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白領當農民,讀書讀傻了?「櫻桃公主」還真把農業「玩」出了新花樣

2021-02-27 新華每日電訊

●以前,東北櫻桃種植最北就到大連,天寒地凍的黑龍江佳木斯能種出櫻桃來嗎?

●學的是法律、油畫、攝影、英語,4個原來甚至「五穀不分」的女娃,能種出櫻桃來嗎?

●家裡好不容易培養出個大學生,這咋又回鄉跟「土疙瘩」較上勁兒了呢?這大學不都「白念」了嗎?

●這些年輕人,腦子裡到底琢磨的是啥……

首發:6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鄉村振興進行時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鄒大鵬、王建、何山

李孟在查看櫻桃長勢。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山攝

 

大棚裡金黃色的櫻桃已泛起紅暈,90後女大學生創業者李孟的小臉曬得黝黑,運動鞋上沾滿黑泥的她沒搞明白,怎麼就從一個「準律師」變成了「新農民」。

 

「我這閨女是玩啥呢?淨瞎折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東風區西太平村的李勝春沒搞明白,自己這些年辛辛苦苦種田、種果、販糧,好不容易培養出個大學生,這咋又回鄉跟「土疙瘩」較上勁兒了呢?還有她那三個小夥伴,這大學不都「白念」了嗎?

 

嫌父親的做法「太土」,「五穀不分」的女兒「上手」搞農業

 

這事,還真得從「玩」說起。

 

5年多前,在山東政法學院讀了4年法學的李孟,正全力備戰考研和司法考試,想當一名律師。知道女兒學習壓力大,李勝春就喊她回鄉下玩幾天減壓。

 

在西太平村,李勝春侍弄葡萄大棚是把「好手」。1990年,李孟出生在佳木斯,但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生活在山東煙臺市區,甚至沒見過插秧,「五穀不分」、與「農」無緣。

 

「頭幾天挺新鮮,但看著我爸種葡萄太累了,關鍵是太『土』了!」李孟最不理解的是,老李竟拿著2萬多元四處求人,在電視臺、樓宇、收費站等傳統平臺給葡萄採摘園打廣告。

 

老李的「土」不止如此。整個園區50座大棚,20多個僱工沒有一個懂電腦,開工資全靠手工記帳,還總算錯帳……

 

在小李看來,只要在電腦和手機上輕按幾下,通過朋友圈和公眾號就可以擴大營銷,省去很多廣告成本,管理也更高效。

 

「你個書呆子娃娃,懂個啥?」老李眼中充滿不屑,女兒從沒種過地,上來就「瞎指揮」,有點天馬行空。

 

然而,李孟的一次網絡營銷讓老李「開了眼」。「搞免費認養葡萄樹和綠色菜園直供,一個活動就淨賺了7萬多元,沒花一分錢廣告費。」李孟個頭不高、嗓門不小,語速很快,話匣子一拉開,旁人很難插上話。

 

她拿出666棵葡萄樹,只要是佳木斯市民,在朋友圈連續轉發三天並截屏,就可以籤認養協議,給樹命名,並免費採摘這棵樹上的當季葡萄。接著,李孟又拆了三座大棚,規劃了80塊菜地,客戶購買後可以自己種或代種,每周三由她免費配送。

 

「我當時剛來這裡,沒客戶流,這個引流方式迅速積累了大量客戶和資金,大家也都知道了『小李孟』!」身兼工人、客服、配送員和法務顧問的她,一下子「火」了。

李孟給當地農民講解櫻桃種植技術。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山攝

真要紮根黑土,父女意見相左「槓上了」

 

玩歸玩,但當李孟決心紮根黑土時,老李卻不幹了。「農業太辛苦,她也就是幹幾天新鮮,怕沒長勁兒,再說當農民,這大學就等於白供了!」老李心裡盤算。

 

