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 哪些情況可以免徵個稅?

2020-12-22 中國質量萬裡行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個人所得稅就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個人所得稅,是指稅務部門向賣方徵收交易所產生的差價獲得的收入。那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呢?由於二手房買賣交易金額較大,因此個人所得稅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個人所得稅也是可以免徵的。哪些情況二手房個稅可以免徵?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

根據相關的稅務政策,個人所得稅由賣家支付,但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往往轉加到買方身上。那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呢?

目前個人所得稅的的計算方法有兩種。第一種:個人所得稅=(計稅價格-原值-相關稅費-合理費用)×20%;第二種:個人所得稅=計稅價格×1%(非普通住宅為計稅價格x2%);採用哪種方法計稅主要取決於納稅方是否能夠提供原始購房發票等材料。

哪些情況可以免徵二手房個稅?

情況一、滿五唯一免徵。「滿五」是指購房者擁有房屋的時間等於或超過5年。「唯一」是指業主以家庭為單位所有家庭成員名下在該省份內,登記在房產局系統裡的有且只有這一套房子。家庭成員一般來說指本人、配偶以及未成年的子女。

判斷滿五唯一:

1、商品房、經濟適用房:二者以契稅票填發日期或房產證登記日期為準。

2、已購公房:三種判斷標準,下面三個條件只需一個滿5年就算「滿五」:距房產證填發日期滿五年;距原始購房合同籤署日期滿五年;距第一筆購房房款的銀錢收據日期滿五年。

情況二、繼承房產免個稅,繼承房產出售滿五唯一免徵。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繼承所得的房產免徵個人所得稅。繼承房產出售按照原房產證為準計算是否滿5年。

情況三、無償贈與直系親屬免徵。將房產無償贈與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免徵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情況四、無償贈與非直系親屬,滿五唯一免徵。將房產無償贈與非直系親屬,視同買賣,個稅正常繳納(滿五唯一免徵)。

註:受贈所得房產再出售,滿五唯一,免徵個人所得稅;滿五不唯一或者家庭唯一住房但未滿五年,按照房屋全額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情況五、離婚析產所得房產免徵。對離婚房產分割,如果一方放棄房屋歸另一方所有,屬於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不徵個人所得稅。

