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2020-12-15 說史君說文史

希波戰爭是一場史詩級的歷史戰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有太多讓後世人銘記的時刻,如馬拉松大捷和溫泉關之戰。在古希臘浩瀚的文明史中,有一個城邦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它便是斯巴達國度。

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個素材通過書籍、故事、影視無數遍的傳頌著。那麼對於後世而言,為什麼在那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斯巴達人有著鋼鐵一般的鬥志?

他們就好像一臺全副武裝的戰爭機器。在他們的理念之中,要麼勝利、要麼戰死,沒有第二種選擇。

溫泉關之戰,在付出2萬名波斯士兵的生命後,薛西斯為何感慨?李奧尼達和他的斯巴達勇士們為何被歷史銘記?讓我們透過浴血溫泉關的三百勇士,探尋一下斯巴達國度強悍的秘密,以及那些殘酷的文化,是如何給人的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斯巴達王國的鐵騎

一、海上利益的角逐,點燃希波戰爭的序幕

縱觀西方歷史,希波戰爭總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場戰爭的恢弘程度,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所有戰爭的誘因,都源於利益方面不可調和的尖銳矛盾。

公元前5、6世紀,隨著希臘城邦進入全盛時期,為了爭奪海上貿易的控制權,它與波斯帝國產生了直接的衝突,隨即爆發了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

戰爭的導火線點燃於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米利都人起義,鎮壓的波斯國王對雅典支持米利都人耿耿於懷。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以此為藉口,遠徵希臘,希波戰爭正式拉開序幕。然而大流士的第一次遠徵並不順利,直到兩年之後,他才又派遣達提斯再次出徵希臘。此時的斯巴達人,沒有想像中強烈的戰鬥欲望,他們覺得這是波斯和雅典爭奪海上霸權的一場戰爭,和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後在雅典內部的爭執中,主戰派佔據上風,他們才決心抗擊波斯大軍的侵略。

希波海戰

二、希波戰爭的「冠上明珠」:馬拉松大捷到溫泉關之戰,斯巴達人閃耀的戰爭史

在這一次希波戰爭中,有兩場被載入史冊的戰鬥,一個是馬拉松平原大捷,另一個是溫泉關大戰。

1、馬拉松大捷:

當時雅典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米爾提亞斯,鼓舞士兵為自由而戰,還根據波斯軍隊的作戰習慣,進行了很有針對性的部署。在這場戰鬥中,希臘人用陣亡192人的代價,殲滅了波斯軍隊4600多人。

米爾提亞斯派遣斐力披弟斯將馬拉松勝利的喜訊告訴雅典的人民,而從馬拉松到雅典這42公裡195米的距離,便成了後世馬拉松比賽的距離。

馬拉松大捷之後,波斯和希臘都不會認為戰爭會輕易結束,雙方都展開了積極的備戰工作。

果不其然,10年之後的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親自率兵出徵,兵分水陸,直逼希臘。一直習慣於內部勾心鬥角的希臘,此時也組成了31個城邦的聯盟,並由斯巴達國王統帥。

到了這裡,就不得不說希波戰爭中另一場載入史冊的戰鬥——溫泉關大戰。

斯巴達勇士扼守溫泉關

2、溫泉關大戰:

在渡過赫拉斯邦海峽之後,波斯軍隊已經席捲了北部希臘的大部分地區,而溫泉關作為連接南北希臘的重要隘口,地理位置尤為重要。當時波斯王薛西斯親率的陸軍達到20萬之眾,與之相比,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領的希臘聯軍不過4000人。他們扼守溫泉關,大戰一觸即發。

面對希臘軍隊,自信滿滿的薛西斯並沒有急於進攻。因為此時的希臘正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他們認為奧林匹克高於一切,哪怕是戰爭。希臘的幾千守軍,分散在關口的各個要害位置,當波斯軍隊臨近時,李奧尼達僅僅帶領300人前來增援。

經過了心理戰、勸降等一系列手段之後,波斯王薛西斯終於失去了耐心,他低估了斯巴達人的強悍。在進攻當中,波斯軍隊前赴後繼,連精銳的御林軍都衝上前線。但斯巴達人利用溫泉關的地形優勢,一次次將波斯軍隊擋在了外圍。

正在薛西斯惱羞成怒時,一個希臘叛徒的出現,瞬間改變了戰爭的局勢。波斯精銳沿著小路直插後山腹地,駐守在此的希臘守軍早已放鬆警惕,直到喊殺聲震天,他們方才知道大難臨頭。

在李奧尼達得知腹背受敵之後,自知大勢已去,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將其他城邦的軍隊調走,只留下他自己帶來的300人,而這300人,便是之後的斯巴達300勇士。這是一場史詩級的戰鬥,在付出了兩萬波斯士兵生命的代價後,溫泉關宣告失守。

對於薛西斯來說,這場戰鬥就像一場揮之不去的噩夢,他看著這些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們的屍體,不禁感嘆:是不是每個斯巴達人都是這樣?

