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制度及管理情況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歷史沿革。1950年,政務院發布了《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其中涉及對個人所得徵稅的主要是薪給報酬所得稅和存款利息所得稅,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開徵。20世紀80年代,我國相繼開徵了對外籍個人的個人所得稅、對國內居民的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和個人收入調節稅。1994年將上述三稅合一,頒布實施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初步建立起個人所得稅制度。其後,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對個人所得稅制進行了幾次重大調整:1999年恢復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06年和2008年兩度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2008年為配合國家宏觀調控需要,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2011年6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的主要內容。我國現階段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制是分類稅制,即將個人所得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11個徵稅項目,並相應規定了每個應稅項目的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及計稅辦法。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自2011年9月1日起,將工薪所得原來適用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改為七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檔稅率由5%降為3%,同時適當擴大了低檔稅率和高檔稅率的適用範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均適用20%的比例稅率,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徵收。

  同時,為照顧中低收入群體及部分特定人群,個人所得稅法及相關法規規定了若干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個人取得的離退休工資、基本養老金、破產企業職工安置費、生活困難補助費、撫恤金、救濟金、房屋拆遷補償款等免徵個人所得稅;對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勞動所得減徵個人所得稅;對個人取得的種植業、養殖業、飼養業和捕撈業所得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個人所得稅徵收情況。2011年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6054億元,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收入為3902億元,佔64%。工資薪金所得是個人因任職或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工薪收入者是指以工資薪金所得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人,工資薪金所得有低有高,工薪收入者並非都是低收入者。近年來,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佔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比重較高,主要原因:一是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主要來自城鎮居民,而目前工薪收入是我國城鎮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所佔比重達72%。因此,工薪收入者構成了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納稅群體。二是職工工資收入穩定增長,納稅人數不斷增加,特別是高薪收入者數量增多,個人所得稅收入水漲船高。據統計,1994年,我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538元,2011年為42457元,增長了8倍多。三是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調整,使收入結構發生了變化。如:2007年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收入為518.7億元,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後,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也隨之減少,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在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額中所佔的比重相應提高。

  (4)個人所得稅的調節功能。我國個人所得稅始終貫徹「高收入者多繳稅,低收入者少繳稅或不繳稅」的立法精神,在籌集財政收入的同時,承擔著以稅收手段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通過採用累進稅率、對超高勞務報酬加成徵收等方式,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儘量減輕中等收入者的稅收負擔,低收入者則由於收入低於減除費用標準以及實施稅收減免而不繳稅。通過大力推進全員全額明細申報管理和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管理,加強對高收入者稅源監管;通過對高收入者主要所得來源(如股權轉讓所得等財產性所得)加強徵管,實施限售股個人所得稅政策等,相關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大幅增長,體現了稅收對高收入的調節作用。二是個人所得稅收入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其增收收入成為保障各項民生支出的重要資金來源。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三農」、教育、醫療衛生、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廉租住房、就業再就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較大幅度提高了低收入者收入和生活水平。

  (5)個人所得稅稅收負擔情況。一是工薪所得稅收負擔情況。從各納稅主體的負擔情況看,高收入者繳納的稅多,中高收入者是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的負擔主體,低收入者不需納稅。主要表現在:第一,工薪所得中的低收入者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自2011年9月1日起,按照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為3500元/月,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三險一金」均可在稅前扣除。此外,企業單位為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以及個人取得的離退休工資、破產企業職工安置費、生活困難補助費、撫恤金、救濟金、房屋拆遷補償款、獨生子女補貼、託兒補助費等按規定均免徵個人所得稅。第二,在中高收入者中,工薪收入越高,個人所得稅負擔越高。按照現行稅制規定,月工薪收入(不含「三險一金」)分別為5000元、8000元、1萬元、5萬元、10萬元的納稅人,不考慮其他減免稅因素,其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額一般約為45元、345元、745元、11195元、29920元,稅收實際負擔分別為0.9%、4.3%、7.5%、22.4%和29.9%。從地區分布看,經濟發達地區繳稅多。近年來,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在全國領先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其繳納的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也最多,2011年分別為650.02億元和575.93億元,佔全國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總額的16.7%和14.8%。

  二是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負擔情況。近年來,稅務機關對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的徵管也不斷強化。主要包括:首先,加強對非上市公司股權、上市公司限售股、房屋等財產轉讓所得的徵管。其次,加強對規模較大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徵管,對高收入者較為集中的稅務師、會計師、律師、資產評估和房地產估價等鑑證類中介機構不得實行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嚴格按照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查帳徵稅。第三,加強對個人從法人企業列支消費性支出和從投資企業借款的管理。對投資者本人、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的相應所得,要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第四,加強非法人企業生產經營支出中的個人消費支出管理。對企業資金用於投資者本人、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消費性和財產性支出的部分依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第五,加強對各類勞務報酬,特別是一些報酬支付較高項目(如演藝、演講、諮詢、理財、專兼職培訓等)的個人所得稅管理,督促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扣繳義務。從實際徵收情況看,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個稅收入增長迅猛。該項目個稅收入佔個稅收入總額的比重由2008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7.5%,2008-2011年年平均增長率約為60%。2011年該項目增幅達79.2%,比工薪所得項目增幅高近56個百分點。

  

