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黑麵包,這樣的造型簡直有多誇張,你能啃得動嗎?

2020-12-23 迷彩妹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物資匱乏,在嚴寒的冬天,很多蘇聯人,有時候,連一塊麵包都不能分到,可以想像,戰爭給民眾帶來的,除了無盡的傷痛還有什麼?今天,迷彩妹就帶大家來看看二戰時期,蘇聯人的黑麵包。

麵包這種食物是非常能充飢的,歐洲人對它情有獨鍾。網友經常會這樣開玩笑:「德國麵包可以砸死人,法國麵包可以做棍子用,俄國麵包要鋸子才能鋸開」,這只是一個玩笑,但是,可以肯定,在二戰時期,歐洲的麵包都非常的硬。

蘇聯在二戰時期,製作的一種麵包名叫「大列巴」,其實,就是當時的黑麵包了,這種麵包是用黑麥麵粉做成的,混合了小麥在磨粉過程中被碾下來的皮層、胚芽、糊粉層及麩皮等,所以這東西做好後又黑又硬,有點酸,還有點鹹,口感不咋滴。

但是,這種麵包存儲時間比較長,相當的能放。「黑麵包」做完像大磚頭一樣,碼成一垛,裝車就能運走。

對於這樣的麵包,你能啃得動嗎?看著都牙疼!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蘇聯的黑麵包,用糧食邊角料製成,為何會大受歡迎?
    黑麵包這個東西口感我們東方人很難接受,這個東西肯定沒有漢堡包好吃,但是在戰爭年代能夠填飽肚子就很不錯了,還能奢望口感嗎?黑麵包能夠提供維持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對於那些挨餓的人來說,這就是無上美味,這就是他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相比之下,在中國戰場上,那些餓得只能啃樹皮的人來說,有黑麵包,真的是太幸福了。
  • 細數二戰時期的「軍糧」都有啥?
    可如此殘酷的戰爭之下,各國的軍隊最擔心的卻並非是戰事問題,而是如何可以不吃軍糧、今天的軍糧是用來餵豬的嗎等等貌似「無釐頭」的問題。各國的軍糧真的這麼難吃嗎?今天小編就來帶你一起扒一扒,二戰時期各國軍隊提供的「超級」軍糧,到底都有啥?
  • 黑列巴和黑麵包有什麼不同嗎?原來黑列巴放香菜籽是因為這個典故
    黑列巴和黑麵包有什麼不同嗎?原來黑列巴放香菜籽是因為這個典故說到黑麵包,除了德國的麵包以外,我們就會想到俄羅斯的黑列巴了。之所以叫列巴,並不是一個特別的品種,也是麵包,只不過在俄羅斯,麵包被稱為列巴,所謂黑列巴,也就是黑色麵包的意思。
  • 二戰時期轟炸機機頭的玻璃到底有多牢?能夠防彈嗎?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隨著技術的進步,轟炸機機頭都開始採用擋風玻璃。那麼這種擋風玻璃到底有多牢?能夠防彈嗎?二戰時期,隨著技術的進步,轟炸機機頭都開始採用擋風玻璃。那麼這種擋風玻璃到底有多牢?能夠防彈嗎?由於飛機速度越來越快,在駕駛艙裡的飛行員飛行中要面對空中凌冽的大風洗禮,早期很多長期飛行的飛行員臉上都是被大風吹得枯乾甚至有些硬化的老皮,因此「老皮臉」也就成了老鳥飛行員的特有標誌。二戰後期的轟炸機速度都已經了500公裡/小時,這樣的速度下,迎面吹來的強風,甚至能讓人眼睛都睜不開,嚴重的還將危及飛行安全,所以,給飛機裝上擋風玻璃就是勢在必行了。
  • |麵包|饅頭|餡料|黑麵包_網易新聞
    如果要評選最難啃的麵包,俄羅斯大列巴一定榜上有名。畢竟不是每個麵包都大如鍋蓋,還敦實得像炸藥包一樣。emmm可就算硬得像石頭,歐洲人也把它們當做心頭好:法國人曾呼籲,把法棍加入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在俄羅斯文化中也有一句諺語:黑麥麵包是我們的親爹(Хлебец ржаной – отец наш родной)。但這些歐洲國民級「美食」,中國人真不一定能享受得了。
  • 中世紀歐洲的黑麵包有多硬?跟板磚有一拼,砸地上都不掉渣
    更有一些偷工減料的黑心麵包師,居然經常故意在黑麵包中摻加木屑、小石頭之類的雜物,比埃及人摻入麵包的砂子更能磨損牙齒,也更可惡——後者好歹是被動受罪,前者根本就是主動犯罪啊!!!而在不那麼富裕的家庭,為了減輕僕人的工作量,避免把他們累倒,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浪費同樣能充飢的麩皮,只好把篩麵粉的次數減少一些……至於最後烤出來的麵包到底算是黑的還是白的,就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管那些混合了木屑與碎石的中世紀黑麵包有多麼的嗑牙和傷喉嚨,它們仍然是中世紀歐洲下層平民眼裡的上等美食,因為他們的飯碗裡經常連麵包都沒有——烤麵包要燒很多柴,烘焙的工藝也很麻煩。
  •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麵包,當時中國人在吃啥
    提到「黑暗料理」這個詞,大多數人都會不由地聯想到一千多年前歐洲人的食物——那時的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和黑麵包。當時正處於中世紀的歐洲大陸,似乎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間,歐洲人民的飲食結構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始終依靠著那些只能果腹,但沒有滋味的東西。
  • 二戰後的日本有多慘?小孩在垃圾桶裡找東西吃,大人餓得啃樹皮
    說起二戰,這個離現在並不遙遠的戰爭時期,我們中國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那個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同時還會出現一個討厭的國家名字,這個名字,就是日本。為非作歹的日本鬼子日本在整個二戰時期,以及在二戰之前,都對我們國家帶來了非常大的傷害,除了殺害無辜百姓之外,對於礦石等資源的掠奪,以及金銀財寶的盜運,都讓人一想起來就感到痛心疾首。