影視作品中的斯巴達300勇士

三、苦難與榮光:在斯巴達,活下來的嬰兒是幸運的,同樣也是不幸的

講到這裡,我們先不去說希波戰爭最後的走向和結局。以波斯王薛西斯感慨的話語作為引子,來探討一下斯巴達人的勇猛頑強,斯巴達國度的強悍究竟如何而來?

斯巴達是古希臘最強大的城邦國家,作為一個尚武之國,他們用在軍事活動上的精力投入幾乎痴狂。

斯巴達的勇士,從出生時便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之中。整個斯巴達就像一座大型兵營,男子成為驍勇善戰的鬥士,女子則成為教導勇士的母親,除此之外,竟沒有其他的選擇。

斯巴達人將從事生產勞動這樣的工作,全部交給被當做奴隸的希洛人。平均每7個希洛人,來養活1個斯巴達人。如此一來,斯巴達人便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成為勇士的訓練中。

在這樣尚武的國度,每一個剛剛出生的男嬰,父母不是用水來為他洗浴,而是用烈酒。如果嬰兒抽風或者暈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將嬰兒丟棄。能活下來的嬰兒再被送到長老那裡進行檢查,如果長老認為嬰兒不夠健康,那麼等待這個嬰兒的命運,便是被扔進山谷。

活下來的嬰兒是幸運的,同樣也是不幸的,因為還會有更加殘酷的經歷等著他們。

斯巴達國度盛產鬥士

在7歲之前,孩子由父母撫養。他們不能吃精美的食品,而是要學會知足、愉快、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懼孤獨。年滿7歲,他們必須離開父母,編入少年團。

少年團對讀書寫字的要求很低,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模仿成年男子作戰和爭論的方式。孩子們必須學會服從和忍耐,在教官訓練的時候,為了刺激孩子們的虛榮心,會讓訓練變成真正的毆打。因為認輸的弱者,在斯巴達國度中沒有任何地位。

在斯巴達的文化中,孩子成為勇士,需要經過層層的磨鍊。兒童必須接受肉體忍耐力的重重考驗,他們被鞭打,但不許哭喊、求饒,更不許躲避、逃跑。如果在忍耐時死亡,大家不僅不會感到悲傷,反而會齊聲讚揚。

隨著年齡的增長,鬥士們的訓練更加艱苦。夏天他們頭頂烈日,赤腳穿山越嶺,冬天他們衣著單薄,涉水行軍。他們的食物很少,只是為了鍛鍊忍耐飢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謀生而進行巧取豪奪的能力。無論走到哪裡,斯巴達的軍隊都很少攜帶供給,因為如果有需要,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

斯巴達的鬥士被訓練得從不廢話,他們認為與其滔滔不絕,倒不如用實際行動解決。斯巴達的女子,雖然不能進入兵營,但她們一樣會訓練賽跑、投擲和格鬥。她們需要鍛鍊身體和意志力,也為了更好的養育下一代,她們會鼓舞勇士們前進。斯巴達的婦女,會以丈夫和兒子的戰死而光榮。

在完成了基本的訓練之後,斯巴達的鬥士年滿20歲,標誌著開啟了真正的軍人生活。此時他們需要練習作戰技巧和各種陣法,為了達到實戰的效果,他們會屠殺被當做奴隸的希洛人。通過了貫穿一生的軍事訓練後,斯巴達勇士組建起了最強大的軍隊。

古希臘城邦遺蹟

四、歷史終將證明,凡事的兩面伴隨著王國的興衰

斯巴達人的強悍,是與生俱來印刻在骨髓之中的標籤。他們從小便接受著近乎殘酷的教育,這種教育雖然扭曲了人性,但卻培養出斯巴達人勇猛、無畏、團結和堅韌的品質。

而他們這種缺乏人性的觀念,也逐漸加深了階層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在對希洛人殘暴的壓迫上,播下了仇恨的種子。這也為王國後期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溫泉關大戰,阻攔了波斯軍隊前進的步伐,為希臘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成為希波戰爭最終勝利的關鍵貢獻。斯巴達人用自己的必勝和必死之心捍衛了榮譽,如果不是這個強悍國度極力培養出的勇士,那麼歷史也可能已被改寫。

