開設閒暇教育課程,讓學生在課餘時間開展各種各樣「高質量」的活動,並舉辦「閒暇節」。節日內容很豐富:學做壽司、女聲合唱《音樂劇〈貓〉選段》、剪紙、布貼等,還有遊戲競技,滾鐵環、挑籮筐、丟沙包等。全校初高中所有班級還創設了各具特色的遊園活動。閒暇教育讓學生有意識地接受閒暇生活方式,因為懂得閒暇,才會懂得生活。
10荷文化活動課程
江蘇省南京市行知小學開設富有活力的荷文化活動課程。每年五月上旬,學校各班要開展一次以「詠荷」為主題的班級中隊會,朗讀與荷花相關的古典詩歌。五月中旬,荷花盛開時,學校會按班級分批去藝蓮苑「賞荷」。五月下旬,喜愛繪畫的學生一同參加全校百人現場畫荷和荷文化節圖徽設計比賽。「六一」兒童節,學校會開展以「荷文化」為主題的全校性匯報演出和學生作品展示活動。
11動畫課程
山東省萊蕪市辛莊鎮八一希望小學教師韓相柱開設動畫課程,他在一個學期內組織學生觀看了《小蝌蚪找媽媽》、《狐狸打獵人》、《雪孩子》等多部動畫片,讓學生了解中國動畫曾經的輝煌,並用國畫、木偶、剪紙等多種形式進行創作。
12包水餃課程
山東省肥城市白雲山小學教師尚海濤以《包水餃》(魯科版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材)這一主題活動為例,梳理活動中生成性課程資源出現的時機及其運用。3次生成性課程資源——包水餃「說明書」、「家長志願者的加盟」、「包水餃,我們在包什麼」,極大地豐富了該主題實踐活動。
13陽光品格訓練課程
河南省洛陽市西下池小學的陽光品格訓練課程以向學生的心靈播撒陽光為目的,以關於心理健康的行為故事、活動、遊戲為載體,以品格訓練為重點,對學生進行「心教育」。它涵蓋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多個主題,每個主題由3個模塊(小故事+小活動+小遊戲)組成。例如,在主題「合作真好」下,分為3個小模塊——心教育小故事「魔法湯石」、心教育小活動「十面埋伏」和心教育小遊戲「眾志成城」。它是一個課程模式,更是一個心教育模式,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實現了心教育理念的落地。
14田園課程
河南省鄭州市艾瑞德國際學校在自己的教育農莊開啟田園課程。田園課程分為兩部分:一是體驗農業種植。參加農作物種植的學生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種植,在分配的自助農耕區裡翻地、刨坑、點種、澆水,學習種茄子、玉米,讓學生們體驗農業種植,參與基礎農業實踐,享受和諧自然。二是接受科普教育。組織學生參觀「農耕文化陳列室」、蔬菜大棚區和農作物樣本室、品種育苗室等,通過圖文查覽、影像放映等,讓孩子們接受節糧、節水、環保等方面的教育。
15影視德育課程
「超越界限,眾生平等」、「活著的姿態」、「動人親情是永恆的」、「浮華的年代裡,我們怎樣認識愛情」……浙江省溫州市第四中學將經典影視作品與德育整合,做成影視德育課程。學校組織學生統一觀影,舉辦主題晨會、班會、沙龍,開展觀後主題徵文、評比,編輯影視德育專刊、黑板報,自主開發經典影視清單與學生分享,觀後推薦同類經典作品再欣賞。
163D列印課程
在山東省淄博市太公小學創新學院的3D列印課上,學生們完成的數字模型作品及交流點評豐富多彩。學校結合3D發展形勢與學生實際需求,將課程分為4個層次:第一層是掌握3D作圖軟體的基本操作方法,第二層是掌握3D基本模型製作,第三層是完成生活實例製作訓練,第四層是通過交流、實踐列印出頭腦中思考的東西。經過一學期的課程實踐,孩子們已經能通過建模軟體,將自己的想法以模型的方式呈現在電腦上,並通過3D印表機進行列印。
17校長聊天課程
「你願意與校長聊天嗎?」、「聊什麼」、「怎麼聊」……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實驗學校生成了生本性的校長聊天課程,並設計了一學期的聊天話題:我的夢想、我最喜愛的活動、我最喜愛的老師……聊天方式採用現場聊天,有專門的校長聊天時間。聊天根據話題,採取「水族館式」、「小組合作式」等形式,讓孩子暢所欲言。
18海洋貝藝畫課程
「讓海藍浸潤生命」是遼寧省大連市濱海學校的辦學理念,該校的海洋貝藝畫課程包括撿拾貝殼、晾曬、分類挑選以及構思創作等內容。學生們根據貝殼的樣子挑選喜歡的貝殼,想像適合做什麼,然後進行藝術創作。學生對貝藝畫的製作,從平面到立體,花樣別出。該課程鍛鍊了學生雙手與大腦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更讓學生體會到了貝藝畫的藝術美。
19入校課程
山東省濰坊市廣文中學的入校課程,按照「走進學校—認知自我—規劃未來」的三環節層遞性主題教育思路,設計了一系列形式活潑的團體互動活動、主題班會活動及專題講座活動。「規劃未來」環節,「設計我的40歲名片」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一項實踐活動,包括「創設情境」、「預想名片」、「製作名片」、「交流名片」等環節。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在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基礎上深刻思考,設計發展方向,規劃人生。
20女紅課程
