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加班看診 錦州「滴流醫生」獲贊(圖)

2020-12-20 東北新聞網

  姜帥在給患者看病,一隻手在記錄,一隻手連著輸液管,吊瓶在身側「滴滴答答」。微博圖片

  照片上,身穿白大褂的他在給患者看病,一隻手在記錄,一隻手連著輸液管,吊瓶在身側「滴滴答答」。

  近日,這樣一張「滴流醫生」的照片引來關注。照片主角是錦州市中心醫院心臟內科38歲的主治醫師姜帥。當時,他正帶病加班,隨手偷拍並把照片上網的是科室的護士長。她說,偶然看到這一幕,瞬間被感動。

  昨日,記者來到錦州市中心醫院,在住院部10樓見到了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姜帥。姜帥是住院部的醫生,平時不出門診,日常照顧這個樓層的將近30名患者。

  面對採訪,姜帥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連連擺手說:「這都不算什麼,是我們護士長照的,我也是前兩天才知道。」

  姜帥說,2015年12月31日早上8時多,他下夜班,由於最近幾天胃難受,就打了點滴,打點滴需要兩個小時左右,他想這段時間呆著也是呆著,不如來辦公室給患者看診。

  記者找到護士長張瑩,張瑩說:「當時我說你這是輕傷不下火線啊,來給你拍張照,他用衣服把腦袋一蒙,沒讓我拍,正說著來了一位家屬陪同的患者,姜帥和患者交流的時候我偷偷拍了這張照片。」

  「當時有事,就出門工作去了,後來一看照片還不錯,就發到朋友圈裡了,同事和朋友都給點讚,相互轉發,不知道誰又發到微博上了。」

  網友對此也紛紛點讚,發表自己的看法,網友「北楊大大」說:「給他點讚,榜樣的力量。」

  網友「臉萌症」說:「醫生也是人,沒有金剛不壞之身,他們也會生病,在我看來,在崗位上堅守是件幸福的事情。」

  市民馬先生說,看到體態瘦弱的醫生掛著點滴給患者看診,感覺到這名醫生很敬業,非常感人,也改變了以往對醫生的看法,「希望醫生要好好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姜帥是瀋陽人,從錦州的遼寧醫學院畢業後,2002年來到錦州市中心醫院工作。

  談到工作,姜帥一臉的幸福,他說,自己作為一名醫生,能為患者減輕疾病的痛苦,治癒病人的病症這是他最大的快樂,也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同事張大夫講,姜帥前兩年去北京深造過,在醫院裡也是骨幹,在冠心病介入手術等方面技術非常高超,和患者溝通也很耐心,人非常隨和,有些患者經常點名找姜帥看病。

  姜帥上一個夜班從當日的17時至次日的8時,但他經常中午才走,「早上要挨個病房巡視,看完才放心。」休息半天后,還要繼續上早班。多年來,姜帥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這樣的日日夜夜。

  姜帥說,他所在的心臟內科接觸的病人多數病情比較危急,所以值夜班時不敢脫外衣睡覺,遇見類似心梗一類的情況需要立刻出診,換衣服來不及。

  談到家庭,姜帥一臉愧疚,他說,孩子已經8歲了,自己幾乎沒有照顧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醫院裡度過,將來一定要抽出時間好好陪陪家人。

  採訪即將結束,記者舉起相機對準姜帥,姜帥立刻將頭轉了過去,連連說:「這些都沒什麼,不用拍了。」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才勉強拍了幾張側臉的照片。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崔晉濤

