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2020-12-15 尒尕品史

古希臘時期,犬牙交錯的地中海沿岸以及海域中的島嶼上,星羅棋布的林立這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邦,這些城邦之間既有很多相似性,又保留著各自的獨立特色。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戰爭推動歷史進步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國家或城市,是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一種和平的狀態的,戰爭往往成為國家或城市交流的獨特方式。生活在同一片區域內的國家、城邦,彼此之間不免時常有戰爭發生。在古希臘時期,城邦之間的鬥爭也十分的激烈。在眾多的城邦中,斯巴達與雅典是兩種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最強者。斯巴達是多利亞人遷移至希臘後所建立的城邦,他們定居於此後,建設的市政府,以勤儉尚武為國是。斯巴達以武力強盛著稱,斯巴達勇士更是威名遠揚。斯巴達城邦為何會崇尚武力戰鬥?

古希臘遺址

斯巴達尚武精神的體現在「好戰」上

在所有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尤其好戰。斯巴達人所參與的戰爭,不勝枚舉。據記載,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為了爭奪希臘霸權,斯巴達與阿爾戈斯進行了長期的對峙;公元前6世紀初,斯巴達又挑起與提蓋亞之間的戰爭,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到公元前6世紀中葉將其徵服;公元前420年,斯巴達出兵攻打厄利斯,此時正值奧利匹克運動會期間,全體希臘城邦都是禁止戰爭的;20多年後,斯巴達又參與到科林斯的衝突中,這場衝突持續了將近10年。除此之外,斯巴達依仗著自己強盛的武力,不斷入侵底比斯等城邦,甚至幹涉其他城邦的內政。斯巴達人戰鬥的身影,遍布整個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區域。

在斯巴達的政治體制,往往給人一種軍事獨裁的假象。據考察,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中,城邦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公民大會手中,所有斯巴達的公民都可以在公民大會上發表自己的意見,關於對外戰爭嗎,他們也有權決定是否參與。如公元前432年,在斯巴達的公民大會上,公民們集體作出了對雅典開戰的決議。斯巴達的政治體制更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民主制度,公民們通過公民大會,將自己主動的送上戰場。

斯巴達勇士

斯巴達尚武精神從何未來?

斯巴達人尚武,一方面是源於戰爭能給他們帶來榮譽感;另一方面是因為斯巴達的軍事教育;此外,參與戰爭的士兵可以不為生計所愁,也能提高政治地位。

戰爭能為斯巴達人帶帶榮譽感斯巴達人極其享受戰爭所帶給他們的榮譽感,即使是戰死沙場,其家人也會因為他為保護城邦犧牲而感到自豪,他依然是城邦和其家人的英雄。這一點在古希臘詩人提爾泰奧斯的作品中就能感受到。

「他在前方倒下喪失寶貴生命,會給城邦人民和父親帶來光榮。」「勇敢的年輕人,去贏得戰鬥!這是最高的價值,最好的獎賞,最美好的行為……百姓和城邦因你而榮耀!」

在希波戰爭的溫泉關戰役中,當時波斯軍隊突然攻擊希臘,此時正值奧林匹克節,許多希臘城邦都在準備著舉辦盛大的競技典禮,沒能預料到波斯人的入侵,使得希臘城邦反應不及。波斯軍隊到達溫泉關時,城內的希臘守軍只有幾千人,其中斯巴達有300勇士在此,而薛西斯的波斯軍隊卻有幾十萬之多,最後,斯巴達300勇士頑強抵抗,最終幾乎全軍覆沒。雖然他們失敗了,但是這300勇士對抗幾十萬波斯軍隊的勇氣以及堅決包圍希臘的決心,受到了斯巴人甚至是全體希臘人的敬佩。

