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2020-12-20 網易親子

學前兒童平均每天會問父母100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有時候你真的很希望他們能閉嘴。不幸的是,他們真的會閉嘴。進入中學後,他們基本上都不再問為什麼了,這往往也是他們參與感與動機感一落千丈的時期。


有這麼一個實驗,只有兩個問題:

1.你是個6歲的孩子,今天學校不上課,你可以有一整天自己的時間,你會做什麼?去哪裡?去見誰?

2.你可以有一整天自己的時間,你會做什麼?去哪裡?去見誰?你的答案會有什麼不同?

做完這個測試之後,兩組人又分別做了幾道關於創造力的測試題,比如給一個舊輪胎設想新的用法,完成一幅未完成的素描。結果發現,之前想像自己是個6歲孩子的人,在之後的創造力實驗中,分數遠遠高於那些正常的成年人。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激發創造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孩子。

對大部分人的一生來說,創造力是一個不斷下降的趨勢。有數據顯示,這個趨勢從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開始了。學前兒童平均每天會問父母100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有時候你真的很希望他們能閉嘴。不幸的是,他們真的會閉嘴。進入中學後,他們基本上都不再問為什麼了,這往往也是他們參與感與動機感一落千丈的時期。

這到底是一個孩子心智成長或者社會化的自然反應,還是學校的教育導致了這種下降?

英國教育專家肯·羅賓遜在TED上做過一次演講,主題就是「學校如何扼殺了創造力」。他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在上繪畫課,老師饒有興致地問她,你畫什麼?她說,我畫上帝。老師說,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啊。小女孩說,他們一會兒就知道了。

童言無忌兒童的世界沒有規則,沒有禁忌,所以創造力如花兒綻放。但一旦他們進入現代教育系統,就進入一種成人世界預設的價值判斷標準。這個依託於工業化社會的教育系統有一套嚴格的學科等級制度,排在最前面的學科是數學和語言,然後是人文學科,藝術排在最後。它要求和鼓勵一種邏輯性的思維方式、事實性的記憶、語言和數學技巧,它教育你如何正確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有創造力地解決問題。這個系統佔據了我們人生最初的20多年: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直至找工作。一旦這種思維方式被內化,變成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代價必然是創造力的衰落。

家庭也常常無意中扮演創造力殺手的角色。理論上,每個家長都希望有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孩子,但現實世界裡,創造力是個複雜的概念,而且它往往在注意力渙散、白日夢或者不守規則的時候出現。也就是說,最有創造力的孩子常常是麻煩製造者,他們經常作為麻煩製造者而遭到父母的呵斥,而不是鼓勵。

匈牙利裔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MihalyCsikszent-mihalyi,人稱「創造力大師」)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教父母如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發現創造力,而不是把它當成孩子的調皮胡鬧橫加責備。比如一個孩子的惡作劇中表現出幽默感,常常沉浸在某種玩耍中,喜歡用一種東西指代另一種東西,喜歡一個人玩,會自己發明新的遊戲,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拒絕完成某項指派的任務等等。在童年的中期,大概9到10歲,有些孩子會創造關於另一個世界的幻想。他們一次次地重返那個世界,甚至為那個世界發明語言。這是創造力的強烈徵兆。

