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

2020-09-14 中傳出版

預告

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

作為德國媒介理論的開拓者,弗裡德裡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德希達」。其研究興趣廣泛,學科視角豐富,從歌德、平克·弗洛伊德到戰爭,從留聲機、電影到打字機,從古希臘哲學、數學到計算機(硬體和軟體)都有涉及。本書集中介紹了基特勒媒介理論的基本思想,共包含「背景:生平傳記以及其他」「話語分析」「媒介理論」「古希臘文化技術」和「充滿爭議性的成就」五個部分,將為讀者了解基特勒提供清晰的指引。

9月17日19:00-21:00,清華大學吳璟薇老師將與大家分享她的閱讀體會。《基特勒論媒介》譯者、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張昱辰老師將作為對話人,中國傳媒大學黃典林老師將作為主持人,參與討論。


領讀人

吳璟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德國洪堡基金會聯邦總理獎學金獲得者。


對話人

張昱辰,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媒介理論和城市傳播。


主持人

黃典林,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研究員,獲中國傳媒大學和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雙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學基礎理論、傳播思想史、傳媒文化研究、國際傳播等。


本書作者

傑弗裡·溫斯洛普-揚(Geoffrey Winthrop-Young)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中歐、東歐和北歐研究系主任、教授,長期研究基特勒的專家。


會議信息

會議時間:

2020年9月17日19:00-21:00

會議地點:

騰訊會議(會議ID:468 599 923)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mx42sUX1fsmy


第一季 · 會議議程

第一場:劉海龍讀《海德格爾論媒介》


時間

2020年8月20日19:00—21:00

領讀人

劉海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對話人(譯者)

吳江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講師

主持人

趙均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第二場:張慧瑜讀《齊澤克論媒介》


時間

2020年8月27日19:00—21:00

領讀人

張慧瑜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

對話人(譯者)

安婕 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主持人

李水仙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編審



第三場:胡翼青讀《卡斯特論媒介》

時間

2020年9月3日19:00—21:00

領讀人

胡翼青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對話人

方興東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

浙江傳媒學院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院院長

主持人

趙欣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副編審


第四場:孫藜讀《本雅明論媒介》

時間

2020年9月10日19:00—21:00

領讀人

孫藜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對話人(譯者)

孫一洲 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主持人

潘霽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


時間

2020年9月17日19:00—21:00

領讀人

吳璟薇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對話人(譯者)

張昱辰 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主持人

黃典林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研究員



第六場:劉濤讀《維利裡奧論媒介》


時間

2020年9月24日19:00—21:00

領讀人

劉濤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對話人(譯者)

劉子旭 中國社會科學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主持人

周海晏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第七場:

譯叢主編黃旦、孫瑋:

「媒介道說」譯叢的作用和意義

時間

2020年9月28日19:00—21:00

主講人(譯叢主編)

黃旦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孫瑋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

張毓強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開講啦

「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是一場面向公眾和學界的公益性活動,活動將邀請資深學者,帶您一起閱讀經典學術圖書,促進經典知識的專業化討論和大眾化傳播。本季以「媒介道說」譯叢為閱讀對象,展示不同脈絡中的「媒介」:《海德格爾論媒介》《齊澤克論媒介》《卡斯特論媒介》《本雅明論媒介》《基特勒論媒介》《維利裡奧論媒介》。


