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人群:學生、家長
小可愛們,家長們,大家好。今年是我教數學的第5年,在這5年當中,我遇到了很多孩子,很多家長。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問的最多的就是我們家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呢,怎麼改正呢?而孩子問得最多的是老師什麼時候下課呢?今天我想跟家長們分享一個我從業這麼多年以來,所總結和歸納的思維力冰山模型,這不僅在數學當中有著切身實際的用處,對於孩子學習的任何科目,甚至家長們所從事的事業,都有著緊密的聯繫,有著指導意義。思維力冰山模型:解密「分數」下學生的真實水平,這才是優秀的孩子!
一、什麼是思維力冰山模型?
相信這樣一幅圖片大家都看過,所謂的冰山一角是說我們看到的冰山,雖然只有一角,但是在其水面之下有著更龐大更完整的體系。同樣的道理,我們所看到的孩子們的考試成績,就是我們看到的冰山一角。那只是一個表徵,而考試成績下面所蘊含的孩子的學科表現,學科情感這些等等的因素,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而不是孩子們的成績。後面我將對整個冰山模型進行解讀,家長們也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問題。
二、考試成績的導因
我們看到一個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管是考得好還是考得差,所表現出的這個分數其實都是由以下三部分組成,包括知識方法,熟練程度和學習習慣。
2.1知識方法
這一個板塊所表述的就是孩子的知識是否學習到位,也就是說在考試的時候,孩子是否學習過這一塊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學習這一塊知識,在考試的時候,他當然是拿不到這一塊分數的。這一個知識點其實就是看孩子是否學過這個知識。如果考試的內容,是孩子沒有學到的,即使是成績再好的孩子,那麼也不能考出高分,所以想要孩子的成績提高,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考試的內容全部讓孩子學習過,甚至讓孩子學習的內容是大於考試範圍的,這樣的話可以保證孩子們在上考場的時候,所面臨的知識都是學過的。
2.2熟練程度
大家都知道,熟能生巧,即使這個知識你學習過,你知道,並且你連公式都能背得出來,但是在考試當中,你不一定能拿到這一到題目的分數。因為在校內的考試,孩子們上考場所面對的知識都是校內學過的,99%的知識是不會超過考綱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得99分。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並沒有將知識掌握到位,也就是我說的這個板塊熟練程度。如果孩子對平時學到的知識並不熟練,不會運用,即使考試的時候知道這一個板塊的知識是學習過的,但是並不能很好地遷移運用到考試當中的題目,也同樣是拿不到分數的。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學習了一個知識點之後,一定要讓他多加練習,強化吸收,達到真正掌握並且運用這個知識點,才能在考試當中拿到高分。
2.3學習習慣
除了學習方法以及熟練程度以外,在考試當中決定分數,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學習習慣。相信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會發現,平時做得很好的題目,這種類型的題目孩子幾乎從來沒有錯過,但是到了考試,依然會出錯,依然有可能拿不到這一塊的分數。
很多家長歸因為馬虎不仔細或者是審題不清楚,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孩子的學習習慣並不好。舉一個例子,我在教學當中會發現那些平時認真檢查,思維嚴密的孩子在考試當中更容易拿到高分,不是他們的知識水平更高,而是他們的學習習慣更好。面對同樣的一套試卷,當所有的孩子都做完題目的時候,那些學習習慣好的孩子會從頭開始檢查,而且是把這個題目當做是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題目重新算一遍。而很多孩子的檢查方式只是將草稿紙上的草稿再次檢查,其實這時候你已經陷入了錯誤的思維,很難抽出來重新整理思路。
如果大家觀察生活,會發現一般下圍棋很好的孩子,思維更嚴謹,在學習習慣上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優秀。當然,我這裡並不是鼓吹大家去讓孩子學習圍棋,只是想表達圍棋下得好的孩子,一般自律能力和思維的嚴謹性更高,在考試當中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紕漏。其實並不是需要下圍棋,才能使自己的思維嚴密性更高,只需要從小養成檢查和認真閱讀每一個字的習慣,那麼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自己的正確率。學習習慣除了檢查以外,還有很多,比如預習,超前學習,衍生學習,寫錯題本,記憶自己經常出錯的題目等,這些都是好的學習習慣好,可以讓孩子們在考試當中少吃虧。
3、為什麼學習
在上面的文字當中,我為大家分析了考試成績所反映出的孩子們的三個表徵。如果想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不是只需要讓他們提高學習方法,提高熟練程度,以及規範學習習慣就可以了呢?
其實並不是,家長是否而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家長知道孩子們為什麼要學習,因為以後可以考上好大學,以後可以找工作,以後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多一些選擇。但是,對於孩子,他們只有幾歲十來歲,他們並不知道這些,他們並不理解現在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所以現在很多孩子都是敷衍學習。如果你僅僅是從學習方法,熟練程度,學習習慣這三個維度來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其實是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要從本質上教育,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去提高這三個維度,那麼主要就是由以下兩個因素所決定的,首先是學科情感,其次是思考習慣。
3.1學科情感
只有當一個孩子對某一個學科或者某一件事情充滿了興趣的時候,他一般才會主動去學習這一個學科的課程知識, 也就是學習方法。而且如果這個孩子真的愛上了這個學科,那麼他不僅會去提升學習方法,甚至會加強練習,養成在這個學科上的優良習慣,從而得到高分。所以學科情感是孩子是否願意學習的誘導因素,以及主要的內在原因。我們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知識水平或者熟練程度,而是學科情感、學習態度。
3.2思考習慣
對這個學科感興趣,就一定可以提高學習方法,熟練掌握這一學科的知識點,並且考出高分嗎?其實並不一定。
記得我小時候其實很喜歡英語,但是並不能將英語學好。我現在來看,當時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我沒有完全掌握英語這個學科的學習要領,簡單來說,就是我的思考習慣並不適合於英語的學習。因為當時我的理科成績很好,我就先入為主地認為,英語的學習和理科的學習是大同小異的。所以我用慣常的理科思維來學習英語和語文,一直到大學,我的英語和語文都很差,這就是我所欠缺的思考習慣,面對新的學科或者面對新的事物,其學習方式將會有大大的不同,我很愛這個學科,但是我的思考習慣決定了我的行為,所以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將這一個學科學好。
現在想來,思考習慣簡單來說就是學習能力,如果一個孩子想要提高某一科目的成績,除了喜歡這一個科目,可以促使他去主動的學習以外,其思考的習慣也直接決定了是否能學好。簡單來說就是學科情感是一個誘導因素,決定孩子是否願意學習,而下一個動作就是怎麼去學習,需要思考習慣去執行的。如果你的思考習慣執行得不好,那麼在這個學科當中,你是很難取得很高的成就。想要提升自己的思考習慣,我建議家長們儘量要求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要只重視某一個科目或者某一項技能的發展,只有讓孩子全面發展,其思考的習慣才會多樣化,面對新鮮的學科或者困難的學科,才會有更多不同的解決方案。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給大家的乾貨,孩子的成績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貪心的家長們要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分數,更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所具備的能力,想要孩子得到高的分數,從家長開始,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但是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我從教5年了,我親眼看見過許多家長用一生的精力去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尊敬。我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們,能夠秉持初心,不要只在意孩子的成績,更在意成績下,孩子到底欠缺了什麼?我們要的不是一個「高分孩子」,而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我們下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