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工作可長壽

2020-12-24 健康時報客戶端

來源:北京兒童醫院 項春梅

9月25日,張金哲院士(右二)百歲生日,張金哲院士在「張金哲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年會」開幕式上,展示他出診時安撫患兒的小魔術。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2020年9月25日,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寶藏爺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

他曾在多個場合談起自己的長壽秘訣:「工作可致長壽。其實就是要求自己,今天能做到的,明天儘量也要做到。」

張金哲出生於天津市寧河縣,18歲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系,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我國的小兒外科事業。他被國際同行尊為中國「小兒外科之父」,至今仍是我國小兒外科領域的靈魂人物,各種榮譽加身,卻始終自謙:「我得這些獎,是因為我活得長」。

被患兒和家長稱為「寶藏爺爺「的他,門診日常往往是這樣的:接診,患兒進來必起身相迎;手診,必先洗手並搓熱後再接觸患兒皮膚;談病情,用「三分鐘藝術」告訴家長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即便面對哭鬧的孩子,也有變魔術的「絕活」。張院士倡導醫生和患者是交命的朋友,要「先交朋友再做手術」。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他還上直播為腫瘤患兒表演魔術。

慶生現場,他也高興地為前來祝壽的小朋友表演了拿手的魔術。聽著張院士幽默風趣的語言,看著他靈巧的雙手,在座的同仁們更加讀懂了百歲院士堅守臨床一線的傳奇。

100歲的張院士能工作,愛書畫,會生活。疫情前每周至少到醫院上班兩天,疫情發生後,他揮毫寫下「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科學政策」,為抗疫助力。目前仍堅持每周到院半天。他每天堅持室內自行車上騎行鍛鍊。

「沒有奉獻精神不可能成為一名好醫生。具有奉獻人生觀的醫生,治好一個病人就是最高的榮譽、快樂和享受」,張院士他行醫70餘年,從未收過一次紅包;他28年如一日利用周末到天津兒童醫院義務出診,沒拿過一分錢,他說:「我支持的是兒童外科事業,要講錢,誰也請不動我」;即便老伴剛去世不久,他仍準點到教室授課,他說「不能因為我自己的事情影響教學工作」;為了提高技術和治癒率,他不怕得罪人,曾讓科室秘書設了一個「醫療不滿意」登記;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就把科普列為工作重點之一,他信奉周恩來總理的「知識要交給老百姓才是力量」,認為病人聽懂、愛聽就是好科普,出診時經常從兜裡拿出科普小紙條……