講座直播

講座直播

購書福利-《基特勒論媒介》

購書福利-媒介道說譯叢套書

主辦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

《國際新聞界》編輯部

《現代出版》編輯部

相關焦點

  • 預告 |「「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
    第五場· 預告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作為德國媒介理論的開拓者,弗裡德裡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德希達」。其研究興趣廣泛,學科視角豐富,從歌德、平克·弗洛伊德到戰爭,從留聲機、電影到打字機,從古希臘哲學、數學到計算機(硬體和軟體)都有涉及。
  • 「雲講座」「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一季:不同脈絡中的「媒介」
    預告第一季:不同脈絡中的「媒介」2020年8月20日,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國際新聞界》及《現代出版》將聯合推出「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一季。本季以「媒介道說」譯叢為閱讀對象,展示不同脈絡中的「媒介」:《海德格爾論媒介》《齊澤克論媒介》《卡斯特論媒介》《本雅明論媒介》《基特勒論媒介》《維利裡奧論媒介》。活動將通過騰訊會議及相應的直播平臺在雲端舉行。
  • 預告 |「線上講座」「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一季:不同脈絡中的「媒介」
    預告第一季:不同脈絡中的「媒介」2020年8月20日,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國際新聞界》及《現代出版》將聯合推出「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一季。本季以「媒介道說」譯叢為閱讀對象,展示不同脈絡中的「媒介」:《海德格爾論媒介》《齊澤克論媒介》《卡斯特論媒介》《本雅明論媒介》《基特勒論媒介》《維利裡奧論媒介》。
  • 預告 |「「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2講:張慧瑜讀《齊澤克論媒介》
  • 鄧建國:從認識論到本體論: 彼得斯《奇雲》中的「媒介道說」
    1999年,約翰 杜漢姆 彼得斯出版了《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2015年出版了《奇云:元素媒介哲學導論》。本文評析了彼得斯在《奇雲》中「元素型媒介哲學」的主要觀點、生態傳統和書寫方法,並分析了彼得斯的媒介哲學與中國道家思想之間的相似性。 約翰 杜漢姆 彼得斯(J.D.
  • 媒介與傳播物質性研究:理論淵源、研究路徑與分支領域
    基特勒曾經自承,他所有的研究都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海德格爾技術沉思的一種闡釋。他的主要觀點可以通過《邁向媒介本體論》(Kittler,2009)一文來管中窺豹。在這篇文章中,基特勒提出,因為亞裡斯多德在本體論的探討中過於注重物質的質料和形式的二元對立,從而使得亞裡斯多德雖然在哲學上第一次承認「媒介」的存在,但是仍然將物理媒介和技術媒介逐出了本體論思考。
  • 考研全面改革,中傳打破「唯分數」論
    昨天中傳官方發布了「戳→研究生招生改革實施辦法及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然後迅速登上熱搜!中傳通知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初試成績達到國家線的考生可進入複試選拔流程,複試選拔流程包括材料評議和複試考核兩個環節。
  •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丨車浩《階層犯罪論的構造》出版說明
    「舞而婆娑,行而浩歌,寤而蕤蕤,寐而魚魚,以此優遊卒歲,不亦安乎?」 ——明·宋濂《寓言》北大法學院刑法神考題「四大名作」快播案、氣槍案、虐童案中的犀利評論《刑案課》與《刑辯課》的口碑爆棚十二公民、一步之遙、荒野獵人中酣暢淋漓的影評……■車浩作「理解當代中國刑法知識轉型」的主旨演講其實吧這些都只是車浩老師的一面
  • 論波場是如何成為「幣圈杜蕾斯」的
    不論形象是正面還是負面,接連不斷的炒作已經使得波場成為了品牌普及度最廣的數字貨幣之一。今天我們就從營銷的維度,盤點一下孫宇晨騙子的成因以及波場營銷背後的邏輯。當然,我們還想在這篇文章中討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以後加密貨幣的營銷方式,將更靠近波場,還是應該更靠近比特幣和以太坊?
  • 刑法各論(上)(下) | 陳子平 教授
    ,以及殺人罪章有關第272條「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第274條「生母殺嬰罪」、第275條「加功自殺罪」的修改。有關司法實務見解之增補,儘管2018年12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改,今年1月4日總統公布,7月4日起施行「大法庭」新制,最高法院判例選編、變更判例以及決議統一法律見解制度已廢除,改由大法庭決議取代長期以來承擔統一終審法律見解重責的判例、決議制度,且明文規定先前編選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不再適用,但無論如何,大法庭新制以前的判例
