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195(一線觀點):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2020-12-08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關於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作者:寧朝華

因為60分的分值而被稱作高考「第七科」的作文,對於高三的莘莘學子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及持續的影響力,意義雖不同於古代「一文定乾坤」,但其高分值必然為學子的高考成績「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文海浩瀚,要想精準預測作文題無異於大海撈針,但在大方向上進行理性預判,收攏出題範圍,構建一定框架內的作文思維,還是可以作一些嘗試,不管此舉是否為無用功,至少,可以為因高考迫近而有些茫然和緊張的高三學子,提供一點有益且有效的作文提升意願和興趣。

關於命題形式。歷年來高考作文,基本上採用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這四種形式,而從2016年湖南省語數外重新採用的全國I卷作文命題形式來看,均為材料作文,除了2019年全國III卷及2016年全國I卷採用的是漫畫材料,其餘皆為文字材料。當然,近幾年的材料作文又都被認為是新材料作文或任務驅動型作文,即不同於考生經常訓練的經典古語、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哲理詩歌類型材料,給出的大都為緊跟時代步伐緊貼現實生活的新鮮材料,或為現實話題,或為時代熱詞,要求考生注重立足材料本身,構思行文,此類材料審題難度相對較小,立意不易偏題。

關於作文文體。近幾年高考作文,關於文體要求的表述為「明確文體」或「符合文體要求」,這告訴我們,第一要明確地使用某一種文體,第二作文要符合所選擇的文體要求。雖沒有文體限制,但從題目所給材料和題目要求談感想、啟發、認識來看,議論文依然是最合適的寫作文體,相對來說,記敘文的選材難度更大,對技法和文採的要求更高,對於被前面加大了閱讀量的主觀題壓縮寫作時間的考生來說,議論文寫作無疑更容易上手一點,況且,平時的課堂寫作訓練,基本上是以議論文寫作為主。

關於體例創新。近年來,在作文體例上有創新現象,比如2019年全國I卷要求寫一篇演講稿,全國II卷給出了信、演講稿、觀後感、慰問信等幾種體例選擇,那麼,2020年會不會在寫作體例上再度創新,這個不好預測,個人認為可能性不是太大,但考生還是要有應對體例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除了這幾種已考過的體例,還要掌握一些其他體例,比如辯論稿、介紹信、倡導書等,當然,即便進行體例創新,也必定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會太新、太難,因為,考場作文的根本,是考查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至於體例創新,也是出於日常交際的考慮,不會刻意求新求變來為難考生。

關於命題導向。高考作文命題既具有選拔優秀學生的顯性而實際的功能,也擔負著影響學生認知、思考、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導向作用,後者是隱形的功能,也是考生更應該關注的問題,因為只有深刻領會出題意圖,才能在衝刺關頭有的放矢地為寫作進行有效備考,比如素材積累、範文精讀、佳句儲備、思路預構等。總的來看,高考命題導向既有現實性,又有針對性,既有人文性、又有思辨性,既有穩定性,又有創新性,大致還是體現了「文以載道」、「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傳統古訓,也凸顯了「立德樹人」的時代要求。比如2019年全國I卷「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其導向表現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業」的倡導,全國II卷「歷史一刻」強調對考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奮鬥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導考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III卷漫畫「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通過特定場景切入教育主題,中心指向尊師重教、師生情誼、責任與囑託,引導考生認識奉獻精神、高尚人格。故,2019年全國卷,總體上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寫作導向。2018年,全國I卷的「時光瓶留給2015年的18歲青年」,及全國III卷的「改革開放三部曲」,則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採、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榮譽感、責任感,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深刻關聯,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2017年全國I卷的「中國關鍵詞」,涵蓋了經濟、文化、民生、科技、環保、城鄉、出行、購物等八大門類,充分體現了關注時政熱點的主要特徵,充分引導考生關注並思考現實問題,同時具有國際視野,從國家發展的大局著眼,承擔中國公民向外國青年推介中國的責任意識,既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又展望國家發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顯的「立德樹人」的導向功能。

關於命題預測。2020年高考作文會出一個什麼樣的題,相信這是所有高三學子關心的一個話題,我再次強調,一是精準預測命題是不現實的,二是盲目自信就極有可能對考生產生誤導,掛一漏萬,有所偏廢。在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中尋找一定的導向關聯,結合全國123卷,重點看全國I卷,發現內在規律,才是有效之舉。

個人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然是命題的重點,比如對「自由」與「法治」的深刻領會,自由不等於放縱,自由是相對的,以「法治」為前提,倡導並踐行「法治」,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公正,才能促進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比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個人認為,家國情懷依然會是出題的要點。比如,疫情之中,國家體現出來的責任與擔當,中國精神;對個體生命的關懷;及時應對災難的速度;以及科學決策的效力;在國際舞臺上彰顯的大國形象;「精準扶貧」彰顯的中國智慧;因地制宜,扶貧重在扶志與扶智……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沒有誰能夠拋下國家去實現所謂的個人夢想,「你怎樣,中國便怎樣」;個人的奮鬥和奉獻,疊加成國家的進步與發展。

