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仄起平收,平仄到底是韻律還是枷鎖?

2021-03-01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提問:對聯仄起平收,平仄到底是韻律還是枷鎖?

並附帶闡敘如下:

如:(左右對上下。高對低。大小對老少。美對醜,好對壞。東對西。內對外。善對惡、等等,不計其數);南對北可以,而東對西卻不行?冬對夏可以,而春對秋卻不行?按照「平仄論」這些最佳的詞組都得棄置!現代對聯到底是按平仄韻律為主,還是選詞、意更佳?

以上主、次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平仄問題。

我們對對聯的規則有些深的了解,就會發現這些東西不是問題,產生這些疑惑並非是平仄格律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我們的水平不夠,領會不深,用得不活。

什麼是對聯?

對聯是一種聯語。聯語分為「對偶」,「對聯」,「對仗」。

漢賦以及後來的駢文中很多對偶,要求比較寬鬆,仄聲韻結尾也沒什麼問題。如蘇軾《前赤壁賦》中的「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不但仄聲收尾,上下句中還出現了重複字。這些都屬於文法中的對偶,用在賦,散文,議論文之中都可以,在對仗和對聯中都是不允許的。

初唐上官儀將對偶整理成格律詩中的對仗。「對仗」出現在律詩的頷聯和頸聯,也就是五律,七律的第三四句和五六句。由於太過嚴格,後來的律詩就只要求頸聯對仗了。但是這是一個最低要求,如果你寫古詩,第五六句不能嚴格對仗的話,就不能稱為律詩。

而律詩的對仗聯單獨拿出來,就是「對聯」了。

但是「對聯」和律詩中的對仗聯又有不同,因為律詩的頷聯、頸聯是為整首詩服務的,所以在詩意上該承接、該反轉都得按照文法來。而對聯單獨成聯,上下兩句就要把要表達的內容完整地表述,不能期待有別的補充,頂多也就是個四字橫批。所以對聯單獨出來之後,字數不再受限於五言、七言,可短到一兩字,也可長達數十字。


雖然字數上更靈活,平仄格式卻是必須遵守的。這是對聯出身的證明,也是一位真正創作對聯者必須學習而使用的。

而律詩中的對仗聯必然是仄起平收的。這就是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仄聲收尾,其實就是告訴你話沒說完,等著聽下句。平聲悠揚結句,就是告訴你,話我說完了,自己領會去。這個和律詩頸聯是一樣的。

平仄是枷鎖嗎?

你要問平仄是韻律還是枷鎖?平仄是韻律調和的工具,自然是枷鎖。就好像我們寫字的橫平撇捺,都有自己的走向和法度,你守還是不守?你不守,人家不知道你寫的什麼,你要守,必然就限制了你自由的筆鋒來去。

為什麼我們不對其他規則抗拒,而獨獨認為平仄是「鐐銬」呢?

因為了解格律,在格律之上自由發揮的人少。而格律的學問並不像寫字、開車之類的規則一樣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很少有人願意費勁去學習這種看起來是「無用之學」的東西,特別是近現代詩歌在音律格式上的叛逆性給了這些人「只在乎感情,不在乎形式」的藉口。

至於朋友的問題闡敘中提到的「南對北」可以,「東對西」不行,這同樣是出於對格律形式的不通透。

我們知道一個律句,講究的是平仄交替,也就是雙音節平仄交替。即便是要求嚴格的格律詩,也會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講法。也就是說只要在「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對,「一三五」位置上字的平仄是可以靈活取用的。如果「東」在「一三五」位置,下聯就可以對「西」。如「錦帆東去沙侵苑,玉輦西來樹滿宮。」

