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澤東訪蘇活動舊照

2020-12-16 大公資訊

    為了保證高質量地完成翻譯任務,中國代表團配備了力量雄厚的翻譯班子:俄文方面有李越然、閻明復、趙仲元、朱瑞真、陳道生,英文方面有浦壽昌、俞志英,法文翻譯有齊宗華。代表團還從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借調了一位波文翻譯高佩玉,在莫斯科留學生中選調了一位上海籍的女大學生,專門給宋慶齡做翻譯。圖為1957年11月7日,毛澤東與赫魯雪夫、布爾加寧、米高揚等在紅場閱兵。

2013-12-24 06:19:00   來源:大公歷史綜合   編輯:何向朝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幻燈播放

查看原圖

相關焦點

  • 1957年毛澤東訪蘇接見留學生:世界是你們的(圖)
    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禮堂與中國留蘇學生見面。  5月28日,溫家寶赴河北省六道河中學,為學校師生作了「與中學生談地理」的講座。  誰開啟了出訪中給學生們「上課」的先例  在中國領導人正式出訪的行程中,到大學給大學生們上課、演講是很重要的一環,開啟這個先例的人是毛澤東。  1957年11月17日,毛澤東第二次訪蘇期間,在莫斯科大學禮堂接見了中國留蘇學生代表,他向在場的青年說道:「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 毛澤東首次訪蘇和新中國的外交方針
    五 毛澤東第一次訪蘇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對他1949 年6 月提出的「一邊倒」方針的成功實踐。「一邊倒」,即倒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 1957年毛澤東訪蘇秘聞:坐式馬桶要改成蹲式
    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應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的邀請,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活動,並出席64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本文作者閻明復、朱瑞真和趙仲元當時都在中共中央辦公廳翻譯組,參加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並隨團赴莫斯科參與了翻譯工作。
  • 又到毛澤東誕辰:緬懷永遠的偉人
    △1957年5月,毛澤東在北京接見青年團代表△1957年,毛澤東在飛機上工作。△1957年,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1957年毛澤東訪蘇紅場閱兵。
  • 二、1957年全黨整風運動--理論-人民網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4—326、327、328頁。 1957年1月27日,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分析說,發生少數人鬧事,有些是由於領導上存在著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在政治的或經濟的政策上犯了錯誤。還有一些不是政策不對,而是工作方法不對,太生硬了。
  • 羅瑞卿大將:毛澤東「親點」的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被譽「曉衣旰食...
    編者按:2016年5月31日,是開國大將羅瑞卿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他1906年生於四川南充,1926年加入中國共青團,1928年轉為中共黨員,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大會改選了紅四軍前委,毛澤東擔任書記。毛澤東、朱德、陳毅、羅榮桓等11人為正式委員。1930年1月,為發展壯大紅軍,紅四軍前委決定:朱德指揮第一、第三、第四縱隊從古田出發,回師江西,毛澤東指揮第二縱隊斷後。為加強第二縱隊建設,毛澤東根據政治建軍原則,改組了這個縱隊的領導機構,起用了「兩位姓羅的黨代表」:羅榮桓任政委,羅瑞卿任政治部主任。人民軍隊歷史上兩位著名的將帥,從此開始共事。
  • 毛澤東與《三國演義》
    毛澤東研讀《三國演義》中所載的政治、軍事鬥爭及謀略故事,並對其進行科學地參考與運用。他不但研究其中的戰爭和戰法,還研究其組織、矛盾和特點。毛澤東時常引用《三國演義》中的歷史故事借古喻今,說明一定的道理,其中也往往滲透著辯證法分析方法。   「打仗的事怎能照書本?」   中央蘇區時期,毛澤東在指導實際工作中經常引用《三國演義》裡的話。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1957年1月12日,毛澤東回信說:「既然你們以為可以刊載,又可為已經傳抄的幾首改正錯字,那末,就照你們的意見辦吧。」 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詩詞》37首,文物出版社則以集宋版書字體出版了線裝本,兩個版本內容相同。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1957年的上海,「魔都」的稱號名不虛傳
