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收入竟然不用繳個人所得稅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工資超過一定數額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越多,繳納的稅就越多。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收入竟然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每個人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哪些不屬於繳稅範疇?

投稿

下面詳細講述幾個我們可以接觸到的收入,其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

包括項目:獨生子女補貼;託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還有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

像有的人外出給公司辦事,不能回到公司就餐的,可以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這些是不徵個人所得稅的,但是注意有的公司只是假藉此名義給職工發補貼,這個屬於工資,是需要繳納的。

2.一定標準的公務費

有些公司人員可以公務用車、還有一定的通訊補貼收入,這些收入需要全部徵入個人所得稅嗎?不是的,是可以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規定: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人,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免稅

社保費用免稅:我們常常聽說扣除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繳納是三險)你能拿到手的工資是多少,繳納個人所得稅財稅也是這樣,社保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住房公積金免稅: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看文章

4.個人提取的「三險一金」免稅

大家都知道,我們繳納的社保費,有些是可以提出來的,那這些需要繳稅嗎?

根據規定: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5、住房租賃補貼免稅

根據《關於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規定:對符合地方政府規定條件的城鎮住房保障家庭從地方政府領取的住房租賃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6、解除勞動關係一次性補償收入3倍以內部分免稅

在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公司因為經營問題需要裁員,公司辭退員工需要給經濟補償,員工領這些補償金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

根據規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以上是小泰為您整理的內容,希望給您帶來一定幫助,您也可以收藏或者關注「泰正財稅」了解更多資訊哦!

