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免徵!今天起,這33種情況通通不用再交個人所得稅了!

2020-12-16 北京注協教育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33種免徵個人所得稅知識點,大家讀完這篇文章可以收藏一下,在以後遇到個人所得稅的問題也會從容應對。

個人所得稅最新稅率表來了!

建議列印出來學習

一、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二、個人所得稅預扣稅率表

  

  

如何計算申報個人所得稅?

一、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除事項和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二、哪些個人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共9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三、新個稅法下如何計算工資、薪金?

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明確了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何為累計預扣法?

計算公式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

這個算是正式的預扣方法!

舉例來說:一職員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1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1500元,如果從1月起享受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以前3個月為例,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預扣預繳稅額:

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75元;2月份:(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3月份:(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

除工資、薪金外,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在計算減除費用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20%計算。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方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特別是平移了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費用按800元計算的規定。這種預扣預繳方法對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來講既容易理解,也簡便易行,方便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操作。

免徵個人所得稅33種情形

1、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規定:下列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徵稅。獨生子女補貼;託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誤餐補助範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規定: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不徵個人所得稅。一些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當併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

2.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可扣除一定標準公務費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規定: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人,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公務費用的扣除標準,由省級地方稅務局根據納稅人公務交通、通訊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調查測算,報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確定,並報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3.福利費(生活補助費)免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中可以免稅的稱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生活補助費範圍確定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1998〕155號)規定,生活補助費,是指由於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

4.救濟金、撫恤金免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救濟金、撫恤金免納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救濟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5.工傷保險待遇免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工傷職工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40號)規定:「一、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徵個人所得稅。

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職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取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醫療待遇、住院夥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食宿費用、工傷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生活護理費等,以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取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

6.單位和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免稅

財稅[2006]10號:企事業單位按照規定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規定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7.個人提取的「三險一金」免稅

財稅[2006]10號: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8.生育津貼免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8號)規定: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於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9.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免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免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10、退休費、離休費等免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免稅。具體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11、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從所在單位取得的補貼免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規定: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享受國家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免徵個人所得稅。

12、科技人員職務轉化現金獎勵減徵50%

財稅〔2018〕58號:依法批准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中給予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3、科技人員股權獎勵暫不徵稅

國稅發[1999]125號: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技人員個人獎勵,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14、亞洲開發銀行支付的薪金津貼免稅

財稅〔2007〕93號:對由亞洲開發銀行支付給我國公民或國民(包括為亞行執行任務的專家)的薪金和津貼,凡經亞洲開發銀行確認這些人員為亞洲開發銀行僱員或執行項目專家的,其取得的符合我國稅法規定的有關薪金和津貼等報酬,免徵個人所得稅;

15、軍人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免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免稅規定,第六項: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16、軍人的十三項補貼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軍隊幹部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1996〕14號)規定:(1)政府特殊津貼;福利補助;夫妻分居補助;隨軍家屬無工作生活困難補助;獨生子女保健費;子女保教補助費;機關在職軍以上幹部公勤費(保姆用費);軍糧差價補貼,屬於軍隊幹部的免稅項目或者不屬於本人所得的補貼、津貼,不用繳納個稅。(2)暫不徵稅的補貼、津貼有5項:軍人職業津貼;軍隊設立的艱苦地區補助;專業性補助;基層軍官崗位津貼(營連排長崗位津貼);夥食補貼。

17、退役士兵的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經濟補助免稅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608號):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財政專項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經濟補助,經濟補助標準及發放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經濟補助按照國家規定免徵個人所得稅。

18、遠洋船員的夥食費

國稅發〔1999〕202號:由於船員的夥食費統一用於集體用餐,不發給個人,故特案允許該項補貼不計入船員個人的應納稅工資、薪金收入。

19、遠洋船員個人所得稅減半優惠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7號 :一個納稅年度內在船航行時間累計滿183天的遠洋船員,其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需要注意的是此優惠具有時效性:自2019奶奶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後期如有其它變化會計天下也將及時跟進!