溫泉關戰役

溫泉關戰役之後,斯巴達300勇士中,有兩人因為個人原因未能參戰,他們回到斯巴達後,沒有收到家人喜極而泣的淚水,卻遭到了蔑視與孤立。這兩人都不是主動逃避戰爭當逃兵的,倖存者之一的潘提鐵斯,是因為在戰爭期間出使外邦而有倖存活下來,另一位是因為戰爭時,眼疾復發。前者因為受不了回城後人們的冷眼與孤立,最後自殺身亡;後者直到在另一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才擺脫了懦夫的稱號。其實現在看來,這兩人未能參戰都是情有可原,但是當時的斯巴達人不能接受任何未能參戰的理由,其家人也沒有因為其他的倖存而感到高興。那些犧牲了的勇士家屬,他們沒有因為丈夫或兒子的死亡而悲傷,反而是為他們的壯舉而自豪。

斯巴達戰士雕像

斯巴達勇士的尚武精神還源自從小的軍事教育每一位斯巴達男子,在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斯巴達勇士之前,都要經歷殘酷的考驗和訓練。剛出生的斯巴達男子,就會被帶到家族長老面前,接受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驗,長老堅持過後,如果認為孩子是健康的並且能夠茁壯成長,便會交還其父,讓他帶回去撫養,而那些病弱不健康的孩子,就會被拋棄,就此結束他們短暫的一生。孩子們從小就會被灌輸一種崇拜勇士與英雄的思想。等到7歲時,就要離開家庭到城邦所提供的軍事培育學校裡。讓城邦所有的同齡孩子都聚集在一起在比較之下長大。這些孩子會被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中表現優秀的人就會成為小組內的「領導」,發號施令。

這些孩子在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成長,知道20歲,才開始他們真正的兵役生涯。從小對他們的訓練,是要他們學會堅強,學會服從。他們不需要進行文化藝術的學習,這些在斯巴達人眼中都被認為是無用的東西。他們只需要知如何提升戰鬥力,保衛城邦的獨立與自由就可以了。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在評價斯巴達時,認為斯巴達人之所以能夠在戰爭中多次取勝,是因為斯巴達的勇士從小接受了戰爭訓練,而他們的對手卻沒有。

彩陶繪畫中的斯巴達勇士

從事戰爭可以不為生計發愁,還能提高政治地位當然,斯巴達男子都投入到戰爭事業中,誰來進行農業耕作,保持城邦經濟發展,維持生計呢?斯巴達與其他城邦需要土地所有者親自從事勞作不一樣,他們的土地都是由奴隸與黑勞士進行管理與耕作,城邦的商業機構也有黑勞士與奴隸負責,作為城邦的主人,斯巴達男子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柜」。在這種制度下,士兵們將不會為生計發愁,只需要在戰爭中好好表現,若是戰死沙場,其家人也不會因為他的死亡而無法生活,反而能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榮譽;同時還能提高政治地位。

古希臘衛城想像圖

在美塞尼亞戰爭期間,斯巴達進行了軍事制度的改革,轉變了作戰方式,重裝步兵成為主要的兵種。重裝步兵的改革,使得戰場上的公民、貴族以及平民都在同一個方陣裡,都在一起作戰訓練。戰鬥中,彼此在一起與敵人廝殺,由此產生了政治平等的呼聲,平民們不在如以前一般承認貴族的優越感,要求在政治上打破貴族對權力的壟斷,由於對外戰爭需要依靠公民參與,所以貴族們不得不選擇妥協。

斯巴達300勇士劇照

結語

斯巴達尚武精神體現在他們頻繁的對外戰爭上。這種尚武精神使斯巴達在眾多的希臘城邦中脫穎而出,在城邦外交上佔據優勢。而尚武精神主要是源於戰爭給斯巴達人帶來的榮譽感,以及斯巴達人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公民的軍事化成為成為斯巴達平等觀念的土壤,斯巴達公民的政治權利也源於他們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公民們可以通過戰爭獲得政治權利與經濟權利,成為斯巴達早期公民與貴族之間鬥爭的利器此種情況下,斯巴達國王所享有的特權也不會比斯巴達公民們多多少。