如果各擁有一部分,分割時通過離婚析產的方式分割房屋產權是夫妻雙方對共同共有財產的處置,個人因離婚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以上就是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以及哪些情況可以免徵二手房個稅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無償贈與也要交個稅嗎?2018年新規,僅有這4種情況免徵個稅!
    如今,買房買車上班發工資都要交稅納稅,可以說,稅收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實不僅買房需要交稅,賣房同樣需要繳納一大筆個稅,只不過這筆錢是由買家繳納的罷了,為了省下這筆高昂的稅費,一些人便以贈與的名義進行房屋過戶。
  • 買賣二手房個稅和契稅可以免交嗎,個稅和契稅誰交?
    文/UC資訊 財經現在因為房價太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二手房,在二手房辦理過程中,會繳納二手房契稅。大家都知道在進行二手房買賣中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那麼對於其中的個稅和契稅可以免交嗎,個稅和契稅誰交?網友諮詢:二手房個稅和契稅誰交付更符合法律的規定?
  • 9月工資10月發放可以按5000元免徵額計算個稅嗎?
    問題:  1、9月工資在10月發,11月申報,是用5000元免徵額嗎?  2、10月5日發放9月的工資,但遇節假日會提前發,也就是9月30日發9月的工資,相當於9月份發了2次工資,那可按5000元免徵額標準計算個稅吧?
  • 個稅,免徵!這13類情形,通通不用交個人所得稅了!
    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最新個稅稅率表,免徵個稅的33種情況,以及如何計算申報個稅。基本上,讀懂了這篇文章,以後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個稅的相關問題,就不再是小白了,應對起來,也能從容很多。第一部分,13類況免徵個稅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個稅免稅的13類情形:1、應對疫情發放的補助、補貼2、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
  • 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個稅稅率計算_個稅稅率表2018計算公式
    2018年10月開始使用新個稅計算方法,起徵整由原來的3500變成了5000,這個月發的工資,算一算扣了多少稅!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新的個稅免徵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 二手房滿二年交稅免徵稅?2020年最新二手房交易稅費表是怎樣的?
    二手房滿二年交稅:個人將購買兩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稅;   個人所得稅:按照房產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來收取,房產證滿五年的而且是**租住房的可以免除個人所得稅等。,大多數情況下,是按照房屋的評估價來計算的,而非房屋的成交價格。
  • 看中了一套二手房,要交哪些稅?稅率是如何計算的?
    有人在報稅通這樣問到,最近看中了一套二手房,要交哪些稅?稅率是如何計算的?對此,報稅通上的個稅專家是這樣回答的:這分為三種情況:1、如果滿五年唯一商品房 需要交一個契稅2、如果房子滿五年不唯一 ,需要繳納個稅和 契稅,個稅=這次網籤價減去上次網籤價的差額*20%3、如果房子不滿兩年繳納全額
  • 個稅稅率表2018計算公式 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個稅稅率計算
    個稅稅率表2018計算公式 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個稅稅率計算 2018-09-23 11:33:14| 來源:南方財富網
  • 2019個稅到底怎麼算?2019個稅新版稅率表 2019個稅稅率表
    在新的一年中,將執行5000元個稅起徵點和新個稅稅率表, 同時新政策也增加了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進一步增進稅收公平。新政策下個稅應該怎麼計算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提高個稅起徵點 擴大低檔稅率級距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或免徵額,個稅起徵點與個人稅負高低的關係最為直接,因此成為廣大工薪階層關注的焦點。
  • 個稅草案二審 免徵額3000元未變
    個稅改革稅率變化最新消息:個稅草案超額累進稅第一級稅率降到3% 新華網快訊: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二次審議的個稅法修正案草案,維持初審稿中將起徵點從2000元提高至3000元不變。名詞解釋免徵額是稅法規定的課稅對象全部數額中免予徵稅的數額,是對所有納稅人的照顧.當課稅對象小於起徵點和免徵額時,都不予徵稅;當課稅對象大於起徵點和免徵額時,起徵點制度要對課稅對象的全部數額徵稅,免徵額制度僅對課稅對象超過免徵額部分徵稅。
  • 中山二手房交易個稅下調!多個鎮區已執行!
    房頻君留意到個人所得稅徵收有新變化,其中與房產相關的是,2021年1月1日起中山住房交易全額個稅徵收標準由3%改為2%(核定方式),差額徵收方式不變,這意味著交易的稅費降低了~根據此前政策,新房交易方面不涉及個人所得稅部分,二手房方面,只有是「家庭唯一住房並且滿五年」才會免徵個人所得稅,其它情況下,則需要按照「全額3%或差額20%」來徵收!
  • 二手房交易徵20%個稅 諸多問題困擾購太原房者
    據太原日報報導,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賣方要承擔的主要有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而買方需繳納相應的契稅。其中,普通住宅產權不滿5年的,需繳納交易全額5.56%的營業稅,超過5年的免徵;還有1%的個人所得稅,契稅按照房屋面積的不同繳納1%-3%;還有2.5%的中介佣金。「究竟要不要趕緊出手買下一套二手房?」
  • 2018新個稅稅率表 工資個稅使用超額累進稅率怎麼計算?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0月30日訊  新個稅計算方法已經使用了一個月,起徵點由原來的3500變成了5000,這個月發的工資,算一算扣了多少稅!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新的個稅免徵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 2019個稅調整最新消息:個稅起徵點5000稅率表 個稅計算辦法
    不過,為了讓老百姓儘快享受到減稅紅利,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並按新的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稅起徵點歷次變化 1980年,起徵點為800元; 2006年,提高到1600元; 2008年,提高到2000元; 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2018年,將提高到5000元。
  • 六種常見收入免徵個稅
    前段時間,備受人們關注的個稅改革話題,其熱度漸漸降了下來。但是在這次個稅改革後,相信大家總會在閒暇裡思考:有哪些收入是可以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呢?在這裡,小編總結了六種常見免徵個稅的收入,方便大家對自己日後的薪酬有個清楚的認識。
  • 個稅2019年度彙算哪些個稅項目可以扣除
    年度彙算之所以稱為「年度」,即僅限於計算並結清本納稅年度的應退或者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年度,也不涉及以後年度。因此,2019年度彙算僅需匯總2019 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  問 :我全年只在一個單位拿工資,我需要辦理年度彙算麼?
  • 個稅草案二審在即 專訪財稅專家:免徵額提高是大概率
    在充分聽取民意之後,個稅起徵點、稅率、專項附加扣除等將有哪些調整?答案有望將在8月31日揭曉。而據財政部8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國內第三大稅種,1–7月累計個人所得稅9225億元,同比增長20.6%,超過2015年全年個稅收入。
  • 探因:為何個稅二審草案堅持不改免徵額
    但在財政部的依據數據中,城鎮居民居住支出不包括購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虛擬租金,也就是說在目前高昂的房價下,買房費用包括每月為此所承擔的利息等龐大的支出,沒有統計進個稅免徵額中。在居民每月支出早已超過3000元,統計局總統計師鮮祖德明確建議「有關部門不要按照111元的狹義口徑進行決策」的情況下,個稅二審草案仍然堅持3000元免徵額不變,令人費解。探因:為何堅持不調免徵額那麼,決策部門在制定二審草案時留有餘地,堅持只調稅率不調免徵額的箇中奧妙究竟在哪裡呢?首先,擔心稅收收入的減少。
  • 人民日報海外版:免徵額提高個稅紅包 照單全收
    2017年個稅收入達11966億元,個人所得稅成為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因此個稅的改革和調整除了對個人的收入影響之外,也是國家稅收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 本次個稅改革和調整究竟怎麼惠及民生,大家能夠收到什麼實在的紅包,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免徵額提高、專項附加扣除:個稅紅包 照單全收
    2017年個稅收入達11966億元,個人所得稅成為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因此個稅的改革和調整除了對個人的收入影響之外,也是國家稅收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  本次個稅改革和調整究竟怎麼惠及民生,大家能夠收到什麼實在的紅包,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