20、疫情防控津補貼免稅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規定標準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政府規定標準包括各級政府規定的補助和獎金標準。對省級及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對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比照執行。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截止日期視疫情情況另行公告。

21、單位發放的預防新冠肺炎的防護用品

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單位發給個人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藥品、醫療用品和防護用品等實物(不包括現金),不計入工資、薪金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22、外交人員所得免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八項: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23、外籍人員的八項補貼免稅

財稅字〔1994〕20號:下列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一)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夥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二)外籍個人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三)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准為合理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外籍個人補貼其中部分內容有限期於2021年年底。

24、特定來源的外籍專家工資薪金免稅

根據財稅字〔1994〕20號: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籍專家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可免徵個人所得稅:

1.根據世界銀行專項貸款協議由世界銀行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外國專家;2.聯合國組織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專家;3.為聯合國援助項目來華工作的專家;4.援助國派往我國專為該國無償援助項目工作的專家;5.根據兩國政府籤訂文化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6.根據我國大專院校國際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7.通過民間科研協定來華工作的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政府機構負擔的。

25、境外人才稅負差補貼

財稅[2019]31號: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下同)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26、奧運相關外籍技術官員免稅

財稅〔2017〕60號:對受北京冬奧組委邀請的,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帕運會、測試賽期間臨時來華,從事奧運相關工作的外籍顧問以及裁判員等外籍技術官員取得的由北京冬奧組委、測試賽賽事組委會支付的勞務報酬免徵個人所得稅。

27、西藏地區津補貼免稅

財稅字[1994]021號:對個人從西藏自治區內取得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浮動工資,增發的工齡工資,離退休人員的安家費和建房補貼費免徵個稅。

財稅字[1996]91號:西藏區域內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取得的西藏特殊津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28、殘疾孤老烈屬的所得各省確定減稅幅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徵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29、住房租賃補貼免稅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61號《關於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對符合地方政府規定條件的城鎮住房保障家庭從地方政府領取的住房租賃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30、解除勞動關係一次性補償收入3倍以內部分免稅

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第一項: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31、一次性破產安置費免稅

財稅〔2001〕157號: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32、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遞延納稅

財稅[2016]101號: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

33、職工個人取得擁有所有權的量化資產,暫緩徵稅

國稅發[2000]60號:集體所有制企業在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時可以將有關資產量化給職工個人,對職工個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擁有所有權的企業量化資產,暫緩徵收個人所得稅

掃碼添加小北老師,了解更多CPA課程。

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注註冊會計師考試10年,專業成就匠心課程,2020年,與你一同奮戰!北京注協培訓網2020註冊會計師考試網絡課程熱招中!精心打造高效無憂班>>,注會高效無憂班包含三大特色提分班:百天刷題大戰、重難點特訓和專項提分,6大練習,7大課程,8大資料,9大服務,10分用心!

2020註冊會計師網絡課 ▎面授課,注會分階課程體系,各種基礎需求全覆蓋。9重習題保障(專項練習、延展練習、應試模擬、歷真題索引、知識點地圖、考前十頁紙、奪分100題、機考訓練營、經典30題),8重服務加碼,全程陪伴式教學,讓你放心購課,安心學習,點擊查看2020注會課程>>