父女二人槓上了勁兒。為讓閨女知難而退,老李沒少想招兒:每天早晨5點開始遛園鋤草,晚上5點才能下班,有時還得乾重體力活;園區裡沒有網絡,日復一日、生活枯燥乏味……

李孟在採摘櫻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山攝

 

「沒多久,就曬得跟個『小土豆』似的!」風吹日曬沒讓李孟退縮,既是心疼父親這些年的辛苦,更是因為看到了現代農業的「錢景」——有賺頭、有幹頭、有奔頭。

 

眼看女兒扎住了根兒,老李也撒開了手:「讓年輕人折騰去吧,也許真能把這地種出花來!」

李孟在大棚裡採摘櫻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山攝

 

真在寒地種出大櫻桃,閨蜜辭職來加盟

 

但李孟沒有種花。成長地煙臺的大櫻桃甜又美,這裡能不能種呢?

 

「價格高也賺錢,但咱這天寒地凍,怕養不活啊!」2015年,剛在佳木斯市近郊的紅利現代農業園承包7個大棚準備大幹一場,李孟就被園區好心的技術工人潑了一盆冷水。

 

「闖勁兒」可不是「蠻幹」。李孟把心一橫,先後去煙臺和大連等主產區「取經」,從選購合適的樹種到請專業技師上門「偷師」,她下了「血本」,頭幾年一直在砸錢,人也瘦了一圈。

 

終於,2018年,大棚裡櫻桃樹枝繁葉茂很「爭氣」,結出的果子比一元硬幣還大,而且成功避開了外省主產地集中成熟上市期,賣出了80元一斤的高價。


李孟種植的大櫻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山攝

 

李孟的成功,使櫻桃商品化種植從大連往北推了1000多公裡!她還結合「偷師」、網上學習和不斷實踐,創新了一整套剪枝、澆水、溫控等寒地櫻桃種植農技,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櫻桃公主」。


櫻桃大棚裡的噴淋設備。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攝

 

櫻桃熟了,閨蜜也來了。她的三個「90後」大學好友分別從上海、哈爾濱等城市辭職,來到佳木斯一起創業。

 

「油畫專業、攝影專業和英語專業,我們就是沒有學農業的!」在上海經營美術工藝品網店的婁珂,曾經一天營業額就達2萬元,談及自己這次「不務正業」,她說:「農業也可以是一個有趣、有溫度、有色彩的產業,『玩』得轉才精彩,年輕時不做點自己喜歡幹的事,轉眼就老了!」

李孟和她的創業小夥伴們。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攝

 

「四朵金花」決心種出五彩「櫻桃夢」,合作成立了「一木工作室」。「一者,本也,農業就是基本;木,根也,就是創業的誠信初心,做農業信任最重要。」楊芸菲本可以成為一名城市裡的英語老師,但她不想要那種「城市空巢青年」的機械生活,她說,「玩」是創新的態度,絕不是隨意的糊弄。


李孟團隊培育的心形大櫻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攝

 

「新農人」的新理念、新「玩法」,父輩們不太懂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計劃春節期間把大棚清雪升溫,因僱不到人被迫延後了1個月才開工。幾個丫頭為了搶工期給櫻桃花人工授粉,一站就是一整天。「有時腰累得不行了,我們每授完一朵就喊一聲『撿2元錢』給自己鼓勁——這是一粒大櫻桃的最高價格。」眼看著櫻桃由小變大、由黃變紅,她們心裡也甜滋滋的。

李孟種植的大櫻桃的誘人果肉。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攝

 

最難的是「斷舍離」。為確保口碑,她們會把各環節不合格產品挑出來,最多時損耗率達10%。李孟說:「粒粒皆辛苦,但為品控必須割愛,不是說不計算成本,而是要更好地計算品牌成本。」

櫻桃碩果纍纍壓彎了枝條。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攝

 

這些新理念,父輩們並不理解。但「四朵金花」堅信,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今天,高品質的農業產品和農業服務才會有好市場,這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有效供給。