  • 「媒介道說」|《哈貝馬斯論媒介》試譯者名單公示
    《哈貝馬斯論媒介(Habermas and the Media)》譯者徵集令一經發布,即得到學術界同仁的積極響應聯繫郵箱:ilovemedia2020@126.com入選試譯者名單(以姓氏拼音排序)孫一洲 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在讀博士陶婷婷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王海燕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王瀚東 武漢傳媒學院新聞學院教授
  • 中傳將啟動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
    中傳官方發布了研究生招生改革實施辦法及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中傳表示從2021年招生年度開始(今年考研),將對考研招生進行全面改革,主要包括初試自命題科目設置、複試選拔流程、複試考核辦法等……研究生教育全面改革其實,除了「研究生招生」外,中傳對「研究生培養」、「導師評聘」、「學科專業設置」等都進行了改革:1、研究生招生考研初試過國家線即可進入複試
  • 新書 | 陳子平 教授:刑法各論(上)(下)
    生母殺嬰罪」、第275條「加功自殺罪」的修改。有關司法實務見解之增補,儘管2018年12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改,今年1月4日總統公布,7月4日起施行「大法庭」新制,最高法院判例選編、變更判例以及決議統一法律見解制度已廢除,改由大法庭決議取代長期以來承擔統一終審法律見解重責的判例、決議制度,且明文規定先前編選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不再適用,但無論如何,大法庭新制以前的判例、決議,依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22中傳編輯出版參考書目真題分數線在這裡
    (C)A和諧論的本體論根據是萬物一體論,萬物一體指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在內,雖然千差萬別、各不相同,但是息息相通、融為一體。B和諧論的主要內容包括關於人和自然如何不同而相通、相諧相處,以及人相人如何不同向相通、和諧相處等問題。C人和人和諧相處的基礎在於人是有心靈的,所以能夠相互理解人和人之間的和請相處,包含容忍和尊重他人的獨特性互不幹涉。
  • 媒介理論的範式是什麼?這一切還得從麥克盧漢說起……
    總的來說,媒介環境學的學者們做的基本都是媒介史的宏大研究,而完全沒有落地到現實的媒介實踐中,沒有真正進入制度、關係、行動等層面考慮傳播問題。作為德國媒介理論的開拓者,弗裡德裡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1943—2011)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德希達」,在國際學界,基特勒早已被認為是繼麥克盧漢之後最重要且最具原創性的媒介理論家之一。
  • 後人類與後學科:前瞻媒介哲學研究的幾個趨勢
    從「媒介」到「文化技藝」「媒介」一詞主要指代現代社會中各種能自動存儲、加工和傳輸信息的技術、機構和人員,人們往往從資訊理論角度來部署、組織、優化和評估其效果。上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媒介考古學」(media archeology),當時其主要考察的是歷史中的視覺和聽覺媒介。
  • 「好書推薦」語言、真理、呈現和技術:窺探海德格爾的知識遺產...
    「好書推薦」語言、真理、呈現和技術:窺探海德格爾的知識遺產 ——《海德格爾論媒介》讀後感 2020-01-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場論那些事(一)
    前言其實在高中時期,筆者就對場論這部分的知識頗感興趣.但由於基礎知識的欠缺,一直沒能夠完整地學習場論的知識
  • 「牽手兩代 共沐書香」領讀者公益培訓(二)報名啦
    活動主旨 「領讀者」計劃是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重點品牌活動之一,根據閱讀季整體方案和暑期大多數家庭由老人帶管孩子的現實情況,組織開展以「牽手兩代 共沐書香」為主題的領讀者培訓活動,旨在以閱讀為紐帶,在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讓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學會有效閱讀的同時,幫助和帶動孩子們在心中播下讀書的種子,形成閱讀習慣,讓北京家庭在祖孫兩代愛的氛圍中,共沐書香,享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