個人認為,理想信念、品德修養、奮鬥精神依然是命題的關鍵。比如,為生活努力的人們,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奮鬥的你我,點一個贊;「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新時代的英雄觀,今天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英雄?一有愛國情懷:以身許國,精忠報國。二有英雄氣概:不畏強暴,血戰到底。三有時代擔當:心中有責,無私奉獻。四有奮鬥精神:愛崗敬業,不懈進取。

個人認為,思辨性會是命題一抹不容忽視的色彩。在邏輯思維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辯證性思維中,事物一般是「亦此亦彼」「亦真亦假」, 二者有著明顯差異,但又都是議論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作文時應該分清主次,更多的時候又需要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而這就是思辨。如涉及「立德樹人」的思辨性的作文命題有:一、公德與私德;二、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三、、情與理(法);六、道義與名利;七、自由與道德(法治);八、個體與家國(團隊);九、製造與創造(數量與品牌);十、堅守與變革(傳統與創新);十一、能力與德行;十二、留存與捨棄;十四、忙與閒……

以上,不過是作為一名高三一線教師的一孔之見,僅供大家參考。須知,一篇能拿高分的高考考場優質作文,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優質特性,在距離高考愈來愈近的時間節點,明確努力的重點方向,去積累素材,去錘鍊文段語句,去打磨開頭結尾的寫法,甚至,去熟諳一些好的標題模式,去規劃清晰有序的行文思路,當然,還要去改進書寫……小夥伴們,努力吧,讓你的高考作文閃耀奪目的光芒,讓「第七科」成功為你的夢想助力!