相關焦點

  • 美國個人所得稅稅率制度及其借鑑
    [摘要]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已成為我國社會各界爭論的焦點之一,而稅率是該制度的核心環節。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是國際公認較為完善的稅制,但中美兩國個人所得稅在稅率結構、累進位度、稅率適用等方面均存在差異。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制度尚存在不足,應借鑑美國的經驗來完善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稅率制度。
  • ...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個人所得稅稅目—工資、薪金所得
    本文整理2020年《經濟法基礎》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個人所得稅稅目—工資、薪金所得。 考點:個人所得稅稅目—工資、薪金所得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
  • 關於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現將《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予以發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12月7日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規範稅務機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徵納行為
  • 個人所得稅,免徵!這33種情況通通不用再交個人所得稅了!
    舉例來說: 一職員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1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1500元,如果從1月起享受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以前3個月為例,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預扣預繳稅額:
  •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
    2020年《經濟法基礎》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 2020-03-31 15:22:01| 中公教育
  • 薪酬管理制度
    1.2本制度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並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訂立,旨在為員工提供合理的報酬機制,使員工共享公司發展帶來的經濟收益。第2條 適用範圍本制度適用於公司1-8職級的所有員工。績效獎金的發放的正常比例為80%-150%,涉及到違反考勤制度、獎懲制度和流動管理制度等條款的其他情況下,特殊發放比例為0%—80%,具體參照《績效管理制度》。
  • 個人所得稅,免徵!今天起,這33種情況通通不用再交個人所得稅了!
    舉例來說:一職員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1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1500元,如果從1月起享受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以前3個月為例,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預扣預繳稅額: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75元;2月份:(10000×2-5000×2-1500×2-
  •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公告全文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現予以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有關19問
    但實際情況中,確實存在部分股權轉讓收入因種種合理情形而偏低的情形。評估有關資產時,由納稅人選擇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同時,為了減少納稅人資產評估方面的支出,對6個月內多次發生股權轉讓的情況,給予了簡化處理,對淨資產未發生重大變動的,可參照上一次的評估情況。
  • 中國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
    據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28日稱,我國將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納稅人需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諾,信用承諾的履行情況納入個人信用記錄。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的通知》,稅務總局以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為唯一標識,以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記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報送記錄、違反信用承諾和違法違規行為記錄為重點,研究制定自然人納稅信用管理的制度辦法,全面建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採集、記錄、查詢、應用、修復、安全管理和權益維護機制,形成全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庫,
  •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現予以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12月21日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第一條 為規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行為,維護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 個人所得稅退稅0元是什麼意思 個人所得稅應退0元咋回事情況
    個人所得稅app可以進行2019年的彙算清繳了,有些人需要補稅,而有些人需要繳稅。但是有人卻顯示退稅0元,這是怎麼回事呢?看看文中的介紹。  個人所得稅退稅0元是怎麼回事情況  退稅額為0的話,可能是計稅方式不對,當界面跳轉到0的時候,返回上一步,選擇工資薪金可以修改一下計稅方式,然後重新計算一下。
  • 2018初級《經濟法基礎》考點: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中公財經 > 初級會計職稱 > 備考資料 > 經濟法基礎 2018初級《經濟法基礎》考點: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 個人所得稅計算是否包括五險一金以及扣掉的工資?
    這裡所稱非獨立個人勞動,是指個人所從事的是由他人安排或指定並接受管理的勞動,工作或服務於公司、工廠、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個體私營企業主除外)均為非獨立勞動者。 除工資、薪金外,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也被確定為工資、薪金範疇。其中,年終加薪、勞動分紅不分種類和取得情況,一律按工資、薪金所得課稅。
  • 個人所得稅管理越來越嚴,別讓稽查給盯上,這5個常識會計要記牢
    如果是納稅人曾經任職的單位,可在個人所得稅客戶端【個人中心】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端【個人信息管理】)的任職受僱信息中點開該公司,然後在右上角點擊【申訴】,申訴類型選擇「曾經在職」,填寫離職時間等補充說明後,點擊【提交】,申訴狀態變為已處理;如果是納稅人從未任職的單位冒用的,可在個人所得稅客戶端【個人中心】(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端【個人信息管理】)的任職受僱信息中點開該公司,然後在右上角點擊
  • 『個人所得稅APP退個稅流程』個人所得稅APP哪些情況申報退稅?
    個人所得稅APP你會用嗎?   個稅史上首次年度彙算開始了。根據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為進一步拓展納稅人網上辦稅事項,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大連市稅務局發布通告,自2020年3月23日起,為本市納稅人開通手機、網頁等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遠程辦稅渠道。
  • 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怎樣的?哪些情況能退稅?
    現在來和小編看看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   轉眼就到了6月30日,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將於6月30日結束,沒有退稅的快點去退吧,晚了就沒有了。現在來和小編看看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怎樣的?2019年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哪些情況能退稅?
  • 個人所得稅這5種特殊情況,會計不知道,基礎不紮實,該學習了
    1、根據《關於遠洋船員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7號)的規定:一個納稅年度內在船航行時間累計滿183天的遠洋船員,其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 廣東全國政協委員建議 個人所得稅應以"家庭申報"
    陳開枝說,個人所得稅改革應該體現公平稅負的原則,個人所得稅的徵繳應該由個人申報轉向以家庭申報為主。  個稅應該改「月徵」為「年徵」   據此,陳開枝建議,個人所得稅採用「以家庭申報繳納為主,個人為輔」的辦法;在課徵制度上,陳開枝建議,改「月徵」為「年徵」,對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經營收益等經常性所得納入症候群稅項目,採用超額累進稅率,按年計算,按月預繳,年終彙算多退少補;其他所得,仍然採用分類徵收的辦法。
  • 2019年新個人所得稅申報指引
    例1、2019年2月份將第一次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對應的是2019年1月份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 現以職工的收入減除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專項扣除(三險一金,下同)、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其他允許扣除的項目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率表》計算預繳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