  • 二戰日軍有多兇殘?看他們如何對待傷員,簡直可以用泯滅人性形容
    可能提到二戰時期的日本,很多人都狠得牙痒痒,這群沒有人性的東西,簡直與畜牲無異。我們可能是看的日軍對待被侵略國家的軍民時的一些事跡,從而覺得當時的日軍簡直是喪盡天良。如果你了解一些日軍對待自己人的事跡,你就會發現日軍真的已經是泯滅人性了。
  • 蘇聯的黑麵包,明顯是用糧食邊角料製成的,卻為何受到如此歡迎?
    因為在當時處在全面戰爭狀態下的蘇聯,只有黑麵包是蘇聯境內能夠大量供應給前線以及後方的主食;就算它再難以下咽,再是什麼糧食邊角料製成的,只要黑麵包能夠繼續被大量供應,那麼它就必然會受到蘇聯軍民的「歡迎。」
  • 二戰美軍有多壕?衝繩島上日軍啃鹹魚幹,美軍卻是連午餐肉都嫌棄
    二戰中的美軍夥食,哪怕在現代也不是人人都能達到,在當時更是令各國士兵都感到羨慕。美國有個霍梅爾食品公司,1937年首次生產了罐頭午餐肉,二戰時大範圍推廣,名叫「斯帕姆午餐肉」,這種罐裝預烹肉製品成為盟軍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二戰中最富盛名的口糧之一。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二戰中蘇軍的另類制勝法寶,蘇聯軍糧大薈萃
    二戰時期,由於技術和條件的限制,各國對於軍糧的要求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而作為盟軍的重要一份子,蘇軍在二戰中的軍糧絕對是一個可以大書特書的部分,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二戰中蘇聯的軍糧。一、黑麵包成主角提到蘇聯的軍糧,黑麵包絕對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關鍵詞。
  • 以現在越南的軍事水平,能打得過二戰時期的德國嗎?觀點一
    筆者認為,現在越南的軍事水平,打不過二戰時期的德國——不要光看越南的武器先進,軍迷最大的禁忌就是陷入唯武器論陷阱,全面戰爭是非常考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不是說光武器先進就能打贏。俗話說,外行看武器,內行看後勤,後勤才是關鍵,我們就來分析分析越南為什麼打不過二戰德國。
  • 二戰各國夥食都如何?美國人巧克力最難吃,此國用木屑做麵包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縱觀古往今來的歷史,但凡能夠在後勤上取得勝利的勢力,基本上就有了一大半的勝算,而二戰,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到了61個國家和地區,各個國家的夥食又如何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 中世紀,歐洲人窮得只能吃黑麵包、燉豆子,當時的中國人在吃啥?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食物的依賴,是有一個進化過程的。起初,人類剛學會直立行走,能獲取的食物也十分有限,基本以採摘為主;接著,人類學會了製造工具,於是順理成章地吃起了烤肉;後來,人類接觸到了種植,一個新世界的大門緩緩敞開,在日益豐富的食材面前,人類逐漸從被動變為主動。
  • 當數學博士烤起德國黑麵包時,她是認真的
    前一段時間,他倆在研究黑麵包。黑麵包可以說是德國特色了。據稱,83%的德國人在國外都會想念黑麵包。德國是世界上麵包種類最豐富的國家,根據明鏡的一篇文章,從德國北部的弗倫斯堡到南邊的弗賴堡,麵包種類有300到600多種(取決於怎麼定義「麵包種類」)。但是,真正的黑麵包只有一種,而且烤黑麵包只需黑麥,鹽和酸麵團。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極為不易。
  • 歷史的痕跡:二戰時期,留在家中的日本女人有多「瘋狂」?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
  • 德國人有多嚴謹?看看二戰德軍的水壺都設計得如此精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二戰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德國的強大的軍事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德國人的精細。就好比他們使用的防毒面具、飯盒、水壺等等,都能從中看出德國人的嚴謹的性格。也許很多人不相信,一個簡單的生活用品怎麼可以看出精細,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說一下,就以德國製造的水壺為例。德國士兵在二戰時候背帶的水壺並不是那種很笨重的,而是一個十分輕巧,而且非常精緻的一個水容器,它們採用的都是鋁材質,這種材料一點都不笨重,極大地減輕了士兵背負的重量。
  • 二戰各國的軍糧對比,戰爭勝負不言而喻
    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二戰各國的軍糧。 軸心國的人體石油 如果說各國在二戰時期最重要的戰爭資源之一——石油,是工業血液的話,那麼各國的軍糧就堪稱是人體的石油,為了能夠推動戰爭機器的最重要構成部件——人類的運轉。
  • 二戰各國罐頭裡有啥?美國罐頭被稱為「靈肉」,寧願餓著也不吃
    讓我們來看看二戰期間各國的軍事罐頭裡都包裝的啥。首先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吉利的士兵在二戰期間夥食都不錯。他們的軍用罐頭延續了一戰時的製作風格,多為鹹牛肉罐頭。這種罐頭能夠很好得補充能量,並及時補給士兵因作戰而缺失的鹽分。法國是最早製作罐頭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