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圍棋是不錯的遊戲
三歲多不滿四歲的孩子,他們思維的基礎是以圖形為主,初步涉及符號。
所有認知的圖形從幼兒園的玩具開始,慢慢知道比較常見的圖形,如圓形、三角形、長方形。也可以開始數5以內的數。
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利用圍棋棋子擺出各種形狀,也可以讓他們數出棋子的數量,或者讓根據數量擺出相應的棋子。
4歲:提高判斷觀察力,集中注意力
滿四歲的小朋友思維還是以圖形為主,但符號加工能力得到很大加強。思維能力也依然是以認知和記憶力為主,已經開始有一點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和評價能力。
溝通能力大大提高,能夠聽懂老師的話並按要求活動,同時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教會他的圍棋知識、連接和分斷的形狀、虎口、打吃反向、吃子方法的總結,他都能夠理解。此時圍棋訓練對他成長的意義在於:提高觀察能力。
5歲:學會自主學習,提高自控能力
5歲多的小朋友思維發展就變得很厲害,圖形、符號、語義都能準確認識,除了認知和記憶能力之外,聚合思維、發散思維和評價能力都不再像4歲時偶爾涉及,而是經常出現在他的小腦袋裡。
此時對他繼續進行圍棋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記憶能力、並且可以養成各種好習慣。
小學: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同時提高智商、情商
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概括能力、比較能力、分類能力、推理能力。對於下圍棋的孩子來說,這四個方面幾乎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鍛鍊。
開始上小學圍棋更不能丟下,因為此時學圍棋,還可以顯著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力、記憶能力等能力。
圍棋是中國古代藝術瑰寶。中國古代的四大藝術,琴、棋、書、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中的棋,說的就是圍棋。
學圍棋我們還可以看成是一種挫折教育,因為下棋必須要分出勝負。只有經過不斷的失敗,艱苦的努力才能體會到勝利的喜悅,才知道成功是來之不易的,讓學生養成一種永不服輸、積極向上的精神!
圍棋是綜合科學,它變化莫測,涉及多門學科。雖是一門技藝,但卻包含著深邃的哲理,確是「棋如世事」、「棋如人生」。
圍棋對孩子的這些幫助都不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所以家長和孩子一定要堅持。
無論什麼時候學圍棋都不晚,因為它給孩子的幫助太多了。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性格,圍棋都能幫助孩子成長。
當然圍棋訓練開始越早,孩子得到的益處就越多。這個益處不單是指圍棋的棋力,更是情商和智商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