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描述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這個「blahblah」了,它是用來表示無聊、乏味的講話的,是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的,對某個人說的話一般是表示厭煩時才會這麼來形容。
所以,大家都覺得川普這是說了一堆廢話啊。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川普稱新冠病毒為「Chinese Virus(中國病毒)」,有美國網友評論:"Yes, Chinese virus is right."
I have nothing else to say but FUNNY MUD PEE
我無話可說,只想說一句:funny mud pee.
這句話可把眾多外國網友給整得一臉懵: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好學的外國網友還專門發推特詢問 funny mud pee 的含義,他們疑惑的點在於,「funny mud pee」在中文裡有什麼實際含義嗎?
這個問題問得真是絕妙,誤打誤撞中,問出了這個嶄新詞組的本質——除了諧音,它確實沒什麼實際含義呀。但正因如此,才顯得它如此精準又有趣。之後,一位外國網友(可能在諮詢過自己的中國友人後)站出來給出了解釋,Funny mud pee吧,就約等於英語裡的「FFS」(For fuck's sake)。很顯然,改造自英語中的「For god's sake」結構,原意是「看在上帝的面上」,也是情緒非常飽滿強烈的說法。為什麼我要把這件事再摘出來給大家回味一下呢?新年了,我還是想努力證明我一直以來的觀點,那就是——英語只是我們看世界、實現自我提升的工具。
這裡的自我提升包括但不限於:在學好英語的幫助下考更高的分數進更好的學校、因為英語水平的提高而實現事業高度的提升,或者僅僅是為了出國旅行時溝通更順暢.
大家都在努力積極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這個氛圍是沒錯,但在一腳踏進這個氛圍之前,你要想清楚,你學英語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學英語這件事情上,不妨變得「功利」一點,有一個真切的、實際的目標去努力,可能來得更輕鬆一點。而「funny mud pee」、「add oil」這類中式英語能夠被收納進英語詞典,就是從另一個方向上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絕佳的註腳——原來我們的中式英語也一直都在影響所謂的「純正英語」啊。所以,口音是否純正不重要,能正常交流就好;掌握的單詞夠不夠多不重要,夠用就好(這裡的「夠用」包括但不限於考試需求、日常工作需求等等);詞源搞不懂、記不住不重要,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掌握就好.(當然,這裡不包括一心想要移民的朋友、以及英專或者進行相關深入研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