行至百年,有人問張院士對兒科的展望,他說,我希望兒童醫院打造成一個無痛、無恐的兒童健康樂園,懷揣著這個中國夢,百歲院士張金哲的腳步仍在繼續。

責編:孫寶光

主編:李桂蘭

校對:劉玫妍

相關焦點

  • 張金哲醫生,生日快樂!
    張金哲醫生,生日快樂!這是張金哲院士最真摯的百歲感言,也是他最迫切的生日願望。9月25日,我國小兒外科領域一場溫馨又隆重的學術「生日趴」在京舉行,張金哲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年會開幕。與會人士共同為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慶賀百歲華誕。
  • 百歲醫生張金哲:一生行醫,一世仁心
    【人物】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故事】前不久,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在張金哲等專家的帶領下,我國小兒外科從零起步,獲得長足發展,並在國際小兒外科界擁有了話語權。【點評】「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愛孩子的大夫。」
  • 北京兒童醫院的張金哲醫生,明迎百歲生日!這些出診細節讓人感動
    9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兒童醫院醫生張金哲將迎來百歲生日他1997年獲評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獲得國際小兒外科界最高成就獎——英國皇家學會「丹尼斯布朗金獎」,2010年,他獲得了世界小兒外科學會聯合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張金哲經常說,中國現代兒科奠基人諸福棠教授及胸心外科奠基人吳英皚教授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嚴謹治學之道。」
  • 百歲院士張金哲:將兒童醫院打造成兒童健康樂園—新聞—科學網
    而這一天,也恰逢一位百歲老人的生日。這位百歲老人就是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 張金哲被國際同行尊為中國「小兒外科之父」,至今仍是我國小兒外科領域的靈魂人物,各種榮譽加身,他卻始終自謙:「我得這些獎,是因為我活得長」。
  • 小兒外科創始人張金哲百歲生日 仍堅持出診
    小兒外科創始人張金哲百歲生日 仍堅持出診 2019-09-26 14:24:15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賈曉宏 |今天上午,北京兒童醫院為張金哲院士慶祝99周歲的生日,現場簡樸又熱鬧。醫生爺爺特別開心,在現場表演起自己拿手的小魔術,這也是他哄孩子的「法寶」。張金哲從衣服的口袋裡拿出一個閃亮的金屬小帽子,戴在右手食指上。
  • 百歲兒科醫生,六一前夕給孩子們送上了這份禮物
    六一前夕,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在京保兩地共同開展關愛惡性實體腫瘤患兒公益活動,百歲兒科醫生、北京兒童醫院張金哲院士揮毫寫下的這十二個字,連同兒童腫瘤科普《育兒寶鑑,家庭自查方案》一文的兒歌版權,作為兒童節禮物,一併贈予了身患實體腫瘤的患兒、家庭和致力於關愛實體腫瘤患兒的機構。腫瘤患兒還將集體創作的「彩虹白大褂」回贈給了張院士。
  • 張金哲醫生,100歲生日快樂!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張金哲做了一個大膽設想:如能搶在發生大面積感染前,把患處切開放出膿血,或能救人。但這一設想與傳統外科原則背道而馳,中西醫老師們均不支持手術治療。
  • 94歲的兒科醫生
    張金哲和腫瘤科醫生們討論課題時,年輕大夫問:「治療如果最終醫學上無計可施的時候,怎麼和家長談呢?」張金哲半扭過身體皺起眉說:「我們醫生永遠不能說放棄治療、放棄病人,當醫學上已經沒有辦法的時候,我們還是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幫助病人一起抵抗病魔。放棄是孩子家長絕對接受不了的。」
  • 百歲醫生仍堅持出診,願「兒無痛,母不悲」
    「小兒外科之父」張金哲院士今天百歲壽誕。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張金哲做了一個大膽設想:如能搶在發生大面積感染前,把患處切開放出膿血,或能救人。但這一設想與傳統外科原則背道而馳,中西醫老師們均不支持手術治療。
  • 百歲院士張金哲:數十年為上萬患兒操刀 行醫七十餘年仍未「退休」
    :給一位百歲老人寫電子郵件,會有什麼反饋?近半年來因新冠肺炎疫情,院裡照顧,把我的常規工作簡化,現在每周三上午去一次醫院……」他就是張金哲,中國小兒外科的重要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外科學院榮譽院士,一個獲得過國際小兒外科最高獎——「丹尼斯·布朗」金獎的醫者。今年9月25日,是他的百歲壽誕。
  • 三明兒科名醫劉彥琛醫生百歲壽誕側記
    他就是劉彥琛,我市著名的兒科老醫生,今年百歲,這天劉氏家族親友從福州、深圳、上海等地趕來,並帶著香港、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地親友的囑託,為老人祝賀百歲大壽。劉彥琛醫生行醫80年,在三明整整60年,救治了無數幼兒,守護了三明許多家庭三代人的健康,被傳為佳話。前段時間,市民革、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長汀縣智力支鄉協會三明分會相繼舉辦慶典、茶話會為這位三明名醫祝壽。
