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百歲兒科醫生過壽誕 他守護了三代人的健康

2020-12-24 騰訊大閩網

11月16日下午,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在15樓活動中心,為退休兒科醫生劉彥琛老人舉辦百歲壽宴。

當天,劉彥琛老人身著喜慶的唐裝,面色紅潤,精神矍鑠,不時揮手向賓客致謝。

兒科傳承人站齊一排,為老人拜壽。看著中青年醫生的茁壯成長,成為醫院的頂梁柱,劉彥琛老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劉彥琛老人一直關心著醫院的發展,希望醫院發揮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做出特色,做強專科。

大家問起老人長壽的秘訣,他介紹,長壽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淡泊名利,心胸開闊;飲食有節,堅持鍛鍊;勤於動腦,樂於助人。

劉彥琛老人行醫七十幾年,在三明地區有著很高的聲望。他是福建省勞動模範、福建省衛生先進工作者。三明市區的許多家庭,一家三代都曾是他的「病孩」。

劉彥琛老人一輩子秉承著中醫人的文化精神,為後輩們樹立了從醫的好榜樣,他身上「大醫精誠」的精神力量,「醫者仁心」的優秀傳統將得到更好的傳承。

▲劉彥琛醫生行醫記憶

>

相關焦點

  • 三明兒科名醫劉彥琛醫生百歲壽誕側記
    1958年,劉彥琛醫生從福州來到三明,在三元縣醫院參與創建兒科。這是他早年為病孩診病的鏡頭。●三明日報 記者 王長達12月2日晚,天元國際13樓宴會廳裡其樂融融,人們聚攏在一位鶴髮童顏的老翁身旁,深情地唱起生日歌,壽星身著喜慶的唐裝,笑意盈盈,連連頜首。他就是劉彥琛,我市著名的兒科老醫生,今年百歲,這天劉氏家族親友從福州、深圳、上海等地趕來,並帶著香港、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地親友的囑託,為老人祝賀百歲大壽。
  • 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工作可長壽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2020年9月25日,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寶藏爺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他曾在多個場合談起自己的長壽秘訣:「工作可致長壽。其實就是要求自己,今天能做到的,明天儘量也要做到。」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前不久,《石獅日報》報導了石獅市醫院退休老醫生(基督徒)肖仁慈姊妹迎來了百歲壽誕,壽誕那天既沒有禮炮震天,也沒有大擺筵席,而是在子孫的陪伴中愉快地度過了百歲生日。更值得稱讚的是,肖仁慈醫生將簡辦壽慶省下的100萬元,將其中的50萬元分別捐給新湖社區愛心互助會等社團組織,其中捐給石獅教堂5萬、湖濱堂會5萬);其餘50萬元則捐往漳浦縣舊鎮芹山村,建設老年活動中心。
  • 百歲醫生張金哲:一生行醫,一世仁心
    【人物】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故事】前不久,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點評】「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愛孩子的大夫。」張院士看門診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接診,患兒進來必起身相迎;手診,必先洗手並搓熱後再接觸患兒皮膚;談病情,用「三分鐘藝術」告訴家長怎麼回事、該怎麼辦;面對哭鬧的孩子,也有變魔術的「絕活」。在患兒和家長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醫學泰鬥,更是親切有愛、風趣幽默的「寶藏爺爺」。
  • 楊作民先生百歲壽誕 眾弟子四世同堂共慶賀
    本網訊8月31日,農學院老教授楊作民先生迎來百歲壽誕,小麥育種中心眾弟子「四世同堂」為他在新樓2060會議室舉行百歲壽誕慶典。校長孫其信、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等出席並為楊先生送上生日祝福。
  • 棲霞寺法宗長老百歲壽誕 海內外高僧出席恭賀
    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江蘇民族宗教事務局李國華局長(右)參加壽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馬江洲) 參加壽誕高僧大德以及嘉賓與法宗長老合影(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馬江洲) 為恭賀法宗長老百歲壽誕,送賀禮賀聯的高僧大德有:臺灣善導寺住持了中長老;香港鹿野苑超塵長老;香港觀宗寺住持宏明大和尚;香港東蓮覺苑住持僧徹大和尚;新加坡雙林寺住持惟儼大和尚。 上午9點,由棲霞古寺方丈隆相大和尚主法,棲霞古寺法師、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師僧以及居士上百人參加了為法宗老和尚祈福的延生普佛法會。
  • 兒科醫生 「守護是我無悔的選擇」
    我國每萬名兒童中只有6名兒科醫生,兒科醫生可謂珍稀。從醫20多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外科主任醫師潘偉華卻從來沒有想過逃離,因為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和他一樣,一大批年輕的醫生帶著一萬分的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執著地堅守在兒科醫生這個崗位上。
  • 百歲醫生的五個健康秘訣