(來源:朝華社。本號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特點,揭示高考作文備考4大方向
    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總的來看,今年的高考作文並沒有引起往年那種廣泛的社會關注。這與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是密切相關的,應該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並不難寫,但想要寫好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意味著2021年的高考作文備考形式更為嚴峻了。
  • 從2020年高考作文題看未來命題的方向
    高考作文多年來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不是由於語文是第一個考試的科目,而是高考作文容易被大眾理解,很容易成為社會的談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全國四個地區新高考,加上上海和浙江,全國有6個地區已經進入了新高考;同時通過全國卷高考作文題,可以大致分析出大致未來方向。第一,高考作文字數要求呈現遞減的趨勢。高考作文題的字數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因為幾十年來,高考作文都是要求不少於800字。
  • 2020年高考作文分析及未來趨勢
    第二個特點是現實感,這些題目大都來自正在發生的大事,比如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中國與世界,自己和他人(北京卷)等,高考作文開始向有獨立觀點的創意寫作方向走,唯有多閱讀,多思考,多參與社會,寫作才能有觀點,開得深,蕩得開,在紛亂的現實中有獨特的表達思想的能力。高秀芹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同時對學生的閱讀力、思考力、表達力提出了要求。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對語文能力的全面考察。
  • 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觀察分析:無情境,不命題
    2020年7月7日上午,高考語文考試落下帷幕,澎湃新聞從《中國高考報告》課題組獲悉,課題組結合《中國高考報告》相關研究成果,對今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進行了簡要分析和評價。高考藍皮書《中國高考報告》明確提出了「三線」將是今年高考命題的基本方向,即:「核心價值金線」、「能力素養銀線」以及「情境載體串連線」,並指出「無情境,不命題;無情境,不教學」會是語文作文的命題思路。
  • 專家評說 2020年高考作文卷
    有情感的語文課是對高考最好的回應    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員連中國認為,2020年高考作文最大的特點是人文性,強調了人的價值,個體的價值,強調了尊重個體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高考最後考的是平時的積累,平常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和效力不亞於高考作文。
  • 期刊擷英 | 2020年全國卷Ⅰ高考作文試題解讀
    《教學考試》雜誌是公開發行的省級教育期刊,以服務高考改革,服務高中教學,研究高考命題規律為辦刊宗旨。2018年1月與中國知網達成合作之後,其影響力與日俱增。本刊全年面向全國一線優秀教師、教研人員、命題專家、高校師生徵稿,投稿不收版面費!!好平臺等你來,歡迎積極關注與投稿!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變化敵不過「套路長存」
    高考作文的結與解《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杜瑋發於2020.9.07總第963期《中國新聞周刊》高考制度設立近70年來,作文題歷經了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在此背景下,1999年,高考作文迎來重大變化,一種新的作文類型——話題作文橫空出世,即給定一個話題,考生可以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比起命題作文,寫作空間更大。當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內容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自此,話題作文開始一統江湖,2004年,全國多省份可自主命題的情況下,15道作文題中,有14道為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數量達到頂峰。
  • 大考臨門丨近年高考作文命題分析及2019年作文考題預測
    1.要關注國家發展,聚焦社會現象,思考現實問題。 高考作文的命題不僅僅是要求我們會寫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將我們的目光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關注國家發展,聚焦社會現象,思考現實問題,讓我們具有高遠的境界,學會生活,學會做人。聚焦社會,關注國家發展,關心民族命運,思考未來,應該是每一個成長在「崛起的大國」的考生應該具有的品格。
  • 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高考命題研究組專家解讀,全國卷Ⅰ作文評析
    破解歷史密碼 回應時代關切——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評析羅田縣教研室 高永平【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教育科研之星、學術帶頭人,優秀語文教師,黃岡市高考命題研究組專家】【試題解析】全國Ⅰ卷的作文題。2020高考全國卷Ⅰ作文材料出自《論語》和《史記》等經典文化典籍,給人耳目一新的「穿越」感。在看似有些「另類」的背後,卻暗合了時代主題。
  • 一些關於高考語文作文命題的思考
    隨著六月份的消逝,高考在七月份正式來臨,7月7日的上午語文考試結束後,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也都公之於眾,筆者收集了一下各地的作文試題,下面給大家進行帶有主觀思考的分析與理解。命題作文從來都是考生願意看到的一種作文類型,題目劃定範圍後,幾乎大大縮減了考生跑題的概率,並且對考生的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要求沒有那麼嚴格,此次的新高考全國1卷,所出的作文選題也是順應當前大環境大趨勢,在全民抗疫的事件與過程中,我們是不是能更進一步更清晰地看到周圍人們善和美,看到國家在此次疫情中所做出的成就,在這次疫情中看到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的溫情在社會流動
  • 飛鷹作文對 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的幾點再預測
    飛鷹作文 原創 高考未到,預測不止。 今天,@飛鷹作文 來談一談對於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的幾點最新預測: 預測1. 作文形式或有創新,或會出倡議書、感謝信、致謝詞、日記、心得體會、說明書、指南、須知等新文體作文; 最近兩年的高考作文形式,都有所創新,比如說2019年就出過演講稿還有書信。2020或將延續在體裁上出新的手法。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的變化敵不過寫作套路長存
    原標題:高考作文的結與解《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杜瑋發於2020.9.07總第963期《中國新聞周刊》高考制度設立近70年來,作文題歷經了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等形式的變遷,題目在開放和限制之間閃轉騰挪。
  • 備戰2021高考,儲備寫作素材,先要了解高考作文命題素材的類型
    沒有過硬的材料,或者對材料使用得不夠好,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考試作文的。如此關鍵的一場考試,就語文的作文來說,我們該如何為高考作文儲備素材呢?當然是先要把握高考作文命題寫作素材的類型。凡事都要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同樣道理,想知道如何儲備寫作的素材,得先從知道作文命題材料的類型開始。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變化敵不過套路長存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高考作文的「假、大、空」「套話」一直是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題改革中的死結背後有著命題立意傾向明顯「偽開放」等問題,學生、教師為分數而體現出的急功近利,也暴露出閱卷機制不完善的弊病高考作文的結與解本刊記者/杜瑋發於2020.9.07總第963期《中國新聞周刊》
  • 高考命題教師不得參與補習輔導
    南都訊 南方日報記者王詩堃 記者8月21日從教育部獲悉,針對浙江省2020年高考個別閱卷人員涉嫌洩露考生作答情況、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個別命題教師涉嫌參與社會機構培訓等,教育部考試中心已約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要求立即開展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高考作文如何解讀?猿輔導老師在線解答!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會給人帶來一些不一樣的人生思考,2020年的高考亦是如此。近日,猿輔導資深語文老師殷麗娜受邀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與央視名嘴朱廣權共話高考,從作文題目談到人生哲學,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想碰撞,吸引了無數考生熱切的目光。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變化敵不過套路長存
    圖/IC)高考作文的結與解本刊記者/杜瑋發於2020.9.07總第963期《中國新聞周刊》高考制度設立近70年來,作文題歷經了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等形式的變遷在此背景下,1999年,高考作文迎來重大變化,一種新的作文類型——話題作文橫空出世,即給定一個話題,考生可以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比起命題作文,寫作空間更大。當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內容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自此,話題作文開始一統江湖,2004年,全國多省份可自主命題的情況下,15道作文題中,有14道為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數量達到頂峰。
  • 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熱點,這4個主題考前必須看一眼
    距離高考只剩下5天了,每年高考,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作文了,今年高考作文會有哪些走向呢?最近許多重點高中、教培機構也紛紛邀約專家進行預測。為此,我們也邀請了專家,對今年高考作文的選題重點進行梳理。對於高考作文來講,首先我們得明白它的出發點,或者說基於什麼指導思想來出。無疑,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本輪課程改革的指揮棒。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變化敵不過「套路長存」
    在此背景下,1999年,高考作文迎來重大變化,一種新的作文類型——話題作文橫空出世,即給定一個話題,考生可以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比起命題作文,寫作空間更大。當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內容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自此,話題作文開始一統江湖,2004年,全國多省份可自主命題的情況下,15道作文題中,有14道為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數量達到頂峰。
  • 2020高考作文預測:關於疫情作文題目精選
    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生們的假期還在延長中,再過四個月不到的時間,高三黨也將迎來他們這一生中來很重要的時刻——高考。那麼,受疫情的影響,今年高考作文是否會以疫情來命題呢?這個誰也不知道,但是還是要準備起來,下面是我給高三黨整理的關於疫情的高考作文預測,大家都可以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