契克森米哈還提出過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創造力產生於焦慮與無聊之間。高創造力的孩子往往出現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一方面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獨特性,一方面又給他們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他們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挑戰他們的能力。這導致一種適應性——在焦慮的時候,父母清晰的規則會減輕他們的混亂感,而無聊的時候,他們可以尋求變化。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急速變化的現代社會需要創造性思維,更甚於傳統工業時代的思維方式。最近一項針對60多個國家、30多個行業的1500名CEO的抽樣調查顯示,創造力,而不是智力,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能力。更可靠的證據來自一項長期心理實驗。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E.保羅·託倫斯組織過一次大規模的兒童創造力測試,共有400多名兒童參加,人稱「託倫斯兒童」。測試內容由一些相對簡單的語言和圖畫測試構成,從流暢性、靈活性、獨特性和精緻性等幾個方面來評價個體兒童的創造力(當年託倫斯設計的測試至今仍是創造性思維測試的黃金工具)。此後幾十年,託倫斯教授一直持續跟蹤當年被測試的兒童,並記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每一項成就。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的創造力指標以驚人的準確度反應了他們成年後的成就。那些在託倫斯測試中得分越高的孩子,日後成為企業家、發明家、大學教授、作者、醫生、外交官的機會要大得多。有學者分析了託倫斯測試的數據,得出結論說,就預測一個人的未來成就而言,創造力指標的準確度比IQ要高出3倍。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腦洞大開 如何激發孩子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從小就培養,這關係到孩子的想像力、創新能力,因此家長們從小關注孩子的生活環境,鍛鍊孩子的活動能力、創造力。這裡小編就給家長們出些妙招,幫助提升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更加的聰明,更加優秀。
  • 《學習的格局》:創造力不是天生,父母如何保駕護航孩子的創造力
    但是孩子們在欣賞完這部交響樂後,會重新打量我們生活的中的水,也由此打開了孩子們對世界的全新認知和想像,激發了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創造力。如同《復仇者聯盟》中的超能力者,在未被激發潛能前都是普通人,但是特定的事件或元素會激發他們的特異功能。
  • 用簡單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這5個方法很合適!
    其實,創造力的本質是連接不相干的領域,這就要求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事物,父母們可以從日常生活激發孩子大腦功能的全面運作,用簡單的方法為孩子創造力的培養營造好時機。放手讓孩子思考並解決問題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無論是獨自玩遊戲時遇到問題,還是與小夥伴玩耍時產生的同伴問題,父母們不要試圖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放手讓孩子獨自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思考的過程就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過程。
  • 墨倉式列印立體紙模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如何教育和培養孩子是當前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對於兒童教育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環境、形式、遊戲等,讓孩子了解到: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和做事方法,而這些意見和方法是會被尊重、認可和加以讚許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待事物往往會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這其實就是想像力和創造力。
  • 優質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成長發育>正文優質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 孩子做事喜歡照搬?4個方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的思維常常是天馬行空的,很多時候大人都很難理解,但是這並不妨礙大人對孩子奇思妙想的尊重和鼓勵,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好的創造力。今天就來說說家長應當如何培養孩子在創造方面的能力。因此家長要注意對他們的這些能力進行保護,並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在以後才能有更多的思路,創造出更多可能。
  • 讓自然滋養孩子的心靈,激發創造力
    ️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逐漸意識到要帶娃親近大自然,在自然課堂中寓教於樂。科學已經證明多接觸自然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好處,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不能總讓孩子在室內呆著,要走出去,親近大自然,讓自然滋養孩子的心靈和激發人來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 積木育兒:衛生紙筒新玩法,激發3-6歲孩子創造力:玩轉紙筒花
    畢卡索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問題是如何在孩子長大之後仍然保持這種天賦。創造力並不是專屬於天才,而是每個孩子都擁有的潛能。家長們往往低估了孩子的這一能力,或因為過度保護和太多的介入,沒有激發起孩子的創造潛能。孩子的創造力其實都是天馬行空,那麼怎麼才能把孩子的創造力給挖掘出來呢?1、做遊戲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
  • 如何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來源:大眾網對孩子的教育一刻也不能鬆懈,即使年齡還小也要打好基礎。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做什麼,才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保護好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呢?答案一定是:學美術。想像力是每一個孩子的天賦技能,而繪畫又是最好的培養方式。
  • 陶藝體驗課 激發孩子創造力
