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個稅的事情。
雖然已經過了個稅年度彙算清繳,但是個稅仍舊有不少人在關注,而且這個稅種又跟企業和個人都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他直接還關乎到你的錢袋子。
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最新個稅稅率表,免徵個稅的33種情況,以及如何計算申報個稅。
基本上,讀懂了這篇文章,以後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個稅的相關問題,就不再是小白了,應對起來,也能從容很多。
第一部分,13類況免徵個稅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個稅免稅的13類情形:
1、應對疫情發放的補助、補貼
2、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
3、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的補貼
4、獨生子女補貼、託兒補助費
5、差旅費補貼、誤餐補助
6、生育津貼
7、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8、工傷補貼
9、軍隊幹部補貼、津貼等
10、公用車、通訊補貼
11、商業健康保險
12、外籍個人的住房補貼、子女教育費、語言訓練費等補貼
13、供暖費補貼
第二部分: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0最新版)
1、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2、個人所得稅預扣稅率表
了解了個稅稅率表,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如何計算申報個稅。
第三部分:如何計算申報個稅?
1、啥時候申報個稅?
所謂的扣繳義務人,一般就是你的工作單位。所以,每個月的上半月,你工作的單位,都會幫你預扣預繳個稅的。
2、哪些收入需要交個稅?
有9項,具體如下:
對於普通個人而言,最常見的就是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了。
3、2020年如何計算工資、薪金?
新個稅法下,你每個月扣的稅是怎麼扣的?
平常每個月,單位都會給你預扣預繳的,計算公式還挺複雜,包括收入、減除的費用、專項扣除、其它扣除等等。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