    如今,人活百歲已不再是夢,百歲老人們一個世紀的人生智慧和豐富閱歷,可以為我們上堂生動的歲月之課。日野原重明就是這樣一位風趣幽默、笑容純真的百歲老人。他把體檢引入日本,並經過20年努力,將糖尿病、高血壓等「成人病」一詞,改為「生活習慣病」,喚起了百姓防未病的健康意識,還開設了日本第一家安寧醫院,普及安寧療法。
  • 澳牧牛奶攜手《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用心守護兒童營養
    近日,由澳牧進口兒童牛奶贊助的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播中。該劇自播出以來就受到了眾多育兒家庭的關注,劇中描繪了兒科醫生充滿感動、歡樂、淚水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同時展現出一批暖心守護兒童成長的兒科醫生形象。事實上,本劇傳遞的暖心力量與澳牧進口兒童牛奶的品牌初心不謀而合。
  • 百歲醫生仍堅持出診,願「兒無痛,母不悲」
    「小兒外科之父」張金哲院士今天百歲壽誕。 「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愛孩子的大夫」 作為兒科醫生,張金哲說過:「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愛孩子的大夫。」他自身也是這麼做的。每次出診,他都會溫和地起身迎送患兒;查體時,他一定會先把聽診器焐熱;看完病,他也會起身送患者離開。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系列報導
    「沒有去過深夜的兒科急診,不足以談人生」。一句話,道出了很多奶爸奶媽們的無奈,也引發了更多人的共鳴。 兒童健康事關家庭幸福和民族未來。
  • 百歲兒科醫生,六一前夕給孩子們送上了這份禮物
    六一前夕,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在京保兩地共同開展關愛惡性實體腫瘤患兒公益活動,百歲兒科醫生、北京兒童醫院張金哲院士揮毫寫下的這十二個字,連同兒童腫瘤科普《育兒寶鑑,家庭自查方案》一文的兒歌版權,作為兒童節禮物,一併贈予了身患實體腫瘤的患兒、家庭和致力於關愛實體腫瘤患兒的機構。腫瘤患兒還將集體創作的「彩虹白大褂」回贈給了張院士。
  • 全能硅藻泥 守護健康的「空氣醫生」
    現在看似是遠去了,可是現在城市空氣汙染嚴重,室內空氣也好不到哪去,若不守護好自己的呼吸健康,那麼這些汙染的空氣,大於PM2.5的病菌顆粒會被吸入人體,慢慢地,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疾病也會隨之而來,既影響工作,也讓生活失去了質量。更嚴重的是,在此環境下,家裡的老人、孩子的健康也會受到侵害,而這些都是空氣汙染惹的禍。
  • 兒科專家堅守一線 青島和睦家8大舉措守護孩子健康
    院內感染及消毒隔離措施,始終如一、全力以赴地守護所有就診者、家人及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兒童是世界的未來,兒童的健康是父母最關注的焦點話題。作為青島和睦家醫院的明星科室——兒科,更是疫情防控中的重中之重。對此,青島和睦家醫院推出「8大舉措」,貼心守護孩子健康。
  • 江西宜黃:為「全省模範軍人」陳榮過百歲生日
    祝賀百歲老人陳榮壽辰的隊伍 陳老1921年8月出生,1948年10月入伍,分配在東北野戰軍八縱二十三師六十七團一營三連,1949年10月,在黑山阻擊戰中,他和戰友一道阻擊國民黨七十一軍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了不起,電視劇卻不行!
    就說孩子生病了,小小的他無法清楚表達,只會哭。這不僅讓大人們抓瞎,兒科醫生也冒冷汗,因為「望聞問切」之中很重要的「問」,沒有「答」。這還不算,誰家的孩子不是寶貝疙瘩,醫治不好、或者處理不當,首先家長不願意,本來我國的隱患關係就挺緊張的,誰還願意往前衝?
  • 為什麼兒科醫生越來越少?
    如此情節便是現今多數醫院兒科的最真實情況,簡單的原因則是醫生缺乏,尤其是兒科醫生,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局面。博士期間,我曾在淮安地區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按照當地兒童人口計算,每千名兒童僅可以獲得 0.17 個兒科醫生,這與發達國家 1.5 個 / 1 000 名的兒科醫生配置情況相比,相差近十倍。
  • 守護兒童健康!寶山華山醫院北院正式啟用兒科急診「24小時」
    為了更好應對兒童流感高發期,寶山華山醫院北院近日正式啟用兒科急診,日夜守護兒童健康。24小時的兒科急診受到了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除了兒科門診改擴建以外,醫院新開設的線上醫直播平臺,也邀請兒科專家醫生向廣大家長普及兒童健康防護知識。
  • 芝罘區婦幼保健院兒科毛曉暉:用醫技與責任,守護孩子健康成長(中)
    樸實而聖潔的白衣、恬靜而真誠的面龐、溫柔而堅定的細語,芝罘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毛曉暉同志牢記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立足崗位、無私奉獻,從事基層臨床工作20餘年,在兒科這個領域詮釋著救死扶傷的職業內涵,帶領科室創新發展,把畢生的精力及有限的生命獻給了黨的衛生事業,用高超的醫技與超強的責任,守護孩子健康成長,贏得了無數患兒及家屬的愛戴和信賴
  • 海南澄邁最長壽老人舉行114歲壽誕 共有兒孫曾孫115人
    海南澄邁最長壽老人舉行114歲壽誕 共有兒孫曾孫115人 記者 古月 通訊員 王家專 攝   澄邁最長壽老人李愛珠昨舉行壽誕  114歲壽星婆,生日快樂!  參加生日Party是件很平常的事,可是,你參加過114歲老壽星的壽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