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期視頻有寶媽來留言問我,糯米(我女兒)都不穿襪子的嗎?
樓下一起溜娃的寶媽們也經常對我講,你女兒穿的太少了吧?
我女兒的太奶奶經常說,寶寶的手好涼哦快穿上外套?
這些對話你一定都很熟悉,我家寶寶是夏天出生,從一出院月嫂就只給穿一件肚兜,月子裡沒有溼疹沒有痱子,寶寶現在十一個月從來沒有生過病。
寶寶和成人的體溫其實是相同的,只不過嬰兒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完善,對於過冷、過熱的調節能力相對較差而已。健康的寶寶只需比大人穿著增加一點點,半歲以上甚至可以比大人減少一件。
媽媽給寶寶穿衣,不要以寶寶手涼熱程度作為判定標準,應以頸部溫度測量,只要頸部是溫暖的,就不需要再家衣服或者被褥了。
千萬不要以為寶寶的手腳涼就是寶寶冷,小寶寶神經末梢並沒有完全發育,他的手自然會比大人的溫度低。說到這裡你可能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給寶寶穿衣,被家人一勸又默默的給寶寶加了衣。
這裡給大家總結幾點穿衣法則,讓你家寶寶輕鬆過四季:
一、初春需保暖。春天可以等大人感覺熱了,再給寶寶嘗試減衣,逐步遞減,比如先將棉上衣換成薄上衣,過幾天後再換掉褲子和鞋,這樣有緩衝的時間,不容易生病。
二、夏天勤更換。夏天溫度升高,寶貝容易出汗,需要給寶寶穿純棉、吸汗且透氣性高的衣物,並時刻注意衣物是否處於乾爽狀態及時更換。
三、秋凍也無妨。寶寶需要根據溫度增減衣服,秋季氣候不穩定,切忌不要過早添加。可以選擇一些方便的外套、針織開衫適當穿脫。
四、冬季需加衣。冬天開始可以讓寶寶慢慢適應逐漸變冷的天氣,可以增強抵抗力,在外出時,需要多多注意溫度,加上適合的厚外衣或棉衣。
再給大家分享兩個判斷室內溫度適宜的方法:
一、如果寶寶爸爸不是特別怕冷的人,可以參加爸爸的感覺,切忌不要以家中老年人的感覺為基準,因為多數老年人代謝速度慢,怕冷。
二、寶寶的後脖頸,溫度溫熱即可,不要以手腳末端溫度為判斷標準。
三、空調可以適當使用,注意出風口不對著寶寶,26度左右為適宜,室溫調節到適宜溫度後,千萬不要經常開關反覆冷熱交替,寶寶容易受涼。
寶寶穿衣其實很容易,不用一味強調多或者是少,適宜最重要。
我是咩咩,小糯米的媽媽,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披荊斬棘,做最酷的媽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