  •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這個恩情我是用任何方法也無法報答的,只有好好工作,同時教育好我的後代,讓他永遠善良待人。」像這樣送來感謝信的患者有很多,作為醫生張金哲可能無法一一記清,但來自患者的問候,卻讓他體會到了內心的溫暖,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研究、推動小兒外科不斷發展的信念。
  • 三明百歲兒科醫生過壽誕 他守護了三代人的健康
    11月16日下午,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在15樓活動中心,為退休兒科醫生劉彥琛老人舉辦百歲壽宴。當天,劉彥琛老人身著喜慶的唐裝,面色紅潤,精神矍鑠,不時揮手向賓客致謝。兒科傳承人站齊一排,為老人拜壽。看著中青年醫生的茁壯成長,成為醫院的頂梁柱,劉彥琛老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劉彥琛老人一直關心著醫院的發展,希望醫院發揮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做出特色,做強專科。大家問起老人長壽的秘訣,他介紹,長壽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淡泊名利,心胸開闊;飲食有節,堅持鍛鍊;勤於動腦,樂於助人。
  • 張金哲:小兒外科界的「寶藏男孩」
    1  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哲教授,當年考大學時報了3個志願,分別是燕京大學醫預科、輔仁大學美術系和工商大學建築系。張金哲(中)帶領年輕醫生查房。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供圖  張金哲1920年出生於天津,是個不折不扣的「寶藏男孩」。
  • 小兒外科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哲:行醫 是愛的藝術
    在張金哲等兒科專家的帶領下,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到今天已擁有腫瘤、泌尿、骨科、整形外科、心臟外科、胸外科、神經外科及新生兒外科等十幾個專業。中國小兒外科從零起步,獲得了長足發展,並在國際小兒外科界擁有了話語權。
  • 調查200名長壽百歲老人,醫生指出:長壽要養骨,愛吃一素是關鍵
    導語: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物質水平的逐漸提高,導致了我們對於精神水平以及健康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尤其是怎麼養生如何長壽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問題,長壽這個問題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頻繁出現,從一開始的秦始皇練長生不老藥,到現在的抗衰老研究,我們對於長壽的問題從未停止腳步,研究表明,我們的長壽與否與我們的骨骼有很大的關係
  • 揭秘泉港百歲人瑞的「長壽密碼」
    到2020年,泉港區共有百歲老人65人,每10萬人口超過15人,現最高齡者111歲;80周歲以上老人9103位,佔總人口比重達2.12%。長壽之鄉,一般都是自然環境保持比較好或區域有特殊水土環境但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泉港區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為何也躋身於「長壽之鄉」?
  • 百歲老人頭上長怪異犄角,謠言是長壽的徵兆……
    在河南農村的百歲老人張瑞芳可是名人,隔壁村莊的人都對她有所了解,主要是因為她是唯一長壽的百歲老人,二是因為張瑞芳老人的頭上竟長有犄角。這兩件神奇的事情都發生在張瑞芳老人的身上,在當地張瑞芳老人也頗有名氣。張瑞芳老人共生育六個子女,如今都是四個兒子照看著她的生活,別看張奶奶已經百歲了,但她的精氣神是很好的。
  • 為何有人活到百歲,有人活到半百就撐不下去了?醫生揭秘長壽秘訣
    對於人的壽命,人們認為百歲是一個美好的象徵,現在也有很多人在關注長壽的秘訣,但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存在的健康問題就非常多,因此對於長壽的渴望就非常的強烈。現代人的壽命相比以前是增長了不少,但距離百歲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有一些人確實能活到百歲,有些人活到半百就撐不下去了,有如此差距與平時的生活方式的關係比較大。長壽秘訣有哪些?喜歡吃魚。魚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被吃到,目前的經濟水平,經常吃到魚是沒問題的。魚肉的口感鮮美,肉質很嫩,不少都非常愛吃。
  • 50年研究啟示,揭秘百歲老人長壽經
    本文將從基因、飲食、心理3方面聊百歲老人的特點,希望大家有所收穫。1奇怪:越老越健康的百歲老人?理論上講,年紀越大身體就越差,然而超長壽命的百歲老人卻不是這樣。很多研究論文都表明,百歲老人身體素質常好過(年紀更小的)非長壽老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