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到訪,刷屏上海樂迷朋友圈

2020-12-17 澎湃新聞

在古典樂界,同一件樂器的重奏組成功的很少,能做商業化演出的更是鳳毛麟角,柏林愛樂樂團「小分隊」——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卻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時隔7年,7月4日晚,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再登上海大劇院,刷屏了上海樂迷的朋友圈。

古典、爵士、探戈、流行、電影配樂……這支「高顏值」組合遊走在古典和跨界的邊緣,一口氣演了12首曲子,謝幕了仍被觀眾拖著不放,連續加演3曲。一曲《粉紅豹》將12位肅穆的樂手從座位上激起,樂得觀眾拍手尖叫,賓主盡歡。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有44年歷史了,最早由大提琴手魯道夫·魏因斯海默牽頭成立。因為柏林愛樂大提琴聲部當時只有12位樂手,這支重奏組便取名十二,沿用至今。

歷史上,作曲家為大提琴寫的獨奏曲很少,更不用說為大提琴重奏組寫室內樂。在交響樂團,大提琴也基本都是擔綱低音聲部,為其他高音聲部提供支持,少有發揮的空間。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把大提琴推到了主角的地位,也把它推到了一個足以自給自足的境界:從幽深黯啞的低音到悠遊自在的高音,大提琴的音域和表現力,遠比大家想像中豐富得多。

這些年來,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不斷嘗試多元的曲目,從巴赫、文藝復興到最新的《哈利·波特》電影主題曲,乃至邀請柏林愛樂音樂總監西蒙·拉特爾共唱饒舌,他們的風格沒有限制,只要是有意思的音樂,都會遊走在他們的弓弦之間。

也曾有人嘗試模仿類似組合,卻無人成功,除了柏林愛樂這塊「金字招牌」託底,更重要的是,12把大提琴背後坐了12位堪稱獨奏家級別的大提琴家。

樂團已經輪換了兩代人,現有成員14位,演出編制維持在12人。

路得維希·匡特早在1991年便進入柏林愛樂,隔了兩年即升任大提琴首席。他說,十二把大提琴的樂手沒有主次之分,相當平等,所有人都可以在排練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有某個作品的聲部需要分主次時,第一、第二大提琴才會稍顯重要,去領導整個組合演奏。

「大提琴在室內樂裡是配合度很高的樂器。我們的耳朵一直是打開著的,會很自然地追求演奏上的和諧,很容易就達成演奏上的默契。」路得維希說。

布魯諾·德勒佩拉埃爾是十二把大提琴最年輕的樂手,也是整個樂團的「顏值擔當」。師從路得維希的他青出於藍,在2013年被任命為柏林愛樂史上第一位獨奏大提琴家。

在他看來,十二把大提琴和弦樂四重奏不乏相似之處,「作為一個整體,我們會在節奏和聲音上保持一致,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個性,用個人特有的方式去演奏音樂。」

柏林愛樂一年演出135-140場,十二把大提琴基本都是在柏林愛樂夏休時巡演,一年的演出量控制在15-20場。

這麼低的演出量在室內樂團裡很少見,十二把大提琴卻很滿足,「如果每年演出上百場,觀眾可能也會對我們失去新鮮感。」 路得維希說。

在柏林愛樂和在十二把大提琴演出,感覺上有什麼不同?

布魯諾坦言,在十二把大提琴,每位樂手都是作為個體出現,會在不同作品裡承擔不同的角色,同時,每位樂手都有大量的獨奏空間,技術難度更高,更需要他們勤加練習。而在柏林愛樂,他們屬於大提琴聲部這個整體,基本是演奏低音聲部,為其他高音聲部提供支持,同時需要服從指揮的調度。

柏林愛樂的曲目基本都在傳統圈裡打轉,十二把大提琴演奏的音樂類型顯然多得多。

歷史上,沒有作曲家為十二把大提琴寫曲,他們只能找當代作曲家原創,或選一些有趣的曲子改編。索非亞·古拜杜麗娜、沃夫岡·裡姆、威廉姆·凱瑟-林德曼等作曲家都曾為他們量身定製新曲,中國作曲家譚盾亦曾為之打造《十二把大提琴協奏曲:馬可·波羅》。

「為十二把大提琴作曲很不容易,因為寫出來基本只有我們能演,這對作曲家來說是挑戰,對我們而言卻是非常愉快的事。」路得維希說。

臺上的十二把大提琴是同事、摯友、靈魂夥伴,臺下的他們卻各有一番天地,有人是大廚、魔術師、編曲家、昆蟲學家,也有人是雪板教練、金融專家、家具設計師。

路得維希喜歡去森林裡聽昆蟲的聲音,熱衷在山林間演奏,因為昆蟲不會回應他演奏得好不好,這種反差讓他覺得迷人。

布諾羅也喜歡漫步自然。演奏上,布諾羅歷來對自己從嚴要求,偶遇挫敗,大自然總能帶給他正能量,讓他在音樂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在柏林愛樂和十二把大提琴呆了27年,57歲的路得維希從沒見樂手發生過齟齬和衝突。

