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民好醫生跟診記

2020-12-24 騰訊網

人民好醫生

「怎樣的醫生是人民的好醫生?」

「診斷明確,療效好,講解細緻,讓病人清晰地了解病情;沒有大醫生的架子,平易近人……」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貴懷教授的門診,一位脊膜瘤患者術後對記者說。「王主任就是這樣一位好醫生,我信賴他,願意把生命託付給他。」

神經外科 / 王貴懷

讓患者清晰了解病情

一上午門診,28位患者,王貴懷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已是下午1點多,記者從跟診中發現,王貴懷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對患者發病機制與診療方案的詳細講解上。

神經外科疾病主要涉及顱腦與脊柱脊髓,病情常以複雜危險嚴重為著,許多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病情知之甚少,而患者及其家屬也是治療最重要的決策者之一,如何讓他們更加從容、坦然地做出選擇,王貴懷把「解說」的責任落到了實處,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詳細解釋病因和治療方案,「我說的你聽懂了嗎?」,這是他常問患者的一句話。

一位50歲的高姓男患者,在外地醫院做了椎管內脂肪瘤切除術後兩年,儘管術區腫瘤未有明顯復發,術後雙腿麻木感稍有減輕,但還是感覺小便無力,右側臀部麻木,而且行走不超過1千米,左小腿便有疼痛感,表現出滿臉的焦慮不安,想請王貴懷再行治療。「手術是雙刃劍,」王貴懷向患者解釋道,「脊髓脂肪瘤為先天性,與脊髓緊密粘連,天衣無縫,醫生在切除脂肪瘤過程中不能傷及脊髓,如果腫瘤切得愈充分,傷及脊髓的機會就越大,腿力量就可能不行了,可能導致癱瘓。」同時,王貴懷繼續解釋:患者除巨大脂肪瘤外,脊髓發育也不正常,合併脊髓先天性低位,小便無力等症狀很難依靠手術解決。患者心中謎團徹底解開了,對當地醫生的質疑情緒也降了下來。王貴懷又給出幾點「康復訓練排尿」的建議,在患者道謝離去時,不忘叮囑「回去要好好鍛鍊」。

有時,通俗的病情解釋和詳盡的術後答疑並不「夠用」,門診再忙,王貴懷也會下意識地關注患者的反應。57歲的黃先生流涎近一月,期間言語不清,兩天前在外地醫院行頭顱核磁檢查,發現左顳葉佔位性病變。「原本身體挺健康的,沒有什麼不適啊?」患者及其家人茫然不安地詢問,王貴懷經了解發病症狀特徵,並檢查患者顱面與四肢運動及感覺,結合影像資料特點,判斷病情發展快且症狀嚴重,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較大,但王主任察覺到患者焦慮的心情特別嚴重,因此,在解讀病情時,他力求簡明扼要,既關注病情嚴重有高風險,讓病人高度重視;又強調治療方案的可控性,讓病人懷揣信心與希望。患者和家屬對於病情和治療風險似乎聽明白了,但手術與否還猶豫不決。「假如不手術,萬一腫瘤是惡性的,那它長大後,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腫瘤是良性的,一個月已導致言語不清,繼續生長,則壓迫腦組織也是很危險的。手術治療總的預後是好的。」王貴懷不厭其煩地再次補充解釋,患者黃先生及其家人最終肯定地點了頭,表示願意接受手術治療。

在王貴懷看來,醫生不僅要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患者做出選擇,也要做好人文關懷。一位女患者得知可能患了脊髓膠質瘤後,眼眶就紅了。王貴懷立即給予安慰:「現在是懸而未決的狀態,不要硬往腫瘤上套,不要想太多,等有結果再說。我感覺你精神面貌不錯,不太像非常惡性的腫瘤。」一句話不失嚴謹,雖然不能消除患病的可能性,但也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

敢為人先的「萬脊之王」

門診中看到了王貴懷心思細膩,嚴謹認真的一面,也看到了他喜歡挑戰的另一面。自1994年起,王貴懷師從王忠誠院士,研究脊髓髓內腫瘤的外科治療,而脊髓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核心結構之一,擔負傳遞大腦與人體各個器官的信息聯繫,每一場脊髓髓內腫瘤手術均存在癱瘓甚至生命的危險,一直被認為是神經外科的禁區。迄今為止,王貴懷已經成功開展髓內腫瘤手術千餘例,治療效果得到了病人與業內的認可,是國內外在該病治療最有經驗的醫生之一。