參考資料

《古代斯巴達政制研究》

《斯巴達「尚武」原因淺析》

《古希臘政治、社會和文化史》

相關焦點

  •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煉成的?三百勇士戰十萬波斯軍,是杜撰還是史實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煉成的?三百勇士戰十萬波斯軍,是杜撰還是史實在古希臘有這麼一個城邦,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幾乎與世隔絕,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斯巴達城邦,而這裡的人名被尊稱為「斯巴達勇士」。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率領300勇士抵抗十萬波斯大軍入侵的故事代代相傳。魯迅先生曾在《斯巴達之魂》中感嘆到:「地球不滅,則終存斯巴達武士之魂」。傳唱千年的斯巴達勇士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而三百勇士對抗十萬波斯軍是真實的嗎?古希臘各城邦之間為了爭奪土地、財富和奴隸,相互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斯巴達為了保護和擴大自己的城邦,需要培養出尚武好戰的公民。
  •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煉成的?剛出生就要用烈酒洗澡
    在古希臘有這麼一個城邦,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幾乎與世隔絕。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斯巴達城邦,它的人民被尊稱為「斯巴達勇士」。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率領300勇士抵抗數十萬波斯大軍的入侵,在歐洲家喻戶曉,魯迅先生曾在《斯巴達之魂》中贊道:「 巍巍乎溫泉門之峽,地球不滅,則終存此斯巴達武士之魂。」
  • 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希波戰爭是一場史詩級的歷史戰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有太多讓後世人銘記的時刻,如馬拉松大捷和溫泉關之戰。在古希臘浩瀚的文明史中,有一個城邦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它便是斯巴達國度。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個素材通過書籍、故事、影視無數遍的傳頌著。
  • 希臘史15:古希臘城邦的形成背景、類型、特徵及主要城邦介紹
    其地理範圍主要指以巴爾幹半島及其周圍島嶼的希臘本土為中心,北及黑海沿岸,南達北非的埃及地區,東至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西到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馬賽利亞(今法國的馬賽),直達伊比利亞半島最南端與非洲隔海相望的直布羅陀,其中希臘半島是主要部分。古希臘城邦也是一個籠統的政治實體的概念,它是在古希臘這片土地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許多城邦國家的總的稱謂。
  • 田慶豐評《古希臘人》︱解讀古希臘文明的精神密碼
    美國著名哲學家喬治·霍蘭·薩拜因在其名作《政治學說史》()裡如此評價古希臘哲學、政治學說的影響:「大多數現代政治理想——比如說,正義、自由、憲政和尊重法律等理想——或至少是對這些理想的定義,都起源於古希臘思想家對各種城邦制度的思考或反思(reflection)。」
  • 關於古希臘的教育——斯巴達和雅典
    在古代世界教育史上,古希臘的兩個不同的教育: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雖說在同時期,但是教育的內容,手段,目的等都有許多的不同點。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背景來深入理解為何他們的教育有如此的不同。古希臘是巴爾幹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及小亞細亞一群奴隸制國家的總稱,最強大最有名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主的古希臘前期教育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是西方文明和教育的搖籃。而歐洲的教育史的源頭通常被認為來自於古希臘時期的多樣化教育制度。古希臘並沒有大統一的政權和國家制度,而是以鬆散的城邦制為主體。各個城邦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也奉行著不同的制度和思想體系。
  •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意志的問題。斯巴達人,是公元前八世紀,居住在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的古希臘人。拉哥尼亞平原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小塊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
