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

2020-12-17 成長新視點

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

文/@成長新視點

對聯,是一種特殊文化體裁,它與律詩一樣,在格律上要求非常嚴謹,尤其注重對仗、平仄。

對聯的平仄要求,主要有上下聯尾不同、句內平仄交替和對句平仄相對等三個方面。

一、上下聯尾不同。

對聯,由橫批、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壓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壓平聲。

上聯聯尾壓仄聲,下聯聯尾壓平聲,是對聯最核心、最根本、最嚴格的要求。

二、本句平仄交替。

對聯的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上聯和下聯的本句之內,平仄要交替使用,不可以連續使用一個仄聲或平聲。

1.本句只有一句的對聯。

上聯,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下聯,無錢請退之(平平仄仄平)。

上聯,鶯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虎躍龍騰向未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以上兩個對聯中,本句都是兩個仄聲後是兩個平聲,或兩個平聲後是兩個仄聲。

2.本句內,被斷成多句的對聯。

上聯,九州風物,蕩漾胸中,一任他海闊天空,鳶飛魚躍(仄平平仄)

下聯,三晉溪山,奔騰眼底,合歸我松青柏翠,鳥語花香(平仄仄平)

在這幅對聯中,上聯的物、中、空、躍,分別為仄聲、平聲、平聲、仄聲,本句是平仄交替;下聯的山、底、翠、香,分別為平聲、仄聲、仄聲、平聲,本句也是平仄交替。

三、對句平仄相對。

對聯上聯和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結尾上聯是仄聲,下聯就是平聲。在同一位置,上下聯中詞語和字的平仄是要相對,不是相同。

1.本句為單句的對聯,看上下聯的每一個字的平仄是否相對。

上聯,獨生子(平平仄)

下聯,特種兵(仄仄平)

這幅三字對聯的上下聯,每一個字都是平仄相對的。

上聯,碧海紅霞輝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 東風旭日蕩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幅七字對聯的上下聯,也是每一個字都是平仄相對的。

2.本句為多句的對聯,看上下聯的斷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是否相對。

上聯,門闢九霄,仰步三天勝跡(平仄)

下聯,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仄平)

在這幅對聯中,上聯的霄、跡,分別為平聲、仄聲;下聯的級、觀,分別為仄聲、平聲。

上聯,申奧功成,入世關通,一年好景蛇辭歲(平平仄)

下聯,興邦業舉,富民旗展,萬裡雄圖馬躍春(仄仄平)

