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紅裝愛武裝——古希臘斯巴達婦女

2020-12-15 歷史行程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虛構了一個「完美」政體,在這個政治體制的統治下,男女之間自由結合,生下來的孩子並不歸家庭所有,而是由社會統一撫養,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公平、提高培養人才的效率。這種設想源自何處?答案是古希臘的斯巴達。

整個斯巴達社會就是個大軍營,男孩在7歲前由雙親撫養,7歲後便會被編入團隊進行軍訓,被要求絕對服從,甚至每年都要接受鞭笞,絕不許求饒叫喊。12歲後,他們會被統一編入少年隊,只能光頭赤腳,不論天氣冷暖均只許穿一件外衣,而且軍營並不提供充足夥食,需要他們用暴力或偷竊來從他處獲取,藉此鍛鍊其武力與機敏。年滿20歲後,斯巴達公民便被視為正規軍人,並在30歲時成親,但還是要每天作軍訓,直到60歲時退役,但仍要作為預備軍隨時候命。由於斯巴達男人長期待在軍營,斯巴達婦女自然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這點是同期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

斯巴達人相對「晚婚」,女子大概要18歲以後才出嫁,這比同期其他國家至少要晚三到五年。當然,斯巴達人的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自己是沒有自主權的,所謂「搶婚」習俗更證明了這一點:

據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記載,斯巴達婦女往往在婚前被丈夫「搶走」,其伴娘會把新娘的頭髮從髮根剪掉,再給她換上男人的大氅和涼鞋,並將她安置在簡陋的床墊上。最後,新娘一個人在不點燈的屋子裡等待著新郎的到來。婚禮當天,新郎仍然像平時一樣在公共食堂吃飯,晚飯後才能偷偷溜到新娘的房間,在短暫相處後,還得回營房和戰友睡在一起。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至少要持續到新郎30歲以後,以致大部分斯巴達男人可能還未在白天看過妻子就已經做了父親。據說這種秘密約會能讓夫妻雙方總是保持愛的火花,如果他們極度渴望對方的話,將會生出更加健康的孩子。

生下孩子之後還要撫養,但由於斯巴達男人們常年不在家,這一重任便落在斯巴達婦女身上。不過,斯巴達婦女並非像我們想像那般「含辛茹苦」,為一家生計而奔波,因為公共奴隸「黑勞士」會向他們供應充足的糧食和農產品,斯巴達母親的唯一任務就是培育孩子的尚武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操,普魯塔克的《斯巴達婦女言論集》記錄了許多相關事例:

一個母親親手殺死了她的兒子,因為他是一個懦夫,並罵道:「他不是我的後代,因為我不會生養一個斯巴達的敗類」;當一位母親得知兒子是從戰場上臨陣脫逃的時候,她當即掀起自己的衣服,怒斥道:「卑鄙可恥的敗類,你從哪裡來?難道你想要偷偷溜回你們出生的地方去嗎?」而當一個斯巴達婦女得知自己的兒子殉職之後,她自豪地說道:「讓那些懦夫們獨自痛苦去吧,而我——你的母親,會不流一滴眼淚地把你埋葬,我英雄的兒子——斯巴達的兒子。」

斯巴達母親們真的不愛自己的兒子嗎?肯定愛的,畢竟母性是人類的天性,甚至動物也是如此。她們之所以有如此表現,全是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畢竟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相關焦點