  • 歷史: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獨特性!
    歷史: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獨特性!在從未經歷過暴政的國家中,突出的是斯巴達,即使在古代也是如此。在這方面以及在許多其他方面都是例外,其中一些已經被注意到:它在8世紀和史前時期僅向塔拉斯(義大利南部的塔倫圖姆)和愛琴海島嶼派出了少數殖民地。的尊者和米洛斯。
  • 斯巴達:古希臘的一朵奇葩
    希臘歷史中,雅典和斯巴達這些城邦國家的時代叫「古典希臘」。在此之前叫「古代希臘」,也叫「希臘的中世」。所謂中世,是一個「即使沒有開花也布滿根莖」的時代,各城邦紛紛向海外發展。與其他城邦相反,斯巴達並沒有多少熱情參與海外拓展活動。深居內陸的斯巴達人似乎更傾向於優先強化自身實力。
  • 一味崇尚武力被滅國,儘管如此這個古希臘城邦精神永存
    《斯巴達300勇士》這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影片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執導。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裡格·桑託羅飾)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 古希臘的三國時代——雅典、斯巴達和底比斯,究竟是誰笑到了最後
    公元前8世紀,中國進入了春秋時期,而同時期的古希臘則在愛琴文明滅亡之後重新出現了滿天星鬥般的城邦文明。古希臘城邦1、伯羅奔尼撒同盟盟主——斯巴達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
  • 《斯巴達三百勇士》與美國人的文化優劣觀
    勇士喋血溫泉關  《斯巴達三百勇士》導演扎克·斯奈德將鏡頭瞄準希臘—波斯戰爭中規模雖小卻萬古流芳的溫泉關戰役,以新穎的角度塑造了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的威武勇猛形象,同時也毫無掩飾地宣洩出美國人把歐洲古代典範奉為絕對標準的偏執心理。希波戰爭發生在公元前499年到公元前449年,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
  • 斯巴達的三百勇士,決死統帥決死士兵!
    正如我們現在所倡導的團隊精神,一個能力再強也雙拳難敵四手。所以,在現在的團隊內,公司內,都十分崇尚團隊精神。只有大家團結起來,我們的力量才能凝結成一股繩,才能形成無堅不摧的城牆;才能克服一切困難。 再次,所要強調的就是戰鬥力。看看斯巴達的那300百個勇士吧,他們的意志是多麼的堅定,他們的能力是多麼的突出。
  • 同樣是斯巴達人,身份有何不同?
    當說到古希臘城邦,「斯巴達」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然而在歷史文獻中,我們卻很難找到「斯巴達」又或是「斯巴達人」這些詞語,大部分時候都是以拉卡蒂芒人(Lacedaemonians)這個詞去表達以斯巴達為首的集團。到底這兩者是否同一概念,又或者有何差別呢?
  • 軍事化管理下的斯巴達教育,是如何將音樂舞蹈在武育中結合的?
    一、為維護權力和鞏固地位,斯巴達教育採取軍事化管理方式,培養下一代堅強意志力,通過嚴格體育訓練,在尚武教育過程當中,斯巴達人民將舞蹈及音樂引入尚武教育中,使斯巴達教育有了深層次提高和升華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其獨特的奴隸主貴族統治制度,對於全體的人民實行軍事化的尚武教育體制,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吸引了學者對其進行研究。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
    斯巴達勇士是300人,但其實還有一部分希臘聯軍,再加上斯巴達每個勇士出戰的時候最少都會有五名奴隸服伺他們。加起來大概有6000多人。編劇們也是相當「用心了」。最神奇的是,波斯軍居然還有怪物軍團。就是為了用一千零一百種方式誇耀斯巴達勇士的勇猛。挺懵逼。
  • 尋找斯巴達人
    如果雅典和希臘的海島已經給予你足夠的愉悅,那麼前往斯巴達做個探訪,不失為另一種特別的精神旅途。當你試圖尋找斯巴達,面臨的就是和它一樣的尷尬。「斯巴達的問題在於,它沒有留下什麼遺蹟。斯巴達人並不像雅典那樣重視文化和藝術。你知道的雅典名人有多少?蘇格拉底、柏拉圖、阿里斯託芬、梭倫、伯利克裡,雅典層出不窮的名人代表著雅典和古希臘的精神。斯巴達的武力一旦消退,就不再被人記起。」在雅典衛城東北側,新的衛城博物館建在一處剛發掘出的羅馬遺址上。
  • 斯巴達300勇士:希臘300人擊潰波斯50萬人?伊朗總統:不符史實
    斯巴達的名氣,得益於《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的宣揚。這個古希臘城邦知名度相當高,在古希臘諸多勢力當中,斯巴達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其戰力相當強悍,電影中表現的「溫泉關戰役」就是最有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