 

「我們是新農人,更是商人。」在李孟眼中,這才是現代農業該有的樣子,不久前,因疫情而流動資金緊缺的她,剛剛從銀行拿到了50萬元政府穩企穩崗擔保貸款,「這對我們涉農小微企業很解渴!」

 

為讓李孟這些「金鳳凰」重新棲上鄉村的枝頭,黑龍江省從環境、政策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政策組合拳,去年底取消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費,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在校生創新創業人數超過4萬人。

讓青年人通過農業有錢賺,讓更多能人返鄉,帶動更多農民致富,這是「四朵金花」的夢想。今年,她們又創新推出了盆栽油桃等特色產品,計劃提供樹苗和種植經驗帶動更多農戶參與,並將種植業延伸到加工和服務鏈條。

 

「後來再也沒參加過司法考試。」李孟笑著告訴記者,「但在經營中,學的法律知識卻都實實在在用上了。


「新農人」李孟開車上下班。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銳佳攝

「歡迎更多小夥伴加入我們的隊伍,加入鄉村振興。」遠處,炊煙嫋嫋,李孟拉開自己的車門,準備回城裡談客戶,她的「新農經」,已牢牢紮根黑土地播撒開來。

相關焦點

  • 「櫻桃公主」返鄉「玩」出農業新花樣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李孟查看櫻桃長勢。記者何山攝●以前,東北櫻桃種植最北就到大連,天寒地凍的黑龍江佳木斯能種出櫻桃來嗎?●學的是法律、油畫、攝影、英語,4個原來甚至「五穀不分」的女娃,能種出櫻桃來嗎?●家裡好不容易培養出個大學生,這咋又回鄉跟「土疙瘩」較上勁兒了呢?這大學不都「白念」了嗎?●這些年輕人,腦子裡到底琢磨的是啥……大棚裡金黃色的櫻桃已泛起紅暈,90後女大學生創業者李孟的小臉曬得黝黑,運動鞋上沾滿黑泥的她沒搞明白,怎麼就從一個「準律師」變成了「新農民」。
  • 金龜子「橫行」,大農圈攜手武功縣科協為櫻桃專業合作社送去農業新科技
    希望利用網際網路+農業科技的新型推廣模式,通過文章、語音、視頻等新的形式把農業科技者的成果送到農民手中,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學習農業新科技,有效地提高農民的思想意識和農業技術水平。在查看了園區受災的櫻桃後,張紅岐高級農藝師分析了金龜子「橫行」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農民使用化肥和農藥不當,破壞了櫻桃園的生態平衡,金龜子的天敵被殺害;一方面是今年天氣比較乾旱,高溫誘發了金龜子的大量繁殖。
  • 民權的他,不當老闆當農民,是不是有點傻?
    不當老闆當農民荒地種出「金坨坨」——記商丘市十佳農民、雙塔鎮關帝廟村村民馮魁忠馮魁忠在給盆栽紅薯除草。記者 閆鵬亮 攝金秋十月,菊黃蟹肥,正是全國農民收穫希望和夢想的季節。外出打拼當老闆馮魁忠在外闖蕩多年,在十裡八鄉也算是一位風光人物,提起他返鄉創業當農民的事,他說得乾脆利落,「回到老家,俺不後悔!農村將成為未來的奢侈品,農民將成為高雅的職業!我始終相信黃土地裡能刨出金子來!」說起馮魁忠的返鄉創業還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故事。
  • 白領新媽媽轉型有機農業 「草莓公主」醉心高科技
    誰能說種地不辛苦,誰能說農業不是高風險行業,誰能說搞有機農業不曲高和寡,但劉海燕始終執著於自己的理想,「我要做一個地地道道的有機農產品生產者,我要為中國農業科技化、科技農業普及化盡份力量。」   注重食品安全,「吃貨」媽媽轉行做農民   劉海燕本來不種地。她1978年出生在惠南鎮,8歲的時候就隨父母去了西安。
  • 王金虎:苗圃裡「玩」出「新花樣」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祖華 通訊員 賀上升 「我這片苗圃裡有珍稀水晶楊梅,白玉枇杷,大果櫻桃、青桃、藍莓、桑葚……共有40多個品種。」7月7日,隆回縣司門前鎮富賢村4組種植戶王金虎在苗圃基地,指著生長在旺的珍稀果樹品種如數家珍。
  • 大學生畢業後不當白領,反而進入工廠打工,大學四年白讀了?