  • 《東江英雄劉黑仔》熱播 賈青不愛紅裝愛武裝
    賈青不愛紅裝愛武裝  搜狐娛樂訊 由實力派演員賈青、王雷領銜主演的抗戰傳奇大劇《東江英雄劉黑仔》正在湖北衛視、重慶衛視熱播中  電視劇《東江英雄劉黑仔》通過抗日時期「東江縱隊」劉黑仔的故事改編,講述的是一個外號劉黑仔(王雷 飾)的青年,性情如火,嫉惡如仇,從小頑劣,可為人頗講義氣,為救朋友在大牢裡被關了七年,出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剷除當地土匪漢奸營救民主人士,智擒死敵日本駐港特務頭子東條正之,威震港九、讓日偽聞風喪膽的傳奇故事。
  • 紅裝造句和解釋_紅裝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紅裝(hóng zhuāng)。同「紅妝」。[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紅裝參考例句:1、時至冬日,到處一片紅裝素裹的景象。2、這姑娘紅裝素裹,漂亮極了。3、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王雅捷不愛紅裝愛武裝 《我是太陽》挑大梁(圖)
    這回,王雅捷不愛紅裝愛軍裝,在《我是太陽》飾演一名女革命工作者。  王雅捷表示,和兩位老師的合作過程,受益匪淺。劉佩琦和李幼斌多面的表演經驗使他們的表演張弛有度,深厚的表演功底讓她佩服不已。劇中王雅捷跟劉佩琦是夫妻,有大量的對手戲。王雅捷說:「劉佩琦老師是非常專業的演員,我們合作的非常默契,他經常言傳身教教我如何入戲、一起尋找規定情境、設計人物潛臺詞。
  •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她們正書寫著自己的「香味」
    也許你還不準備畢業,或者選擇讀研究生,或者忙於工作,或者忙於男朋友,甚至是家族企業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今天,小編將就和大家介紹一群不一樣的人。是一群不到22歲的女孩。它們是非常普通和特殊的,但是她們以獨特的方式書寫它們自己的香味南國在春風中長了十裡,北方還是暖和的。
  • 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主的古希臘前期教育
    歐洲的思想文化文化體系和教育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希臘時期自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約等於中國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和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加上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以及西漢初期年代。
  • 關於古希臘的教育——斯巴達和雅典
    在古代世界教育史上,古希臘的兩個不同的教育: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雖說在同時期,但是教育的內容,手段,目的等都有許多的不同點。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背景來深入理解為何他們的教育有如此的不同。古希臘是巴爾幹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及小亞細亞一群奴隸制國家的總稱,最強大最有名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斯巴達與雅典(四)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斯巴達與雅典(四)斯巴達王李奧尼達在溫泉關戰役的畫像,目前這幅畫在珍藏在法國羅浮宮。是由法國十八到十九世紀的著名畫家達維特畫的。雅典文化的繁榮,與政治制度當然是分不開的,當時的雅典已經開始走向一種民主制。根據雅典的復原圖,雅典與斯巴達是天壤之別。斯巴達是一個泥古不化,極其愚昧。當然它戰鬥力非常強,但是在文化上可以說是一踏塗地。
  • 中華女兒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京師未來國旗護衛隊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是她們的代名詞;「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是她們的寫照;「巾幗不讓鬚眉」是對她們的讚賞。
  • 歷史: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獨特性!
    歷史: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獨特性!在從未經歷過暴政的國家中,突出的是斯巴達,即使在古代也是如此。在這方面以及在許多其他方面都是例外,其中一些已經被注意到:它在8世紀和史前時期僅向塔拉斯(義大利南部的塔倫圖姆)和愛琴海島嶼派出了少數殖民地。的尊者和米洛斯。
  • 斯巴達超級馬拉松,這個運動途經了整個古希臘歷史