「我不挑戰誰挑戰」,他曾對患者和團隊裡的醫師這樣說,為此,他在脊柱脊髓領域開創了很多項領先技術,他曾率先在國內開展顯微鏡下切除頸椎病脫出的椎間盤並植入人工椎間盤,治療頸椎病;率先在國內開展術中螢光脊髓血管造影輔助下的脊髓血管畸形切除;率先使用雷射技術切除脊髓髓內膠質瘤等等。工作近30年,王貴懷診療各類脊柱脊髓疾病有萬餘例,數量之多,質量之高,使他被稱為「萬脊之王」。

一位劉姓的年輕女患者在母親的陪同下前來複查。她面色紅潤,精神勁兒足,看似與健康人無異。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一年前王貴懷為她實施了從延髓至胸髓長達26釐米的室管膜瘤切除術。「您是救命恩人吶。」患者母親站在診桌前雙手合十,激動地致謝。她回憶起女兒初患病時,連飯都吃不下,被各大醫院因高風險、高難度而拒絕手術,如今不僅得以存活,軀體也沒有因為脊髓手術而畸形,生活質量得到了保障。

「這種腫瘤」之所以驚險,不僅位置特殊——脊髓和腦幹一度被視為手術禁區,而且十分巨大。1997年,王忠誠院士切除22釐米的腫瘤,這在當時被視為創造性之舉。2004年,王貴懷為一名梁姓患者切除了從生命中樞延髓至第六胸椎水平長達26釐米的脊髓室管膜瘤,創下文獻報導過的此類手術的記錄,造就了他的「成名作」。而原先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術後漸漸恢復,現已結婚成家,事業有成。

「第一例成功的路徑艱難,所以非常重要。」王貴懷感嘆。如今,他已操刀成功切除約30釐米的脊髓髓內腫瘤,手法愈加「老道」,收效更佳。「我有兩個患者,一個西安的,一個山東的。他們全是大腫瘤患者,複查都結伴而行,來比一比誰恢復得更好。」說到這,王貴懷笑得很開心。

經王貴懷手術而康復的重症患者很多。一位前來複查的楊姓患者主動「表揚」王貴懷:「我把片子拿給別的醫生看,他們說你切得非常乾淨。」他於去年6月行脊髓佔位切除術,收效顯著,術後病理發現是一種難以完全切除的惡性腫瘤——瀰漫中線膠質瘤,幸好遇見王貴懷,為他解除了生命危機。

王貴懷的手術刀使許多患者重獲新生,也為他帶來了來自患者數不盡的錦旗和獎盃。那是患者為他「點讚」、表達感激之情的方式。從這份認可中,王貴懷獲得了滿滿的自我滿足感,「這是一種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自我價值體現。」

心繫神外學科的發展

1994年,王貴懷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我國神經外科開拓者王忠誠院士的研究生,時逢老師要探索神經外科「禁區」——腦幹腫瘤和高頸髓髓內腫瘤的外科治療,他便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和真正的高人在一起,就做最高的事」。25年後的今天,王貴懷已成為神經外科領軍式的人物,卻發現這個年輕學科依然存在許多疑難病與挑戰,許多脊髓頑症尚無法滿足患者需求,探索研究空間巨大。

門診裡一位患者兒子前來代問診。他56的母親早前因胸椎椎管內中樞神經細胞瘤在外院接受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王貴懷為其行二次手術,患者術後已能行走,MRI顯示腫瘤已清除乾淨。然而,近日檢查再次顯示胸椎發生改變,腫瘤可疑復發。

「她這是瀰漫性腫瘤,高度惡性,要徹底除根不復發,目前恐怕科學上達不到,醫學對此還沒有突破,現有的治療方法如放療和抗癌藥等,效果不大。」王貴懷無不惋惜地向患者兒子解釋。

另有一位頸椎管內脂肪瘤切除術後3月前來複查的患者,手術收效顯著,王貴懷謹慎地提醒患者「瘤很可能還會復發」。原來,這是先天性脂肪瘤,屬於先天畸形,無法根治……

「我還有很多問題不知道。」王貴懷深知神經外科的研究「遠遠不夠」。來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他寄希望於轉化醫學,利用清華大學基礎醫學和理工科優勢來發展臨床研究。

跟診的最後,王貴懷說,受老師王忠誠院士影響,他一直認為「病人是最好的老師」,年輕醫生實現探索的最好方式是「到病人跟前來,看他們有什麼需求」。這也是他成為一名患者認可的「人民好醫生」的根本原因。

編審 :羅輝

跟診記者:張紅 韓冬野

攝影記者:李丹

王貴懷,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脊髓脊柱專業組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學脊柱脊髓腫瘤專業組長,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骨修復材料與器械分會脊髓及周圍神經修復材料及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腫瘤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副秘書長、常委委員,等職。