「柏林愛樂每進一個大提琴新人,自然而然就會加入我們這個組合。新人年輕,技術好,想法上也會比較新鮮,基本上每一位新人最後都會達到我們的期待。」

在十二把大提琴,路得維希和徒弟布諾羅比鄰而坐,因為曲目不同,兩人常常要更換第一、第二大提琴的位置。路得維希笑說自己老了,「有些非常難的段落我已經力不從心了,布諾羅卻能駕馭地輕鬆順利。」

相關焦點

  • 柏林愛樂樂團雙簧管首席凱利奏響「柏林愛樂之聲」
    2017-2018音樂季「喬納森·凱利演繹施特勞斯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舉行,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楊洋攜手柏林愛樂雙簧管首席,在新年伊始就吹響了「柏林愛樂之聲」,拉開杭州愛樂全年高水準演出的大幕。
  • 為看柏林愛樂 武漢樂迷拼了
    本報訊(記者黃麗娟 通訊員孫妮)第一位樂迷前一天晚上7點就在票務中心門口排隊等待;當天早上7點半排隊購票人數達到100號……將於11月13日亮相琴臺音樂廳的柏林愛樂樂團音樂會,昨天上午10點開票,發燒友「搶票成風」,不到兩小時門票幾近售空
  • 大提琴和長笛的對話,會是什麼樣的神仙組合
    在古典樂界,同一件樂器的重奏組成功的很少,能做商業化演出的更是鳳毛麟角,柏林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小分隊」——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維也納愛樂六把大提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支。兩支樂團均與中國觀眾有過親密接觸。
  • 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樂團荷蘭音樂節載譽歸來(圖)
    荷蘭當地時間11月9日,在以中國著名大提琴家、中央音樂學院朱亦兵教授領銜的中國大提琴重奏音樂會上,一曲《紅樓夢組曲》讓現場陶醉的樂迷拍紅了手掌,狂潮般的熱烈掌聲讓年輕的中國音樂家們更加自信,他們也在此書寫了中國室內樂音樂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篇章。
  • 古典樂迷有福啦!柏林愛樂樂團將首次訪深
    今年11月,在當今古典樂壇享有極高聲譽的柏林愛樂樂團將首度到訪深圳,並將深圳作為2018年中國巡演的首站。屆時,該樂團將在深圳上演兩場音樂會,這是繼維也納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到訪後,鵬城的又一文化盛事。
  • 深圳首次進入「柏林愛樂時間」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楊媚 11月16日—17日晚,在80後新生代指揮家古斯塔夫·杜達梅爾的執棒下,享譽世界的古典音樂領域「宇宙第一天團」柏林愛樂樂團將首次訪問深圳,在深圳音樂廳奏響「柏林愛樂之聲」,帶來伯恩斯坦、蕭士塔高維奇和馬勒的經典之作。80後指揮天才聯袂百年交響名團,讓無數古典樂迷奔走相告,翹首以盼。
  • 杜達梅爾攜手柏林愛樂:第十七屆西安國際音樂節拉開帷幕
    建團於1882年的柏林愛樂樂團,是西方交響樂殿堂中閃耀的明星。1979 年 10 月,柏林愛樂樂團在時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卡拉揚的親率下首度訪華,在北京連演三場,創下了歷史性的一刻。此後,樂團也數度造訪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此次,終於在家門口迎來了柏林愛樂樂團,讓西安市民感到興奮。
  • 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音樂周來了 攻略看這裡
    小號 賈伯·塔克伊夫:2004年起擔任柏林愛樂樂團小號首席,目前也在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樂隊學院授課。曾任柏林交響樂團(現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小號首席,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小號首席。最近,梅德萊恩以卡拉揚樂隊學院學員的身份定期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音樂周的第三場音樂會將由2019杭州國際音樂節音樂總監、杭州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楊洋執棒,杭州愛樂樂團將與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樂團、長笛演奏家烏帕瑪·穆肯斯多姆、豎琴演奏家瑪裡昂·拉佛聯袂演繹。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愛樂樂團還將與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籤訂合作意向,雙方將在音樂家的交流和培養上有更深層的合作。
  • 上海愛樂樂團發布2020-2021音樂季
    ,撫慰廣大樂迷的心靈。拾遺補缺,拓寬視野近幾年,上海愛樂樂團在音樂會的曲目選擇上突破傳統,挖掘各種風格的古典音樂,希望通過更多更廣的曲目範圍拓寬申城樂迷的欣賞視野。其中,原定於上個樂季演出的布魯克納《D小調第三交響曲》將順延至2021年2月28日,依舊由呂嘉擔任指揮,這也是上海愛樂樂團完成全套布魯克納交響曲的最終章。張亮指揮的《「管風琴之夜」音樂會》也將順延至2021年5月16日舉行。在新樂季中,《走進拉威爾的音樂世界》和《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獨樹一幟,讓樂迷們可以足不出「滬」就能感受到的歐羅巴情懷。
  • 柏林愛樂牛在哪,聽聽他們的首席怎麼說