    他們始終相信讀書才是出路。從小父母就勉勵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才能改變貧窮的現狀,有一份好的工作。不管父母有多累,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學。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也是越來越多,就去年來說,應屆畢業的大學生接近800萬人,以前八九十年代,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含金量非常高,一畢業就有好的工作,也是眾人羨慕的對象。
  • 被人說「讀書讀傻了」,應該怎樣科學地反駁?
    先不說問題,我們先來想一想,平時一個人被說「讀書讀傻了」的時候,一般都是什麼時候?怎麼樣,有點眉目沒?是不是一般都是上過多年學的人,被自己的長輩或者沒怎麼讀過書的同輩甚至晚輩們嘲笑的時候?讓我們的思路再進一步。
  • 又玩新花樣,用眼妝COS迪士尼公主!普通人畫上也能變精緻小公主
    導讀:不玩真人Cosplay,用眼妝COS迪士尼公主!這技術讓你秒變小公主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Cosplay是二次元圈的獨有文化,在三次元的路人眼中,覺得玩Cosplay的人都是「奇裝異服」,這個算是很正常的現象了。但是在動漫迷的眼中,Cosplay就是對自己喜愛的角色表達愛意的方式,然而今天咱們要說的可不是真人Cosplay哦!
  • 「新農民」「知識農民」,南京鄉村振興生力軍!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重大戰略,而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鼓勵農村創業創新是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為此,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江蘇省政府將於11月15-18日在南京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雙新雙創」博覽會)。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
  • 靈寶 觀光農業成了農民搖錢樹
    近年來,五龍社區「兩委」幹部通過不斷考察學習,確定了依託城市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思路,開發鄉村採摘遊。不斷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放棄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種植,栽植櫻桃、葡萄、蘋果等果樹。春光明媚,這裡櫻桃花、蘋果花、油菜花次第開放,美不勝收。
  • 品牌農業·新品種|農高會上邂逅「曉文一號」大櫻桃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媛媛"引栽'曉文一號'後,我嚴格按照張曉文的要求進行田間管理,確實比一般櫻桃產量穩定,而且不會出現'大小年'。"農高會開幕第一天,記者在《農業科技報》品牌農業展區,寶雞高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位前,碰見了來自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的櫻桃種植戶李建紅,他告訴記者,今年在陝西採購的大櫻桃新品種"曉文一號"獲得了不錯的收成,錢包鼓鼓。
  • 紅燈下的櫻桃季節
    櫻桃小公主打了個哈欠,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草木香的空氣櫻桃小公主對著明亮的陽光搖搖頭,割開眼睛說:「我好像睡過了好長時間,作了一個長長的夢」站在櫻桃樹旁的女孩好奇地問「你夢到什麼了,櫻桃公主。」「當我夢到春天時,到處都是花草,我真想出去找孩子們朋友們玩,但他們都看不見,」樹旁邊的小姑娘說:「嗯,那時我想出來玩,但我媽媽告訴我不能出去玩,外面可能到處都有咬人個bug原來是這樣啊,幸運的是,當時我沒有長大,那麼現在有咬人錯誤嗎櫻桃小公主揉著他暗淡的眼睛