    近日,為提高轄區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豐富社區孩子的課餘生活,前進區站前南社區利用小學生的放學時間,開展了陶藝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指尖上的藝術。  在活動中,指導老師先從介紹古老的陶瓷文化開始,引導孩子逐步了解陶藝的歷史及製作過程,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隨後又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等方法自由地改變陶泥的形狀,從而激發孩子的濃厚興趣。
  • 不要抑制孩子的創造力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給支持與鼓勵,孩子更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做什麼事情都不敢相信自己能行,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不要擺著家長的架子,指責孩子,這樣孩子永遠會在父母面前,隱藏孩子可愛的一面。有的家長單純地教孩子「要聽話」。以分數來判斷孩子是否優秀,反而毀掉孩子的創造能力。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參與孩子的創造,多加鼓勵,才能真正培養岀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創造力。
  • 為什麼小熊美術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機器可以工作,但是機器卻缺少生命、創意、靈魂、想像力、創造力,而這些正是我們人類獨有的寶貴財富。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做什麼,才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保護好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呢?  答案一定是:學美術。  想像力是每一個孩子的天賦技能,而繪畫又是最好的培養方式。
  • 帶BB看世界 激發自由創造力
    不少家長喜歡聽話的乖孩子,著實聽話的孩子能夠節省家長很多精力。然而,家長倘若一味地為孩子制定規章制度,那麼孩子的自由創造力也會隨之被限制。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如何開發孩子的自由創造力吧!  現今社會,人們的發展離不開創造力。
  • 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藝術氣息!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對聲音、氣味、光線、語言、感覺地接觸和體驗,孩子的五感自然而然就會得到發展發育,而更好的自我表達,多樣化的潛力也隨之被激發出來。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創意,懂得表達會思考,身為父母,我們也應該一定程度上喚醒自己的多樣化視角。
  • 老師表揚孩子聰明,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
    老師聽後覺得不可思議,表揚孩子的想法真棒,也由此開始啟發孩子們如何發揮自己的潛能,開啟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那麼,什麼是創造力?孩子的創造力如何培養?但是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怪她,而是支持她嘗試,讓她的創造力得到了自由的發展空間。
  • 這6項思維訓練遊戲,激發孩子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不是天生的,在陪孩子玩的過程中就可激發孩子的創造。父母通過對孩子的一系列發問,帶孩子來一次想像之旅。可以這樣問答——父母:你想去哪裡?毛毯會帶我們去。孩子:我想去動物園。父母:呼呼呼……飛呀飛呀,我們來到動物園。你看到了什麼?孩子:老虎。
  • 培養孩子創造力,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做
    孩子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創造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聰明,所以某些家長就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操心器教育的問題,也會看到有些父母為了能讓孩子比別人更快1激發孩子好奇心想要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創造力,那就必須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好奇。當孩子想要去探索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就不要去阻止孩子,當然我們也要去注意孩子的安全。適當的幫孩子進行一些引導,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書籍或者是玩具,讓孩子產生興趣,從中感覺到樂趣。
  • 讓科學為創造力服務,請不要損傷孩子的創造力
    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反思,自己平時的一些所作所為是否也在損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你是否把孩子的日程排得相當緊湊?英語、數學、運動、音樂、舞蹈以及各種各樣看似豐富孩子的課程給孩子留下的自由玩耍的時間所剩無幾。為了方便地打發他們,我們比以往更多地藉助了電視、電腦和各種電子產品,而不是陪遊戲或者畫畫。
  • 孩子畫畫沒有創造力。想讓孩子的創造力爆棚,這些方法你不能錯過
    他們要用到眼、手、腦等等感官。眼睛要細緻的觀察事物,雙手要進行操作,大腦要思考畫什麼、如何畫?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精細動作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手指和手腕能配合一致。孩子在繪畫活動結束後,還會用語言來介紹一下他的作品內容及寓意,因此,能發展孩子多種感官。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手的活動關係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能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做到以下幾點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孩子們學習好壞的標準一直是以取得的分數,得到榮耀,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而且父母的一些包辦性的行為,從某種方面來講,也阻礙了孩子創造力的鍛鍊。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一,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如果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孩子如何能夠進行創造?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和探索,自由的去嘗試、去創造,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展開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