在這幅對聯中,上聯的成、通、歲,分別為平聲、平聲、仄聲;下聯的舉、展、春,分別為仄聲、仄聲、平聲。

相關焦點

  • 對聯例話(6):對聯的平仄(中)
    前一篇我們討論了「字節平仄要相間」與「對字平仄要相反」這兩項原則,本文接著來談談「上聯末字要收仄」與「下聯末字要收平」的問題以及對聯平仄要求的寬與嚴問題。   二、關於對聯平仄要求的寬嚴問題其實,對聯的平仄要求在實際運用中還是鬆緊有度的,這就是所謂寬與嚴的問題,下面來分別說明,藉以總觀其要。
  • 楹聯漫談丨除了平仄,對聯還剩下什麼?
    悅華認為,我們還是該學習對聯的平仄規律的,但不要泥古不化。我們要遵守平仄的基本規則:如對聯的基本平仄句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補充「條款」「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等等。
  • 極簡對聯規則:三句話15個字,輕鬆掌握對聯規則(含平仄對照表)
    有很多喜歡對聯的朋友。但是我發現,其中有不少的朋友雖然對的很歡,卻對對聯的基本規則,特別是平仄規則並不怎麼清楚。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朋友是願意學習平仄規則的,但可能一下子沒找到學習的地方。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只要對得高興,句子意境有了就行,現代人誰還在乎那些平仄規則啊。
  • 對聯創作實戰之「平仄」運用
    年關已近,很多朋友會開始考慮自己創作春聯,創作春聯時「平仄」是困惑很多人的主要問題。那麼,什麼是平仄?對聯有什麼平仄要求?且聽六甲番人簡要介紹一二。一、什麼是平仄?平仄,是漢語詩詞對聯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平聲,「仄」指曲折,是指除了平聲之外的其它聲調。
  • 對聯的平仄
    》規定:對聯「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什麼是平仄?對聯為什麼要講究平仄?對聯應該怎樣講究平仄?本文就這些最基礎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一、什麼是平仄?對聯為什麼要講究平仄?所謂平仄,是對漢字聲調的表述。字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
  • 詭神詩話:對聯平仄該如何判斷?特別有趣的對聯平仄能否放寬?
    小詭:經常看到有人說一副對聯平仄不符,什麼叫平仄?大詭:平仄是漢字聲調的一種分類,古代漢語和當代部分漢語方言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都歸入仄聲。小詭:那普通話呢?大詭:普通話取消了入聲發音,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分別對應一二三四聲,可以簡單認為一二聲是平聲,三四聲是仄聲,但在古詩詞和對聯創作時,多不用普通話作為判斷平仄的依據。小詭:那該用什麼判斷?
  • 簡單易學的對聯講義丨第三講:一二三四言對聯的平仄
    孤平不避由於"聯律通則"未做要求,「孤平」在對聯中可以不避。但是我還是建議大家心中要有「孤平」的概念,在換詞換字不影響意境的情況下,能避則避。對於真正喜歡傳統詩聯的人來說,嚴格的格律要求,不是枷鎖,而是長進過程中,有益的鍛鍊。
  • 楹聯詩詞知識 | 對聯的平仄
    平仄對立(平仄相對、平仄和諧)是對聯的六大基本規則之一,了解 並掌握對聯的平仄,是寫作、欣賞、品評對聯的重要條件。在平仄問題上, 聯界尚有不同的意見,這裡儘可能講主流觀點,有爭議的地方,也稍加說 明,目的是啟發讀者多加思考。 (一)什麼是平仄 所謂平仄,就是漢字聲調的兩大類型。
  • 對聯仄起平收,平仄到底是韻律還是枷鎖?
    現代對聯到底是按平仄韻律為主,還是選詞、意更佳?以上主、次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平仄問題。我們對對聯的規則有些深的了解,就會發現這些東西不是問題,產生這些疑惑並非是平仄格律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我們的水平不夠,領會不深,用得不活。什麼是對聯?對聯是一種聯語。聯語分為「對偶」,「對聯」,「對仗」。
  • 對聯平仄的『一三五不論』之說
    及其後,將這口訣引用於對聯平仄要求上,就不期然地令人聯想到,口訣是在說上下聯相對時的平仄要求準則,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無論寫律詩也好,撰聯也好,每種句式,按律句的規範,都有其基本格式的存在。當實際寫作時,句子的平仄脫離了基本格式(稱作拗),那麼該如何是好?在律詩而言,一般單數位字的平仄,比較隨意,這就是「一三五不論」的來由。
  • 對聯的平仄格律和對仗
    對聯是一種區於詩,詞,曲,賦,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文體,緣於漢語的對偶修辭,其基本特點是分為上下兩聯,在形式上表現為上下聯字句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上下聯內容相關,稱為對聯六要素。(一)上下聯字數相等:很好理解,不多闡述了。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楹聯漫談丨對於對聯的平仄,記住這三點,就沒人敢說你是「小白」
    因為我們往往只注意到對聯的對仗(對偶)原則,而忽略了它的平仄原則。一提「平仄」,有些聯友就感到頭大,覺得很高級,很難,其實不然。——只要你記住關於平仄的這三點,就沒人敢說你是外行。第一點:什麼是平仄?首先,所謂平仄就是聲調。簡單地說,平聲對應現代漢語中的一聲(陰平)、二聲(陽平);仄聲對應三聲(上聲)、四聲(去聲)。比方民初清華國學院的入學試題中出了個上聯:「孫行者」。這三個字平仄分別是平(一聲)、平(二聲)、仄(四聲)。第二點:對聯怎麼講究平仄?
  • 對聯寫作第七講:平仄 .
    一、什麼是平仄平仄:泛指詩文的韻律,也就是漢語的聲和調。是在漢語的四聲發音的基礎上,為了便於規範格律,而採用不完全歸納法,依照語音的高低,長短,升降不同而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無變化的發聲,如:煙,天,船,等 仄指曲折有變化的發聲。如:水,眼,電,等。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餘德泉七、怎樣確定聯句在對聯中的平仄格式一副對聯,每邊只要超過一句,就有一個每邊到底用什麼樣的平仄格式才合適的問題。只要抓住全聯句腳的總體安排、聯句所在位置的句腳平仄、聯句字數的多少和聯句的節奏這四個方面,就可以解決了。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妥當這是第一步。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就是要按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平仄運用規則和格式來安排。這就要求一副對聯在進行創作時,每邊寫幾句,每句句腳的平仄如何合馬蹄韻,都要有通盤的考慮。務必使寫出的對聯,句腳不打破馬蹄韻的平仄規律。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餘德泉七、怎樣確定聯句在對聯中的平仄格式一副對聯,每邊只要超過一句,就有一個每邊到底用什麼樣的平仄格式才合適的問題。只要抓住全聯句腳的總體安排、聯句所在位置的句腳平仄、聯句字數的多少和聯句的節奏這四個方面,就可以解決了。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妥當這是第一步。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就是要按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平仄運用規則和格式來安排。這就要求一副對聯在進行創作時,每邊寫幾句,每句句腳的平仄如何合馬蹄韻,都要有通盤的考慮。務必使寫出的對聯,句腳不打破馬蹄韻的平仄規律。
  • 對聯平仄表
    對聯框架         四字聯:      或者: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三三四句式: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長一點的對聯,雖無固定的格式,必須是平仄交錯,互相協調。
  • 對聯的基本要求
    三、節奏相應,平仄相諧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節奏本是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儘可能保持一致。如:漏盡-飛身-去;心空-及第-歸。
  • 對聯「六要」:不按規則規矩,憑感覺對對聯,算是耍流氓嗎?
    說明雖然喜歡對對聯,但是,一些基本的對聯知識和要領並沒有掌握,只是跟著感覺走。那麼,對聯到底應該怎麼對?對對聯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和技巧要領呢?通過幾年來對對聯的學習,結合近一段時間在網絡上與各位聯友的交流,我覺得,要對好對聯、對得精彩,必須掌握以下六個要領,或者說是六個規矩,簡稱為對聯「六要」:1、字數要相等字數相等,這是對聯最基本的要求。
  • 平仄分辨這裡有竅門!
    平仄的掌握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現代漢語來說,第一、二聲為陰平聲、陽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然而,古代漢語的入聲字,已經都轉到了現代漢語的「一、二、三、四」聲當中去了。因此,現代漢語中沒有入聲字了,至於轉到上聲、去聲的字倒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上、去、入三聲都是仄聲。但是,從入聲字轉到陰平、陽平中的字則是較為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