專長:各類顱腦和脊柱脊髓病變的診治,尤其擅長脊柱脊髓疾病的精準微創治療,具體如脊柱脊髓腫瘤性疾病,顱底腫瘤,顱腦交界區腫瘤,頸椎疾病,腰椎病,脊髓血管性疾病,脊柱脊髓先天性疾病和脊柱脊髓創傷性疾病,各類頑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療,腦癱外科治療,腦膠質瘤的綜合治療,腦外傷與脊髓損傷後癱瘓功能重建等。

出診時間:周一、周五上午

相關焦點

  • 2019(第五屆)人民好醫生論壇暨《2019人民好醫生跟診記》在京舉行
    12月1日,由中國醫師協會指導,人民好醫生組委會、《科學中國人》雜誌社共同主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共同承辦的「2019(第五屆)人民好醫生論壇暨《2019人民好醫生跟診記》新書發布儀式」在京舉行。
  • 上海醫學專家去村裡為200多人義診,本地全科醫生跟診學習
    上海醫學專家去村裡為200多人義診,本地全科醫生跟診學習 澎湃訊 2019-04-1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
  • 省人民醫院「雲診間」方便患者
    在省人民醫院名醫館診間,身處海寧的患者呂女士經過該院頭頸外科專家葛明華的「雲問診」後,原本焦慮的心情得以放鬆。  11月10日,省人民醫院、海寧市中心醫院聯合開通名醫「雲診間」,只需通過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一個麥克風,海寧患者在當地就能享受省級名醫診斷,不僅免除了舟車勞頓,還節省了開支。  「雲診間」與普通網際網路醫院有何區別?
  • 「醫院急診兒科白天暫時停診」 兒科醫生多緊缺?
    近日,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張貼出關於該醫院急診兒科白天暫時停診、複診通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兒科醫生緊缺」這一話題,也再次成為焦點。連日來,記者先後走訪海南省中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超負荷工作、工作壓力大等成為兒科醫生緊缺的主要原因。
  • 2017人民好醫生跟診記|侯邁
    侯 邁:醫者仁心 用心救「心」跟診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心臟中心外科主任 侯邁跟診記者:龐書麗「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報導」,在空軍總醫院門診部四樓的外科診室
  •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程光惠被授予「2019人民好醫生」榮譽稱號
    【消息來源:白求恩第三醫院】12月1日,2019(第五屆)人民好醫生頒獎儀式在北京召開。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放療科程光惠主任被授予「2019人民好醫生」榮譽稱號。 據悉,「人民好醫生」評選由國家衛計委、中國醫師協會指導,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和人民好醫生組委會主辦,需經過技術水平、服務意識、人民聲望和口碑等多方面綜合考評。本次評選歷時一年時間,從全國數千家醫院和500多萬名一線醫務人員中經過數輪篩選評審,最終來自全國各地27家醫院的45位一線醫務人員當選「2019人民好醫生」。
  •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停診
    記者在青島市胸科醫院和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處看到,醫院門口已拉起警戒線。青島市胸科醫院全部科室今天已經停診。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門口已貼出通知,該院已作為備用醫院啟用,自今日起門診急診全部停診。
  • 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關小萍獲評「廣東好醫生」
    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關小萍獲評「廣東好醫生」 來源 : 發布日期 : 2020年12月16日 編輯:用心守護兒童健康36載■ 陽江日報記者/張貝奇12月15日,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的「廣東醫生戰疫情」系列主題展示活動在廣州舉行。
  • 市人民醫院、婦幼、中醫院這些科室停診,市民可免費線上診療
    2月4日,記者從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分別了解到我市人民醫院口腔科、耳鼻喉頭頸外科、眼科門診停診;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兒童康復科、婦保科、兒保科、新生兒科門診繼續停診。此外,市中醫院的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暫停接診,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跟診倪師心得:誓把經方傳天下
    2008臨床實習跟診心得46  nhx106       當顏醫師通知我可以在八月份參加跟診時,我一直不能相信自己已經被挑選上的事實。因為老師有提過今年八月份的跟診要保留給在學的中醫學院的學生,而我只是一個上班族。當初在報名的時候,也沒抱太多希望。