相關焦點

  • 福州一醫師邊打點滴邊接診 「掛水哥」被點讚(圖)
    原標題:「掛水哥」邊打點滴邊接診被點讚 鄭溢聲邊打點滴邊為病人接診  圖由醫院受訪者提供   「福州某醫院主治醫生鄭耿耿同志,病倒了,但他堅持帶病出診,一邊掛瓶,一邊耐心地為來訪的患者朋友提供醫學診療服務。
  • 海南:暑期學生扎堆看牙 口腔醫生加班診治
    8月10日上午10點多,海南省人民醫院口腔門診外的走廊,坐滿等待看診的患者。記者 王洪旭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2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隨著暑假的到來,看牙的學生也增多了。」近日,記者走訪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口腔醫院等多家醫院發現,暑期迎來學生看牙的高峰,口腔醫生加班看診。
  • 拿什麼「拯救」你 帶病上班的醫生
    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感人報導:XXX醫生帶病堅持工作,一邊打點滴一邊為患者看病。但醫生應該帶病工作嗎?醫生為何又「願意」帶病上班?我國醫院管理者對待這種行為的態度及理念又是怎樣的?醫生應該帶病工作嗎?很多崗位需要良好的身體狀態,比如外科醫生、司機、生產線上的工人等等。
  • 陳水扁之女陳幸妤高雄看診預約人數爆滿(圖)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中評社」報導,定居臺南,且在當地牙醫診所看診的陳水扁女兒陳幸妤近日與高雄一家牙醫診所籤約,訂13日開始看診,診所表示,陳幸妤的預約至年底都已爆滿。陳幸妤籤約的診所就位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附近,與其弟陳致中、母親吳淑珍所居住的人文首璽相去不遠,能就近回家探視,診所說,陳幸妤是每周三、四上午駐診,也計劃在她駐診首日舉行診所開幕記者會,陳幸妤將現身。診所表示,近日陸續接獲患者詢問陳幸妤醫生看診時間及訊息,預約門診至年底前已額滿,排到明年。
  • 「醫院急診兒科白天暫時停診」 兒科醫生多緊缺?
    近日,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張貼出關於該醫院急診兒科白天暫時停診、複診通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兒科醫生緊缺」這一話題,也再次成為焦點。連日來,記者先後走訪海南省中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超負荷工作、工作壓力大等成為兒科醫生緊缺的主要原因。
  • 滴流過濾的使用方法
    滴流過濾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滴的方式來進行的過濾方式,在所有的過濾方式中,滴流過濾有著極為強大的效率與作用,但是要讓滴流過濾發揮出它應有的效果,不走彎路,還是要講究一定方法的。一、滴流選泵滴流選泵要根據你的缸大小來。一般選用1小時過濾缸水5~10次的泵流量比較好~但是事實證明10次以下效果真的不好。
  • 看診前→看診中→看診後,寶貝看病3階段,專家來解答!
    按照醫療院所分級制度,小病到診所看,大病到醫院看,除非孩子出現失去活力、精神萎靡、合併抽筋或痙攣、飲食異常的狀況超過5天以上,否則到一般診所就診即可。怎麼確定要掛哪一科?無法判斷症狀怎麼辦?孩子出生後,最好在住家附近的兒科診所找一位醫生,讓孩子固定給醫生看診。
  • 資陽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累倒在崗位 生前一周帶病加班三天
    醫務室值班醫生說,當時診斷劉應舉心臟病較為嚴重,建議他立即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他說最近忙得很,下午工作忙完了再說。」資陽市環保局的同事說,6月5日至9日一周,高考禁噪、檢查關停汙染企業、鄉鎮幹部培訓三項工作,已讓劉應舉連續加班三天。而這周之前,他剛剛做完結石手術。
  • 焦作醫生「開一毛九藥方獲熱贊」:做了醫生該做的
    2018-08-01 09:40圖文來源:澎湃新聞河南焦作醫生「開一毛九藥方獲熱贊」:做了醫生該做的只花一毛九,就看好了孩子的病。近日,家住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的年輕媽媽小瑜(化名)把一張0.19元藥費的門診收費票據發到朋友圈,引起熱贊,開藥醫生被稱為「醫界良心」。據《大河報》報導,7月24日,小瑜帶孩子到馬村區人民醫院看病,內一科醫生趙飛琴對孩子檢查後,開了四片共計0.19元的抗過敏藥。孩子服藥後很快見效。記者看到,這張醫療門診收費票據診查費3元,西藥費0.19元。
  • 魚缸在使用滴流過濾時需要注意什麼?
