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逐漸轉涼,中秋過後,多地氣溫更是持續下降~~
寶寶身上的衣服也是一件一件的往上加,現在一出門不少寶寶都像一個小粽子,身上圓鼓鼓的。
但這種『裹粽子式』的穿衣方法並不提倡哦!
一不小心,寶寶還會被捂出病來!!!
(收藏更方便查看~)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雖然只是一個段子,但確實也反映出寶媽們的真實情況,稍微風大一點,寶寶身上的衣服絕對不會少於兩件?!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不少寶寶是因為穿衣過多生病!!!
感冒發燒、捂熱症候群 ▎
寶寶基礎體溫高於成年人!!!
由於寶寶年齡較小,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發育還不完全,天氣過冷、過熱時,寶寶的身體是無法及時調節的,這也就導致寶寶的基礎體溫與成人相比,總是會存在差異。
加上各路新手寶爸寶媽裡三層外三層的「穿衣關愛」!
寶寶就很容易出現缺氧、高熱、出汗、脫水,甚至出現昏迷、呼吸困難的危險情況,這就是『捂熱症候群』
阻礙寶寶運動系統的發展 ▎
寶寶穿衣太多,會出現想動不能動的尷尬局面,導致寶寶動作發育遲緩。
不少處於爬行期、學步期的寶寶的寶寶因為穿衣過多,行動不便,身體的發育比起同齡人可是慢了不少!
與此同時,長期穿衣多的寶寶,會因為體溫調節被動,耐寒能力會有所下降,抵抗力也會有所下降,在秋冬季反而更容易生病!
引發皮膚病 ▎
現在不少寶寶到涼爽的秋季,背上還是會出現大片大片的痱子!
寶寶到了學步的年紀,本就喜歡多動,一來二去就玩出一身汗,沒有及時脫衣服,或者是用毛巾清理汗液,痱子可不就出來啦~~
當汗管堵塞,皮膚的透氣性差時,就容易出現各種的皮膚疾病!
「今天風大,多穿點,小心感冒!」
「今天天氣轉涼啦!多穿點,小心感冒!」
「今天下雨啦,有點冷,多穿點,小心感冒!」
。。。
這幾句話簡直就是生活中的高頻語句,但是穿得少和感冒之間真的有直接聯繫嗎?
感冒大多是因為空氣中病毒傳播以及與病人直接接觸傳播所導致,與我們平常說的「穿衣少,容易感冒」沒有太多關聯。
但是寶寶如果已經有感冒的初期症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狀時,這個時候就不要刻意給寶寶穿得太少,同時也不要給寶寶穿太多(捂出汗病就好,這句好聽聽就好啦!)。
寶寶感冒後就要避免外出,寒冷的天氣只會加重寶寶的感冒症狀。
給寶寶穿衣的時一定不能以自身的體感溫度作為判斷標準(很多寶爸寶媽都是以自身為標準!)
其實寶爸寶媽們可以通過直接觸碰寶寶身體部位查看寶寶體溫,再給寶寶合理的增減衣服哦~~
合理判斷寶寶體溫 ▎
爸爸媽媽們可以用手摸寶寶的頸部和背部,感受寶寶身體的實際溫度!
如溫暖乾燥、無汗光潔,說明這時候孩子的衣物正合適;
如潮溼發燙,則說明衣物過多;
如感覺不暖,甚至有些涼,則說明孩子要加衣了。
很多寶媽都會通過寶寶的手和腳,判斷寶寶的冷熱狀態,其實是不合理的。
寶寶血液循環發育尚未完全,四肢末梢的微小血管還非常細幼,導致手腳體表溫度偏低,摸起來就總是微涼的了。
寶寶秋季穿衣法則 ▎
頭部過暖反而會令寶寶心煩頭暈;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礙寶寶活動為前提。
寶寶秋季穿衣服,可以遵循「三暖」的法則,即「背暖、肚暖、足暖」。
秋季雖然天涼,但天氣也是時冷時熱,加上寶寶多走好動,更是容易出汗,這個時候大人們一定要靈活給寶寶增減衣物。早晚要注意加衣服,中午或者出門散步出汗後就要及時脫衣服,出汗後更是要及時擦乾,墊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