參考資料:《希波戰爭》、《溫泉關大戰》、《斯巴達300勇士》、《斯巴達》、《希臘》

相關焦點

  • 斯巴達的士兵為何如此強悍?
    一提到斯巴達,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就會立馬浮現出「戰鬥」「強悍」等字眼,為什麼斯巴達的士兵讓人如此印象深刻呢?斯巴達是一個古代希臘的城邦,它的領土面積最大,在希臘城邦的多場戰爭中斯巴達表現出的一腔孤勇令人欽佩不已。戰火連天的爭霸之路成為斯巴達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渾身肌肉赤裸的斯巴達勇士形象讓希臘各城邦見到就害怕。
  • 斯巴達300勇士守溫泉關,阻擋30萬波斯大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即便如此,波斯帝王仍然對自己的疆域不滿足,相比遙遠且有雪山大漠阻隔的中國,近在眼前又繁榮富饒的歐洲才令他們真正垂涎三尺的肥羊。從公元前492年起,波斯鐵血大帝大流士一世先後兩次率領大軍遠徵希臘,但遭到希臘軍隊的頑強抵抗,慘敗而歸。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
    然後呢,斯巴達的國王列奧尼達氣不過傻逼祭祀,一怒率領本城300精兵死守溫泉關。來一個劈一個,來兩雙劈一對,簡直不要太勇猛。整個戰爭整整持續了2天,最後列奧尼達和他的300精兵全部陣亡。歷史也永遠銘記住了這斯巴達300勇士。
  • 斯巴達勇士為什麼至今任被世人所敬畏?只是因為他們做了這一件事
    電影和現實中的區別電影中在溫泉關口,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300斯巴達勇士死守陣地的場景想必給全世界戰爭影迷帶來視覺的震撼,他們身材魁梧,赤裸上身,用無懈可擊的戰術擊敗數萬名波斯士兵,好不酣暢淋漓!其實電影裡反映的數量還是有所保留的,但在歷史這是一場激烈的大戰。
  • 《斯巴達300勇士》自由與榮耀
    他們被教育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要無所畏懼,以及捍衛斯巴達戰死沙場,這是斯巴達勇士一生的榮耀。他們在7歲以後就要被迫跟母親分離去接受殘酷世界的洗禮。這種訓練被稱為教養的訓練,要強迫男孩們去戰鬥。教導他們要忍耐疼痛和不擇手段,他們被不斷試煉,被丟到荒野,運用腦力和意志力對抗各種危險。他們的成年禮是荒野求生,要麼活下來,要麼死亡。
  • 被忽悠這麼多年的斯巴達三百勇士,真相竟然如此雷人!
    小編提醒:「文章千萬條,真誠第一條;資訊不真實,讀者兩行淚」。斯巴達三百勇士:一場勝利者編寫的謊言,掌聲應該送給波斯皇帝!大家好,記得幾年前還在上學的時候,當時的一部大片《斯巴達300勇士》確實在那年火了一把,雖然當時是個中學生窮的厲害,還是被朋友慫恿的去看看他眼中崇拜的不得了的斯巴達鐵血真漢子們。
  • 三分鐘帶你看完——斯巴達三百勇士
    無奈國王只得帶領斯巴達三百頂尖勇士出徵,為國土家人自由而戰。途中他們遇到了願與他們共同作戰的塞斯比亞人。很快他們到達了溫泉關,這裡地勢險要,是據險而守,抵禦波斯聯軍的最佳地點。話分兩頭,王后那邊也沒有閒著,他想盡辦法進入議會,希望可以說服議員出兵相助她的丈夫。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全面戰爭:競技場》中,如果說有一位將領自帶粉絲流量,那一定是希臘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傑拉德·巴特勒於06年主演的《斯巴達300勇士》是戰爭電影愛好者必看大片之一。我們無從評價其劇情的嚴謹性,但單論場景和畫面的塑造是非常經典的。
  • 斯巴達國王和三百勇士為何求死?因皆一個神靈的預言
    「異鄉人,你若到斯巴達,請轉告那裡的公民,我們陣亡於此地,至死尤恪守誓言」,何其悲壯。這是聳立在希臘德摩比勒隘口(溫泉關)一尊石獅子狀紀念碑上的銘文,這尊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公園前480年,在波希戰爭中陣亡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和300勇士所立。
  • 三百斯巴達勇士VS上萬波斯「不死軍」,斯巴達勇士是怎樣煉成的?
    從他能站穩的那一刻起,他便要接受戰爭的洗禮,永遠不得退縮,不得投降的思想根深蒂固。為斯巴達戰死沙場,便是他們這一生中無上的榮耀。小勇士們7歲前,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父母從來不會對他們嬌生慣養,不能挑食、不能哭泣、不能吵鬧、不怕黑暗、不怕孤獨,主要教會他們的是享受知足與快樂。按照斯巴達傳統,七歲時男孩就要離開母親,進去殘酷血腥世界。
  • 斯巴達勇士有多厲害,來這款遊戲中看看你就知道了!