    斯巴達超級馬拉松,這個運動途經了整個古希臘歷史 2017-09-28 16:34  秋秋就是那個秋秋
  • 歷史:斯巴達人打敗波斯,拯救了古希臘!
    歷史:斯巴達人打敗波斯,拯救了古希臘!古希臘享有數百年的自由,沒有任何來自阿提卡以外部隊的重大威脅。當波斯人上臺並威脅要推翻希臘時,這種情況就停止了。此舉促使雅典人向斯巴達人尋求幫助,但當斯巴達人到達時,為時已晚。雅典人已經在一場傳奇的戰鬥中擊敗了波斯人。柏拉圖將他們的延遲歸因於斯巴達人在能夠幫助他們的鄰居之前必須壓制的Helot叛亂,但其他人並不知道。在馬拉松戰役結束後,斯巴達人正確地懷疑波斯人會再次企圖入侵希臘,並開始準備為這種威脅辯護。
  • 斯巴達:古希臘的一朵奇葩
    因此,斯巴達男人的大半生是在集體生活中度過的,這裡只有男性。斯巴達最受歡迎的女性說到古希臘的女性,我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這樣的。維納斯雕像然而在斯巴達,性情溫和、身體柔弱的「女性」是不受歡迎的。斯巴達母親在送兒子上戰場時,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祈禱他平安歸來,而是塞給他一個盾牌:「要麼拿著回來,要麼躺在上面回來。」斯巴達的經濟斯巴達的流通貨幣是鐵幣。此時的希臘早已開始流通銀幣,而斯巴達卻逆潮流而行,規定只能使用鐵製的貨幣。鐵幣自然不受其他國家商人的歡迎。這樣一來,國外的商品就不會流入斯巴達。
  • 提前2000多年上演的「美蘇冷戰」,古希臘的斯巴達與雅典爭霸
    然而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冷戰對抗,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一個叫做雅典和另一個叫做斯巴達的國家,就曾有過一場與美蘇冷戰高度相似的對抗。然而雅典的霸權引起希臘城邦中的另外一個強權斯巴達的不安,斯巴達不滿於雅典在古希臘的霸權,而最終投入到與雅典的爭霸之中,古希臘世界最終進入到兩個強大城邦的爭霸時代。
  • 尋找斯巴達人
    一個邁錫尼時期的陶罐上,黑赭雙色描繪的古希臘士兵是目前最早的古希臘步兵形象之一。邁錫尼與斯巴達相距不遠,卻早於斯巴達時代數百年。頭戴青銅頭盔的步兵(通常稱為古希臘「重裝步兵」)手持盾牌和長矛正列隊前進。因為溫泉關戰役的悲壯歷史,斯巴達人的形象幾乎成為古希臘男性的「形象代言人」。有趣的是古希臘並非沒有騎兵部隊,馬匹和騎士在博物館內的石雕、墓碑和器物上隨處可見。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古希臘時期,犬牙交錯的地中海沿岸以及海域中的島嶼上,星羅棋布的林立這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邦,這些城邦之間既有很多相似性,又保留著各自的獨立特色。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戰爭推動歷史進步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國家或城市,是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一種和平的狀態的,戰爭往往成為國家或城市交流的獨特方式。生活在同一片區域內的國家、城邦,彼此之間不免時常有戰爭發生。
  • 【最美青年】不愛紅裝愛武裝——王青玉
    「軍旅生活對我個人改變非常大,入伍前我認為我並不是一個好學生,當時我的學習態度不是很認真,對自己的成績也沒有什麼概念,包括性格也是比較內向的,不愛和別人交流。入伍前,其實她並不理解這句話,而且始終認為,只不過是穿個軍裝,能有多大改變。但是後來在部隊時又一次看到了這句話,她瞬間瞭然,為什麼穿上軍裝會讓人迅速成長?
  • 古希臘的三國時代——雅典、斯巴達和底比斯,究竟是誰笑到了最後
    公元前8世紀,中國進入了春秋時期,而同時期的古希臘則在愛琴文明滅亡之後重新出現了滿天星鬥般的城邦文明。古希臘城邦1、伯羅奔尼撒同盟盟主——斯巴達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斯巴達軍事文化的三個特點:不退縮、重集體、尊重女性
    ,成為了古希臘霸主。 經濟上:斯巴達的經濟制度是典型的奴隸制,由黑勞士(helots)負責生產,其他市民無需為生活而工作,可以全身心投入戰爭上; 民風上:斯巴達人不尚奢華,從小過著簡樸的生活,以培養城邦的強悍民風; 教育上:斯巴達兒童從小就開始訓練軍事技術,並被灌輸集體優先一切的意識。
  • 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在古希臘浩瀚的文明史中,有一個城邦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它便是斯巴達國度。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個素材通過書籍、故事、影視無數遍的傳頌著。那麼對於後世而言,為什麼在那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斯巴達人有著鋼鐵一般的鬥志?他們就好像一臺全副武裝的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