上海民辦彭浦實驗小學的「女紅」系列課程涵蓋五大主題:陶藝、設計與製作、生活創意、民俗、廚藝。陶藝坊裡,孩子們用靈巧的雙手揉捏出不同的造型;生活創意課程中,孩子們製作出十字繡、頭花、串珠等創意作品……女紅課程將傳統與文化、歷史與個性、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
21情商課程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在40所小學和20所初中試點開講情商課,對學生進行情商訓練。怎樣和別人友好相處?怎樣控制好自己的脾氣?……這些學生經常面臨的問題,都能夠在情商課上找到答案。六合區編寫了《託起心中的小太陽——青少年情商知識讀本》。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和認知特徵,「情商讀本」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如低年級的「情商讀本」配有漢語拼音和生動的圖片,讓孩子更容易理解讀本內容,而初中生的「情商讀本」則更多地關注青春期的一些心理特徵。
22郵局課程
阿福童郵局是江蘇常州市清英外國語學校致力於打造「學校中的兒童地球村」的一個重要載體,它既是清英兒童地球村的一個機構名稱,更是一門注重體驗的實踐性課程。2014年2月底,來自中高年級的學生走進清英阿福童少年郵局,每人手裡拿著一張寫滿給低年級的弟弟妹妹祝福的明信片,向郵局的郵筒裡投遞。學校通過開展這樣的各類郵事活動,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並參與地球村的建設。
23故事風暴課程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教師曹海永開設故事風暴課程,以故事為載體,通過故事所傳達的豐富內涵,帶給學生頭腦風暴。他將故事風暴譽為班級裡每天的「思維體操」,讓學生講故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困惑、發現、感受、聯想。該課程「推動」講故事的孩子深入閱讀,並有所思考,以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風暴效應。
24足球課程
江蘇省鹽城市新河實驗小學以「陽光足球、快樂童年」的理念,全面打造足球特色校本課程。學校成立了「班級、年級、學校」三級足球隊,每個年級成立足球興趣班,每周舉行一次班級足球對抗賽,每月邀請兄弟學校進行足球友誼賽,甚至與外省市足球特色學校互訪。
25科技創意課程
江蘇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學有一個「機械獸創意工坊」。在這裡,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使用釘錘、老虎鉗等簡單工具,利用木板、冰棒棍等材料製作出活靈活現的「機械獸」。該課程既是以創意設計和動手製作為主要內容的科創項目,也是培養「快樂的小主人」的校本課程。課程設置了5個板塊,包括文化與概況、原理與工藝、核心技術、造型設計、競賽與展示。
26創造能力訓練課程
上海市和田路小學有一個創造學院,為全區小學生提供了創造能力訓練課程,設置了藝術創新、科技創新、數字創新3大活動板塊共13個活動區域,每個區域安排20個受學生歡迎的活動項目,如彩虹坊的「壓印小創圖案」、民俗園的「潑墨吹畫」等。針對不同需求與不同基礎的學生,創造學院開設時間跨度不同的3類課程,以任務單的方式呈現,分為微課程、短課程和長課程。
27家本課程
河南省洛陽市龍城雙語初級中學開設了需要由家長和學生一起來完成的「亦學亦玩」家本課程,先後創編並組織實施「走進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龍門海洋館探秘」、「永恆的文明」等一系列「家本課程」,實現了學校教育的延伸。這些課程的內容滲透了語文、地理、生物、歷史、美術等多學科知識。學生們形成了歷史想像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學會了用發展的眼光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
28節日課程
北京市玉泉小學為孩子們開發出「十大好玩課程」,包括遠足採摘節、經濟貿易節、愛心動物節、童心話劇節、歡樂新年節、激蕩海洋節、沙灘遊戲節、競技體育節、狂歡學生節、傾情泉水節。遠足採摘節的扒地瓜課程,讓孩子們在扒地瓜的過程中體驗勞動、收穫喜悅,在合作分工中培養默契和感情。在經濟貿易節裡,學生不玩的玩具和圖書可以出售;學生從外地帶回的特色物品也可以出售;學生在批發市場購買的玩具或用品仍舊可以賣給老師和夥伴……
看完了這28門創意課程,有沒有腦洞大開、充滿想像,是不是也打算給孩子們開設一門創意課程,那就別等了,快利用暑假剩下的日子,好好謀劃一番吧!
分享
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
微信搜索童慧諮詢,獲得更多一手資訊:
1、點右上角的【···】→【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2、打開微信→【通訊錄】→右上角【+】→查找公眾號→搜索"童慧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