    斯巴達勇士有多厲害,來這款遊戲中看看你就知道了!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吧,甚至連LOL的英雄戰爭之王潘森都是以斯巴達勇士為原型設計的。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 斯巴達300裸男勇士,在溫泉關以一當百殺敵2萬?別再被電影騙了!
    相信大家對《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都不陌生,把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描述的非常的強悍,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可是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也只有那群只穿著小內內、披著紅色披風的斯巴達猛男讓人印象深刻了。斯巴達勇士可不是裸男在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乎於裸奔的斯巴達勇士,他們非常的厲害靠一塊盾牌就能防禦攻擊,但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藝術處理方式。
  • 300勇士的來源《斯巴達300勇士》的另類解讀
    《斯巴達300勇士》對大家來說不會陌生,可你們知道300勇士是由哪些人組成的麼,他們不是什麼皇家親衛,其實是監獄裡的囚犯。公元前425年波斯已佔領歐洲大部分地區。薛西斯一世把勸降書送到了斯巴達,言辭毫不客氣,他要斯巴達的「土和水」。
  • 羅馬2全面戰爭斯巴達詳細資料介紹
    有訓練並且強壯的斯巴達戰士和克裡普提(針對希洛人的暗殺),他們的戰士和國王體現著軍事紀律和美德。   斯巴達人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為了戰爭而生的。斯巴達支配著希臘世界並且繼續出產著希臘化世界最優秀的士兵們。斯巴達人通過傳統的「Agoge」(一種全體斯巴達男性公民都要接受的教育和訓練)和「Krypteia」(對希洛人的襲擊活動)變得訓練有素而冷酷無情。
  • 歷史的真相是《斯巴達298勇士》
    也不知道大海疼不疼…… 不知道是因為大海真的被打疼了,還是這300下鞭刑拖延了時間,總之行刑之後,風平浪靜。波斯大軍用了7天7夜全部渡過海峽。有個當地人驚恐地哀悼:「宙斯啊,為何你會變為波斯人的樣子,為何你要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領著惡靈來滅亡希臘?」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斯巴達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他們崇尚野性,講究紀律,斯巴達的生存方式:暴力摧毀對手的抵抗,無論是結束於公元前404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還是結束於公元前480年的溫泉關之戰。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斯巴達是多利亞人遷移至希臘後所建立的城邦,他們定居於此後,建設的市政府,以勤儉尚武為國是。斯巴達以武力強盛著稱,斯巴達勇士更是威名遠揚。斯巴達城邦為何會崇尚武力戰鬥?斯巴達人尚武,一方面是源於戰爭能給他們帶來榮譽感;另一方面是因為斯巴達的軍事教育;此外,參與戰爭的士兵可以不為生計所愁,也能提高政治地位。
  • 影評《斯巴達三百勇士》觀後分享
    《斯巴達三百勇士》劇照影片《斯巴達三百勇士》便是將這場戰役生動地擺在了我們的眼前。影片中的斯巴達國王裡奧尼達親率300勇士在溫泉關與薛西斯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以300勇士陣亡為代價,斬殺薛西斯2萬將士,並為希臘各城邦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影片以斯巴達國王裡奧尼達為主線,向人們講述斯巴達戰士的一生。同時也為最後的300勇士寧願戰死,不願後退的結局買下了伏筆,不免世人覺得可敬可泣。
  • 斯巴達的勇士文化,很傳奇,但勇士的訓練過程非常的殘酷
    斯巴達是個尚武國家,斯巴達人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軍事活動中,而把他們的生產勞動交給奴隸,也就是希洛人,平均每七個希洛人養活一個斯巴達人。斯巴達不僅要把他們國家的每個男子都訓練成驍勇的戰士,還把每個婦女都訓練成養育勇士的母親。剛出生的嬰兒,父母不是用清水給他們洗澡,而是用烈酒給他們洗澡。
  • 扎克·施奈德作品《斯巴達300勇士》勇氣和忠誠
    這次要來介紹的是2007年的《斯巴達300勇士》,導演為扎克·施奈德,講的是波希戰爭中的一場溫泉關戰役,傑哈德巴特勒飾演的斯巴達國王雷奧尼達,率領著300名斯巴達士兵,與波斯國王瑟希斯率領的百萬大軍,展開一場壯烈的生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