搞清楚這基本的對聯規則,再在對聯遊戲中適當地放寬,以輕鬆娛樂為主。因為對聯雖然從律詩中來,但是更多地是運用在民間。

文字遊戲嘛,大的規則遵守了,小細節不必過於在意。

詩詞可以「言志」,依然被稱為「末技」。對聯,不過圖個喜慶、吉利、開心,不必太較真。

相關焦點

  • 對聯和律詩的平起平落,仄起仄收是怎麼回事?
    因為對聯是律詩的中二聯演變而來,所以我們搞清楚律詩中的規則,自然也就回答了對聯的相關問題。既然是律詩,那麼就是講究平仄格律的詩,當然是由律句組成的詩。仄起仄收與仄起平收律句自然就有自身的規則。律句的第一規則就是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依照韻部劃分出平仄來,然後再將這些字的平仄依照兩兩相替的規則合理安排。符合平仄相替的句子,我們才能稱之為「律句」。
  • 簡單易學的對聯講義丨第三講:一二三四言對聯的平仄
    錦鯉翻波補充一個句式,「平平仄平仄」或者「中仄平平仄平仄」。按律的話倒數第二字應仄,倒數第三字應平,但是因為這麼用的人多,所以我們也認為這個句式是正確的,並為這類句式起了個名字叫「錦鯉翻波」。對句時,還按原來「中平平仄仄」或者「中仄平平平仄仄」,來對「中仄仄平平」或者「中平中仄仄平平」就好。
  • 上聯的平仄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符合嗎?
    對聯作為律詩中二聯引申出來單獨成聯的一種小體裁,因為民間創作非常活躍,所以實際上已經有很多人不遵守律詩的規則了。輕鬆隨意,開心就好。但是如果做一個有追求的對聯人,要搞清楚對聯的哪些基本規則,就要認真了解一下。因為出自律詩,所以對聯的平仄要求是完全按照格律詩來的。至於平仄對仗、詞性相對、疊字相對這些內容,在本人以前的專門講對聯的文章裡面提到過。
  • 近體詩的韻律平仄
    卻無意中發現,原來在臺灣,簡單的詩詞韻律平仄在國中孩子的國語課程裡。曾經自嘲,自己是理科生,不懂平仄,卻不知道自己原來連國中的水平都不及,不禁汗顏。臺灣的國中,就是我們國內的初中。我不知道現在的初中、高中課本裡,是否有詩詞韻律的內容,反正我們那時候是沒有的。任何一門學問,一個行業,甚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門檻的。
  • 詩歌韻律和平仄
    試看下面的對照表:(1)平仄腳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腳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腳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腳五言仄起平收
  • 對聯的平仄
    這只是一個原則性規定,對很多初學者來說,還是不甚了了。什麼是平仄?對聯為什麼要講究平仄?對聯應該怎樣講究平仄?本文就這些最基礎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一、什麼是平仄?對聯為什麼要講究平仄?所謂平仄,是對漢字聲調的表述。字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
  • 對聯例話(6):對聯的平仄(中)
    一、為什麼上聯要收仄下聯要收平「上聯末字要收仄」與「下聯末字要收平」是創作對聯的通行原則,也是辨識上下聯的基本依據,徵聯活動中的「徵上聯」或者「徵下聯」都是依據這個原則來提供對聯相當于格律詩的一聯,於是便承襲了這個傳統,所以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往往要求用仄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要求用平聲。一副對聯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定要一平一仄,這是不能輕易動搖的原則。如果上下聯尾字全平或者全仄,對聯界的行話稱為「一順邊」。
  • 楹聯詩詞知識 | 對聯的平仄
    尾字平仄規則很簡單,就是上聯末字是仄聲,下聯末字是平聲。這是 鐵定的。但也有變格,如嶽麓書院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則是 平起仄收。泰山壺天閣聯:「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絕頂千重尚多福地。」 也是上平下仄,這是特例,不可為律。孫中山先生的遺訓:「革命尚未成 功,同志仍須努力。」原本不是對聯,後人將其看作對聯,是善意的誤解。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餘德泉七、怎樣確定聯句在對聯中的平仄格式一副對聯,每邊只要超過一句,就有一個每邊到底用什麼樣的平仄格式才合適的問題。確定聯句在對聯中的位置這是第二步。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即按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平仄運用規則和格式安排妥當之後,接著就確定需要確定句中平仄格式的聯句在聯中所處的位置,即在聯中的上聯還是下聯,依次為第幾句。位置確定之後,句腳的平仄也就確定了。