點讚

相關焦點

  • 你以為「零元」轉讓股權,就不用繳個人所得稅了嗎?
    有償轉讓股權,繳個稅可以理解,那無償轉讓股權,難道也要繳個稅?究竟需不需要繳個人所得稅,關鍵得看轉讓者是否有所得,即轉讓股權的價格大於股權的原值。 假設公司有甲乙兩個股東,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0萬,全部實繳,甲股東持股30%,那麼甲股東的股權原值就是30萬。
  • 「個人所得稅」App可查詢收入納稅明細啦!怎麼查看這裡!
    辛苦工作一年收入增加了多少個稅少繳了多少這些數據現在都可以在線查詢了!!!日前,「個人所得稅」App上線個人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納稅人可在線查詢2019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共4項收入明細和已申報個稅金額。
  • 個人所得稅提前兩月完成全年收入目標
    【財新網】(記者 邢昀)財政部11月9日公布數據,1-10月個人所得稅收入累計5347.49億元,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2011年全年個稅收入5200億元的預算目標。   受提高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影響,10月個人所得稅收入352.37億元,同比減少11億元,下降3.1%。從環比看,10月個人所得稅比9月減少99億元,環比下降22%。   從今年9月1日開始,個人所得稅中工薪所得免徵額提高至3500元/月。
  • 繼承房產、微信紅包、折扣券……這11項收入不繳個稅
    每經記者張鍾尹每經編輯王嘉琦先思考兩個問題:問題一:如果你的父母將房子贈送給你,你需不需要繳個人所得稅?但如果你的朋友也免費送你一套房子,你需要繳稅嗎?問題二:你在微信群裡搶的紅包,需不需要繳稅?其實,免費獲贈的房產、微信群裡收到的紅包、參加抽獎活動中的獎、以及商家發的優惠券代金券等,都屬於個人所得。
  • 去年你繳了多少稅?個稅APP可查詢年度收入納稅明細
    去年你繳了多少稅?個稅APP可查詢年度收入納稅明細 2020-01-02 16:01:07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姜慧梓 | 字號:A+ | A- 新京報快訊(記者姜慧梓)2020年1月1日,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上線個人綜合所得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
  • 背景資料:美國如何徵個人所得稅
    文/本刊駐美國特約記者 喬磊(發自洛杉磯)  在美國,個人所得稅是政府的最大收入來源,它一般以家庭為單位來徵收。從嚴格意義上說,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徵收是沒有起點的,只要有收入的人都要報稅,但因為有退稅機制,所以美國很多家庭報稅的結果是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 個人所得稅查出我的收入居然多了不少,原因竟然是它
    針對大家反饋的收入納稅明細數據顯示等問題,個人所得稅app做了更新,點擊查詢收入納稅明細後,不再顯示應補(退)稅額,而是顯示已申報稅額。不過,近日也有網友反映自己的收入怎麼要比實際多一點,這是怎麼回事呢?
  • 美國如何減免個人所得稅
    在國內,改革個人所得稅的呼聲日益高漲,但至今尚未出臺更合理的徵收方法。在美國,個人所得稅的計算相當複雜,但對於收入較低和負擔較重的家庭來說,免繳甚至獲得政府的稅收返還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 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政策問答
    答: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綜合所得的,應當在年度終了後匯總四項綜合所得的收入額,計算出本年度的應納稅額,再減去年度內扣繳義務人已預扣預繳的稅額,最終得出本年度應退或者應補的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的過程。
  • 在廈臺籍人員月收入4800元才扣個人所得稅
    在廈臺籍人員去年繳個人所得稅3942萬元  商報訊 記者樊娟 通訊員餘娜報導 4月7日上午,100多名來自臺灣地區的專業人才和大學畢業生參加了廈門臺交會配套舉辦的「臺灣地區人才洽談會」,地稅外稅分局在洽談會上設立專門的「個稅諮詢直通車」,對他們進行現場服務。
  • 月收入超5000需繳納個稅,但這「三類」人卻超過也不用繳,為啥?
    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數量在大家的認知裡應該是比想像中要少得多的,那是因為我國這「三類」人是不用繳稅的,這三類人的人均月收入水平甚至已經達到上萬了,早就超過了5000元的起徵標準,但也還是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第一類人就是農民工群體。
  • 個人所得稅APP綜合所得彙算清繳開通 個人所得稅APP操作流程
    不用辦理年度彙算的情況 如果您是居民個人,且2019年度取得綜合所得時您的扣繳義務人已依法預扣預繳了個人所得稅,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不辦理年度彙算: 1.2019年度取得的綜合所得年收入合計不超過12萬元的; 2.2019年度應補繳稅額不超過400元的; 3.2019年已預繳個人所得稅與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一致的;
  •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 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
    根據公告,對部分工作穩定且上年工薪收入不足6萬元的納稅人,在本年度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在其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屠呦呦獲得的300萬諾貝爾獎金要繳個人所得稅嗎?
    答案是不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免稅條件: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將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因此,屠呦呦的諾貝爾獎金可以免稅。此前莫言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獎金也獲得了免稅。
  • 重要舉措:明年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將簡便優化
    主要是優化兩類人的預扣預繳,一是上一完整年度在同一單位申請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這裡要注意的是,某位員工上一年度先在A公司上班,後又在B公司上班,即不在同一公司上班,那麼就不在本公告範圍內。如果某位員工雖然上一年度在同一單位上班,但全年工資收入超過6萬元,也不適用本辦法。
  • 二手房賣方要繳**麼稅?
    二手房賣方要繳**麼稅?二手房的個人所得稅是賣家承擔的。舉個例子,讓你聽明白,假如現在你要賣一個房子,房子價值是200萬,但是之前你買的時   二手房稅費是誰承擔的?二手房賣方要繳**麼稅?二手房的個人所得稅是賣家承擔的。
  • 多渠道辦理 我國個人所得稅首次年度彙算啟動
    成都市民: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在說可以進行退稅,我當時就只是操作來試一試,發現我竟然可以退稅1000多元,雖然數額也沒有特別大,但是還是蠻驚喜的。南京市民: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我是一步步默認操作,目前顯示的是要補繳1200多元,說是6月30日之前要把這個補繳完。
  • 元旦起,高新技術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可分期繳
    元旦起,高新技術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可分期繳本報訊 為了支持創新創業,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地稅局獲悉,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範圍實施的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將會做出新的調整,今後企業職工、技術人員可分期繳納稅款
  • 【你是否需要做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通過以下這四步就能判斷出來!】你的個稅是否需要匯繳?四步完成這個判斷
    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了辦理匯繳的篩選條件,「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必須按規定匯繳,言外之意,有些納稅人是排除在彙算清繳範圍之外的。換言之,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的第一件事不是怎麼匯繳,而是判斷一下本人是否需要匯繳——這是一項關乎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能否順利進行的「技術活」。
  •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已有「預填數據」這是不是就不用申報...
    小夥伴們注意啦,2019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進入「倒計時」,6月底前還沒有辦理的,請及時辦理。如果你可以退稅而未申請的話,那麼就會損失一筆錢;而如果你需要補稅而未補稅的話,可能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尊敬的納稅人,您有一條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重要消息,請您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