    2011年,他開始擔任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的樂隊首席,4年後轉道德國,成了柏林愛樂樂團的樂隊首席。在室內樂演奏和教學上,諾厄經驗豐富。受上海樂隊學院邀請,諾厄6月首次到訪中國,為學生們上起了大師課。6月8日晚,他還將攜上海樂隊學院登臺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共演一場室內樂音樂會。對談現場。
  • 上海音樂廳發布新樂季:感受音樂的千姿百態
    明年1月,首場開幕音樂會將迎來當今樂壇「卡門第一人」——義大利歌劇女神安娜·卡特琳娜·安冬娜琪,這也是她首次到訪上海演出。為紀念德彪西逝世100周年,上半場,安冬娜琪將獻演德彪西等作曲家結合詩歌、繪畫而作的藝術歌曲,下半場,安冬娜琪將把鮮有機會登臺的普朗克女性獨白獨幕歌劇《人聲》帶上臺。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戰略合作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再度「轟動」樂界,宣布與世界超一流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達成又一個「五年」協議,於2016年5月17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共同發布《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與維也納愛樂樂團關於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聲明》,決定自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開展全面深入合作,為古典音樂的發展進行具有全新意義的探索和實踐。
  • 俄羅斯大提琴女王娜塔莉雅·古特曼將來杭演出
    俄羅斯大提琴家娜塔莉雅·古特曼4月10日將於浙江杭州與杭州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屆時將會帶來《莫斯科河上的黎明》、《芭蕾羅密歐與朱麗葉》(選段)以及蕭士塔高維奇《降E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07號。
  • 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樂團首次來中國 杭州聽眾有福了
    「發布柏林愛樂卡拉揚學院要和杭州愛樂樂團合作的消息後,我的朋友圈都『爆』了,其他樂團的團長都羨慕死了。畢竟,在中國的音樂節裡,之前只有上海音樂節有紐約愛樂作為駐節樂團,而我們是中國第二個有國際大牌駐節樂團的音樂節。」杭州愛樂樂團名譽團長鄧京山說。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夏季音樂節7月開幕,地下絲絨樂隊會來
    柏林愛樂樂團有森林音樂會,波士頓交響樂團有坦格伍德音樂節,紐約愛樂樂團有中央公園草坪音樂會……可以說,夏季音樂節是一支主流交響樂團、一個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標配」。剛發布節目單,MISA就在朋友圈引發大量刷屏,搶票之聲不絕於耳。開票5分鐘,開幕音樂會宣告售罄,開票15分鐘,地下絲絨樂隊五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亦告售罄。
  • 音樂鑑賞,大提琴大師的音樂聖經!
    「請答應我們演戲之餘一定要多演奏大提琴好嗎!」大提琴大提琴是具有四百多年悠久歷史的西洋古典樂器,它音色悠揚柔和,技巧優雅華麗,擅長演奏抒情的旋律,表達深沉而複雜的感情,有"音樂貴婦"之稱。大提琴的演奏姿勢自然而又放鬆,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的運動規律,所以,大提琴演奏家的氣質自然都是相當好!大提琴,一件有靈魂的樂器!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與中國愛樂樂團的同事們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張集、張建立、姜帥、徐文超(從左至右)小編:您認為學習大提琴最難攻克的是什麼?正是因為大提琴寬廣的音域和優美的音色,眾多作曲家都寫了大量的大提琴獨奏作品,我想正是因為大提琴的音色可以完美的詮釋作曲家通過作品想表達的情感,所以才留下了那麼多大提琴的經典作品。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上海交響樂團客席中提琴首席,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外聘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室內樂學會秘書長。曾多次參加世界巡演,到訪過美國、加拿大、波多黎各、古巴、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俄羅斯,捷克、匈牙利、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新加坡、斯裡蘭卡、韓國及香港、臺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並和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聲望的音樂大師們多次合作。
  • 書房裡的大提琴,柔美如歌,溫婉動人
    大提琴渾厚的音色,抒情的旋律,能夠表達深沉而複雜的情感。充滿詩意的琴聲在寧靜的時候聆聽會更加優美。大提琴如泣如訴的旋律,或優雅,或悽婉,一定能讓你感受到音樂的曼妙。 Duo De Amor
  • 臺灣愛樂樂團將首次赴大陸巡演
    臺灣愛樂樂團將首次赴大陸巡演 2012年10月25日 09:2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