  • 一呼醫生:診後市場走的通
    選擇診後,我們一下子有了10萬註冊醫生在我看來,輕問診是屬於診前的諮詢工作。這種溝通似乎比掛號去看病要省事多了。但事實上,現代醫學是一門需要定性定量看檢查結果的系統科學。輕問診的交流中,醫生缺少關鍵的診斷依據,也不能見到患者,患者的主述也無法幫助醫生下結論。因此,這種模式看似容易,但缺乏真正的價值,最多不過是多了一點諮詢的機會。
  • | 跟診&實習經驗分享
    還在讀研的時候,我在一家心理諮詢機構實習,可以跟診或者參加一些培訓,也有成長,但遺憾的是不能接個案。當時,一位在機構執業的諮詢師告訴我,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在督導下進行實踐」。我一直記著這句話,也會常常留意著一些機會,特別是高校的實習機構。
  • 北京婦產醫院產科門診跟診紀實
    11月27日,人民網記者跟診產科李X主任進行了採訪與觀察,據李X主任介紹,她每周要在醫院兩個院區的三個診室出診三次,一上午需要看60多位患者。作為全院孕產婦最為密集的地方之一,每天巨大的門診量,人員流動量,都給醫生和護士的日常工作帶來了挑戰。
  •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記江山市人民醫院醫共體保安分院...
    正當她匆匆停好電瓶車,隔壁一個店主跑過來衝她大喊:「你老公跳河啦……」  那一瞬間,宋俊霞仿佛聽到腦海深處傳來轟的一聲巨響。在思維還來不及運轉的時候,她的身體已經下意識地反應過來,拼命朝人群聚集的鹿溪渠跑去。  三步並作兩步奔到渠邊,宋俊霞只看到被水浸到胸口的丈夫,臉上和手上的皮膚十分蒼白。
  • 湄潭縣人民醫院:費用「診間付」,看病「少跑路」
    今年以來,湄潭縣人民醫院切實從病患需求與關切出發,針對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時間長等實際情況,加大硬體投入力度和醫保信息化建設,於11月下旬推出了診間支付,著力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日前,記者在縣人民醫院看到,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前來就診的市民通過自主繳費機實行診間支付,僅用時2分鐘就完成了掛號和繳費。「現在這款機子,可以用手機掃碼直接交費,不用去排長隊,挺方便的。」就診市民這樣說。
  • 天津海河醫院兒科停診:原因系超負荷工作醫生全病倒
    昨天,微博、微信朋友圈一張海河醫院「兒科停診通知」被熱傳,原因竟是兒科醫生因超負荷工作均已病倒,兒科不得不停診。記者來到這家醫院,在兒科門診門外,看到了這張通知:尊敬的患者/家屬: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尚不能確定,特此通知,請理解見諒!請就近就診其他醫院兒科門診,謝謝您的配合!落款為海河醫院兒科,時間是2018年1月7日。
  • 2019年懷化市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呼吸沙龍在懷化市第二人民...
    3月16日下午,2019年懷化市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呼吸沙龍在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舉行。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劉佳靈)為了提高呼吸類疾病診療領域醫務工作者的診治水平,學習指南、規範診療行為,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3月16日下午,由懷化市呼吸病學專業委員主辦,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承辦的2019年第一屆呼吸沙龍在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舉行。來自懷化市的市、縣、鎮級醫院100餘名呼吸專業醫務工作者參會。
  • 看診前→看診中→看診後,寶貝看病3階段,專家來解答!
    孩子出生後,最好在住家附近的兒科診所找一位醫生,讓孩子固定給醫生看診。如果要帶孩子到醫院看診卻無法確定科別,可先至普通兒科就診,兒科醫師會視情況決定是否轉診。【看診前】帶北鼻看診要帶什麼?固定姿勢,防止孩子胡亂扭動小小孩看診難免會動來動去。為免影響醫生診斷,看診時應固定孩子的姿勢,防止孩子胡亂扭動。小嬰兒頭頸較軟,看診時應固定頭頸、將其他身體部位環抱在胸前。
  • 讓患者與光明重逢——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藏醫療隊
    她詳細分析病情後,緊急申請遠程會診,請教遠在北京的人民醫院眼眶專家王毅教授。為試圖挽回僅存的右眼視力,餘盈盈決定將她急診收入院行激素衝擊治療。入院後,病情發展迅速,曲珍的眼部病變甚至危及顱內,病情越來越危急,眼科的大夫們都十分焦急,餘盈盈決定啟動全院大會診。
  • 了解這些 讓婦科內診不在尷尬
    女性朋友前往醫院檢查婦科疾病時,醫生往往會讓患者躺在內診臺上進行婦科內診。部分女性,尤其是初次診療的女性朋友往往會顯得尷尬以及無所適從。那麼婦科內診到底是怎麼回事?  嘉興武警醫院婦科專家表示:內診檢查是要依據病患的意願而進行,但大部分就診的女性無法將病況描述清楚,醫生基於必須有詳細而正確的診斷,以便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