相關焦點

  • 個人所得稅,免徵!這33種情況通通不用再交個人所得稅了!
    個人所得稅與我們企業和個人都息息相關,給大家整理了最全33種免徵個人所得稅知識點,大家讀完這篇文章可以收藏、發給朋友,以後遇到個稅問題也能從容應對!
  • 個稅,免徵!這13類情形,通通不用交個人所得稅了!
    今天跟大家聊聊個稅的事情。雖然已經過了個稅年度彙算清繳,但是個稅仍舊有不少人在關注,而且這個稅種又跟企業和個人都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他直接還關乎到你的錢袋子。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最新個稅稅率表,免徵個稅的33種情況,以及如何計算申報個稅。基本上,讀懂了這篇文章,以後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個稅的相關問題,就不再是小白了,應對起來,也能從容很多。
  • 印花稅,免徵!今天起,這70種情況通通不用再交印花稅了!
    今天,對印花稅的相關梳理,會讓各位對印花稅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以後遇到印花稅的問題也會從容應對。1印花稅最新稅率表來了!三、納稅期限1、一般情況印花稅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計徵。按季、按年計徵的,納稅人應當於季度、年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申報並繳納稅款。按次計徵的,納稅人應當於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5日內申報並繳納稅款。
  • 工資10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2018
    工資10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2018年10000元工資個稅計算  工資1W元個稅計算器計算結果  應納稅所得額:6500.00 元  適用稅率:20 %  速算扣除數:555 元  工資1W應該交的稅=(10000-3500)*20%-555=745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 個人所得稅免徵額提至3500元
    個人所得稅免徵額提至3500元 商報訊 (記者 丁開豔 李子君) 個人所得稅法調整方案最終敲定,和此前預期不同,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在最後一刻出人意料地由二審稿的3000元提高到3500元。昨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最終將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調整至3500元,新個人所得稅法將於9月1日開始執行。
  • 個人所得稅免徵這5種情形,會計不知道,一看不是個老會計
    ;父母的股權無償贈與孩子,不用繳納個稅。2、生育婦女取得的生育津貼,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嗎?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8號)規定: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於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3、哪些福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 免徵額以下的工商戶怎麼徵收個人所得稅?
    從今天開始,個體工商戶就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大減了,每個月有10萬元的免徵增值稅優惠。如果按季度徵收則享受每季30萬元免徵增值稅稅收優惠。對個體戶來說是很好的稅收優惠,但是這個政策只能涉及到增值稅和附加稅種,對於個人所得稅沒有優惠。個人所得稅和以前差別不大,只是扣除額提高到了5000元。
  • 個人所得稅的新政下!月薪不到這個數,免徵!
    深圳市稅務局發布了《關於調整深圳市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相關稅前扣除及免徵標準的通告》,通告中明確了新的個稅免稅標準。 根據《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的規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 河南這些人免徵個人所得稅!還有以下情況可享稅費免徵
    | 防疫醫務人員和工作者免徵個人所得稅牛璐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針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先後推出了4批稅費優惠政策。在支持防護救治方面,有2項優惠政策:·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取得政府規定標準的疫情防治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 今天起,這80種情況通通不用再交印花稅了!
    一、什麼是印花稅?月份資金帳簿應補繳稅額為: 應補納稅額=(6000000-5000000)×0.5‰×50%×50% = 125(元) 解析: 根據(財稅〔2018〕50號)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帳簿減半徵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帳簿免徵印花稅
  • 個人所得稅制度及管理情況
    (1)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歷史沿革。1950年,政務院發布了《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其中涉及對個人所得徵稅的主要是薪給報酬所得稅和存款利息所得稅,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開徵。20世紀80年代,我國相繼開徵了對外籍個人的個人所得稅、對國內居民的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和個人收入調節稅。1994年將上述三稅合一,頒布實施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初步建立起個人所得稅制度。
  • 這些收入竟然不用繳個人所得稅
    我們都知道,工資超過一定數額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越多,繳納的稅就越多。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收入竟然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每個人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哪些不屬於繳稅範疇?
  • 家庭經營的個體戶,業主要交個人所得稅,其他人不需要繳納
    個體工商戶,多數由個人或家庭經營,其生產經營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此,大家都應該能理解。有人不禁會問:由一個家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除了業主要交生產經營個人所得稅外,其他人要交個人所得稅嗎?對於個體工商戶來說,主要的涉及到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1、增值稅:這個大家都知道是10萬以內免徵增值稅。(1) 個體工商戶得是小規模納稅人。因為這個免徵政策是對於小規模納稅人的,不是對所有個體工商戶的。
  • 討發票只為避交個人所得稅
    許多人年底到處收發票就是為了避交個人所得稅。  年關時節,「發票奴」的興起,這對撲票的員工來說,到處「討發票」抵帳,根本原因就是避交個人所得稅,而對單位的財務來說,這種做法卻沒有絲毫的好處。而稅務機關也認為購買假發票抵工資獎金是違法行為。
  • 養老金也要交個人所得稅?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已經從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對於上班族來說,如果工資多於5000元的,就是要繳納個稅的。那麼,已經辦理了退休的人,每個月領取到的養老金,如果多於5000元,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 我叫個人所得稅,我又變了!2021年起,這是我最新最全的扣繳方法
    從明年1月1日起生效!讓我們來看看吧!1稅務局的最新通知!代扣代繳,計算和申報均已更改!從今天起,全部按此!這四項收入將在年底合併,以最終結算。在這裡,我們總結了10種常見的一次性收入,將依次進行解釋。
  • 個人年終獎怎麼交個人所得稅?個人年終獎扣稅標準2020
    一種是年終獎單獨計算個稅辦法;另一種辦法要合併在工資薪金中按綜合所得計繳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單獨計稅辦法  與2018年發放的年終獎計稅辦法有同有異。相同點是,一年內這種計稅辦法只能用一次;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時都以獎金金額/12後的數確定。
  • 房產買賣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二手房交易個人所得稅?
    免徵情況:房產證(契稅完稅發票)日期過5年且是家庭**住房。   免徵情況:無。   免徵情況:房產證滿2年、面積≤144。   免徵情況: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徵印花稅。(城市不同標準有差異)   免徵情況: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 財政部:防疫工作者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財政部:防疫工作者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為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就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公告如下:一、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規定標準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 我叫個人所得稅,2021年起,這是我最新最全的扣繳、計算和申報方法!
    今天起,都按這個來!新個人所得稅法,明確了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個稅;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四項所得年終合併進行彙算清繳,具體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