    在多種過濾形式中,滴流上濾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無疑能吸引眾多玩家,除了在外觀上的略微劣勢,堪稱屌絲神器。那麼在實際使用中,我們該如何充分發揮滴流盒的強大作用呢?符合以上三點,滴流上濾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滴流上濾有哪幾種?1、成品小盒單盒尺寸:16*12*7cm,單盒容量:0.7L,過濾寬度不超過12cm。一般適用窄缸。
  • 產科大夫掛吊瓶加班 自己孩子卻高燒40度
    網友們紛紛點讚,並期盼醫院再多一些這樣的醫護人員。隨後,醫務室(yiwushi120)從渭南市中心醫院獲悉,這名帶病上班的大夫是該醫院產科大夫劉偉娟。隨後,小醫在醫院見到了這位一夜爆紅的大夫。指導醫護人員時鏗鏘有力,但一聽說接受採訪,劉偉娟一下子害羞起來。「反正打點滴也是坐,就回科室忙一會。」
  • 錦州銀行香港IPO遇冷 僅獲一家基礎投資者認購
    錦州銀行香港IPO遇冷,僅獲一家基礎投資者寧夏天元旗下香港天元錳業國際貿易認購擬發行的13.2億股IPO股份中的2億股,佔整個IPO規模的15%。 (原標題:錦州銀行香港IPO僅獲一家基礎投資者認購)
  • 醫生邊打吊瓶邊工作,濟寧「最敬業醫生」被點讚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吊瓶醫生」為孩子看病的照片在網上傳開,引來不少網友點讚。這名醫生叫錢琨,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保健康復科工作。感冒半個多月,一直來不及好好休息,她的感冒加重引發了氣管炎,為了不讓預約檢查的患者白跑,不得已只能掛著吊瓶,帶病上陣。照片的拍攝者導醫祝文姝回憶說,15日上午恰巧經過錢琨所在診室,順手為這位醫生拍下敬業的一幕,沒想到照片被大家紛紛點讚並轉發。
  • 兒科停診不是「小兒科」
    近日,天津海河醫院發布公告,因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即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海河醫院兒科有3名醫生,其中王醫生因惡性腫瘤住院治療;尚在哺乳期的劉醫生患上了乳腺炎,高燒39度不退;感冒的謝醫生把家人都傳染了,孩子目前已入院。
  • 魚缸滴流過濾DIY全過程,手把手教你製作滴流過濾!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用周轉箱製作滴流過濾的簡單步驟,希望對有想法的魚友們有所幫助~第一步,製作雨淋管,根據手中周轉箱的尺寸截取PVC管(彎頭、三通、pvc管均為16mm),預製的雨淋管四周與周裝箱壁最好有1-2釐米的間隙,方便調整拆卸。
  • 2019人民好醫生跟診記
    人民好醫生 「怎樣的醫生是人民的好醫生?」 「診斷明確,療效好,講解細緻,讓病人清晰地了解病情;沒有大醫生的架子,平易近人……」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貴懷教授的門診,一位脊膜瘤患者術後對記者說。「王主任就是這樣一位好醫生,我信賴他,願意把生命託付給他。」
  • 四川一環保局工程師去世 生前最後1周帶病加班3天
    醫務室值班醫生說,當時診斷劉應舉心臟病較為嚴重,建議他立即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他說最近忙得很,下午工作忙完了再說。」  資陽市環保局的同事說,6月5日至9日一周,高考禁噪、檢查關停汙染企業、鄉鎮幹部培訓3項工作,已讓劉應舉連續加班三天。而這周之前,他剛剛做完結石手術。
  • 牛人自製自動困水、24小時滴流換水魚缸,厲害!
    由於要把困水缸也做到底櫃中,所以困水缸做到1.45m*0.3m*0.75m,困水缸自帶滴流過濾,有助於困水。由於新房裝修,改水電方便。先把上下水的管道改好。棕色的是上管,直接連自來水管,白色的是下水管,與衛生間的下水道相連。
  • 李潔霖:老師帶病上課需要反思而非讚美
    照片中,一位身著白色上衣的女老師一邊打吊瓶輸液一邊講課,引發網友點讚。9月2日下午,記者在吉林市松花江中學見到了照片中的女老師崔燃。崔老師說,這只是普通事件,沒有覺得有何特殊。(9月5日《新文化報》)  手上還有針頭、一邊輸液一邊上課的老師,去世之前還在給學生上課的老師,一手捧書,一手捂肚子上課的老師,這些老師把自己當成了蠟燭,甚至以一種」殉道「的精神在教書育人,令人深深地動容。
  • 鼻後滴流症候群,臨床上極易漏診的咳嗽病因!
    耳鼻喉科醫生接診咳嗽患者,在排除胸部疾病後,首先會考慮「鼻後滴漏症候群」(PNDS)引起的咳嗽。 鼻後滴漏症候群在臨床上極容易漏診和誤診,主要原因為缺乏對鼻後滴漏症候群的認識,大多醫生只注意扁桃體、咽和肺的表現,看到胸片紋理粗深即診斷間質性肺炎,而忽略了患者的病史和其他體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