比如所寫的是一副每邊四句的對聯,按馬蹄韻的規則,其句腳平仄格式為「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餘德泉七、怎樣確定聯句在對聯中的平仄格式一副對聯,每邊只要超過一句,就有一個每邊到底用什麼樣的平仄格式才合適的問題。確定聯句在對聯中的位置這是第二步。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即按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平仄運用規則和格式安排妥當之後,接著就確定需要確定句中平仄格式的聯句在聯中所處的位置,即在聯中的上聯還是下聯,依次為第幾句。位置確定之後,句腳的平仄也就確定了。比如所寫的是一副每邊四句的對聯,按馬蹄韻的規則,其句腳平仄格式為「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 對聯「六要」:不按規則規矩,憑感覺對對聯,算是耍流氓嗎?
    說明雖然喜歡對對聯,但是,一些基本的對聯知識和要領並沒有掌握,只是跟著感覺走。那麼,對聯到底應該怎麼對?對對聯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和技巧要領呢?6、平仄要相諧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主要有仄起平落、平仄相對、平仄交替三個方面的要求:仄起平落,也叫「仄起平收
  • 愛上這些星座,不懂點「平仄韻律」,意再美好,也嗅不到真情味道
    今天七七再來一次國風與星座的連接,與諸位分享屬於星座的詩詞韻律,也希望大家喜歡。(所指代的星座包括群星、上升,不單指太陽星座)ps韻律:七言詩的第一個字,平仄要求不嚴格,一般平仄均可。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楹聯漫談丨除了平仄,對聯還剩下什麼?
    悅華認為,我們還是該學習對聯的平仄規律的,但不要泥古不化。我們要遵守平仄的基本規則:如對聯的基本平仄句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補充「條款」「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等等。
  • 對聯平仄表
    平平仄仄平仄。   三三四句式: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長一點的對聯,雖無固定的格式,必須是平仄交錯,互相協調。
  • 對聯創作實戰之「平仄」運用
    年關已近,很多朋友會開始考慮自己創作春聯,創作春聯時「平仄」是困惑很多人的主要問題。那麼,什麼是平仄?對聯有什麼平仄要求?且聽六甲番人簡要介紹一二。一、什麼是平仄?平仄,是漢語詩詞對聯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平聲,「仄」指曲折,是指除了平聲之外的其它聲調。
  • 韻律和詩意,到底哪個更重要(附佛家偈子平仄調整)?
    有朋友問:韻律和詩意,到底哪個更重要?原創律詩一首, 《禪蓮》 梵花生慧眼,悟空不沾塵。 善念結蓮子,仁心渡世人。 末句如果用「仁心」則合韻律,但欠詩意。若是用「苦心」則詩意靈動,又承上啟下,突出蓮子苦心卻清心淨化的特性。哪一句更好呢?
  • 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
    二、本句平仄交替。對聯的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上聯和下聯的本句之內,平仄要交替使用,不可以連續使用一個仄聲或平聲。1.本句只有一句的對聯。上聯,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下聯,無錢請退之(平平仄仄平)。
  • 對聯創作技巧以及意境、格律對仗示例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刻在竹子、木頭或柱子上用於節日慶祝,發展到今天固定為紅紙黑墨書寫使用。寫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意境優美。是漢語言展示其獨特韻律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字數相同,詞性也要相同,意境講究相互切合,可反襯也可同襯,平仄韻律一定要相對,以增加語句韻律美感。一般情況下,只要上句聯語的二、四、六字掌握好平仄交替就算合格,但上聯尾字必須仄音收句。掌握以上基本規則算入門,高深的技巧可以邊玩邊學。頭條對聯玩法頭條對聯最火的玩法是「出句求對」,有人掛出上聯,求高手對出下句。
  • 平仄有聲——經典詞牌韻律大全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幹閒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捲,斷腸芳草遠。  訴衷情,詞牌名  雙調四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又一體四十四字,將前闋四五句變為「[平]仄仄平平」。  詞牌格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