  •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系統培訓農民3000多萬人
    「是中央農廣校,帶我走上了科學種植道路,一頭扎進了櫻桃產業。」陝西眉縣齊鎮党家寨村櫻桃種植能手張春說。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辦學40年之際,來自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務院扶貧辦等17個聯合辦學部門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在北京召開座談會。
  • 城市農業福音: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培育出「灌木」櫻桃番茄
    如果你希望自己種植的番茄植株能夠更加緊湊一點,那麼你很幸運讀到了這篇文章。據悉,由Cold Spring Harbor教授兼HHMI研究員Zach Lippman領導的一組科學家已經培育出一種基因工程櫻桃番茄,這種番茄與其說是藤蔓生長倒不如說是更像灌木叢。
  • 沈春陽催淚作品《櫻桃》:傻媽媽也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母愛
    這天,櫻桃來到學校,正趕上同學在上音樂課,櫻桃一時興起,大聲的唱了起來。同學們哈哈大笑,紅紅覺得丟盡了臉,就生氣拒絕櫻桃到學校來。可是櫻桃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讓紅紅感到難堪。紅紅在同學面前越來越自卑,心裡怨恨自己攤上了個傻媽,當怨氣越積越深,已經讓紅紅迷失了心靈。紅紅想櫻桃永遠消失,竟把櫻桃扔進了山裡,在眾人的痛罵下,紅紅終於意識到自己錯了。
  • 總有人說你讀書讀傻了?這樣讀書,越學越聰明
    逛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提問:「父母說我看書看傻了,看得不食人間煙火,看書養活不了自己。是否應該堅持繼續看下去?」出於好奇我就繼續搜索了一下相似的問題,發現有這個困惑的人還真不在少數,似乎我們周圍有許多人認為「讀書無用」。是什麼造成了這種「讀書無用」的認知?怎樣做才能將我們所學的知識變成有用?《這樣讀書就夠了》給出了答案。
  • 當兩個迪士尼公主合成一位新公主,蒂安娜和貝兒的結合,是真醜!
    但你知道除了已經出現的公主外,還有一些被網友們創造出來的新的公主,那由兩個公主美貌結合的新公主長什麼樣子,你想知道嗎?此時在網友的畫筆下,兩人的女兒成了一位貴婦,優雅的寶石藍長裙,婀娜多姿的身材,盤起來的頭髮像辛德瑞拉,明亮的眼睛像寶嘉康蒂,那繼承自辛德瑞拉的櫻桃小嘴微微笑起來真是貴族範十足。
  • 眾神眷顧的男人:史萊姆能玩出這麼多花樣,簡直無所不能,真好玩
    投餵綠毛蟲餌食可以得到黏著史萊姆,生產堅硬的絲線;投餵骨頭可以得到酸液史萊姆,能夠用強酸消化硬物;投餵毒草可以讓史萊姆具備毒性,得到毒物史萊姆;投餵垃圾可以得到食腐史萊姆,能夠將垃圾轉化成肥料……史萊姆能玩出這麼多花樣的同時,也給主角帶來了極大的樂趣,使其獨自生活的三年不至於那麼無聊,畢竟有數千隻史萊姆做伴,讓主角可以衣食無憂,一心一意研究魔法,提升自己的實力
  • 新華視點:2017年各屏春晚玩出哪些新花樣?
    新華社合肥1月28日電 題:2017年各屏春晚玩出哪些新花樣?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新春佳節,一道最重要的文化大餐--春晚,在各大衛視、網際網路和手機端紛紛「端上桌」,有的秀情懷,有的玩科技,有的讓人腦洞大開。
  • 吃胖食堂——中國農業大學(CAU)
    公主樓是農大東校區人氣最高的食堂居然像逛超市一樣選菜結帳~>免費湯都有4種花樣,可以說非常羨慕了食堂裡驚現「天價」佛跳牆透露出非凡28塊錢的氣質!學校一年四季都很美,草木繁盛,落英繽紛還被被評為過北京最美十佳校園還有農大的新圖書館,簡直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