    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57年的上海。圖為當年的上海人民遊樂場。圖為1957年的上海南京路。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全長5.5公裡。南京路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圖為南京路東段。圖為南京路西藏中路。圖為1957年的上海外灘。
  • 日本皇后美智子絕版舊照,第五幅圖,舉手投足盡顯高貴優雅
    日本皇后美智子絕版舊照,第五幅圖,舉手投足盡顯高貴優雅日本皇后美智子,這位當年驚豔一時的美人。美智子原名正田美智子,1934年10月20日出生,日清制粉公司正田英三郎的大女兒,標準的豪門千金,家中的幾個兄弟都很有才學,而且長相都非常出眾。美智子容顏清麗,待人親切,溫婉美好,如沐春風,她上學的時候是學生會會長,成績優異,還樂於參加活動,回家後接受藝術的薰陶(傾聽母親彈鋼琴)。1957年8月的一次業餘網球賽,美智子和明仁皇太子相遇,不久後仁宣布自己喜歡上了美智子,這在皇族掀起了軒然大波。
  • 《新大眾哲學》摘登:新事物終究戰勝舊事物(之四)
    《新大眾哲學》摘登:新事物終究戰勝舊事物(之四) ——否定之否定規律 2015年11月04日 07:4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 90+年光陰記憶·這組昌平二中珍貴舊照公開 驚豔歲月溫柔時光
    已經消失的昌平文廟欞星門今天就讓我們追隨一組珍貴的舊照北京八十四中1957>北京八十四中1957年初三(2)班畢業合影昌平二中1991年操場活動教室昌平二中1991年操場活動教室
  • 走進廣紙舊廠址探尋毛澤東視察足跡 昔日「紙城」變身「紅色堡壘」
    為探尋紅色遺蹟現狀,挖掘紅色故事,近日,記者跟隨廣州造紙集團退休員工和相關街道人員,沿著1956年毛澤東視察廣紙足跡,重走當年視察路線。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紙廠的搬遷,當年舊址所在的片區,除了保留部分舊廠房做文化遺蹟外,已經蛻變成「宜居大道」。紙廠舊址所在的南石頭街道紙北社區作為典型的企業轉制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打造成具有「紅色基因」的新型黨建陣地。
  • 毛澤東若干最後一次:最後一次與賀子珍相會
    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毛澤東一生只出過兩次國,都是去蘇聯。一次乘火車,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去了89天。另一次是1957年,乘飛機去蘇聯。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應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的邀請,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活動。
  • 毛澤東"前頂頭上司"晚年坦言:最後悔退黨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文革」中受到衝擊,直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獲徹底平反,後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86年辭世,享年93歲。提起張申府,很多人可能會說不知其人。但他在中共的資格之老、一生之奇特連一些著名領袖和開國元勳也難出其右。
  • 毛澤東:邏輯學討論中聲援「主從」說的學術精神
    對周谷城勇於探索的精神和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新見解,毛澤東很為讚賞。1957年2月16日,毛澤東召集中央各報刊、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科學院和青年團的負責人開會。會上,在講到批評要有說服力時,毛澤東說,《新建設》上周谷城寫了一篇邏輯問題的文章,我看也不錯。這是毛澤東對《形式邏輯與辯證法》一文的公開讚許。
  • 五十年前周恩來訪蘇秘事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64年10月16日,世界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二是蘇聯赫魯雪夫下臺,周恩來後來戲稱是中國用原子彈送瘟神。
  • 這頂紅軍帽,毛澤東和斯諾都戴過(圖)
    面對這鮮活的形象,斯諾那新聞記者的才思迅速作出反應,他敏捷地舉起掛在胸前的照相機,把鏡頭對準毛澤東說:「主席,讓我給你拍張相吧!」毛澤東微笑著應允。可是,斯諾發現毛澤東沒有戴軍帽,便說:「請你戴上軍帽,照個全副戎裝的。」但毛澤東只有一頂洗得褪色發白的舊軍帽,且帽簷已經軟軟地耷拉下來,戴這樣的帽子照相顯然不適合。毛澤東只好向身邊的工作人員借,可惜沒有一頂合適的。
  • 汪建新:有關毛澤東詩詞的若干「之最」
    主編臧克家、副主編徐遲想在創刊號上發表流傳已久的毛澤東詩詞。他們給毛澤東寫信,並附上了傳抄的《沁園春·雪》等8首詩詞,請求毛澤東審正。1957年1月12日,毛澤東給臧克家等人回信,欣然表示同意。他對8首詩詞認真作了校訂,又增加了10首作品。
  • 《蔣日斷交聲明稿》 毛澤東籤名照亮相春拍
    簡介:  【解說】2012年是我國對日抗戰七十五周年。7月8日,在杭州2012春季拍賣會近現代名人手跡暨紀念對日抗戰七十五周年專場上,抗日時期黨政要員的手跡被公開拍賣,其中包括1972年《蔣日斷交聲明稿》手稿和毛澤東籤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